140出头难要求调连队,收费苦教师被扣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团部生产股搞飞机治虫示意图,他们要我已经要了两次,都没调成
◇近来,连长对我的态度也有了转变,我的要求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要是这样的朋友都能从背后给你一刀,在这个世界上我还能相信谁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尼克松要来了。斯诺的访华文章出了汇编
◇单从蚊子这一条考虑,也不能让妹妹来过这江边上的日子
o
o
雉水县方亭公社方亭小学
吉如雪同志收
建设兵团34团32连某寄
o
o
如雪:你好!
这封信本该在收到你的信之前就寄出,可是却拖到现在才来写。
此刻是午睡时间,下午一点整(7月23号)。我没地方睡,坐在团部生产股的办公室里给你写。又是来帮忙,搞飞机治虫的示意图。生产股的李股长是个山东人,非常豪爽。我跟他说到我们66年长征串连时经过山东时,山东老乡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他乐得开怀大笑。他告诉我,他去年就在五营看到我画的全营平面图,印象极佳。经过了解情况以后,今年四月份要过一次,五月底又要过一次,想调我到团部来。但是都没能成功。两次都因为我们那个可爱的连长坚决阻拦而作罢。你能想得出我的心情么?他问我自己愿意不愿意,如果愿意,他就再要。但是,现在再要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了。因为已经从其它连队调了人,再要,话就不太好说。我已经说了愿意,但心里同时又觉得,这并不是一条很理想的出路。
但是,近来,连长对我的看法(态度?)也有了转变。或许,也是我的所谓“努力”的结果吧。我对劳动表现出来的忍耐力让人不得不服气(其实我真的不累,并不是为了安慰妹妹,虽然不无这样的意思)。而他本人就是个搬运工人,对强体力劳动是深有体会的。我想离开32连主要是为了能通过其它途径往上“爬”,再说,在别的连队,至少劳动强度要小得多。还有另外一点,说来很难想象,我的脾气刚烈、倔强竟让他非常“欣赏”。大前天,20号,他找我作了一次长谈。起因是我向营副教导员要求换个连队,除了32连,任何一个连队都行。这个要求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这一次谈话相当诚恳。他还告诉我一些与我直接有关的事,使我吃惊不小,想来想去,也丢掉了破罐子烂摔的想法。事实上这种想法做法也是对妹妹极大的不负责任,是不是?应作深刻检讨。还是踏踏实实地干下去吧。但是,心里总归是不快活。“等机会”也许只不过是个托词?真的要让妹妹陪着我劳动,还不如现在就断了算了。否则我一辈子也不会原谅自己的。
另外一点是:一个想踩着我的头往上爬的“好朋友”反而帮了我的忙。我忽然发现自己太老实,太死心眼了。在初中里就有人说我复杂、世故,其实我真的像个天真的小孩,总是把人想得那么好,根本想不到有些人是怎样地卑鄙。连长告诉我,小戴“他为了表现自己的进步,什么卑下的事都干得出”(这是连长的原话)。他竟借我跟连长有矛盾,不会互相交换意见的这个机会,在连长面前对我大肆攻击。幸亏我的思想基本上是向上的,他的攻击只激起连长对他的憎恨和对我的同情。否则,后果就真的不可设想了。我跟小戴的交往从农校里长征之前你就知道,他是我不多的几个“挚友”之一。跟别人还又不同,他和小钱的事几乎是我一手包办的。我本来总以为,这样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了。他当面也说,永远也忘不了我的好处,可**一转却什么样的坏话都说了出来。可耻的背叛。如雪呵如雪,要是这样的朋友都能从背后给你一刀,在这个世界上我今后还能相信谁?你简直想象不出这件事对我的打击有多大。此刻,他竟然好意思又到我这儿来了。(现在已是晚上了。)他说,32连无聊透了。早知道不到这边来,应该要求把钱其芳调到31连去。我拿了本书打发他看,继续给你写。除了从妹妹那里还透过来一线光明以外,我的生活中前后上下左右全是一片灰黑。或许,连长的这一次谈话也是给我的一根稻草?我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吗?
不写了。这家伙把我的情绪全破坏了。不过,他来后说的这几句话倒跟我前一阶段想离开这里的想法有点合拍。
o
再来给妹妹写,7,24的晚上。这几天天跑生产股。今天多跑了二十里,中午是回连队吃饭的。为了要找连长谈一次话。上次的信上说的一些话,其实是完全应该受到妹妹责备一顿的。好吧,我改过来,照连长说的,“试试看”,——他叫我“试试看”!
我知道了不应该再有“断”的念头,而应为了以后,在眼下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地一步步走去。然而也希望妹妹不要再说什么我以为你“沉默、冰冷”,坐下来吧,把头靠在哥哥肩上,听我慢慢地给你说。
我不知道妹妹的收费会苦成这样。然而,你是学校的老师不错,你收费的对象可是你接受再教育的老师呢。人民公社社员们的现金收入也实在是太可怜了一点。没办法,耐心一点吧。你能指望中国的农民怎么样?我有时在想,人们的身份有时其实是多重的。你下去收学杂费,书簿费,这都是应该交的,可是,他们能赖就赖,能拖就拖,明知道学校的老师因为收不上来钱已经被扣发了工资,可是,他少交一分也是好的,多拖一天也是好的。你被扣工资跟他有什么关系?他反正又不指望他的孩子能学到什么,他还懂什么科学,什么文学艺术?能算算自家的出入帐就行了,反正也没几个钱。大不了不上这个学,到时候还又得你去磨嘴皮子,动员他让孩子上学。这时,我们称他们是“愚昧而又狡诈的农民意识”。但是,他们不就是给我们以“再教育”的老师——贫下中农吗?**也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也不知他写这句话时,与他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时,心里想的是不是同一群人。我们自己也是。要抬举我们时,我们是“黄海前哨屯垦戍边的光荣的兵团战士”,想贬低我们时,我们是“应当老老实实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当然,实际上是什么,我们自己心里知道,我们的“老师”们自己心里也知道。真正让我不放心的是你的饮食问题。食欲不振,精神是不会好的。我简直不能想象你一天只吃二三两。那怎么行?也不知是不是被我写的那《饭票》吓坏了。我现在有点后悔,不该把这儿吃饭问题的真实情况如此残酷地全部摊开在你的面前。我也要求妹妹“自觉地”吃饭,至少一天要十两以上,肯听这一句么?可不能为了安慰我而来骗人。什么事都没有这一件来得让人不放心。还有,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望妹妹不要把人都想得那么好。也接受我这儿这戴贯龙的教训。实践证明了某人“品质不坏”当然很好,但如果等到发现某人品质不行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听得进吗?与其失之过于轻信,宁可失之戒备过严。妹妹慎之!又到了要睡觉的时候,蚊子也不饶人。外边下雨,都被赶进屋里来了。在帐子里写又太热。明天会!

o
如雪!我的最亲爱的!有那么多的话想跟你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共数朝夕呵!
今天星期日,团机关休息。我也休息。下午听国际形势报告。尼克松要来了。中国的大门将要对美国总统打开,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脑子里,还真是个不怎么好理解的事情。从小就一天到晚喊打倒美帝国主义,那可是美帝国主义的头子呵!于是,领导们又在更频繁地召开会议,忙着做形势报告,要大家提高认识,深刻领会**的革命外交路线,了解为什么说我们正在一天天好起来,敌人正在一天天烂下去。不要产生错误思想。美国佬在越南人民战争的海洋里越陷越深,现在急于脱身。他们与苏联的竞争也占不到什么上风。要是中国再跟苏联和解的话,尼克松日子就难过了。他们终于走投无路了,要来恳求我们的伟大领袖**放他们一条活路了。跑团部跑了好几天,每天的《参考消息》都能及时看到,还捎带着把前面个把多月的都看了。在连队里我们平常是没有《参考消息》看的——连里的《参考消息》是连长的专利,除非到他家里去看。除了几个特殊人物,一般人都把他家视为畏途,避之尚唯恐不及,哪里还会找上门去!他家的那个小三子现在特讨嫌,喜欢爬在桌子上,老远地就往人身上跳,乐此不疲。也不管是谁,男的女的。还不能不接住他。我当然也总是怀着莫大的兴趣注视着世界的每个角落。印度支那、中东、地中海、东欧、南美……,但分析能力不强,也不敢乱发议论,只能当新闻看。现在才知道首长们水平怎么会那么高。古今中外,上下左右什么都懂的,原来宣传材料、《参考消息》上都有,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团机关里有那个斯诺的访华文章汇编,捎一本给你。这本书是修改过的。原来参考消息上零零散散地登出来的时候有不少错误,这本书上都已订正过来了。
我想不通妹妹是出于什么考虑,要我在信封上还用我自己的字,还堂而皇之地签上“建设兵团”。不是刚刚在说你周围的同事、你们校长的印象的吗?为什么又不避这信封上的嫌疑了的呢?这封信就照妹妹的要求做吧,好长时间没用自己的真笔迹,没有签真地址了,偶尔发这么一封,想来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的吧。
能把你们前后几次写的东西(迎接七•一的献辞,公社民兵代表大会的献辞,……)给我看看吗?我几年没有看见妹妹对外发表的文章了。我这几天来等于在休息。还将休息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光景。等飞机治虫示意图搞好了以后,接着要搞全团的平面示意图。现在每天来回二十里路。马上说是还要我一个营一个营,一个连一个连地跑。想想真气人。要调我去不肯放,后来从别的连调了人,可是,拖到现在,事情仍然要我来做。你说,叫我怎么能积极工作?真作孽。我就在这种环境,这种心情下强迫自己好好工作,为了报答**的恩情,为了无愧于“中国人”的称号。然而,思想问题总归是思想问题。
给二哥的信寄出了么?若是有了回信望不要拖延,即使全是不好的话。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这样,对不对?作两种打算,向最好处努力,作最坏的准备。
这一个小纸包内是妹妹要看的芦虱。这东西只在五月份前后才有。芦芭房子打成后,要到第三年,芦芭干透了以后才会绝迹。新草棚在五月间就是“漫山遍野”,肉红色,能从帐子眼里钻进来。这儿只是几只“尸体”,它们钻到了我的小玻璃台板底下,于是就一直留在那儿。否则现在还真找不到。给妹妹看一看,满足一下你的好奇心。然而,不在江边上新扎成的芦芭屋中度过黄梅天,你决不能体会到那种“漫山遍野”和“无可避让”。若是雉水的蚊子也一只都难以忍受,那么,这长江边上的“喷气式”就决不是妹妹所能想象的了。隔着衣服叮,成群成团,扇子都赶不走。每天晚上都得把帐子用夹子夹好后再用煤油灯“扫荡”半个小时。看来,即使单从蚊子这一条来考虑,也不能让妹妹过这江边上的日子。离江水远一点的老垦区恐怕要稍微好一点,在我的印象里,在28队,在农校时,对蚊子的感受好像没这么深。
还有就是:当心你的身体吧。如雪!多吃一点,多睡一会,不会有坏处的。不要任性,就像哥哥在你身边一样,好不好?
你的辰大7,25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