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女记者的战地日记(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故事纯属虚构)
【1】2031年4月22日,中午,天气晴。
今天凌晨4点,我随突击兵团第一军的陆航部队一道,乘直升机从恰赫恰兰向西进发。凌晨7点,到达阿富汗和伊朗边境地区的一座小镇。这座小镇不大,约有不到50户人家,人少风景却美,在阿富汗西部荒原上是少见的。小镇地处一个山谷中,四周奇峰突出,多有怪石耸立。镇前有条小溪,流水潺潺。大概是因为有水的缘故,又地处谷中,气候较为暖湿,镇子及其周围树木葱茏,奇花异草处处皆是。刚下飞机走进镇子,还疑是到了国内的江南山区。
因为早听闻我军要来,这个镇子的老百姓大多都跑了,少数留在镇上的老弱也关在屋子里不敢出门。我军到了之后,并不占用民房,都在野外搭建帐篷宿营。看来,这支部队的传统还在。这让人欣慰。
直到中午时分,看到我军并未对镇子有什么不利之举,镇上的百姓才开门出来活动。镇上也渐渐有了些生气。

我下飞机后,并不急着去安顿,而是提着相机和摄像机满镇子跑。也许因为我是当今总书记的女儿吧,不管走到哪里,我的身后老跟着两个壮实的大兵。我叫他们别跟着,他们却总是微笑着摇头,说是首长交代过,一定要保证我的安全。
哪位首长呢?或者是钟晨司令员,或者是林伯伯,或者是杨晨参谋长。不管是谁,他们应该都是出于好意,但我总觉得不是味道。当时我就想,在以往的无数次战争中,死了很多记者,这些普通身份的记者有谁会保证他们的安全?还有,要是在美国或者英国,总统或首相的女儿会不会有这样的待遇?看来,几千年了,中国人身上的一些不良的东西总是去不了,真让人感慨。
其实,那两位大兵倒是蛮可爱的。我给他们照了好几张照片,还和他们合了影。他们拿到照片高兴得不行。看到他们高兴,我也高兴。
有时,我也和他们聊天。有一次,我问他们对这次我国出兵阿富汗有什么看法,他们说,领导让出兵总有出兵的理由,能为国家远征,作为军人他们很自豪。他们还说,过去,我们让人欺负了也只有一些难起作用的外交辞令,现在也能让他们这些军人发言,他们感到骄傲。
这就是当今中国普通士兵的想法,很朴素,很真实,也是至理。我终于理解了美国大兵们平时的骄傲,那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体现。

下午3点,听说112师师部也到了这个镇上,我便赶去拜访师首长,也顺便作些采访。
112师参谋长柯明大校接待了我。柯明是个长得很有些帅气的年轻军官,今年才30岁。像他这个年纪军衔就升到大校的,在我军并不是很多见。他曾是军事指挥学院的高材生,是军中典型的“学院一派”。
我问他我军此次西进阿伊边境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充分显示出“学院派”军人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观察与思考,也透着机智与灵活。
他说:“当然,首先是彻底完成反恐的战斗任务。少数‘东突分子’逃窜到了这一带,这些人对我国的安宁和稳定有很大危害,必须全部消灭;第二,每一个国家,它要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必然有许多国家利益要保护,一个国家的军队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国家利益。美国为什么要在全球驻军?就因为它有全球利益。不保护这些利益,美国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就会消失,甚至导致美国国家的全面倒退。在这里,我国也有利益。”
我问他,在这里,我国的国家利益是什么。
他笑而不答。我也一笑了之。我知道,对于我的这个问题,他是不好回答的。

【2】2031年4月22日,夜,天气晴。
20点30分,有运输机去突击大队,我想去看看二叔,也作些采访。跟柯明他们打了声招呼,就登上飞机走了。
今夜天气很好,伊朗高原的天空可真美。飞机的舷窗外,月亮只有弯弯的一线,蓝空中尽是星星在闪烁。这些天忙着到处采访,今天还是第一次有闲情观看这中亚的夜空,领略它的美丽。
突击大队的宿营地在纳马克萨尔湖畔。纳马克萨尔湖位于阿伊边境,从飞机上朝下看,它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嵌在伊朗高原的崇山峻岭中。湖大致呈弯月形,有如漂亮女子露出的半边脸,柔和而清爽。湖面上星光点点,细碎斑斓。
飞机在临时建成的简易机场降落。下了飞机,便看见湖边林中突击大队的帐篷了。我一走进营地,马上就引起了一阵“骚动”。许多战士停止了手中的工作,好奇地看我,有些战士还特地跑出帐篷来看。我知道,女孩子在战场的军营中,可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物”。许多大兵们也许很久都没有餐过“秀色”了(我有点自己“臭美”的嫌疑),这点小小的“骚动”纯属人之常情。
找到大队部,通报了身份,走进宽敞的帐篷。帐篷里居中支了一排简易办公桌,桌上两排电脑,参谋人员都戴着耳机正在键盘前忙碌。虽然此刻没有战斗,但这里的气氛并不清闲。
我进去时,二叔正在和人通电话。见到我,眼光里有惊讶,也有高兴。他右手朝一张空椅子指了指,意思是请我先坐下。参谋长给我倒了杯水。
我喝着水,听二叔好像是在和兵团司令部钟司令员通话,内容大约是要突击大队在驻地待命,抓紧时间进行休整,同时不要放松训练。
我看见小叔比以前黑了些,瘦了些,但依然壮实而精神。上嘴唇和下巴上的胡子长出了黑黑的一圈,更显出一种男子汉的气度与威严。
二叔通完话,把话筒一扔,冲到我面前,双手抓住我的肩膀把我提了起来,“青青,你这小妮子怎么跑到这儿来了?什么时候当的兵?你爸爸知道不?”
我笑着说:“二叔,你和小叔都在前线,就我爸爸在北京发号施令。我是不甘人后,也跑来了。我现在是《解放军报》的战地实习记者,军衔少尉,怎么样?”

二叔放下我,对周围的人说:“我这个侄女可不赖,不愿沾总书记老爸的光,大学没毕业就混个少尉跑到这儿当战地记者来了。”
我说:“什么叫混个少尉?我的军衔可是正式授予的。”
周围的人都笑了。
和大队部的人聊了几句天,我和二叔便出了队部,到湖边闲走。这时,部队都已休息,湖边林子里很安静,只有站岗的哨兵们在月光下的剪影,还有游动哨兵们在林中无声地来去。
月光下的纳马克萨尔湖可真美。岸边有好几只小游艇,随着湖水的波浪一起一伏。想来这地方平时是风景区,旅游的好地方,只是因为战争,人们都离开了。
我对二叔说:“你带了一支英雄部队。此次远征阿富汗,野战部队可都是我军精锐。作为一支武警部队,能在这个兵团里当突击队用,值得骄傲啊。”
二叔说:“那也不见得。到目前为止,我的部队还只是和‘东突分子’作战,和美国人打我们就没到前线去。不过,不是二叔吹,我这支突击大队还真是不赖。说起来,这还要感谢那些‘东突分子’呢。”
我不解,说:“感谢他们?感谢那些分裂国家的‘东突分子’?”
二叔笑笑说:“你想啊,要是没有他们的存在,我的特警部队哪有经常实战的机会?对军队来说,什么样的训练都不如实战锻炼有用。你看美国人,没隔多久就要把军队拉出去打一仗,保护了国家利益,又让部队得到了最好的训练。”
我反驳:“那照二叔你的逻辑,国家常有战争是好事?”
二叔笑了,说:“鬼丫头,不是你这样说法。辩证法嘛,事物从另一方面看,会有另外的意义。话说回来,对‘东突分子’,我是见一个打一个,不管在什么地方。我可并不希望他们存在。”

【3】2031年4月23日,中午,天气晴。
今天赫拉特有战事。据说前几天有20余名“东突”残余分子逃进了赫拉特城,我军向驻赫拉特的阿国防军和美军交涉,没有结果。今天,三方谈判破裂,我北路第一军182和183师便将赫拉特包围起来。上午10点,赫拉特攻城战打响。
我个人私下里猜想,就算是没有“东突分子”逃进赫拉特,我军也一定会拿下赫拉特。因为赫拉特是阿富汗西部最大最重要的城市,地处交通要冲,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如果不拿下它,将来我军要是进军伊朗高原,它便是最大的后顾之忧。
我要去前线采访。出发时,意外地碰到了路应其。他是我北大高两届的师兄,在学校时我们都叫他“录音机”,现在可是央视国际部的“大腕”记者,在我们的校友中,算是混得很红的人物。我和他是在全国大学生新闻协会认识的。他曾经在一段时间里“追求”过我,没多久又主动放弃了。听朋友们说,原因是他知道了我是总书记的女儿。当时我虽然对他没什么感觉,但也很感慨,甚至在心底里有些小看他。
但今天,毕竟是老同学老朋友在异国战场相见,两人都很高兴。我们同乘182师的一架运输直升机,在两架武装直升的保护下,飞往赫拉特前线。
据说,我军在赫拉特的行动遭到了美军的严重抗议,说我军攻打赫拉特违反了前不久两军达成的不能有针对对方军事行动的协议。我兵团司令部以美军庇护“东突分子”为由,将美军的抗议驳了回去。听到这事,我就想,外交,只是必要时可以利用的手段。弱国无外交,这是铁定的真理。
由于美在赫拉特的驻军只有一个山地团,而阿国防军的战斗力又实在不敢恭维。因此,赫拉特攻城战打得比较顺利,当然也很残酷。
攻城战激烈进行时,我在182师前沿指挥所外的一个掩体中观看和拍摄战场景况。182师前沿指挥所离赫拉特只有十几公里,因为赫拉特周围都是平地,攻城战的情景我看得很清楚。这些天来,我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这么真切地看到战场的实况,第一次真正地领略战争,第一次因战争而感到心灵的震憾。
那些炮弹和导弹在空中划出的线条很是漂亮,可落地后炸开的烈焰却无情地吞噬一切。美丽的房屋倒塌了,活泼的生命消失了,这一切,都只是一瞬间的事。这让我想起鸦片,美得令人目眩,却毒得让人切齿。这又让我想起最近一些年颇遭人非议的一件事,就是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火药,却用它来制造烟花爆竹。此时此刻,我却有了一种连我自己都觉得奇怪的想法,制造烟花爆竹有什么不好?我们祖先的生命观念的最终指向是美丽。西方人学了火药技术,用它来制造枪炮,他们的生命观念的最终指向是利益,所以他们用枪炮四处进行征服和掠夺。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推动这个世界发展的主要力量还是人们的利益驱动,这真让人无奈。
激战两个多小时后,赫拉特城内的阿国防军和美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为避免更大的伤亡和损失,被迫宣布放弃抵抗。我军接管了赫拉特。
经过短暂的交涉谈判,我军允许美军和阿国防军在城内休整一天后,向东南撤回到坎大哈。我目睹了两军谈判的全过程。美军和阿国防军的将领们都垂头丧气,我想,这就是所谓败军之将。这个世界,成者王败者寇的道理,似乎在哪里都可以得到验证。
战斗结束后,我陪着第一军军长蓝天云将军和182师的首长们,进赫拉特走了一圈。战火之后的赫拉特,千疮百孔,满目凄然。据蓝军长说,我军在攻击时,炮火和导弹还在弹着点上作了精确定位,有意避开了城内的一些著名古迹。然而,一般建筑的毁坏还是很严重。由此我想,战争是一把利剑,只要它被挥动起来,总会在我们的家园和百姓身上留下伤痕。如果挥动它的是一支非正义之师,那伤痕就会更多更深。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