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南中多乱世 今朝刘蜀出能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中(今四川南部及云南、贵州以及缅甸北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历来难于治理,但在蜀汉建国初期,却有人自告奋勇去治理这一地区,这就是蜀汉的庲降都督李恢。
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今云南澄江)人。刘璋统治益州时,他曾出仕为郡督邮。听到刘备进攻刘璋的消息,他认为刘璋必败,就假称是建宁郡的使者,北上投奔刘备。刘备颇为赏识他的才干,派他到汉中与马超联系,促成马超归降刘备,加速了刘璋的失败。刘备领益州牧后,任命李恢为功曹书佐主簿。不久,有人诬告李恢谋反,有关部门将他捉起来,刘备相信他不会谋反,不仅将他释放,还升为别驾从事。
章武元年(221),治理南中的最高军政长官庲降都督邓方去世,刘备询问李恢说: “谁可代者?”李恢回答说: “人之才能,各有长短,故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则臣下尽情,是以先零之役,赵充国曰:‘莫若老臣。’臣窃不自揆,惟陛下察之。”自告奋勇,愿意担当这项重任。刘备笑着说:“孤之本意,亦已在卿矣。”于是以李恢为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刺史。

刘备去世后,高定、雍闽在南中发动叛乱时,李恢率军坚守昆明。以后,又用计击败围困他的叛军,协助诸葛亮大军平定南中的叛乱。“南土平定,(李)恢军功居多,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以后,夷人再次叛乱,李恢率军讨伐,平定后,“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是费用不乏”。
李恢在南中的作为,为蜀汉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后方,有力地支持了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战略行动。这表明他的自荐是基于对自己能力的充分认识,而难得的是他与刘备君臣之间能开诚相见,相互信任,使李恢的才干得以充分施展。
本书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