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穿汉朝服迷惑民众 假哭死皇帝笼络军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末清初的吴三桂,是历史上留下千古骂名的人。这个被称之为明末悍将,武功世家的边关大将,竟为一个名妓而接引清兵入关,最终成为千古罪人。处于改朝换代大变革时期的吴三桂,几乎所有的矛盾全部集中在他的身上。明朝的遗老遗少骂他是大奸臣,李自成的起义军骂他是“清狗”,文人骂他是“边关易帜为女色”;满清贵族也不信任他。他帮满清夺了天下后,被打发到偏僻的云南充当藩王。后来因为独树一帜,又被满清皇帝撤藩,逼得造反称帝。
作为一个政治家,吴三桂善耍奸使谋。这个一生血战疆场的将军,什么样的血腥风雨场面他没见过?血染沙场尚未掉下一滴泪水,但是,当他起兵反清,祭奠明朝皇陵时,却放声痛哭。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清晨,吴三桂召集四镇十营总兵马宝、高起隆、刘之复等人到王府议事。云南巡抚朱治国也率所 属官吏奉命而来。吴三桂一身戎装,威风凛凛,威坐殿上。他见该来的人都来齐了,便正式宣布起兵,与朝廷决裂。这一意料中事终于发生了。朱治国拒绝与他背叛,最后被乱刀砍死,身首异处。
处理完所有的不从者后,吴三桂宣布,他从这天起,不再是清朝的藩王,而是“天下招讨兵马大元帅”,建国号“周”,从第二年起改为“周元年”。
吴三桂终于树起了反旗。
当时吴三桂虽然兵强马壮,但是要和比他更强大的满清抗争,取胜的把握十分渺茫,而且“师出无名”,得不到天下百姓的拥护。但是,吴三桂到底不是一介武夫,而是老谋深算。明知自己无起兵叛清的理由,却非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即为恢复大明江山而起兵。
这就令人费解了。如果吴三桂在山海关拥兵自重时不背叛明朝,让清兵入关,这汉人的江山会落入异族之手吗?现在清朝已经平定天下,又何以重打“明朝”旗帜呢?其实吴三桂这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背叛清朝完全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师出有名,利用汉人及明朝遗老遗少们的反清情绪,而玩的把戏。
空打死人的旗帜,而不做出实际行动当然是徒劳无功的。所以,吴三桂选择了“哭”。用哭来表示他为明朝收复河山的决心。
吴三桂是一个大奸似忠的武夫。他先率三军到明朝永历皇帝的坟前祭拜,向死人宣布誓师北伐。
在永历帝陵前,吴三桂对诸将说:“诸位将官,我们都是食明朝俸禄的军人,现在清狗吞并了我大明河山,作为前明的臣子,我们不为先王复仇,枉为明朝军人”。
吴三桂自称是明朝的臣子,那他十多年前为什么不为明朝效力呢?所以他为自己辩解道:“过去闯贼入京,都城难保,吴某为了保存实力,伺机光复明朝河山,不得已假降清狗。如今我三关兵士决心为先王复仇。将满清鞑子打回关外去。我们要拜别已故的君主,应当穿故君时的衣服去见他”。他指着自己的头:“这不是我明朝的帽子,”又指着身说:“这也不是我明朝的衣服。现在我们大家易服祭故君吧!”
吴三桂脱掉清朝的服装,改穿明朝的汉服,而且重新蓄发,标志着他将同满清政府彻底决裂。这一招果然奏效,赢得一些明朝故将的拥戴,但是好戏还在后头。

吴三桂选择吉日,率领改穿明朝服装,重新蓄发的三军将士去朝拜明朝的死皇帝。吴三桂头戴方巾,身穿孝服,来到明朝永历皇帝的墓前,痛哭一声,便昏绝在地。经将士救起后,吴三桂又亲自倒酒,三呼万岁,拜倒在地。吴三桂的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他不去擦,而是爬在地上不起来,一味的恸哭不止,大放悲声。他自己哭昏厥过去几次,被救醒后,又长哭不止,哭得天昏地暗,军心悲痛。
吴三桂不愧是官场演戏的高手。他对着死人哭得死去活来,真的动了真情吗?当然不是,因为他哭的这个死人皇帝就是他亲自擒获的,为了斩草除根,向清庭邀宠,又是他亲自下令秘密将永历皇帝处死的。而十三年后,他却在自己亲手杀掉的死人坟前痛哭流涕,这不是天大的讽刺吗?
西平王吴三桂为何哭得如此伤心?为什么在自己杀死的人的坟前痛哭不止?究竟悲从何来?
这个谜不难解答。汉人的江山是毁在吴三桂手上的,永历皇帝又是他亲自处决的。可是如今清朝要削藩,要夺掉他手中的权力,他只有造反。要造反如果不打光复明朝的旗帜又没有人拥护,打明朝的旗帜才名正言顺,但是自己又是人见人骂的明朝罪人。无可奈何只好用哭死人的方式来替自己解围。
吴三桂当然不是哭永历帝。如果是真哭,十三年前又为什么要斩草除根?吴三桂是借哭死人来哭自己。
这个明朝的千古罪人,他降清并为之拼杀了大半生,以牺牲千千万万的明朝士兵和成千上万的汉族人民为代价。换取了“西平王”的王冠,获得了镇守一方的王侯的称号,换来了奢侈荣华的縻烂生活。既然千古唾骂换来了荣华富贵,他当然希望永享万代。但是官场如戏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康熙羽毛丰满后,一声撤藩的诏书,打碎了他的永恒美梦。这样一来他会失去了王侯的称号,失去了荣华富贵,带着妻儿老少,两手空空的回到荒凉闭塞的关外去。即便是到了关外,命运又如何?残生能保吗?妻儿后代的生命能安全吗?想到这里,他怎能不痛哭?
吴三桂哭死人,是对他降清后的所为进行否定的辩护。当然,决不是为过去的行为作忏悔,更不是“觉今是而昨非”。他跪在自己亲手杀掉的永历皇帝的坟前痛哭,不是后悔,也不是什么良心的发现。他的泪水并不是正义之泪,那无法抑制的眼泪是企图洗掉人们对他的鄙视,是为自己欠下明朝的血债而作的掩护。
吴三桂哭得高明。他的哭声牵动了三军的民族感情。他们暂时忘记了吴三桂是明朝的罪臣。只想到康熙不守信义,剥夺了自己应得的东西,这时候,谁还去想十三年前永历皇帝是死在谁的手里?
统帅一哭,三军同悲。哭声如雷,人怀异志。吴三桂的哭功比刘备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这么一哭,几十万士兵就与他同心同德,举起了反清大旗。
吴三桂哭陵,并非是对自己秘密处决的永历皇帝,而是用行动来感染广大将士,激励三军与他一起同清朝决战。
本书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