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哭骗吴军 用泪斩马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算是一个很会哭的皇帝,无独有偶,他的丞相也是一个巧用“哭计”的高手在三国鼎立的官场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单凭在他的帮助下,刘备哭出了江山这一点,就是别人无法与之相比的优点。
诸葛亮哭得最有水平的一次是“哭周瑜”。
周瑜被诸葛亮三气之后,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亡,一代英才只活了39岁就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周瑜死后,东吴将领人人磨拳擦掌,恨不剥了诸葛亮的皮而生食其肉。
诸葛亮得知周瑜丧命后,决定过江吊丧。刘备说:“东吴将士恨不能杀了军师,军师还是不去为好”。
诸葛亮说:“周瑜亡于天命,而东吴却人人认为是死于我之手。如不去以释前嫌,与东吴的联合阵线不攻自破,那时曹贼举兵南下,我等无藏身之地也”。
刘备说:“虽然如此,但东吴军土正在气头上,还是不去为妙”。
诸葛亮说: “周瑜在的时候,我尚且不怕,如今周郎归西,
我何惧之有?只消赵云将军引五百军士与我同去便可”。
诸葛亮准备了祭礼,过江而去。
诸葛亮一行人到了柴桑。东吴的探子报之鲁肃说:“刘皇叔遣孔明来与周都督吊丧”,这个消息一下震动东吴。
甘宁一听,大叫:“来得好,今日我可以为大都督报仇雪恨了”。徐盛、丁奉一般军官都抽出佩剑,准备等诸葛亮一到,便乱剑砍之。
鲁肃说: “孔明先生是为吊都督而来,各位将军不能胡来,让世人笑我东吴气量狭窄”。话虽然这样说,但心中还是憎恨诸葛亮。
孔明到来后,甘宁、丁奉等人都想杀之而解恨,但是见赵子龙带剑相随,一副威武雄壮的样子,又不敢下手。赵云百万军中保阿斗的雄姿,令这些东吴大将胆寒。
孔明让随从将祭物置于灵前,亲自奠酒,长跪地上,号啕痛哭。
诸葛亮一边哭,一边大叫道:“公瑾,我来也,公瑾,我来也……”
哭了半天,诸葛亮才拿出祭文,泪水婆娑地读起来。
诸葛亮嘶哑着声音,任泪水大颗大颗的往下流,加上祭文写得十分好,东吴军士也跟着流泪悲伤。
诸葛亮的祭文是这样写的: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非不伤?我君实爱,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蒸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尚义疏才,让舍以居。吊君弱冠,际会风云;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什怀虑,讨虏无忧。吊君风度,佳配小乔;汉相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主不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府皆纳舌,事主终济。吊君弘,才,文武筹略;迩迩小子,心寒胆落。昭君凛凛,公独谔谔;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已哀泣;更皆泪连。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真,冥冥寂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再无知音!呜呼痛哉,尚享。
诸葛亮读完祭文,伏地而哭,泪如泉涌,哀恸不已。东吴军士也被诸葛亮的伤心所打动。连最忌恨诸葛亮的甘宁、丁奉这些昔日周瑜的爱将,也在心里自言语地说:“人人都说周都督与孔明不和,观诸葛亮的祭奠之情,恐怕是假的”。
一向洞察若明的鲁肃,也被诸葛亮的悲伤所蒙骗。他见孔明如此悲切,亦为之伤感。心中暗想: “都说是孔明气死了公瑾,以此观之,乃公瑾气量窄小,自取其死”。
诸葛亮的哭诉,令周瑜的遗孀小乔也为之动情,她拿出周瑜的遗物:一把上等的古琴交给诸葛亮说道:“周郎临死前,为先生的经天纬地之才而钦佩不已;也为先生不为东吴所用而遗憾终身。周郎留下话,他死后先生一定会来祭奠,故然不幸而言中。周郎要未亡人将这把琴交与先生,作为友好的凭据,希望刘皇叔与东吴我主永修友好,共同破曹,请先生收下周郎的一件心意…… ”。

诸葛亮的这一次灵前哭辩,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第一是这么一哭,洗刷掉他气死周瑜的罪名;第二是,缓解了与东吴的矛盾,达到了暂时性的政治联盟,使曹操不敢觊觑荆州。正如后人诗云:
一幅祭文追往事,三杯酹酒诉交情。以前霸业归先主,就有吞吴志不平。
诸葛亮哭得有水平的还有“挥泪斩马谡”。这一次是为他错误用人而辩护。
街亭惨败,诸葛亮几乎连命都丢掉,只好强作镇静,演了一场空诚计,才吓退了司马懿。马谡自知性命不保,战后负荆请罪,自缚跪于帐前。
孔明白知罪责难逃。故作镇静地吼道: “你自幼熟读兵书,深谙军事计谋,我多次告戒你,街亭是我军的根本,不能等闲视之。你以全家性命领此重任。如今兵败而归有何话说”?
诸葛亮明明是自己不识贤愚,才损兵折将,遭此惨败,却极力为自己开脱,告诉别人,他让马谡担此重任,不是出于私心,而是马谡自幼熟读兵书,深通谋略。
马谡虽然知道小命难保,但由于他与诸葛亮的关系亲密,还是诡辩道:“因为魏兵势大,不可抵挡,才有如此之败”。这样的诡辩当然瞒不过众人。所以诸葛亮骂道:“胡说八道!你如果听王平的话,会有今日之祸吗?如今丧师失地,都是你的罪过,若不明正其罪,军法难容。我现在杀你,你怨不得我,你的家小自有我照顾,你不必挂心”。说完,喝令左右推出斩首。
马谡哭道:“丞相待我如亲生儿,我把丞相当作自己的父亲,我死罪难逃,愿丞相不要忘记昔日恩情,好好待我的下一代,这样我命丧九泉也无怨无恨了”。说完大哭不止。
诸葛亮想起昔日马谡对自己是那样尊重,言听计从,不觉泪如雨下,哭着说道:“我与你情同手足,义如兄弟,你的儿子即我的儿子,我怎么会不善待呢?”命左右推出辕门斩首。当时参军蒋琬刚从成都到来,出面保释。孔明流着泪说:“如是因为马谡而废止法律,又如何征讨曹操,平定天下”?
一会儿,武士献上马谡首级,诸葛亮见了嚎哭不已。想到自己视为儿子的人被自己迫不得已斩杀,真是心如刀绞,痛断肝肠。
三军感动不已,却不知诸葛亮为何而哭。蒋琬问道:“马谡既已正法,丞相何故痛哭?”诸葛亮辩白道:“我不是为马谡而痛哭,马谡与我义同父子,他违令而斩之,有什么后悔呢?我是想到先帝在白帝城病危之时曾对我说: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如今竟然应验。追思先帝临终时的劝告,因此痛恨自己”。说完又泪水长流。
诸葛亮这一番痛哭,他虽然言之凿凿地说是不听先帝临终之言。其实,他是为自己不识人才而辩解。马谡是一个纸上谈兵而无实际才谋的人,由于他善于讨好诸葛亮,言听计从,所以很受诸葛亮看重。把他放在街亭,是想让他立了战功后好提拔。但是,马谡辜负了他的一片好心,让他在全体将士面前丢了脸。诸葛亮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出了这样的大失误,自己无地自容,只好用泪水来掩盖自己的无能。
即便如诸葛亮这样杰出的政治家,泪水有时候也能起到作用,何况一般的官员?难怪厚黑学大师李宗吾把“哭”归纳为 “厚黑”的主要范畴。
本书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