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欧阳走进大院 乔装江湖术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九八五年二月十五日,傍晚五点半钟左右,欧阳平走进了吴家大院,和他一起来的还有陈杰。
在徐海初他们的屋子里面,李文化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向欧阳平做了汇报,并且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鲍老太很可能有意隐瞒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敏感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和鲍小英的离奇失踪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还可能和吴家大院闹鬼之事有着千丝万缕的粘连。鲍小英留在家中的衣鞋等生活用品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告诉李文化:在鲍小英的背后有一个影子,这个影子躲在暗处,如果这个影子客观存在的话,那么,他一定是一个男性,鲍老太虽然人老眼花耳背,但不可能没有丝毫的察觉。长在水边走,没有不湿脚,长在林中行,怎会无飞鸟。
听过李文化的汇报以后,欧阳平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了这样一行字:“在鲍老太身上寻找突破口。”那么突破口会在哪儿呢?怎样才能让鲍老太把藏在心里面的东西说出来呢?
李文化的一句话提醒了欧阳平,在鲍老太家的里屋有一个佛龛,徐海初和李正云当时没有在意,因为这个佛龛是藏在一个布帘的后面的。在走出里屋的时候,李文化透过布帘看到了这个佛龛,包老太为什么要在佛龛的前面拉一个布帘子呢?文化大革命结束将近十年,但文革的阴影还残留在人们的思想里面,求神拜佛虽然已经不在禁忌之列,但人们还是有所顾忌的。
李文化的这句话也提醒了徐海初:“李科长,鲍老太家的佛龛在什么位置?”
“在里屋的门后,就在老楼梯的下方。”
“和吴校长家的那个佛龛一样,吴校长家的佛龛也在同样的位置。我们前些日子去拜访吴校长的时候,里面的门是掩着的,我们都没有看见佛龛,是皇甫老师看见的,她当时坐的位置,正好可以透过门缝看到那个佛龛。”
“徐老师,你们当时有没有闻到一股香的味道?”
“不错,是有一股味道,很特别。”徐海初道。
“和寺庙里面闻到的味道一样。”李正云道。
“这就对了。不但有香的味道,还点了蜡烛。”
“还有蜡烛?”徐海初不得不佩服李文化的观察力。
“是啊,你想啊,如果没有点蜡烛,我怎么能看到佛龛呢?”
欧阳平把大腿一拍:“有了,找到突破口了。”
“什么突破口?”李正云睁大了眼睛。
“既然老人家信佛,那我们就在这上面做一点文章。”
“欧阳队长,你的意思是?”李文化似有不解。
“我们找老人家谈一谈,在神的面前,她应该会说实话。”欧阳平道。
“那我们现在就去。”李正云站起身。
“不,要找一个人跟她说,就说有人会算卦,能算出她女儿如今在哪里。”
“那就请鞠大嫂出面跟她讲,我去叫鞠大嫂。”皇甫文华从椅子上站起身,准备往外走。
“等一下,附近有没有你们熟悉的地方,找一个,我在那儿等着,你们把老人家带过去。”
“吴家大院对面有一个面条店,怎么样?”徐海初道。
“行,请鞠大嫂把老人家带到面条店,徐老师,你带我先过去,老陈和文化,你们在这里等着。”
欧阳平跟在徐海初的后面走出了后院,走出了吴家大院,时间是六点多钟,天已经上黑影子了。店铺里面的点陆续亮了。
看到徐海初来了,面条店的老板迎了上来。徐海初递了一支香烟给他,掏出打火机点着了,然后跟店老板耳语了几句,店老板便把欧阳平引进了里屋,面条店分内外两间,外大内小,里间有两张桌子,欧阳平在里面那张桌子跟前坐定。徐海初走进了吴家大院。

十分钟左右的样子,鞠大嫂领着鲍老太走进了面条店,面条店老板把二人让进了里屋。
“老人家,您请坐,这位大嫂,您也请坐。”
鞠大嫂扶着包老太坐了下来。
“大师,请你给我老婆子掐算掐算,看看我女儿现在可安好?”老人家说话的声音比较低,外间有两个客人正在吃面条,是上生意的时候了,偶尔会有一两个客人往店铺里面走。
“老人家,您是给您女儿算姻缘、安危福祸,还是算子嗣、健康?”
鲍老太大概没有听清楚,鞠大嫂接过话茬道:“大师。算安危福祸。”
“请说情由——就是把大概情况说一下。”欧阳平怕说得太深了,对方听不明白,所以又加了一点大白话。
“事情是这样的,我姑太的女儿突然不见了,有一个多月了。”
“何时不见,请道其详——是哪一天不见的?”
“一月一号。”老太太道,这一次,老人家听得很清楚。
“一月一号,老人家,您能否说出具体的时辰?”
“记不清了。”
“午时之前还是午时之后,黄昏之前还是黄昏之后?”
“夜里面十一点钟的时候,人还在床上,可一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了。”
“子时不见,应为不吉之征兆。”
“敢问大师,是否有凶?”鲍老太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的,听了欧阳平几句说辞以后,她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有凶兆,但暂时无险,卦象显示,十有**为男女之事。”
此话一经欧阳平说出,鲍老太的眼睛里面突然闪出亮光来,“敢问”变成了“请问”:“请问大师,我女儿什么时候能回来?”
“现如今,人在东方,或者偏东方向,现在只能算到这一步,要想算出离此地有多远,还得请老人家说出一些具体的细节,男女之事,若非夫妻,定有蹊跷,请问老人家,您女儿结婚了吗?”欧阳平是明知故问。
鲍老太突然语塞。
欧阳平估计问题已经到了节骨眼上,要想把饭弄熟了,欧阳平就得再加了一把柴:“老人家一定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可有半点隐瞒,否则,本人爱莫能助。”
鲍老太朝坐在旁边的鞠大嫂看了看。
鲍老太虽然动作的幅度不大,但欧阳平看得非常清楚:“这位大嫂,请您去拿一样鲍小英失踪之前用过的东西。”
“什么东西?”
“只要是她用过的东西都可以,最好是衣服。”
鲍老太从怀里掏出一小串钥匙,递给鞠大嫂:“衣服在柜子里面。”
鞠大嫂走出了面条店。
“老人家,您说吧!千万不能有任何隐瞒,否则就算不准了。”
“大师,是这样子的。”鲍老太把声音压得非常低,“今年夏天,她有三个月身上没来。”老人家在说“三个月”的时候,竖了三个手指头,声音特别低。
“老人家,您是根据什么确定她三个月身上没来的?”
“平时,她的衣服都是我洗的,她身上来的日子,不是提前一两天,就是退后一两天,三个月,她的裤头都是干干净净的。”
“后来呢?”
“九月份的时候,她突然离开家,三四天以后才回来。”
“这件事情还有谁知道?您有没有跟人说过?”
“这种事情瞒都来不及,谁还四处张扬?”
已经到问题的核心了:“老人家,男人是谁?”
“不知道,这死丫头,整天神神秘秘的,我年纪大了,眼花耳背。儿大不由娘啊!”
这个结果是欧阳平始料不及的。
鞠大嫂来了,她拿来了一件内衣。欧阳平告诉鲍老太,她的女儿应该就在南门镇。鲍老太听了欧阳平的话以后,心情似乎平复了一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