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田老师为什么来杉树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应该简单的介绍一下田老师为什么主动的到杉树坪来教小学了。
田老师不是为了将来当县长而到杉树坪来的,他的耳朵好像不是特别的长,不是当皇帝或当县长的材料。
田老师也不是为了找一个山里漂亮的妹娃子而来的,就在县城的旅游局,就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妹娃子在等着他。那是一个会说外国话的妹娃子,是田老师的中学同学,后来又是大学同学。田老师学的是生物,妹娃子学的是英语。学英语的妹娃子非常的爱学生物的田老师。当田老师执意要回家乡去教书的时候,可以留在省城的妹娃子也就跟着回到了家乡。若不是田老师坚决的反对,她甚至要跟着田老师到杉树坪来。
那么,田老师是不是为了找宝贝而来的呢?说是,也不是。田老师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山里还有宝贝埋藏的传说,他是为了天柱山的生物研究而来的。在他的眼里,天柱山的动物和植物,都是比黄金还宝贵的宝贝。
是的,田老师到杉树坪来,是怀着研究天柱山、研究林的神圣使命的。
在上大学之前,生活在县城的田老师对天柱山的科学价值一无所知。上大学后,他的老师王教授听说他来自天柱山,感到非常的高兴。王教授专门请他到家里做客。王教授说,他的父亲在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就曾深入到天柱山中去进行过科学考察。那时的天柱山,数百里之内,寥无人烟,亦无道路。他的父亲从县城出发,走了七天,历尽艰辛才到达杉树坪。他的父亲在日记中说:“此地山高人稀,寒冷异常,闻林仍遥远难及,人难入内,天泉河一带,只闻兽吼,雪大粮尽,怅怅而归。”
王教授的父亲后来又参加过一次对天柱山的科学考察。那是1942年的9月。那次考察的重点,是经济树种,木材蓄积量,同时对植被类型、动物、特产也作了调查。那一次,王教授的父亲,又到过杉树坪,对杉树坪周围的原始森林赞叹不已,建议划为自然保护区。
但是,老教授仍然没能走进林。
准确的说,如果不是因为感冒,不是因为高烧,他也会和他的同伴一样,永远地消失在林中。
在老教授的《考察日记》里,记下了那次惨痛的经历。
老教授说,他们的科学考察队,一共有六个人。其中,还有一个女大学生。他们到达杉树坪后,就准备找向导直接去林。但是,当地的山民一听说要去林,一个个都像见了鬼一样,“两眼圆瞪,继而大恐,如见阎罗,疾走而避之不及。”他们只好先在杉树坪周边一边考察,一边继续寻找向导。
在科学家的眼里,山民们对林的畏惧,自然是愚昧的了。
山民们说,林是神山,神林,里面住着山林的保护神,是不能随便打扰的。山民们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林一直都是禁地。谁要贸然进去,立即会化为一股黑烟,顷刻间就会人亡烟消。
“山民说起林,莫不变色。曰曾有官兵剿匪,大队人马走进去,而无一人生还。如此愚昧,如同原始。但考亨利当年之足迹,亦未涉足林,唯其日志曰,林之谜,乃世界之谜也。”
就在他们的考察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天,那个活泼的大学生章小姐兴奋地回来了。她说她找到一个向导了。她说那个向导是个猎人,曾经进去林,知道林的入口。大学生说,那个猎人愿意给他们带路,条件是,只能带他们进去看一看,当天进,当天回,不能走远,更不能过夜。否则就有危险。
“密士章曰,该猎户有猎虎之勇,世代武松,山民敬若神明,谅无大谬。众友闻之而雀跃,而余高烧,不能前往,奈何?”
就在老教授的“奈何”中,他的伙伴们兴致勃勃的出发了。老教授至死都不能忘记的是,章小姐临走时,用怜悯的眼光望着他,还给他倒了一杯水,调皮地在他的额头轻轻的吻了一下,请他保重,然后,就像一只小鹿一样,蹦蹦跳跳的出了门。
但是小鹿活泼的一去,从此就渺无音讯,再也没有回来。
就在考察队的伙伴们走后的第四天,应该是他们计划返回的日子。但是昏昏沉沉的教授一直等到天黑,也没有等到伙伴们熟悉的身影,以及那个温馨的潮湿的轻轻一吻。第二天,他发疯一样,硬撑着起床,四处打听,有人说,山神不知怎么的发怒了。通往林的山路发生了大滑坡,崩塌的山林将唯一通往林的山路彻底掩埋了。他的伙伴们要么就消失在林中,要么就是在返回的路上,遭遇滑坡,被掩埋在崩塌的大山深处。
多少年后,当田老师深夜捧读老教授的《考察日记》,仍然被老教授当年的悲恸和遗憾所震撼:“余悲恸莫名,几近昏厥,奄奄一息之际,被山民抬出山,而苟活于世矣。月明风清之夜,常梦友朋身影。叹叹!若有来世,敢再赴天柱山,而破林之谜乎?”
王教授说,他从小就听父亲讲天柱山,讲杉树坪和林。父亲说,天柱山是中国植物的宝库啊,从来没有一个地区聚集了那么多的珍稀树种。父亲说,最早进入天柱山考察的,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是《考察日记》中提及的那个叫做亨利的英国人,以传教士和海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到天柱山来采集标本,当然,也到过杉树坪,一共采集了乔木和灌木种子和标本1000多种,标本50,000余份,此外,还有百合鳞茎、杨柳的插条,拍摄了照片800多张。亨利的标本运回英国后,由专家进行了鉴定,发表了《亨利植物志》,总计有2826种,840变种和变型的木本植物,属于100个科,430个属,其中,有5个新属,390个新种,330个变种和变型。这么多的种,这么多的新种和变种、变型,都是属于天柱山的啊。父亲说,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发表一部《天柱山植物志》,一部中国人自己的《天柱山植物志》。但是,父亲临死的时候,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可是却紧紧握住他的手,两眼直瞪瞪地望着他。王教授说,爸爸,我明白您的心思,我一定接着完成《天柱山植物志》!话刚说完,父亲就微微笑了,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一松手,就离开了人间。

王教授说,《天柱山植物志》(第一卷)后来终于出版了。但是,这部“植物志”中,尚未包括林以及林周边地区的考察成果。杉树坪一带的标本也很少。这些年来,天柱山的原始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片大片的森林都被砍光了。许多活化石一样的珍稀树种,也被砍伐了。按目前这种速度砍下去,要不了几年,整个天柱山的原始森林就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全部毁灭。这不仅是我们中国的损失,也是全人类的损失。我们将来何如向子孙后代交待呢?
王教授说,关于林之谜,他曾经专门研究过。在林周边几个县的县志中,的确有着关于林神秘的记载,和他父亲日记中提及的传说差不多。
他怀疑林中除了复杂的地形,迷宫般的原始森林,还有使人昏厥的毒气、瘴气等等神秘力量。因此,王教授寄希望于田老师,希望他能锲而不舍地摸清林的入口,揭开林这世界之谜。
田老师终于懂得了天柱山在人类科化遗产中的价值和份量了。田老师终于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生养了自己的这片土地。毕业时,他放弃了研究生考试,放弃了留在县城教书的机会,带着王教授送给他的《亨利植物志》,带着王教授父亲生前写的《考察日记》,默默地来到了杉树坪。
他的怪诞,他的孤独,他的特立独行,其实是为了一个目的,默默调查,悄悄寻找,不能打草惊蛇,不能让悲剧重演。
当然,田老师完全没有想到,一个林边的山娃子,会成为他的研究对象,会给他提供那么丰富的新鲜的神秘的信息。
这些信息是那么的荒诞,怪异,不科学。
这些信息是那么的令人困惑,又会充满探索求的。
田老师开始对春儿感兴趣是在半年之后。他发现春儿除了说一些愣头愣脑的疯话外,平时的表现都很正常。他还发现,春儿的那些疯话,那些奇异的梦话,似乎蕴含着杉树坪这片神秘的山林中的某种信息,他开始注意研究春儿的疯话和梦话。
田老师首先研究的是,为什么春儿会把人看着是动物和植物?在他的笔记本里,记录了春儿许多非常古怪、非常有趣的疯话:
春儿说,山里长树,长草,长豹子和金丝猴,当然也长人麽。
春儿说,人可以变成树,变成猴子,变成动物,动物呢,也可以变,这有什麽稀奇呢?
春儿说,我吃了毛娃子的亮亮果的,我的眼睛就可以把人看穿。我一看人,眼睛就发痒,眼前的人就突然变成了一个动物,我就知道这个人是动物变的。眼睛一会儿不痒了,这个人就又还原了。
春儿说,林的毛爷爷说了的,世界上的动物,其实都可以变的,古时候,要动物们变,离开森林,动物们还不愿意呢。后来,森林里的动物太多了,吃的东西少了,就让动物变,走出森林。后来,他们就拈阄,哪个先拈到了人,就先变。后来,猴子拈到了“人”,就让他先变了。
春儿说,林的毛爷爷说了的,人要是不争气,要是变得很坏,就让他再变成动物,然后,再换一种动物去变人。
春儿说,林的毛爷爷说了的,我们现在住的地方,也是天上的一颗星星呢。天上的星星都想长树,长草,长人,长动物,后来,星星们也拈阄,哪个拈到了“长”,哪个就先长。后来,我们这颗星星就先赢了,太阳和月亮就先让我们的星星长树,长动物和人了。
毛爷爷说,要是我们的星星上的人不争气,就要换别的星星去长树长动物了。到时候,我们就要全部变成石头,连喝的水都没有了。
对于一个认真地学习了现代生物学,学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田老师来说,面对这样的一些有关生物“进化”的奇谈怪论,当然是既感到新鲜,又感到困惑。田老师在笔记本里写到:
彭春儿的这些疯话,可以看成是一种“生物转化论”,或者叫“生命变化论”。
那么,人和动物之间,究竟是怎样转化的呢?有没有规律可寻呢?
毛娃子是谁?
毛爷爷是谁?
是彭春儿的梦幻,还是一个实体的生命?
林!!!真的可以进去吗?
彭春儿――下一个研究对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