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篇】 第〇一〇集 小沛洗尘(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云在公孙瓒手下干过数年,又曾经帮助刘备救援陶谦,对方方面面的事情多少知道一些在他的建议下,欧阳曦带着人马物资在东阿的一个商栈暂时安顿下来,然后通过商栈的信鸽向小沛的刘备势力提出入境要求。
信鸽能携带的信件十分短小,所以欧阳曦以赵云的口气只写了寥寥数语:“云自别使君北归不久,因兄丧还家。今与义兄、义弟及新收义军三百,特来投效,望复。”
当时虽然群雄割据,各划疆界,但各地名义上还都是大汉领土,所以出入诸侯之境并不像穿越国境那么艰难,但各地诸侯出于领地安全的考虑,都会要求出入境需要双方公文交接。如此一来,除非是大群难民的迁徙无法约束,一般的商旅行人都需要获得双方的出入境公文方可跨越边境。
这天,已经蜗居小沛的徐州牧刘备又一个人站在后院的小湖边,轻轻抚摸手里的半块玉佩。良久,他忽然叹道:“封儿,你现在在那儿呢?听说你母亲已经不在了,却不知你是否还在人世呢?老天啊,要是能让我们父子重新团聚的话,玄德情愿折寿三十年啊。”
这时,担任从事的孙乾匆匆走了过来。看到刘备又在此独自伤神,便劝道:“主公,公子吉人天相,必定能够得遇贵人、化险为夷的
原来,刘备在投军前数月,夫人寇氏带着三岁不到的儿子刘封回豫州的娘家,没想到黄巾之乱爆发,在归途中被黄巾兵所杀,儿子刘封则不知去向。这些情况还是刘备有了一定势力后派人多方打听才得到的,一个当时正好和寇氏同路的涿郡人刘寻还受寇氏的临终之托捎回了半块玉佩。
至于儿子刘封,寇氏虽拼死在黄巾兵刀下护得他周全,自己却受了三刀,重伤将死,再也无力照顾于他了,所以便求一个幸免于难的好心人将他带走了,并将一块玉佩折为两半,将其中一半放在了小刘封的身上。在寇氏临死前,又叫住经过的这名叫刘寻的涿郡人,托他将这半块玉佩交给刘备,希望有朝一日刘备能凭着半块玉佩,和失散的孩儿父子相认。
刘寻后来加入了公孙瓒军,在与袁绍军作战中战死了,刘备也就失去了向他详细询问事情始末的机会,而事实上,刘寻也所知有限,并没有见过带走刘封的那个好心人,甚至没问清楚那个好心人是男还是女,是长还是少。
听到孙乾的话,刘备用衣袖抹了下眼泪,问道:“公祐,近来可有封儿消息?”虽然每次获得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但刘备仍然充满希冀地询问着。
孙乾迟疑了一下,还是答道:“主公,消息倒是探得一个。当时,那个受夫人所托的人并非善类,他已将公子卖给了人口贩子。几经打听,公子被人口贩子几经转手最终卖到了汉中。然而,属下进一步派人去汉中寻找时,却因毫无头绪无法找到了。”

刘备恨声道:“该死的贼子,枉我家夫人将孩儿托付与他,他却将封儿卖掉。公祐,可有此贼的下落,定要将之斩杀,以慰夫人在天之灵。”
孙乾摇头道:“回主公,我们得到的线索都是旁边人零零碎碎的说法加上属下的猜测来合成的,因为战乱和人口大量迁徙的原因,根本就无法找到那个恶贼了,这也是我们无法具体寻找他将公子转卖给了哪个人口贩子的原因。至于公子被卖到汉中,也是属下根据另一个零碎消息推测的,因为事情已经过去十二年了,很多人和事都变了,打探起来十分困难。”
刘备本是个聪慧之士,听到此处,他已经知道要寻回亲儿的希望已经十分渺茫,毕竟事情过去十二年之久了,他不由叹道:“十二年了···要是封儿还在人世的话,现在也该十五岁了,已经能娶妻生子了。”
孙乾见主公沉湎在伤怀中,本不想继续打搅他,但考虑到这件事情或许可以让他高兴起来,便道:“主公,有个好消息,子龙已经来投军了。”
不愧是一代豪雄,刘备迅速从悲伤中清醒过来,欣喜地说:“什么,子龙来了?他在哪里,快带我去见他。”赵云是名智勇兼备的将才,刘备对他十分欣赏,听到赵云来投,他不由大喜过望。
孙乾忙叫住了要往外冲的刘备:“主公,子龙现在还在东阿呢。不过,他已经发来信鸽,说是带了两个兄弟和三百义兵前来投效。”
赵云如此英雄了得,他的兄弟自然差不到哪去,而他带来的三百义军,也必定是精兵。听到这些,刘备不由更加高兴了,忙吩咐道:“公祐,马上派人备好文书去东阿迎接子龙来归。”
孙乾刚要去办,刘备又叫住了他:“等等,子龙来投非同小可,还是我亲自前去迎接比较好。”
孙乾吓了一跳,再怎么说刘备也是主公的身份,贸然前往曹操的领地实在是不合时宜,忙劝道:“主公三思,不如让属下去好了。”
刘备笑道:“公祐你急什么,我又没说要去东阿。我去边境的九里山等待,你去东阿把人给我带来。”
孙乾这才放下心来,拱手道:“属下领命,马上去安排出行。”
半个时辰后,刘备带着简雍、孙乾及一百骑兵朝九里山进发。在边境的甘泉村外扎下营寨后,孙乾就带书和几个骑兵去东阿接应赵云去了。
刘备在甘泉村外下寨后,枯坐无聊,便带着简雍和两名亲卫去甘泉村中,准备亲自去体察一下边境村落的民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