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篇】 第〇三二集 计取汝南(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延在祢衡的房间来回走了半晌,忽然道:“正平,虽然我们不便在袁术的地盘动手,但也没有比较非要抢夺这第二批装备啊
祢衡目光一亮:“文长,你是说趁刘辟龚都率军外出的机会袭取汝南?”说完,他目光又黯淡下来:“虽然主将不在,但汝南城仍然有两万驻军,就算出奇不意奇袭,我看也很难获得成功。”
魏延不以为然:“正平岂可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这些黄巾兵不过乌合之众,只要我们能买通一两个军官帮我们打开城门,我们就可以利用夜色的掩护杀进城里,等刘辟龚都回来时,这偌大的汝南城已经插上我们的旗帜了。”
祢衡踱了几步,沉吟道:“虽然有些冒险,但倒也有几分成功的可能。也罢,这件事情就让你和子龙去办吧,切记如果奇袭失败,要尽可能全身而退。”
魏延性急:“我怕个鸟啊,走了。”
祢衡忙叫住了他:“刘辟麾下的曲校于烈(第三名读者武将出场)曾经向我请教过学问,他虽然托身黄巾,但品性不错。你可以拿我的信函去找他。有了他的五百黄巾里应外合,应该能大大提高奇袭的胜算。”
魏延大喜:“正平,有这种好事怎么不早说。你也是个胆大包天之徒,怎么谈起军事来却是畏首畏尾的。”
祢衡正色道:“我狂傲是因为我有狂傲的本钱。但兵法战策我并不擅长,自然不能乱作主张了。”
魏延大大咧咧地摆手道:“行了,和你这种菜鸟谈军事真是鸡同鸭讲。你还是写好书信让我去联络那个于烈吧,至于打仗的事情你可以放手让我和子龙去干。”
祢衡很快写好了一纸书信,认真地封口后交给魏延:“文长,于烈和我并没有太多的交情,能否说服他倒戈就看你的口才了
魏延接过书信调头就走:“行了,正平,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于烈,字子昭,青州临淄人,对天文地理、文韬武略都有相当浓厚的兴趣,曾经找平原祢衡求教过治理国家的学问。这天,他带着两名亲兵正从汝南城北的兵营返回城西的宅院,一名青年叫住了他:“请问你是于烈曲校么?我是平原祢衡的朋友,有事情和你商量。”
于烈狐疑地看了一眼这个年轻人:“你哪里的,你能证明你是祢衡的朋友吗?”
这名青年正是魏延,他笑嘻嘻地摸出祢衡的书信:“于曲校,这是正平的亲笔书信,请过目。”
于烈瞟了一眼魏延,接过书信拆开封口略看了两行,便对两个亲兵道:“朱铎、李峻(第四第五名读者武将出场了,呵呵),你们两个先回军营,我和这位朋友有事要谈。”
两个亲兵应声而去。
于烈确定了魏延是祢衡朋友后,亲热地挽起魏延的手笔:“这位兄台,走,去寒舍去吃酒。”
魏延有意策反这个于烈,自然应邀前往。一路上,两人互道籍贯生平,听到魏延居然是独臂老人的弟子后,于烈敬仰有加:“原来文长兄是独臂神君的高徒,难怪看起来英武非凡。”
魏延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哪里哪里。还是子昭了得,年纪青青就已经是个曲校了,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啊。”
于烈四顾左右都是萧条的街道,只有远远走过的三五行人,便压低声音道:“限量个屁啊。兄弟我在刘辟和龚都的麾下胡混,真是没脸去见正平兄了。”
魏延假装不解道:“子昭这又从何说起。刘辟龚都虽然出身黄巾,但现在也算是一方诸侯,还曾经打败了曹洪,在这里任职也蛮好嘛。”

于烈不满道:“文长兄你这是在挖苦我呀。相当初我加入黄巾是想为百姓请命,没想到这些黄巾的首脑都一个个目光短浅,稍微有点势力就忘记了最初的誓言,经常祸害百姓、为非作歹。我陷在这黄巾的泥沼中,进退两难,真是没脸去见故人了。”
魏延一听有戏,忙低声道:“子昭,且慎言,有什么事情等会我们到你家里再谈。”
于烈自知失言,忙道:“文长兄言之有理,我们回去再说。”
魏延在于烈的带领下来到了于烈家。于烈已经有了一妻一妾和一个女儿,一家四口生活在城西的军官住宅区的一座院落里。
吩咐妻妾去准备酒菜后,于烈带魏延进到他的书房。看完祢衡的书信后,已经对魏延的来意有了大概的了解:“文长兄,这里很幽静,有什么话请说吧。”
魏延道:“子昭,那我就说了。不瞒你说,我和两个结拜兄弟欧阳曦、赵云已经投到刘备麾下,而你和你亦师亦友的祢衡也已经加入了刘备阵容。我们这次是奉主公刘备之命来劝降刘辟、龚都。”
于烈内心巨震,却很好地压制了情绪的外露:“但刘辟和龚都拒绝了归降,还软禁了正平兄?”
魏延点头:“正是。正平兄早已预料到会出现这种局面,所以预先派我和子龙收编了芒砀山的一支黄巾,作为夺取汝南的一支奇兵。”
于烈淡淡道:“单福押运的那一万套武器装备就是你和赵云将军劫去的。”
魏延呵呵一笑:“是的。怎么样,你也加入刘备军如何,我们一起拿下汝南城向刘备主公献礼。”
于烈站道窗前犹豫了许久。虽然早已想脱离刘辟龚都另寻明主,但真要走到这一步,所要承担的风险和压力仍然让他感到不堪重负。
勉强压下内心的彷徨和不安,于烈深吸了一口气道:“好,文长,我愿意听你和正平兄的任何吩咐。”刘备虽然是一方诸侯,但他暂时还只能相信祢衡和魏延,毕竟刘备还远在遥远的小沛。
魏延很满意现在这个局面,侍奉刘备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大局的选择,具体来说他更需要培植自己几兄弟的羽翼:“子昭,正平果然没有看错你,你终归能够弃暗投明。我们打算利用刘辟龚都率军外出接应单福的机会,和你里应外合袭取汝南城。”
于烈一惊:“这个···是否太过冒险了?我手下才五百黄巾,他们能否全听我的倒戈相向还是个未知数,你们能出动多少兵力?”
魏延伸出了三个指头。
于烈大喜:“有三千精兵的话,就算汝南守军多达两万人,我们应该也可以顺利拿下。”
魏延摇头:“只有三百。”
于烈愕然:“文长兄,你不是说笑吧。三百人搞有两万人驻防的汝南,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嘛。而且刘辟和龚都虽然计划一起去接应单福,但他们还没有开拔,谁知道他们是否会全都离开。要是他们两个留下一个,这仗根本就没法打了。”
魏延阴沉着脸道:“如果刘辟龚都没有全部离开,计划就暂时取消,我去另想他法。如果他们两个全走了,我们就依计行事。”
于烈无奈:“那···好吧。”冒这样大的风险,对于他这个已经受家室所累的男人来说显然太沉重了一些,但他也知道这是自己脱离黄巾、改变自身命运的良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