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吴郡战役(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年,吴郡战役即将展开虽说兵贵神速,但不影响大战前的充分准备。刘繇还是决定只带鲁肃、周瑜、太史慈、刘安、刘横、陈武、徐盛等人出征。兵力由职业老兵一万五,丹阳府兵、越兵整合职业兵计一万,义务兵五千构成。太史慈率领五千老兵为前部先锋,陈武、徐盛率五千义务兵为后部押运粮草,刘繇自率二万兵士为中军,合计三万兵马攻打吴郡。
兵法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主要是指粮食在战争前就要开始征集和调动工作。陈武、徐盛如今就已经带领五千义务兵开赴各乡县,开始了粮食征集和调配工作。此工作主要还是留守丹阳负责全面工作的许劭完成,陈武、徐盛只是负责运输安全。
期间插曲。刘家焉、周瑜和江南二乔已经定下了亲事,当事人都很满意各自的亲事。刘繇决定,吴郡战役后,亲自为两对新人同时举行迎娶婚嫁事宜。乔府老爷高兴得两佳婿之余将自己历年的粮食存储捐出了大部分,庐江周府也捐出了不少财物,鲁肃、徐盛所在家族也算富裕,也各有不少资助,鲁肃更在战后基本上捐出了家族全部粮食储存,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次“吴郡战役”,刘繇采纳了周瑜的计谋:军队不由曲阿直接攻打吴郡郡城,而是绕过太湖占领钱塘,使得吴郡许贡不能向会稽郡王朗求救,切断两郡联系后,再由南向北打,消灭吴郡许贡。此方案和历史上孙策攻打吴郡路线如出一辙,也许,这都是周瑜的计谋。
在大战准备就绪,即将出兵之际,刘基找到了父亲刘繇,说有要事汇报。刘繇得空,被刘基带到丹阳郡郊外某军管手工作坊。看着刘基汇报的事物,刘繇不明所以。
刘繇问道:“敬舆,你这是什么物件?需要为父如此繁忙之际来此观看?”虽然刘繇现在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但他非常了解自己的儿子不会小题大做,还是来到了此处,只是这物件怎么也看不明白而疑惑。
“父亲,此物名为‘望远镜’,是孩儿在战前赶做出来献给父亲的千里眼。”刘基说完,告之父亲此物的详细用法。现在望远镜的技术还不是太成熟,只能做成单筒的。双筒望远镜因为镜片每次制作都不能达到一样厚薄,两眼事物大小不一,聚焦模糊,反而不如单筒望远镜有效果。
刘繇有点怀疑刘基的解说:“此物能将远处物件看近,如同在身边?”
“父亲,我们到外面去,你就清楚了。外面观看的效果定让您满意。”刘基将刘繇带到房间外,指着远处一小山坡让刘繇观看。
刘繇这一看立即惊奇万分,不停将望远镜举起放下,观察着不同的效果,良久才赞叹道:“真是千里眼啊,这物件可是行军打仗的利器。你叫这物件什么?望远镜?”
“是的,父亲。望远镜是我临时称呼此物,请父亲为此物命名。”
刘繇点点头说道:“望远镜?……这名字非常恰当,今后此物就叫望远镜。敬舆,望远镜你共做了几个?”
“父亲大人。”刘基在一般场合是不会在“父亲”称呼后面加上“大人”的称谓,只有在严肃的场合才会如此。刘繇听出了刘基称呼上的变化,慎重等待着刘基下文。

刘基继续说道:“望远镜我共做了五个献给父亲,中间实验的残次品和半成品我都销毁了。此物是军中利器,散落出去对我们影响会很大。所以这五个望远镜我都做了编号,望父亲在使用时,做好登记、回收、保管工作,勿让望远镜散落出去。”
“恩。我知道了。这里保密工作安排的如何?”
“回父亲大人。虽然这里是寰宇商行的手工作坊,可保密级别一直都是最高的。望远镜是以玻璃技术为基础才能做出来的。需要玻璃、镜片、组装、调试等好几层技术,作坊工匠都是分开作业,各自只知自己参与部分,应该能将此物技术独家保密段时间。”
刘基说到这,看见父亲刘繇神色满意,接着说道:“最近,我和薛舅父、商行叔伯商量了下,虽说寰宇商行已经交给家族打理,可今后此作坊还会鼓捣很多机密物件,他们都希望此作坊不再由商行负责,将其单列出来,由父亲另派专人负责管理。”
刘繇没说话,思考着刘基建议的利害得失和操作办法。
刘基见父亲兴致很好,继续建议道:“父亲,在吴郡战役结束后,我还希望以此作坊为基础成立设计衙门,专门负责军用武器和民用设施的改造、设计工作。以前是我一人在弄这些东西,效率不高。‘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有专门的机构负责,人员、物力都会加强,效率肯定高。而且,新发明的物件保密性也会提高一个层次。”
“恩,想法不错。只是衙门多了,官员也多,政府负担会增加不少。”刘繇提出了难题。
“设计衙门说是‘衙门’,其实不是,应该定位为设计单位。里面人员构成不是那些读官学、乡学的读书人,是那些喜欢手工艺的匠人,只有他们才有技术和能力参与此项设计工作。何况现在官学、乡学教出来的读书人,他们的意愿基本上也不在此。强扭的瓜不甜,还是让手工艺高超的匠人组成为好……”
“至于说开支负担,军用方面就不说了,可民用设施的改造、设计是可以生钱的。这些改造、设计只要能提高百姓生产效率,只要价钱公道,百姓肯定愿意购买,这不就变出钱来了……”
“前期,此设计衙门也许不能自己养活自己,往后发展肯定是能的。我弄出的玻璃器具不就是如此么?兴许这样还能让他们富甲一方呢。这就是‘专利’费。这样,政府不但没有负担,还能增加税收,更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以后的工作都不需要我们去鞭策,他们都会积极去完成,只是我们适当参与下管理、调整下工作方向就可以了。”
刘基一激动,新词、新观念不断从嘴里冒出。果然,刘繇没听懂,逐渐皱起了眉头说道:“此事需从长计议,等以后再说吧。”说完,刘繇走了,留下刘基独自回味。
以后再说?连个时间都不定下,这是在敷衍我?刘基有点不明白。是父亲听不懂新词?是父亲不赞成新观念?这不是逼着我私立设计单位……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