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徐州解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宫克日启程,往陈留说吕布不表。且说司马萧与孔融两路军兵,杀到徐州城外,因曹操势大,且刘备又借兵未至,便依山下寨,遥望曹军。曹操看到司马萧的军队旌旗杂乱,衣甲不整,除了一队骑兵尚算齐备外,其余步卒手中刀斧剑戟,锄头爬犁兼而有之,大笑道:“如此部曲,也敢来救陶谦老贼!”但见有两路军到,也恐腹背受敌,因而分军守之,不敢向前攻城。
不日,刘备自公孙瓒处借得两千兵马并赵云赶至。来见司马萧、孔融,曰:“曹兵势大,曹操又善于用兵,不可轻战。且先观其动静,而后进兵。”
司马萧对刘备曰:“玄德公此言虽善,但恐城内无粮,难以久持。今吾令根矩领军六千;使君可留下关羽、赵云二将领军四千同在孔太守部下相助。吾与仲业引兵两千,并请玄德公率张飞将军,领精兵一千,深夜杀奔曹营,径去城中见陶使君商议。”
刘备闻说,犹疑片刻,勉强答应。是夜司马萧与刘备乘黑杀过曹营,直到徐州城下。其时城上灯火通明,陶谦望见城下打出两面大旗,一面红底白字,上书“平原刘玄德”五个大字;另一面青旗红字,就书“司马”二字。心知是刘备、司马萧二人赶来相救,急令打开城门,放两路军马入城。
二人入城,陶谦迎接到府衙叙礼。礼毕,设宴款待,一面劳军。陶谦早听麋竺说司马萧才学惊世,一人解北海之围。今又见司马萧仪表轩昂,言语豁达,心中大喜,便命麋竺取徐州印信,让与司马萧。司马萧愕然曰:“陶使君何意也?”陶谦曰:“今天下纷乱,王纲不振,公天下奇才,正可力服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万勿推辞。谦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
司马萧大惊,心想你该把徐州让给刘备,怎么让给我了?徐州地处交通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所,我兵微将寡,若领徐州,那还不腹背受敌,死无葬身之地!遂离席拜辞曰:“陶使君不可。萧年幼德薄,才学浅陋,难当此重任也。现有玄德公在此,为汉室宗亲,仁义素著,部下关、张二将皆万人敌,陶使君当让之,定保徐州无忧!”
陶谦于是让印信与刘备,刘备亦离席拜曰:“备虽汉室宗亲,然才疏功微,为平原相犹恐不称职,今为大义,故来相助。公出此言,莫非疑备有吞并之心耶?备若有此念,黄天不佑!”陶谦曰:“此老夫之实情也。”
陶谦再三相让,司马萧、刘备俱不肯受。麋竺进言道:“今徐州危急,兵临城下,当可先议退敌之策。待解危后,再当相让可也。”

司马萧计算时日,估计陈宫差不多该赶至陈留见到吕布了,就道:“闻玄德公曾与曹操有数面之交,明日可请玄德公做书说之,劝令解和。”
刘备摇头曰:“曹操此来,欲报父仇,直欲屠尽徐州百姓方肯罢休,岂是我一封书信可以解之乎?”
司马萧笑曰:“无防,今曹操统大兵而来,兖州空虚。吾早已遣使往陈留说吕布袭取兖州,明日玄德公之书到时,当亦有消息传至曹营,曹操心念兖州基业,必欲回救,正好顺水推舟,就此罢兵。”
刘备惊曰:“司马先生高才,于谈笑间解徐州之围,虽孙、吴莫及也。世出先生,备可回家务农矣。”
司马萧见刘备语气消沉,生怕刘备就此失去壮志,改变了历史,就劝曰:“玄德公切不可如此,公仁义播于天下,日后必有贤人相助。萧小儿之举,不足道哉。”
刘备叹曰:“天下之才。何人能出先生之右?”
司马萧此时顾不上什么泄漏天机,乃曰:“玄德公日后得龙之助,必一飞冲宵!”
刘备又问“龙”为何意,司马萧一愣,心想不能再多说了,就答曰:“到时自知。”刘备又问,司马萧不好推辞,索性不再言语。
次日,刘备写书遣人送与曹操。却说曹操正在军中与诸将议事,忽报徐州有书到。曹操拆开观之,书略曰:
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向者,尊父曹候,实因张闿不仁,以至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黄巾余孽,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曹操看罢,大怒骂曰:“刘备何人,敢以书来劝我!且中间有讥讽之意!”便命斩来使,竭力攻城。郭嘉谏曰:“自古两军交兵,不斩来使。主公虽有冲天之怒,然斩一信使,于事何补?今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正当好言答之,以慢其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曹操听郭嘉之言,款留来使,侯发回书。正商议间,忽然有流星快马飞报“祸事!吕布引兵袭破兖州,占据濮阳。只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处得荀彧程昱之计保全,其余尽破。特此告急。”
曹操闻报大惊曰:“兖州若失,吾无家可归矣,如之奈何?”郭嘉又谏曰:“主公正好卖个人情与刘备,就此退军去复兖州。”曹操从郭嘉之计,做回书与刘备,拔寨退兵。徐州之围遂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