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少年将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超押梁虔入,司马萧释其缚问曰:“汝肯降否?”梁虔对曰:“吾既被擒,如何不降?”司马萧即封梁虔为偏将军,又问那姜姓将军是何人,梁虔曰:“此人乃冀县人,姓姜名冏,字少安,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现任天水中朗。”
“什么,姜冏?”司马萧惊道,“你说领军守城的是姜冏?!”他做梦也没想到,那面姜字大旗所代表的并非姜维,而是姜维的父亲姜冏。
姜冏,生卒年月不详,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只有“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于战场”这么一句,如果是姜冏,那么年龄差不多就对上了,只是没想到他还活着,而且还有表字叫少安。
想到这里,司马萧转头问徐庶道:“军师且莫提降职之事,若生擒姜冏,足以抵过!”
徐庶道:“兵不在多,在于人之调遣耳。今观姜冏用兵,确是难得一见的将才,所幸其只是中郎,非为太守,否则庶实无计可擒。今天水郡守马遵,乃无能之辈,若引得姜冏出城,擒之不难。”
司马萧又问曰:“如何可引其出城?”
徐庶手指地图道:“主公且看,天水之西有一邑,名曰冀县,乃天水之粮仓;况适才梁虔将军言姜冏妻子俱在此地,若主公去袭冀县,姜冏安能不救?待其出城,于路伏之,可擒矣。”
司马萧心想这不是和孔明收姜维差不多吗?便点头称善,当即下令三军大张旗鼓,往冀县进发。
早有魏军细作探明消息,报入天水郡,说晋兵去攻冀县。太守马遵大惊,聚文武官来议,主簿尹赏曰:“天水钱粮,尽在冀县,此地若失,我粮道绝矣,当急遣兵去救!”姜冏止曰:“不可,若去救冀县,中司马萧之计矣。晋兵若实欲取冀县,当偃旗息鼓,倍道兼程而去,今大张旗鼓,必是诈也!”
马遵皱眉道:“汝言虽是,然晋兵势大,冀县若失,则我天水危矣。”遂不用姜冏之言,遣功曹梁绪引三千军去保冀县。梁绪领命晓夜兼程往冀县进发,离城尚有三十余里,忽闻一声炮响,前后杀声震天,探马报曰:“管亥在前方截住去路,马超从背后杀来!”魏军听有马超在,各个腿软,四散逃窜。梁绪走投无路,只得请降。
司马萧在中军帐内,闻梁绪降,亦加为偏将军。后对徐庶叹曰:“军师安排陷阱,本欲置虎,却误中一鹿,可惜啊可惜。”
参军桓范谏曰:“既如此,不若先取了冀县,再攻天水则如反掌也。”
冀县小邑,只有千余军马,守将闻晋兵将至,自行逃匿,兵士见无主将,献了城池。司马萧未经战斗便得了冀县,入城安民,并令善待姜冏妻小。
在冀县屯扎了数日,却不闻天水动静,司马萧心中惊异,唤徐庶来议曰:“今已得冀县数日,却不见天水之兵来救应,军师以为适合缘故?”
徐庶低头沉思许久,忽然大叫道:“不好!姜冏才智过人,必已领兵抄我后路,上邽危矣,主公可如此而行。”

却说夏侯楙与潘遂被囚于洮阳,一夜听两小卒议论曰:“闻听天水姜冏为保妻小,暗向主公投诚,约献天水。魏兵无备,我等可在西都过年也。”夏侯楙正自思虑,又听得隐约传来两声闷哼,之后一人提剑而入,剑尖上犹有鲜血滴下,见夏侯楙,弃剑于一旁,拜曰:“某乃刘晔,本是魏人,不得已而降晋,幸那司马萧不甚相疑。今愿为内应,请都督回去引兵马来,某便献城,使司马萧首尾不得相顾,晋兵必败也。”边说边打开囚车,偷放夏侯楙潘遂二人出城,给与马匹,约往天水领兵。
马遵在天水闻梁绪拜降,冀县已丢,惊慌失措,与手下议曰:“晋兵势大,无法匹敌,不若献城投降,以图进用。”姜冏曰:“太守勿忧,某料晋兵分军守洮阳、金城,上邽必无防备。某愿提一旅之师,先夺回上邽,顺势取了武都,直逼阳平关,晋兵必自退矣!”马遵从之,即令姜冏引三千兵,去攻上邽。
姜冏领兵取道至上邽,见守兵不多,便令两千五百军士对北门猛攻,剩余五百军,潜行绕至南门隐伏。上邽守兵见魏军尽在北门,皆来守御,不想姜冏五百奇兵从南门登城,四下放火。守兵猝不及防,只得弃城而逃,姜冏亦不追赶,席卷了晋兵辎重,直奔武都而去。
不日杀到武都,却见城上旌旗飘扬,人马往来走动,城头敌楼上卓立一将,手擒大斧,乃是徐晃!
姜冏见武都有备,在马上叹曰:“徐元直心思缜密,料事如神,司马萧有此人相助,难与敌也。”乃拨马回上邽,刚入上邽城,便听一声炮响,两边民房内无数晋兵涌出,魏军措手不及,大败奔逃,幸亏司马萧严令不许放箭,姜冏才杀出重围,引数百残军逃往天水。
原来司马萧用徐庶之计,遣快马持书与徐晃,令其倍道往武都镇守;又使梁绪去守洮阳,换回刘晔,复夺了上邽。并放夏侯楙之事,亦徐庶之谋。
姜冏夺路奔往天水,途中又遇管亥,杀了一阵,来到天水城下时,只余匹马单枪。城上兵士见是姜冏,慌忙去报。时夏侯楙已至,正与马遵商议进兵取洮阳,闻姜冏至,怒曰:“必是来赚我城门也!”令城上乱箭射下,姜冏不能分说,仰天长叹一声,拨马望散关而走。行十余里,前方数千晋兵拦住去路,为首大将乃是马超,姜冏料不能抵挡,便勒马回走,又见身后转出一军,为首之人青衣玄甲,白马银枪,却是司马萧。
姜冏见走投无路,弃枪拔剑就欲自刎,司马萧身侧徐庶急止曰:“将军且慢!古语云战而不胜则走;走而不成则降;降而不纳方死。今吾主宽仁爱仕,求贤若渴,况曹魏篡逆之贼,晋公爱国忠君,天下皆知,将军奈何宁死而不降?”
姜冏寻思良久,弃剑于地,下马拜降。司马萧大喜,心想既已收了姜冏,便等于得了名将姜维,慌忙下马上前扶起道:“吾得少安,胜得千军万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