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 皇甫拍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新时间改会12点30分了,汗……
………………
可怜的萧校尉顺着鲁莽的指点去寻董卓本部兵马,虽然找到了,可是他根本连董卓的面都没见到便给都尉华雄给轰回了长安城,就用了一句话——
“我家主公可是你这小小校尉能见的?”一脸杀气的华雄说的话,自然是董卓交待下来的。
校尉萧渝无奈,只得回长安城内向左将军皇甫嵩奏报,皇甫嵩听完萧渝的描述,却是半天没有言语,站起身来缓缓的踱了两步,停在了城墙边,俯视着正乱糟糟的在进鲁莽部曲所搭建的大营的董卓本部,抿了抿有些干燥起皮的嘴唇,他那一把黑油油的长髯便随风而动。
“这一次我这个左将军督他前将军,仲颖这是心有郁郁之气呐,也罢!本将出城去迎接他便是,战场上最忌讳内部不和,我低这个头就是。”好半晌皇甫嵩才摇摇头,轻轻吐出句话来。
“父亲——”尽管皇甫嵩说的很轻,可他身边的一个青年武官装束男子还是听的清楚,男青年不岔的就开口说话。
“坚寿不必说了,我与仲颖已不是第一次共领大军,董仲颖确有将才,这凉州战事少不得他,一会见面记得行子侄礼。”皇甫嵩摆摆手阻止住了青年说下去的想法,一边说话信步走下城墙,被他叫做坚寿的男青年只得一边紧步跟随一边点头称是。
呵呵……董仲颖啊,这果然是你的作风。跟我想的一点也不差,你果然是一点也不会让着别人,从来不会让自己憋屈啊,连这个细微的地方都不让。
“你去告诉扬武都尉陶谦他们,我们出城迎接前将军董大人去。”下到一半城墙石梯,皇甫嵩又吩咐了身后的萧渝句,萧渝忙答了声,从皇甫坚寿让出了地方飞速的下去传将令而去。
******
“义真兄,满饮此杯,满饮此杯。”董卓对着皇甫嵩举了举酒碗劝酒,他现在心情很好,到底是皇甫嵩出来迎接自己。
“仲颖贤弟,我已不胜酒力,喝不得了。”皇甫嵩不过一二分酒意,不愿意再沾一滴酒,统兵大将岂可肆意饮酒?若有大事发生,可不是就要坏大事?
“义真兄莫要欺骗吾,你的酒量我可是早有耳闻呐。”董卓自然是比较知道皇甫嵩酒量的,见皇甫嵩不愿意再喝,心中自然有了一两分不乐,本将位居前将军劝你喝酒你居然都不给面子?虽然这次还是你督帅本将,但这多喝两杯又能如何?
“仲颖贤弟,嵩身兼军务确是不能多喝。不过,传闻仲颖贤弟小女婿破羌中郎将鲁莽骁勇无双,又有海量,却不知是在座哪位?”皇甫嵩不愿跟董卓纠缠于喝酒之事,便稍微又客套了句,话锋一转转到了久闻大名而不曾见过的鲁莽身上,虽然鲁莽是最先抵达长安城下的,可是为了避让董卓误会,又事务繁杂,皇甫嵩还真是不曾见过。而刚刚出来迎接董卓,却被董卓直接拖来了酒席之上,董卓军中的将校在董卓下手乱糟糟的坐成了一团,董卓又不曾说谁是谁,皇甫嵩自然不认识哪个是久闻大名的鲁莽。
“哈哈——没想到义真兄居然也知道我这个不成材的劣婿,智深你还不起身与皇甫将军答话?”听了皇甫嵩的话,董卓抚须哈哈一笑,指着坐在下手李儒与牛辅下手的鲁莽,满面都是赞许之意。这个女婿可给自己张脸,自从他到自己军中,自己的官职就连续高升不说,手中的兵力也呼啦啦多了近万,每次身处险境有这女婿在身边就能逢凶化吉,这等好女婿怎么不让他开心。
“见过皇甫左将军!”早已经酒足饭饱的鲁莽,本就在饶有兴趣的看董卓和皇甫嵩说话,现在老丈人有话,自然是施施然的起身行了个军礼,朗声说道。
“胡闹,怎么能用军礼相见?皇甫将军与我兄弟相称,你该以子侄礼相见才对。”董卓眯着眼睛看着鲁莽,嘴里轻轻的呵斥了句。
“军中无叔侄,只有兵将关系才对,皇甫将军见谅。”应该以子侄礼相见?怎么这么麻烦呐?看着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自己身上,鲁莽又不想折了面子改口,居然梗着脖子说这么一句,这个时候死都不能认错,面子重要。鲁莽的话,听得在最末席坐着的徐晃暗暗担心,鲁莽这么不给自己岳父面子,可能讨了好去?

“哈哈——仲颖贤弟的女婿果然是仲颖贤弟的女婿呐,就这不卑不亢便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仲颖贤弟好生福气!”皇甫嵩却是闻言不怒反笑,拍着董卓的手背笑道,倒是他下手的皇甫坚寿对鲁莽怒目而视——这鲁莽也忒是无理。
“嗨——义真兄见笑了,见笑了。”董卓看似不好意思的赔笑,心里却是乐的很,这才是某家女婿的样子,鲁莽的答话在董卓和皇甫嵩心中都被解读成了一种宣誓——是鲁莽暗示皇甫嵩只会听从董卓命令。可是说话的鲁莽是不是这个意思,就不是董卓和皇甫嵩想知道的了。
“那么鲁中郎将,对于西凉韩遂你却是如何看的?”皇甫嵩与董卓笑过,这才侧回身来看着鲁莽又问道。
“韩遂?这个韩遂作乱倚仗的不过是羌胡人,只要让羌胡人离开他,一个亭长就可以抓住他。”哈……?!这是考验本中郎将军师才能么?小意思,这些个事情早就想过。
“你的意思是安抚羌胡人?”皇甫嵩轻不看见的摇摇头,西凉羌胡这几百年来都是叛判降降,若是安抚有用,哪里还有现在的韩遂作乱。
“当然不是纯粹的安抚了,应该安抚与镇压想结合,谁敢作乱就先杀他个七七八八,然后剩余的自然会投降的,等他们投降了自然还有后招等着他们——”鲁莽心里自然不止想这么一点点的,既然皇甫嵩要问,那就一次都说出来好了,只是可惜贾诩那卖关子的坏习惯传染到了鲁莽身上,话说一半他就停了下来,环视一番却给吓了一跳,乖乖——怎么都看着本中郎将?
“请说下去……”皇甫嵩不愧是汉末名将,起码对于在对面手舞足蹈的鲁莽,相当有容人雅量,他带着和蔼的笑容,示意鲁莽继续说下去。
“很简单呐——改其衣发、移其风俗、三代之后、都是汉人!”鲁莽拉了拉自己身穿的箭袖汉服,如今大汉朝虽然迟暮,却还是天下第一帝国,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不是一星半点,跟满清的剃发易俗完全是两个概念。再说就算他们反抗,老子办法多的是,顶不济了老子手里的刀是做什么用的?
“可这个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做到呐,而且负责之人要是稍有私心起,必然前功尽弃……”皇甫嵩眼中精芒一闪,有些不可思议的看了看对面的鲁莽,这真的是传说中的那个莽撞骁勇又有天助的羌胡屠夫鲁莽鲁智深么?
“这有何难,只要某七尺长刀尚在,管是汉人还是羌胡人不服试试?!”鲁莽呛啷一声抽出了案几上放着的雪亮环首刀,还反了他们了?这个事情要真做起来,必须要上下一心,要汉人将羌胡人当自己人看才成,我管你是什么理由什么民族,不听话自然只能上刀子。
自己以前可是看过一片文章,说古代的评定边疆只有三种办法,一种是贤达长官安抚,可是一但这名官员卸任,所安抚下来的少数民族基本都是很快就会叛乱,原因就是继任者不能延续上任的方法,欺压少数民族。第二种办法就是满清平定准格尔叛乱,这个倒是不叛乱了……废话,整个部落人都杀绝了,还叛乱个鬼了?第三种就是1949年后的中国的民族政策,这一次完全将少数民族当作自己人看,甚至比占主体的汉族人享受更多的权利,这才有了世界上最好的国内民族关系。怎么看……都是第三种好,可是人心一样有不知足的时候,不和谐的音符一样时不时出现。
所以鲁莽才有了自己的想法,都变成汉人了,我看你们还怎么分,怎么闹?怎么闹都是自己人,还闹个鸟。保护民族特色在鲁莽看来没什么太必要的,好好活着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么?
“鲁中郎将胸怀壮阔,有经纬天下之才,此次乱平,本将定保举你为西凉刺史,一展胸中报复!”皇甫嵩低头想了好久,这才猛然一拍案几,他的脸上全是诚挚的笑容,我大汉朝有如此人才,何愁国运不能再次中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