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 见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那郑宣大人回去准备安排宴席接待张汉之时,发现在府厅里坐满了郑吉和他的管辖的几个校尉,看样子众人突然发现来了一位无功无劳的少年郎前来出任副都尉甚感不满。正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似乎满腹的发牢骚。
“莫非他是皇上的亲戚不成?不然乳臭未干就当上了禁卫禁的将军?”何校尉满腹狐疑的说道。“许多人出生入死,苦熬了几十年,一个校官都当不上,他凭什么一步登天呀!”
高校尉倒是冷静的说道:“何兄不必如此恼怒,西域跟中原不同。西域之地不是靠嘴巴靠计谋来生存。看那小子年纪轻轻,定受不了苦,自然跑回中原。”
那位都护录事官曹大人则是忧虑的说道:“张将军乃是朝廷派遣而来,都是大汉的官员,理应不能怠慢。若是张将军被我等惹怒而返回长安后,在皇上面前告我们一状,到时可就麻烦了。”
郑吉大人倒是嘿嘿的冷笑起来。“诸位不必如此忧心,不出一个月,我就不信他不返回中原,不然到时被匈奴人取了脑袋,就不怪我们不照顾他。哈哈!”
众人听闻,顿时哈哈大笑。
这时郑宣大人恰好进来听闻,便怒发冲冠的诉责道:“你们这群乌合之众,不可小瞧张大人。他虽然年纪尚小,却也是胸怀大志,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呢?”
众人听闻,又是一阵讪笑起来。
“大人呀!身处中原,只需靠一张嘴巴勾心斗角,便可名利双收。可是在西域,这一套雕虫小技就不济,没有力气,没有手段就站不住脚跟呢?”都护长史阿尔都斯一字一眼的直说道。
“哼!你们不要太放肆。不管怎么说,张大人始终都是你们的顶头大人,若是得罪他,不仅你们官职不保,连性命也不保。听闻此前他曾入朝为谏议大夫,当时朝中人人都巴结和畏惧霍光,都想让皇上休掉糟糠之妻,小吏之女的许平君,大臣们要求册立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为皇后,唯独十四岁的张大人在朝堂替皇上辩解,后被霍光所嫉恨,指使他人将张大人逐出朝廷,皇上不忍心让张大人离去,就让他进入御林军。不足半年有余,便让他统领御林军的将军。张大人虽然身职御林军,却三翻五次的利用亲近皇上的机会,上书皇上说,要积极的防卫西域,加速向西域移民屯兵,才能有效的防止西域再次落入匈奴之手。皇上和霍大人都一一的采纳他的建议。皇上试图让张大人掌握长安城的驻军大权之时,又被霍大人所猜疑,张大人便自愿前往西域,希望能够替大汉安保西域之地,以壮大汉声威。”
众人听闻,便默默无语。郑宣大人又在继续说道:“你们不应如此无理取闹的以貌取人。半年前移民而来的三万中原人和几千犯人,都是张大人主张迁移而来,若非如此。朝廷岂会轻易的重视西域和开拓西域,单纯依靠你们这几个蛮力,你以为就可以稳定西域吗?哼!你们真是自不量力。”
郑吉大人依旧冷冷的哼着鼻头说道:“口中之话,举手之劳,又何足挂齿的拿来替自己作功绩呢?何不说说他是皇上的兄弟,让他们对他多加照顾便是,何须费尽心机的说那么多呢?他适合在朝中为相为将,不一定会适合在西域为官为将。”
众人仍然面面相觑,不敢笑出声来。
傍晚时分,郑宣大人亲自前往房舍迎接张汉和众位士兵。众士兵独自被侍丛引领另坐一桌。张汉剑不离身的带领着众土兵步入府内,在都护府的大餐厅内早已聚满了人。众人见状,都显得格外的惊愕,因为人们吃饭的时侯,根本不会佩剑。众人更是暗诧,这新任的张汉穿上洁净的衣服后,显得面嫩齿白,长发飘飘,白衣扬扬,步伐稳重有力,显得气宇轩昂,姿态不凡。的确有些少年英雄的气概。
而郑吉大人更是心中不爽。虽想低估他,却一见他的英姿和透露出过于早熟的那份刚毅深邃的凌历目光,让人不敢小觑他。张汉显得根本不理会众人如何看待他,只抱拳楫礼,众人都是西域都护府内的朝廷命官和府内的小官史,众人也都恭敬的回礼。随后,郑宣大人便一一把众人介绍给了张汉。汉人的名字和官职都一一的记住,只时有几是西域本地人,名字较长,有些记不住,只知道有位掌管文书的长史叫阿尔都斯。

“今日张某有幸得到皇上的提拔和重用,让本官出任西域都护府的副都尉,才能有机跟诸位大人一起伺君谋事。张某深知年少才短,见识疏浅。希望诸位大人多多的提点和相助,共同维护西域的和平和稳定。本官在此先敬诸位一杯,愿无论官大官小,才高才短,都能够同甘共苦,同心协力。张某先干为敬!”张汉高昂气宇的说完,便先饮为敬。
众人见状,也纷纷的一饮而尽。
在待众人坐定后,郑宣大人便笑容可掬对着众人的说道:“张大人才华横溢,又年少气盛,英雄气概。如今能够到来西域,真乃是大汉之福。也是我等众人之福。来,我们众人就于酒水权当替张大人接风洗尘来。”随后众人又举杯对饮。
郑吉大人眼见张汉虽年少,却举止娴熟优雅,毫无半点小孩子的扭捏幼稚之气。却还是轻视的直接询问道:“请问张大人,不知张大人跟皇上是什么关系呢?”
张汉瞅了一眼怏怏的郑吉大人,便淡漠的说道:“皇上和下官是君臣关系。”
“不知张大人此番出任都护副都尉,不知有何高见?”
“下官认为西域诸国之所以能够臣服大汉,只因为有利益于西域诸国,若是没有任何利益,就不会臣服大汉,相反还会相继反叛。故而,下官认为,必须做出有利益于各国之事。如此一来,西域诸国便不管而安,不治而稳?”
诸位大人听闻,都暗暗的惊骇的注视着张汉,而张汉倒是有些饥饿了,也不管他们了,只管夹起牛肉,这牛排制作得美味可口。从离开长安到现在,才吃上一顿丰盛的美餐。
“即然张大人认为必须做出有利于西域之事,不知道实行哪些措施才能显示出对西域诸国的有利益之事呢?”郑吉大人又迟疑片刻询问道。
张汉嚼咀着牛肉,慢条斯理的说道:“郑大人在西域多年,想必深知西域诸国饱受匈奴的迫害和奴役。所以,重中之重便是驱逐匈奴,让匈奴人无法侵犯和扰乱他们。其二,在轮台城,修筑通往各国的驿道,让军队和众民能够便捷快速的来往,同时在轮台中建起庞大的商业中心,使之成为西域诸国交集商口集中的中心。让各国的商人经过这里或是来到此处经商,以便传达朝廷和都护府的政令。其三,扩大汉人在西域的势力,一边可移民屯田开荒,一边可协助各国国民学习中原的先进耕种技术。其四,扩大中原和西域各地的来往,好像中原各国各州一样,交通便利,来往自由。如此一来,便逐渐的融合而走向安定。”
众人听闻都纷纷的赞赏不己。而那位录事官曹大人也钦佩的说道:“没有想到张大人对治理西域的政见跟郑大人一样,真是令下官钦佩!”
那长史官阿尔都斯也说道:“如今两位正副都尉都对治理西域的方法都一样。看来,西域各国就不会再畏惧匈奴,各国也将会得到长久的安定了。”
那高校尉也对张汉充满敬意的说道:“郑大人对治理西域之事,已经胸有成竹。没有想到张将军也是这个意思。难得我们西域都护府的官员都能够如此上下同心。为此,下官提议众人要敬两位大人一杯?”
众人听闻,便喜形于色的举杯互敬。
“即然张大人说得头头是道,不知从何处着手而起呢?”郑吉大人依旧冷冰冰的面孔询问道。
张汉把一杯香醇的葡萄酒一饮而尽后,感觉这酒很凉爽,便微微的笑着说道:“想必郑大人早知从何处着手,下官也正是准备向大人请教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