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沸腾的军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陈桓是幸运的,但这幸运背后也隐藏着众多的艰辛。
参加全集团军军比武汇演时正是炎热的七八月份,练功的地方却是一个大晒台,晒台上的温度可想而知。
但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陈桓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仍然独自加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桓的表演非常成功,在表演后竟没有人相信赛台上那个角色扮演者已经是二十一岁大男孩了。
训练的数据信息一目了然。
当他走进这个中心每一间办公室,看到的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格局:电脑—办公桌—文件柜,每名操作人员坐在办公桌前紧盯电脑,操作着鼠标。
这种安静的出奇的工作环境很难让他把这里与演习训练场上那热火朝天的装备保障场景联系到一起。
殊不知装备质量控制工作却正是这样一种让人很难看得出它忙碌却异常繁琐,复杂且极其重要的工作,需要质控人员投入千百分的细心和耐性,对数以千万计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对每条信息进行及时,详细的书面登记和备案,尔后再分机型、逐架机建立起装备质量状况档案。
走进首山作战指挥实验室里,宛若走进一座精致的“迷宫”。
随着大门一扇又一扇洞开,一个“红军”加强摩步师和一个蓝军机步旅的“神经中枢”全部“暴露”在各级领导面前。
这一占地3000平方米的“首长机关作战指挥训练模拟系统”,可在高技术联合作战的背景下同时让200多名学员在网上进行对抗性训练。
现代战争是复杂电磁环境中系统与系统的对抗。为此,各类装备必须统一标准,才能确保在作战中互联,互通,互操作。
黎文虎和他的钦差大臣们,赶到军营,考核演习刚刚开始。
他们倒是大开了眼界,摔摔打打的,居然还有钻火圈,爬吊绳,玩杂技一样。
指挥官朝地面开枪,他们就在浓烟中飞奔,挺有气势的。最好看的是抓恐怖嫌疑人,那两个装坏人的比较可怜,不是被狠狠摔到地上,就是反剪双手跪在地上。汽车在沙土地上呼啸而来,呼啸而去,有两个学员可能没坐稳,被狠狠从车里甩到地上,汽车也没有等他。他比较狼狈,半天才爬起来自己灰溜溜地跑到一边去了。
光看这架势,他们还是挺有战斗力的。
他在那里凭空想象了一下,不知道和美军的特种部队对垒,胜负会不会很快就分出来。论近身拼斗,他们不一定会输,但是武器肯定比不上敌军。
橄榄绿色,是军人生命的颜色。
时间是公平的,在经历了喜悦、兴奋、新鲜之后,接下来就是超大强度的训练,按部就班的学习,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使身体出现前所未有的疲乏,当初的喜悦正被一点点蚕食,天真正被严酷的现实击碎。
它总能把事情还它的本来面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桓渐渐适应了军营的崭新环境,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新奇的发现:身体空前的强壮,肌肉疙瘩不知什么时候分布到身体的多个部位。
正容镜前的军姿英武挺拔,军事动作,防护动作潇洒自如。
就连以前挑食的毛病也在不知不觉中改掉了。
情格内向的他竟然参加了演讲比赛,曲艺比赛,还在各类球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现代军营,不知不觉改变了他,难怪人们说军营是一个大熔炉,
二.
身着迷彩服的战士从直升机上一跃而下,装甲车上的机枪喷吐着火舌,远方荒原上腾起阵阵硝烟。
中国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组织性,纪律性。
不管你的我的,都是我们国家的,国防需要第一。

没有硝烟鼙鼓的感觉虽然美好,却也容易使人们淡忘战争的残酷,惨烈和世人的无奈,无助。
长期的和平环境,最容易消磨军人的斗志,也最容易使一支军队忘却其使命和基本职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和平时代对军人的本质要求,就是强烈的忧患意识。
不战而屈人之兵,遏制战争是一种能力,打赢战争,以战争赢得和平是一种能力;应对危机、维护和平同样是一种能力。
国家和军队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值得别的国家和军队学习的地方。
重视学习外军的有益经验,参考其经受了时间检验的做法,无疑能极大地活跃思维,开阔视野,激发灵感。
当今世界,任何一支军队,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拒绝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
从世界范围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凡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比较快的,都注重从外部世界吸取营养,善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看到外军所长并为我所用,需要自信而谦虚的心态。自信才敢于与外军进行务实的军事交流,谦虚才能从外军那里学到所要的东西。随着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的频繁、深入,这种心态在广大官兵身上体现得越来越充分。
数千名身穿新式绿色数码迷彩服,脚蹬牛皮伞靴的中**人整齐地排成数列,正在精心地整理着自己的伞具。
秋日傍晚明朗的阳光下,他们手中展开的白色锦丝绸新型降落伞银光闪闪。
存在着一些事先没有想到的困难:演习地域风向不定,有时会出现阵风,如果跳伞员处置不当,可能会偏离着陆场。
海岸很多,雨后太阳暴晒产生的上升气流不仅会导致运输机颠簸,还可能造成部分战士跳伞后留空时间延长,影响部队战斗力。
地面上草木茂盛,几可没膝,跳伞员看不清地表可能存在的坑洼,容易受伤。针对这些情况,空降兵战士们精心做了心理和技术上的准备,充分发挥新型伞具的优势,将陌生地形与气象条件可能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武器装备越复杂,越先进,就越需要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提升我军装备建设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发力点”。
以新装备为龙头,积极更新管理观念,探索建立新的装备管理制度和机制,从科研,维修,检测,储存,供应等各个环节入手。
大力推进装备建设“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和“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管理谋求装备建设最佳效益。
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中央军委明确提出“信息化武器装备将成为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
展望三军演兵场,种种迹象显示:信息化新装备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要素,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是完成我军从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助推器”。
在威慑与实战能力相结合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基本体系方面,经过几十年艰苦努力,许多国防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一批新型装备正陆续交付部队。
解放军武器装备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目前,已初步建成快速机动,立体突击的陆军装备体系,空海结合,适应近海防卫作战的海军装备体系,空地结合,攻防兼备的空军装备体系,核常兼备、慑战一体的第二炮兵装备体系,综合集成,一体化发展的电子信息装备体系。
解放军的威慑能力和实战能力显著增强,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并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解放军历史使命提供强有力支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