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挑兵选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因为局部战争强调的是短时间战争。
群制快反三栖机甲旅部队的发展避开了非常规作战任务,强调快速直接作战和特种远距离奔袭战斗任务。
因此群制快反三栖机甲旅部队在其组成和所担负的中心任务上更象美国的特种机动部队,在执行直接作战和特种远距离奔袭战斗任务时,作战能力又与美国的机甲骑兵部队相当。
但他们与俄罗斯的特殊任务部队也有相似之处。
群制快反三栖机甲旅部队的直接作战和特种远距离奔袭战斗的核心任务,以及中**队当前强调的在有限的战线上快速猛烈打击敌人以取得优势和快速结束战争的思想与前苏联相似,前苏联的条令是寻求在宽广的战线上实施快速猛烈攻击以迅速结束冲突。
而是倾向打击敌人薄弱环节,支持快速结束战争。
考虑到部队的训练水平和战术作战能力,他们在必须是在战术上对敌人构成的威胁是较高的。
所以必须注重每个单兵素质体能,对部队候选人员及部队集训人员采用难度很大的体能训练方法,除进行人们所熟知的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限时跑和游泳训练外,他们还进行扛着砖头在25分钟完成3公里跑,带着手榴弹、腿上绑着沙袋的6英里冲刺跑和铁沙掌的训练。
所有集训部队都进行空降训练,全天候和昼夜和多种环境(沙漠、寒冷气候、丛林、高地和城市)下的训练,以及生存和武术训练。
这对每个人都是恶梦般的考验,
部队黎明时分集结,一上路就是急行军,紧赶慢赶。
攀岩到一半的时候,战士们突然找不到可攀的着力点,顿时呈骑虎难下之势,只见战士们把身体紧紧贴着山壁,一点一点往上挪动,眼看着就要登顶,没想到战士周一飞左脚一下踩空,整个身体失去平衡,顺着山脊一个劲往下滑…。
幸好山腰处的树干绊住了身后的背囊,冲击力减缓的当口,只见周一飞一个鲤鱼打挺,翻身就跃上树干,好险,好悬。
前面没有路了,战士们挥舞着匕首,在半人高的“飞机草”中间愣是砍出一条低头弯腰才能通行的小路。
想要走得快点,队长叫6个战士抬起一根2米长的枯木,喊着号子,把附近的草藤压向两边…。
这下不得了,枯木底下的毒蚁,马蜂都飞了出来,一巴掌下去就是一片血,趟河时被蚂蟥叮过的右腿一个劲流血,战士们弯下腰简单处理了一下,紧接着又一瘸一拐往前走,用雨衣扎成的担架根本没人用。
到深山老林,进行超越极限的训练,培养部队战士的求生,逃避,抗拒,逃脱能力,还有坚强的毅力,锤炼在水断粮绝、孤立无援,后有追兵的情况下的作战能力。
一周五天训练,每天均从早上七点搞到晚上八点,中途不休息,不是“蛙跳”,就是“鸭步”、俯卧撑等“全方位训练”课目。
他们常常训练完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食堂,眼看就可“享受”美味的晚餐时,然而“魔鬼”中校却认为“雨还是有些小,没有达到训练目的”,他突发奇想,命令他们全部脱掉上衣再进行两个小时的“浇水”训练。
他们一字排开,在消防水流的强大冲击下,他们身体不住地颤抖,上下牙齿也在“咯吱”打架。
淘汰是残酷的,每天都有人含泪离开集训营房,到指定地点待命。
人员挑选集训基本完毕。
各建制群都已全部组建成功。
二.
达到这样的成效源于日常对全体官兵毫无例外的严格训练挑选。
群制快反三栖机甲旅训练的“苦、累、狠”闻名全军。
官兵每天的训练课目远远超过普通野战部队数倍,每年还有长达半年之久的野外训练,要完成4种机型,8种伞型,15个空降课目的训练任务,还有直升机小速度跳下,海上武装泅渡,潜水特种射击,孤岛生存等10多个海、陆、空不同课目的高强度训练。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尖刀连”战士不负众望,有90%留在这里,肖云豹被任命为战斗分群少校指挥员。
分队被命名为“尖刀”分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尖刀连”的红旗就保留在队部。
他还自报奋勇地兼任分队队长。
肖云豹还幽默地说:“作战不存在前方,后方的区别,随时可能执行各种危险的任务,包括训练本身就有危险,不做好死的准备就没法干!
要是在战场上怕死,枪毙了也没有用。
所以不怕死是对特种部队官兵的第一要求,平时的训练中,军官更要身先士卒,把生死置之度外。
一旦党和人民需要,就必须勇往直前,即使完成任务牺牲,悼词都好写得多。”
未来战争是陆、海、空、电子四维一体的战争,仅靠强健的体魄和无畏的精神未必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尖刀分队岂能走在别人后面”—满怀着蓬勃的职业**,官兵们积极把高科技手段运用到作战的实践中,让新时期的兵踏上科技的风火轮。
在“尖刀”分队,学习和应用高科技知识已经蔚然成风,操作电脑,摄影摄像,外语会话,航空图片判读,侦察通信器材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使用等等已经成为每个官兵的必备技能。
倚天6X6自行防空导弹车,WZ-550、WZ-551和WZ-525等型号的轮式装甲战车。
弹炮一体新型防空车,提供火力支援的炮兵主要装备有装备可发射“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的155毫米PLZ-45自行加榴炮。
从基型的装甲人员输送车到自行迫击炮,装甲抢修车一应俱全。“勇士”的快速突击车。“勇士”也开发了装载了不同武器的版本,分别是防空型,间接火力支援型,反坦克型和火力支援型。
“红旗-7”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红箭-9A反坦克导弹发射车,122毫米40管自行火箭炮。米-17系列直升机,直一9G武装直升机已经开始大批量装备部队。
各分群也配备了夜间探测和瞄准系统。
采用新型的全景热成像观察仪和热成像瞄准镜,大大提高了夜间机动和探测与攻击目标的能力。
这是一群真正的“三栖精兵”—他们驾驶轻型飞行器超低空飞行迅速突袭,从各种机型上高空伞降直插敌人“心脏”。
他们驾舟操艇变成海上利剑,悄然下潜化做水底蛙人。
他们拳出砖碎,头碰石裂,攀登越障、射击爆破更是样样精通……有人形容他们是—“空中猎鹰,水下蛟龙,陆地猛虎”。
一种无形的东西却比这些外化的神奇更深刻地打动了每一个人—他们身上那种蓬勃的职业**,那种不可撼动的职业军人的自豪与尊严,历经和平年代的种种打磨,依然在每一个官兵的血液中熊熊燃烧,让人肃然起敬。
翼伞具有操纵灵活,机动性强,渗透距离受地形和气象影响小的优点,是特种部队空降作战较为理想的伞具,备受国外空降部队的青睐。但是它的操纵,训练难度大,周期长按照传统训法,战士们在短期内也不能跳翼伞。
高春生本着对部队的一片赤诚,积极追踪世界最新的伞降和轻型飞行器技术。为了把执行特种任务更为理想的“空中飞行器”—动力伞引入特种部队,
拜国家跳伞队队长张玉安教练为师,终于掌握了动力伞的起飞,操纵,着陆及空中特殊情况处置等基本技能,并获得国家航协颁发的动力伞飞行员证书和教练员证书,成为全军在动力伞飞行上拥有“飞、教两证”的军人。经过他的传帮带,动力伞在短期内已经在全旅部队遍地开花、广泛应用。
他破天荒地运用直升机跳伞获得成功,他自己的跳伞技艺极为高超,无论多高的高度,多复杂的气象条件,着陆时他总是能准确地踩在直径10厘米的靶心正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