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81 软禁生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书网 www.xiaoshuodaquan.com 提供文字章节) 日来,我都在浑沌中度过,头脑眩晕,没了思想,觉 飘,下床也是摇摇晃晃。书.书.网
偶尔出到院里,一阵寒风袭来,我也只是霎那的清醒,接着有是一阵迷糊。
不知道这种状态还要维持多久,也不知道皇阿玛是不是要圈禁我一生一世。
骆风,骆风你在哪里?那舍利子可是得手,什么时候能回
我想到了十四,想到那乌亮的眸子坚毅的眼光,任性的唇,我如何再能同他相见呢?
夜间,风吹窗纸,扑啦啦作响,扰得我难以入睡。
“下雪了,好大的雪!”
门被打开,狂风卷入,夹着飞雪,一阵刺骨寒凉。
一队腰悬钢刀的卫队进来,为一人却是纳尔苏。
纳尔苏看着病榻上的我,面无表情地吩咐道:“架走!”
我惊愕地望着他,曾经纳尔苏是那么温文尔雅的同我面对,曾经我还对这个少年有着无限好感,却不想他也是如此市侩,如此见风使舵对我冷漠。
本来我也不是什么真身的格格,不过他们是要拉我去杀头吗?冷风从我的脊梁骨掠下,我周身战栗,颤抖牙关问:“去哪里?”
纳尔苏答道:“皇上吩咐,送十七格格去慈云寺别院,为皇太后礼佛祈福。”
慈云寺是哪里?难道要送我去出家削当尼姑?
不对呀,那该送我去尼姑庵,不该是寺院,寺院是和尚住的。
呜呜呜呜呜呜……
穿越过来当格格,没过几天好日子,反要去当尼姑。书.书.网我的命怎么这么惨?
眼前天旋地转,我起身又栽倒,于是不省人事。
再醒来时,闻到一阵浓郁的佛香,那是寺庙里独有的香气。
我起身时,芷兰在我身边,笑吟吟地看着我说:“格格,你可是醒了?”
我揉揉眼。看清芷兰,奇怪地问:“这是哪里?你怎么也来了?”
芷兰还是那么调皮天真。话音如崩豆般对我讲:“格格,这里是慈云寺的后院,皇上吩咐打理出来让格格暂住。还有,皇上吩咐,让张阁老地家眷代为照顾格格。”
我奇怪地问:“哪个张阁老?”
头还是有些眩晕。
“张英张阁老,他告老还乡后,前些时候返回京城。听说张阁老的夫人当年曾是皇上的奶娘,如今张廷玉大学士就是张阁老的儿子。”
我这才恍然记起张廷玉。
这个人我见过几次,平日里十分严谨,不芶言笑。又曾经是皇子们的师父,刚直不阿,一身争气。最令人佩服的是,听说一次阿哥们为了还户部欠款的事闹事打架,气得皇阿玛大雷霆后竟然说不出话。
一时间无人敢管,张廷玉一怒下拿出南书房师父的架子,喝令阿哥们在雨中跪了一个时辰,自己也冒了大雨站在庭院怒斥阿哥们地大胆妄为和不孝。讲述一番为人子的道理。
这需要多大地勇气,万一哪位大哥将来得势,岂不是要嫉恨他当年的不敬。
“格格,格格好福气呢。皇上说,十二阿哥打探来的消息说格格是假冒格格,怕也不足信,或许是朱三太子党故意要毁了大清的祥瑞格 格,故意编派的。皇上说,让格格先在慈云寺虔心礼佛,其它的事。容以后再议。
我心里想,怕是皇阿玛是不想家丑外扬,他如何不会怀疑,或许也是相信我是个冒牌格格。书.书.网所以故意把我软禁在这里。
我真不知道该感激皇上的恩德。还是鄙视这种假仁假义。礼佛,无非让我在与世隔绝的地方打青春时光。直到老死。
我的身子轻松许多,心情却格外沉重。
我随意问芷兰,来这里前可曾见到过十四爷和骆风?
芷兰答了说:“十四爷未曾见到,只是骆风如今可是威风了。听说那夜他独自去外庙给十四爷和福晋祈福,碰巧遇到了盗贼去偷舍利子,骆风帮了侍卫们去抓贼,竟然被贼砍伤,拼死护下了佛牙舍利子。这下可是好了,皇上嘉奖他的英勇,还给了很多赏赐,升了他地官。”
我心里暗自寻思,大致猜测出来,怕是骆风失手,舍利子没能偷 走,凭了他的聪明就导演出一场贼喊捉贼的戏。加上有大阿哥做内应,怕骆风是平安无事了,只是舍利子遭贼,怕是日后更要严加守护,更是难得手。
我住的小跨院十分幽静,院里有棵光秃秃的菩提树,枝杈上还有着积雪。
芷兰带我按了皇上的吩咐去西跨院见过了张廷玉学士一家人。

张大人待我很客气,我见过
阁老的夫人和几位老爷太太,及张家的女眷们。
一家人都是彬彬有礼,恪守规矩,和这殿堂地柱子般冷硬。
张英阁老须皆白,听说他做官是清廉刚正,传过很多美誉。
我记忆中最清晰的事莫过于那著名的“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据说这就是当年《桐城县志》中记载的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阁老的故事。
据说那时候张阁老在朝为官,留守桐城老家的老家人和邻居吴家争夺宅界生争执。
家人气恼地飞鸽传书到京城,请张英阁老仗着权势给吴家颜色看 看,而张阁老寄回的书信却是这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老家人见了书信觉得惭愧,就主动在地界上避让三尺土地建墙,这举动感动了邻居吴家,也主动退地建宅置院,从此有了六尺巷的故事。
我在上海出差时去过安徽安庆,“父子宰相府、隔河两状元”,就是指的是张英阁老家。
影视剧《康熙大帝》、《雍正王朝》那刚直不阿的张廷玉,保和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三朝老臣,兢兢业业为官,踏踏实实做人,几千年官场罕见,真是“心底无私天地宽”。
上学时,教授讲到张廷玉时曾说,从张家在康雍乾三世地辉煌,也可以看出皇上宠信的是诤臣,不是阿谀奉承的小人。
听说,张家人做事低调不张扬,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殿试得一甲探花,张廷玉跪求雍正去掉儿子辛苦考来地功名,留机会给天下平民,坦荡无私。
我对张廷玉充满崇敬,所以举止上也十分恭敬拘束。
张阁老地夫人大家称做老寿星,慈眉善目,眉心有根长寿眉,一双笑眼看了我就笑,仔细端详说,夸我生有福相。
不管有福无福,保全性命就是不易。
不知是张家人不知道我的经历遭遇,还是故作不知,没人对我投来异样地目光,更没人问起我假冒格格的事,待我如家人一般的和气。
阁老夫人身边有个小孙女叫婉儿,年龄我我相仿,已经许配了人 家,如今在家中待嫁。
她同我如姐妹一般的要好,总同我在一处,几天来,我在婉儿的指点下分清了张家上下的众人。
张阁老一共有三个儿子,张廷玉中堂似乎是他的小儿子,生有四子一女;婉儿的父亲是张阁老的二儿子张廷璧,生得没有张廷玉中堂的威严,总是佝偻个身子,显得颓废慵懒的样子,婉儿就是张廷璧的女儿,和她老子分毫不像;张阁老的大儿子我没能见到,但大房的几位公子对我也很和气。
似乎张阁老一家为官,只二老爷张廷璧在太医院供职,是个医官。听婉儿说,父亲自幼读书不是很好,体弱多病,对医药颇感兴趣,后来皇上圣恩眷顾,赏了张廷璧一个太医院的闲差,听说也不过是记录脉案等简单工作。
哎!既来之,则安之,我权且凑合在这里吧。没有舍利子,回不去2oo8,我只有委屈自己,幸好这一家人
住了几天,我的病情大好,婉儿带了她的丫鬟慈儿经常来我这里 玩。
我才明白,原来她们的家都在城里,来庙里小住是为了给过世的皇太后祈福。
张英阁老平日住在长子和张廷玉家中,只是不大去次子张廷璧家中往来。
婉儿说到这里总抱怨地说,祖父从来偏心,对他们这房横竖看不过眼,所以伯父叔父们同她家也绝少往来。
父母偏心是有的,我只当做笑话一听。
婉儿说了一堆繁琐的规矩和日子,都是同祭祀相关,我不懂也不想知道,就这么又勉强过了两天。
不过两天的功夫,我就看出了张阁老对二老爷这房的不公。
这天,婉儿哭着对我说,老奶娘过来向父亲张廷璧透露,说是若霆若霖两位堂兄弟带来债主寻门闹事,说是婉儿的长兄和二哥在外欠了妓院的钱,气得老太爷大动肝火。
我一听,心想这张家看似门风严谨,原来子弟也去眠花宿柳。
婉儿见我不屑地暗笑,忙解释说:“不是婉儿多嘴,实在是堂兄们欺人太甚。不过就是堂兄们考取了功名,我们这房的哥哥们不争气,竟然屡次三番戏弄哥哥们,唆使老太爷迁怒于兄长们。书.书.网 www.xiaoshuodaquan.com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