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继承贫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现时距离夏税缴纳中央还有多久呢?」
「回陛下,夏税六月就将纳毕,所以……」
我这样一问,杜南这样一答,大臣们自然知道我要说的是什麽。
钱啊……一切都是钱作怪。
他们其实都不是笨蛋,更不是白痴,只是华夏帝国一直都富有惯了,向来都不重视理财之道,甚至财政也不过是户部尚书的副业──他的正职是土地测量和户口分配!
在朝廷的早会之中,也很少有大臣提及过钱的问题,财务报告总是留在会议的最後,更别说有什麽专人去负责审核各部的用度和支出了。
大概是之前这几十年过得太富足了吧,官员之多,如杂草一样,越生越盛。
而军队也是同样,越养就是越多,居然会多达四百万之众。
想到老头子丢下这麽多张嘴巴给我养,就不由得一阵头痛。
以农立国、重农轻商的国家方针就有这个缺点。
士、农、工、商,商人可是社会中的最低阶层。
读书人出身的官员轻视商人惯了,进入朝堂之後,对钱的运用一点基本常识也没有。
眼见杜南和贺仁两人仍是怒目而视,我便不得不出面打圆场。
「户部掌管财政,自然着紧国库所花,这是杜卿的职责所在。」
「而我堂堂天朝大国,先帝葬礼自然要展示最大的风光,礼部也做得没有错。」
话虽然这样说,假如是我的话,上个月的开支至少可以节省一半。
不不,应该说一百万两搞定。就算老头子要责怪,也不可能从陵墓爬出来找我算帐吧?
唉,四百万两就这样活生生的飞走了。
邀请外国政要是钱、建造纪念广场是钱、全国上下举哀是钱………
这四百万,可是足够一个西域小国吃饱喝足,舒舒服服的花上三五年啊!
「现在,我们缺的不是人,而是钱,明白了吗?」我一字一顿的总结道。
看着众大臣连连点头,我满意地笑了。
这些老顽固这不就落入我设的圈套?
嘿嘿嘿,老家伙们的年纪毕竟大了,脑筋终究没我灵活。
「那陛下,关於北伐胡人还是治理河道的事宜……」杜南小心翼翼的问道。
孟然抢着说:「那当然是军队优先,国防重要呀!」
「这自然不行,现时百业待兴,怎可能支持庞大的军队?」贺仁立即驳斥,说到军费开支,他毕竟是文官系统出身,还是坚决支持杜南一方。
「那是贺大人你乱花钱之过吧。啧啧啧,一个月就花去八百五十万。」孟然翻起了白眼,一点也没放贺仁在眼内。
「……你!」贺仁更是怒极,便要破口大骂。
我脸色一沉,喝道:「别吵了,两样也一起做!」
两人看到我黑着脸,也是微微躬身,退回自己的行列。
杜南忍不住道:「微臣启禀陛下,以现时的国库储备,就算再加上夏税所得,都难以维持一场大规模的持久战呀。何况我们还要留下存粮应付很有可能出现的洪灾。」
「杜卿,你是我们没多余钱打仗是吧?」
看他欲言又止的,我笑着道:「那简单,打场小的不就结了?」
兵部尚书赵成章却站出来道:「皇上,突厥坐拥雄兵三十万,西突也有二十万铁骑,还有乌丸、鲜卑等附属各部,彼方实力之强,绝不能掉以轻心。加上胡人向来勇武善战,我军假若没有派出五十万以上的大军,恐怕也难言得胜呀。」
「哦,朕记得先皇光武七年,亲自统领二十万军队北攻,横扫东西部数十胡族联盟,这又是何故?」
「那是因为先帝神勇无敌、天下无双之故……当年没错是大创胡族联军,使其十几年不复南侵,但胡人经过这二十年的休养生息,实力已是今非昔比。」武相郭冲插嘴道。
「既然郭卿也这样说,那就没办法了,北攻胡人的事情暂且缓一缓。」我叹了一口气。

我看着孟然和一众武将满脸失望的神情,心里却暗暗好笑,这些家伙们天天嚷着要打仗,由武相那老头让他们死心就最好了。
「不过,北方防备的事也拖不得。」我眼珠一转,说道。「孟然、郭少名。」
「微臣在。」孟然和另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缓缓步出。
这个叫郭少名的年轻人正是郭冲的小儿子,才不过二十七岁,但已经身经百战,跟他老子没两样,可谓虎父虎子。此人年纪轻轻已经做到禁军副统领,前途绝对是无可限量。
「朕令尔等二人,从京城禁卫军中挑选出十万精锐,朕要最精锐的。然後分开两部,每部五万人,秘密驻紮北原和陇西两城。」
我可一点都不担心京城的保卫能力,老爹虽没留多少财产给我,军队却多得要命,京城长安禁卫军四十万,就算抽了十万还余下三十万。很老实地说,我连二十万都嫌太多了。
看来人越老,就越是怕死。
我补充多一句:「没有朕的命令,即使胡人大举南侵也不许妄动,明白了吗?」
郭冲的双眼突然现出了神彩,想必他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
两人见着武相没有异议,也就齐声躬身答应。
「另外我说武相,全国已定,地方守备无需保留太多,就汰弱留强吧。」
我的话声一落,朝中一时哗然,怎麽刚才还在讨论如何扩军,我现在突然却说要裁军了。
一提左手,宣武殿就静了下来,我徐徐的道。
「朕的理想是三百万军队,全国十道,每道留下十几万足够应付突发事变。三十万禁军驻守京城,另外七十万由各藩镇分怖南北边防。」
藩镇是一些由中央派驻边境的武将所统领,或者是之前投降老爹的地方势力,对这些地皇帝开刀裁兵其实最为困难。
「这一百万并不是说要立即裁走,朕要求两年内达成。详细的情况你们再想想,年龄太大的士兵就解甲归田,或者调归工部进行建设工作。」
「年过三十岁的下级士兵就让他们退役,这点倒是问题不大。」郭冲沉吟道。「吾**队已经有老化的倾向,皇上真是明察秋毫。」
我却觉得有点奇怪,原先以为这老头肯定会意见多多,谁知落实时却是乖乖的听话。
「陛下英明!如此可以大大节省军费开支啊!」贺仁的马屁自然引来一众武将的怒目而视。
「简卿,六部的经常性开支给朕研究一下,一年内朕要求节省一成,两年之後节省两成。」
简文重皱起眉头,等了好一会才说道:「陛下,这可不是说省就能省的……」
我阻止了他的话,摇了摇头:「这个朕可不管,裁员也好,减薪也罢,总之你和六部给朕弄出办法来。」
「这……这……」连一向沉着的几个尚书这回都着急了。
「不尽力减省的话,明年你们可不一定有俸禄发罗。」我接着扬了扬手中的国帐。
简文重看了身後的六部尚书几眼,又回头望着我,似乎是想从我的眼睛中读出什麽来。
他想了好一阵子,大概也明白财政危机即将到来,无论军政两方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这才点头称是。
这回就轮到文官们苦起脸孔,一众武将则则全是幸灾乐祸的模样。
文臣武将向来不和,这似乎并非本朝的专利。
无论如何,明德年第一个政议总算顺利结束。
不过我还是叹了一口气,抢先出头可不是一个聪明的昏君所应该做的事啊。
这可真是大大违背了我的原则。
==
注一:SchlossSanssouci源自法语中的sans(无)与souci(忧虑),合称为无忧宫之意。
注二:原句为「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意指唐高宗李治时期左相姜恪和右相阎立本,前者武威远播,後者精於缯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