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擢升都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健送走了田菲儿,回来和郭小眉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准备进城去。这一次看来是要在城里定居了,李健倒是有心把这座房子卖了,拿着钱到城里去发展,可是郭小眉却不同意,听了李健的想法后,小眉吃惊地睁大眼睛,急道:“这怎么行?这儿再破好歹还是个家啊!万一日后在城里有个什么坎儿过不去,咱们还可以回来啊;再说大哥虽然已经进京做了官,可总有衣锦还乡的哪一天……”
李健一看郭小眉急成这样,也只好作罢。两个人刚来到门外还没等锁上大门,就见村头有一个人骑着快马飞奔而来。
李健觉得马上的那人好像有点儿熟悉,等那匹马走近了一看,原来是王瑾。
王瑾翻身下马,一溜小跑地来到李健的面前,抱拳拱手,大喜过望地道:“下官王瑾参见李大人!”
两个人是老熟人了,李健见他如此客气,上前照着王瑾的肩头就是一拳,笑道:“好你个老王!你如今已经是这阴馆县的县丞大人,品秩比我还高出一级,还叫我什么大人啊!”
王瑾假装一个趔趄,倒退几步站直了身子,细腰一弯又是一揖,谄媚的笑道:“李大人你有所不知啊,你如今马上就要升官了!——并州刺史丁原大人的特使一早就到了县衙,田县令派人到秩署去找你可是没找到,如今那个特使还在县衙候着呢!我得了信儿,这就马不停蹄地来给你报喜来了!”
李健一看王瑾说的有鼻子有眼,不觉一愣,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刺史大人的特使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找我呢?”
王瑾一把拉住李健的手,郑重其事地催促道:“我的好大人啊,现在你什么也别问,咱们赶快回县衙去吧!我一时半会儿跟你也讲不清楚,三言两语说不明白,说多了你也理解不了,咱们还是快点儿走吧!”
李健虽然表面上跟王瑾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可心里却猜到了**分:“这肯定是阴馆之战的后续动作!莫非并州刺史丁原在论功行赏,今后要重用我不成?——只是不知道这丁原要给我一个什么官做,想必总要比这阴馆秩大点儿吧,工资相对地也得涨点儿,看来我和小眉的苦日子也熬到头了!”
想到这里,李健心里一阵喜悦,呵呵一笑道:“王大人,那咱们就去县衙看看;我可提前告诉你,你可不许忽悠我,到时候如果没这回事,那得罚你到鸿雁楼去请客!”
“忽悠?什么是忽悠?”王瑾一愣,可是现在显然不是咬文嚼字的时候,“请客,请客——你就放心吧,今后我天天请李大人的客!”
王瑾说着向村口望了两眼,回头对李健道:“我知道李大人骑马不舒服,所以就在城里雇了一辆马车。你说我都到了大半天了,那马车怎么还在路上磨蹭呢!”
小眉一听夫君要做官了,再看这县衙的王大人对夫君毕恭毕敬,还大老远地从城里雇了马车,心里一阵紧张。她毕竟没见过世面,对这天大的喜事一时还接受不了,走过来对李健道:“夫君,到了县衙你可得好好问问,如果是来历不明的官儿,那咱宁肯不做!”
李健心里一热,拉住小眉的手笑道:“你就放心吧,你看你夫君像个傻子吗?”
郭小眉脸一红,把头一扭,呢喃道:“人家是担心你嘛……”
王瑾刚才只顾着向李健道喜了,一看郭小眉也从门口的台阶上走了下来,急忙紧走几步来到小眉的面前,弯腰陪笑道:“我真是失礼!在下王瑾见过夫人!”
郭小眉那见过这个啊,一看这县里的县丞大人对自己如此尊敬,还口口声声地叫自己“夫人”,脸一红就躲到了李健的身后。
三个人来到城里,李健先把小眉送到秩署,然后跟着王瑾就直奔县衙。
李健走进县衙的大客厅一看,高高的席上坐着一个白白净净的瘦猴儿,如果放到秤上绝对不足八十斤;看样子年龄超不到三十岁,脸上的那种高高在上的神色随便瞥上一眼就知道是装出来的,眼角上挑,眉毛细细,看来这位在平日里也是一个王瑾类型的人物。
县令田沃在一旁相陪,从他阳光灿烂的脸上可以判断出,田菲儿半路被劫的事儿他至今还不知道。田沃一见李健走了进来,急忙起身迎了上来,向李健介绍道:“这位就是丁刺史的特使秦昆秦大人!秦大人这次奉命而来,是特地为了表彰李公子在阴馆之战中立下的大功!——来,快来见过秦大人!”
李健走过去拱了拱手,装模作样地道:“在下阴馆秩李健,见过特使大人!”

秦昆平时在丁原面前点头哈腰惯,是个货真价实的奴才,如今当了个特使,陡然让这些朝廷命官人也把自己尊称为“大人”,实在是有点儿不习惯。他刚才给田沃造成一种高压态势,那是因为还有下文。
如今秦昆装了半天的“大人”早就累了,一见李健又要对自己客气一番,急忙从席上起来,笑道:“李大人不必客气!其实我这次而来只是传达一下太尉府的任命公文。——从今日起,李大人就赶奔雁门关隘,接替肖亮肖将军任雁门都尉一职!”
秦昆的话一说出来,别说是李健觉得莫名其妙,就连旁边的田沃和门口的王瑾也被吓了一大跳!
田沃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心里翻腾地厉害:“不对,不对,有点乱套啊!怎么?就这么一个刚刚走出家门还不到一个月的毛头小子,当初让他当我的亲兵还觉得是破格提拔呢,如今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个堂堂的都尉?这爬得也有点忒快了吧!——这小子到底是走了谁的路子?”
王瑾本来是凑在门口来探探虚实的,他只想着这次李健受了嘉奖,那肯定是要高升,再怎么也得比他这个县丞高上几级。他现在多跑点儿腿,献点儿殷勤,日后怎么着也吃不了亏;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这远在洛阳的朝廷会如此荒唐透顶,竟然让一个不会骑马的书生去镇守雁门关。
王瑾接受现实的速度那是谁都赶不上的,他早就认准了这个理:只要朝廷说你行,不行也行;要是朝廷看你不顺眼,你再行也是不行。——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自己当初一直在此人身上下功夫,如今终于好心得好报了。
他一看李健接过秦昆递过来的那份任命公文,还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呢,紧走几步就到了屋里,也不管田沃高兴不高兴了,对着李健道:“都尉大人,还不快谢谢秦特使!”
李健把心里的疑虑使劲往下压了压,对秦昆说道:“多谢秦大人——”
王瑾走到秦昆的面前,笑着问道:“敢问特使大人,李都尉什么时候能去上任呢?”
秦昆呵呵一笑,冲着李健一拱手道:“李都尉,这太尉府的任命文书我是送到了!刚才我忘了提醒你,你还得去晋阳到张让张大人那儿去取你的印绶,然后才能到雁门关去上任!”
李健刚才之所以没有多说,是因为他知道这个秦昆也只是个跑腿的,跟他说什么也是废话。他本来还在还在心里感叹这个丁原办事用人的不拘一格,可现在一听还要到那个张让那里取官印去,心里又多了一层疑虑。
看来此事没那么简单!
表面上是丁原派人来传达太尉府的任命文书,可张让手里却攥着官印,弄不好那个张让才是真正的幕后人物!可是自己和那个‘连做梦都想着如何伤天害理’的阉货并不认识啊;别说张让,在京师洛阳,除了自己的那个去当郎官的哥哥和此时正在路上的田菲儿,自己可是一个人也不认识啊!
莫非是哥哥在京里替自己活动了活动?——不可能,哥哥刚刚进京,立足未稳,哪里能帮得上我这个弟弟;况且雁门都尉一职何等重要,就是哥哥想帮也未必能帮得上。
秦昆见李健好像有点儿不知所措,心里一乐:“看来人要是一步登天了,还真不知道该迈那只脚了。”他一看王瑾站在李健旁边,这家伙看上去不满四十岁,正是一个深谙时事的年纪,就冲着王瑾笑道:“我看李都尉刚刚上任,什么事也得从头开始,你就暂时帮着都尉大人筹备筹备吧!”
王瑾巴不得这么做呢!就是秦昆不说他也是一定要全力以赴,如果这次能把这位都尉大人伺候好了,找个机会自己也到这位小老弟的帐下去效力,也省得整天在这县衙里看那个菜农的脸色了。
李健一看这还没去上任,就先给自己找了个秘书,不过有这王瑾跟着也好,这小子是个百事通,估计如何去晋阳去大印,如何到雁门关去上任,只要有他在身边,保准什么事也耽误不了。他一看秦昆和田沃好像还有话说,压抑住内心的激动,对二人道:“你们二位先聊着,我们就去准备了!”
在李健的印象中,所谓的准备准备无非就是回家带上老婆,再采办一些日常应用之物,备足了行李就可以去走马上任了,可是出了县衙回到他的秩署,坐下来听王瑾一说,顿时就瞪大了眼睛。
(各位大大,请投票、收藏支持啊!鹏鹏在这里谢谢各位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