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买官卖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天之后李健和王瑾两个人就到了晋阳。李健一开始怎么也不明白这个王瑾怎么能在一天之内就凑足了十万钱,而且还神不知鬼不觉地都兑换成了黄金。
王瑾已经认准了李健这棵大树就是他今后的乘凉处,所以就什么也没有隐瞒,一上路他就把内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李健。
原来这镇守地方的朝廷大员和当地的豪强都有着相互依托的关系。别的不去说,就说这阴馆县王、邹、季和刘氏四大家族,他们以前支持的是雁门太守韩方和雁门都尉崔纪,平时权钱交易,遇到鲜卑胡人入侵韩方和崔纪先要派兵去保护这几个大家族的庄园,然后才会考虑到平头百姓的利益。
阴馆之战中韩方和崔纪相继落马,这些人就急着要寻找下一个实权人物做靠山。如今雁门太守一职尚缺,这雁门都尉就成了这几家竭力要赞助收买的第一人选。所以王瑾一出面联络,没费什么力气就从这些当地豪强的家族里筹到了十万钱,并且他们几乎每家还给李健准备了一份厚礼,以表诚恳的接纳之情。
李健听完王瑾的叙述之后可谓心潮澎湃啊!自己在前世最痛恨的就是那些赃官,恨不得扮成一个行侠仗义的剑客,全都把他们给喀嚓了;回到古代后也曾想着有朝一日能好好整顿一下这东汉王朝官场的污浊,可是没想到如今自己才当了一个雁门都尉,就已经注定要成为这些豪强地主的代言人了。
钱虽然拿了他们的,可日后他们谁也别想着对自己幕后操纵!——在这样的时代,还有什么道义和信誉可讲!
王瑾一看李健的脸色就知道,这位还没上任的李将军想出淤泥而不染,就嘻嘻一笑道:“李大人在家读书日久,恐怕对外面的这些官场之事还不太了解!那些郡县的芝麻绿豆小官就不说了,其实最近朝中刚刚上任的这一批三公九卿,那都是向皇上先交了钱才上任的。这制度虽然不好,可是这是当今皇上定的,别人又敢说什么闲话?朝堂之上全都是花钱买来的官,又有谁敢站出来堂堂正正地指责卖官鬻爵的弊端呢,再说,谁又有资格站出来呢?”
这些李健在前世就早有耳闻,只是知道的没这么详细。三公九卿,那可是这个国家最高衙门的首脑啊,没想到也被汉灵帝刘宏当成了生钱的买卖。李健心想:“日后如果刘宏爱钱爱的昏了头,会不会把**下的那张龙榻也给卖了!”
汉代朝廷卖官的始作俑者是汉文帝。当时是为了给朝廷筹集抗击匈奴的经费,不得已而为之,无论你的身份高低贵贱,只要是能拿出一定的钱物就可以被朝廷授予一定的官职;到了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上书力陈卖官鬻爵的九大弊端,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下诏明令制止过一段时间,颇为见效。可是到了武帝时期,大汉王朝和匈奴全面开战,几十年下来过度消耗国力,随机又重新解禁朝廷卖官的禁令,并逐渐形成公开化、制度化和市场化。
到了东汉后期,宦官和外戚轮流把持朝政。双方都在大肆网络自己的势力,朝廷当初制定的各种用人制度更是形同虚设;无论是谁,只要是向他们交了钱表了忠心,不管你是个山野村夫还是贵族士人,立即就成了朝廷命官,于是买官卖官更是蔚然成风。
如今汉灵帝荒淫无度,穷奢极欲,国库极度空虚。刘宏的日子也捉襟见肘,仅仅凭着皇室在京郊附近的几处皇庄更是无法支撑,于是就把这卖官的权力控制到了他一个人的手里。官价跟着上涨,可以变卖的官位也随之上升。无论是一县之长,还是位列群臣之首的三公,只要是买主有足够的钱,也照样可以用来交换。

“这样的朝代怎他娘的能不灭亡!”李健在马上狠狠地骂了一句,“有朝一日老子非得来个‘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不可!”说完催马向前奔去。
王瑾深知如今的朝廷**不堪,可是还远远没有上升到改朝换代的档次,一听李健如此咒骂朝廷,紧张得浑身一哆嗦!反过来一想,别说是这位一腔热血的李健,就是他何尝没有在私下大骂那些朝廷的狗官,喝醉酒了还不照样发泄着官逼民反的大逆不道的论调吗?
王瑾没想到李健这一段时间的骑术竟然大有长进,急忙也催马赶了上去。
“李将军,李大人,你等等我——”王瑾在后面一边追一边大喊道。
李健心里一动,回头看了看一身随从打扮的王瑾,心想:“无论这小子以前干过多少亏心事,可对我终究还是不错的!以前的那些事儿过去也就过去了,如今自己当一个都尉,还要人家跑前跑后的为自己张罗着凑钱,虽说是各有所图,可这里面也多多少少的夹在着一些真情实意!”想到这里,李健等王瑾追了上来,冲着他微微一笑道:“王大人,我看今后咱们也别大人、将军的乱叫了,那样倒显得生分!你的岁数比我大,今后我干脆就叫你老王,你就叫我老弟吧,这样既亲切,彼此之间又容易交流!”
王瑾吓得在马上晃了三晃才坐稳了,不过心里倒是十分的欢喜,嘴上受宠若惊地道:“李大人,李将军,那可不行,我一个小小的县丞,岂能跟你一个镇守雁门关隘的大将军称兄道弟……”
李健在前世和人称兄道弟惯了,再说脑子也没有那么多的尊卑贵贱,一看王瑾那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哈哈一笑道:“怎么就不能?连咱们的高祖皇帝都可以在金殿上和人勾肩搭背的称兄道弟,何况是你我!记住今后我就叫你老王了——”
王瑾掩饰着内心的狂喜,一脸感激涕零地从马上跳下来,走到李健的马前规规矩矩地弯了三次腰,口中恭恭敬敬地叫了几声“李将军和李大人”之后才一脸诚恳地对李健道:“老……老弟,那我王瑾今后就尊老弟你的军令了——”
李健跳下战马,抓起王瑾往马上一扔,大笑着翻身上马而去。一路之上两个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间就到了晋阳城,然后又马不停蹄地直奔驿站。
张让身边的那两个小奴才一听他们是来取官印的,嫩声嫩气地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王瑾拍了拍后背上那个沉甸甸的包袱,笑道:“一切都准备好了!两位小兄弟请放心,全都是黄的,里边没一丁点儿杂物!”
这两个小宦官显然对王瑾叫他小弟颇为不满,身子一扭,脸微微一变色,半嗔半怒地道:“少啰嗦!那就跟我们来吧!”
王瑾回头对李健道:“李将军,你先进去见见张大人,这些小事还是让我老王去办吧!”
两个小宦官一听来买官的原来是那个相貌英俊的年轻公子,上下打量了李健几眼;然后冲着王瑾道:“慢着!必须先办完了这些小事,张大人才接见呢!”
李健细细一看这两个小奴才,身材娇小玲珑,脸蛋儿俏丽生辉,腰肢柔细,就连那双小手也软软绵绵,光滑柔腻,心中不由得想道:“这两个小太监分明是两个女孩儿装扮而成!张让是个阉货,难道那小子也好这口?”
世上恐怕没有比给别人钱这事再利索的了。时间不大,王瑾手里就拎着一个空空的包袱走了出来。
那两个小太监打扮的女孩儿只出来一个身材高挑的,上前带着李健就往屋里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