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屋漏偏遭连夜雨(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天之后,傍临海江,一座名叫五通桥的小镇上,一名青衣少年在逢人便问有没有看到一名骑着紫马的红衣女子,这名青衣少年,正是文束玉。
人追马,毕竟不是一件容易事,结果,文束玉还是将夏红云追丢了,正如双剑贵妃和冰姬二姊妹最后也给他远远抛在身后一样。
当天,没有追出多远,文束玉便突然想起百**老狐身上那部秘芨,但是,他那时已经是欲罢不能,在首尾不能兼顾之下,只有咬牙继续追下去;如今,人追丢了,他又不期而然想起那部秘芨来。
文束玉仰首望天,天空中彩云密布,似有雨意。他轻轻叹了一口气,继续向镇外江边走去。
他之所以仍然不肯回头,第一是因为他对追截夏红云尚未完全绝望,其次则为了他以为老狐尸身绝对不会还放在那里,万花主婢会为老狐善后,他将来只须向万花主婢索回便得了。
事实上,他又哪里知道,万花主婢在黯然神伤之余,根本就没有再去理会老狐死活便这样走了呢!
文束玉来到江边,江水滔滔,前路已阻,文束玉前后左右看了一阵,皱眉忖道:难道飞上天不成?
他沿着江岸北行,希望能在无意中发现一丝线索。
因为他是在镇外三十余里处才跟夏红云脱节的,所以,夏红云一人一骑已经进入五通桥镇应属毫无疑问。
现在,镇上人既然没有留意到这么一名骑马的红衣女子,想必是夏红云过而未留,一直穿镇跑出了镇外,出了这座五通桥镇,前面便是这条浊浪滚滚的泯江,因此,夏红云去路只有两个可能,不是沿江向南,便是沿江向北。
江边这条黄泥路,向南的一段崎岖而狭窄,只有向北的还比较宽坦些,于是,文束王选择向北的一面。
这时,天空中云层更形密集,雨星儿已经飘飘忽忽若有若无的洒落下来,文束玉向前走出半里许,眼光偶扫,忽见江畔靠着一条蓑篷小渔船,不由得大喜过望,连忙赶上数步向下大声招呼道:“船上有人吗?”
也许是浪声震耳的关系,文束玉一直喊到第三声,船尾蓑篷中方才探出一颗白发苍苍的头颅,侧转来向岸上问道:“谁在叫唤——”
文束玉见对方年事已长,唯恐隔远了说不清楚,于是纵身跳落船边水滩上,匆匆拱了拱手道:“请问老丈,这半天来有没有人乘马渡江过去?”
老渔父不胜迷惑道:“乘马渡江?”
说着,用手指了指自己的渔船道:“老汉这种船,载上三两个人还马马虎虎,如说载牲口,相公以为可能吗?”
文束玉看看那条船的确破旧得可怜,乃又赔笑道:“小可的意思并不是老丈这条船,小可是说,这附近有没有渡船?一天开几趟?今天有否载人过江?”
文束玉话刚说完,雨点突然密降而下,老渔父连忙招手道:“相公且请上船再说吧!”
文束玉也不客气,道过一声谢,纵身跃上船头。
进入那座狭小船舱之后,老渔父抬头问道:“相公要找的,是怎么样一个人?”
文束玉道:“是一位年轻的姑娘,穿一身红色衣服,骑着匹紫马,大病初愈,人不怎么健康——”
老渔夫沉吟着道:“老汉看是没有看到这么一位姑娘,不过,约在一个时辰之前,这几张拐子的渡船曾经载了一批客人过江,相公要找的那位姑娘在不在里面则很难说。”
文束玉忙不迭向老渔夫请求道:“能不能请老丈方便一下,也将小可送去对岸?”
老渔父蹩额犹豫道:“风浪这么大……”
文束玉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双手奉上道:“不成意思,送老丈买杯酒喝喝,务祈老丈行个方便,因为这位姑娘神思不怎么清楚,一个人走在路上恐怕要生意外。”
老渔父似乎有点心动,又想了一下,终于勉强点点头道:“还好只有你一个人,我们就试一下吧。”
于是,老渔父走出舱外看风色,理桨解缆。
这时候,文束玉隐隐约约似乎嗅到一阵焖烧野味的香气,他因为连日只顾兼程赶路,一直没有好好的吃过一顿,此刻一闻到这阵香气,不由得饥肠辘辘,食欲大动。
老渔父一切准备就绪,这时探头人舱道:“相公用过午饭没有?”
文束玉不敢客气,老实回答道:“还没有,假如老丈有果腹之物,小可愿意加倍出资相勾。”
老渔父啊了一声道:“相公怎不早说?”
老渔父说着,忙自船尾端人一只小铁锅,一面指了指文束玉的坐处道:“相公座椅底下有盐、蒜和辣椒,请相公自己接口味搭配,再向这边过来一点还有半壶酒,相公如不嫌弃,自便可也。”
老渔父语毕,随即弓着身躯出舱而去。
老渔父这份纯朴的盛情颇为令人感动,文束玉让无可让,只有暂且受而用之了。
他将锅盖揭开,一阵异香扑来,品察之下,竟是一锅红烧野兔!
文束玉大喜过望,忙循老渔父所示自椅下取出一只盛有盐。蒜和辣椒的破瓦钵,又自另一角摸出一把在嘴角子上塞有布卷儿的旧锡壶。
雨打船篷,浙沥作响,船身微微起伏颠晃,犹置身摇篮之中,春雨、怒江,一舟随浪,此情此景之下,面对佳肴,一壶在手,其情调自非买醉酒肆所可比拟,于是,文束玉倾壶动着,开始以手中半壶美酒洗涤着郁积已久的忧思愁肠。
文束玉可以感觉得出,小船这时似乎正在异常吃力地向江心缓缓移去,船小,风大,人老,浪急,再加上春的迷蒙,在这种情况之下行船,其艰困之状当属不难想见,但是,文束玉毫无水上经验,虽然内心有着歉仄之感,却是有力无处使,有忙帮不上,他唯一能做到的,便是等将来船达对岸多给几两银子,以资补偿了。
文束玉还没有喝上几口酒,头部便感到一阵阵轻微的眩晕,他纳罕道:“是空肚子的关系?还是酒太烈?”
就在这时候,船尾忽然探人老渔父半边脸孔,向舱中含笑问道:“相公酒够不够?”
文束玉心想:“这句话就问得有点虚伪了,此刻船在江心之中,够便如何?不够又能怎样?”
由于文束玉没有立即回答对方的话,老渔父脸上那片诚挚的笑容中忽然浮露出一丝诡秘意味。
文束玉心中蓦然一动,当下忙装作不胜酒力似的摇晃着上身,一面于口中发出咿晤之声,以一种甚为痛苦的表情抓抓胸口,然后啷呛一声将酒壶带翻,全身向后缓缓倒下。
老渔父睹状,不禁纵身哈哈大笑起来。
文束玉这番举动虽然出于做作,但事实上,他此刻也的确感到头脑昏沉,全身软绵无力,只不过神思尚还清楚而已。
老渔父大笑了一阵,再度缩身退出舱外。
文束玉暗暗诧异,他不知道这名老渔父是何等身份?为什么要暗算于他?是纯粹的谋财行径呢?抑或是出于受人唆使之预谋?
文束玉疑惑不定地接着又想道:“莫非夏红云——”
文束玉一念宋已,上流江面上忽然有人远远招呼道:“喂,是白头翁申老堂主么?申老堂主这一趟收获怎么样?”
文束玉骇然道:“什么?堂主?这老家伙原来是帮会中人?”
只听这边船尾上,被称为白头翁申老堂主的老渔父大笑接口道:“咱们帮主真不愧是神机妙算,你瞧,网口一张,大鱼小鱼纷纷投进,蔡堂主刚刚逮走一名红衣少女,老夫接班不过半个时辰光景,居然又给老夫擒获一名年轻的俊小子……”
上流那条船已渐拢近,船上人这时接着问道:“这小子重要性如何?”
白头翁申堂主甚为起劲地道:“还用问么?当然错不了!这小子曾在到处打听那个红衣女娃儿的去向,而那个红衣女娃儿既经蔡堂主认出她就是芙蓉仙子第三女徒,这小子你想还会是个普通人物么?”
对面船上那人这时感慨地说道:“是的,咱们老总这一着的确了不起。他经金阳堡主人云龙狄建义之手公布了那幅伪制的金谷宝图,虽然有头脑的人不难想象或辨认出它是一幅赝品,但是,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大家不免这样想:倒看姓秋的这厮有几个脑袋,居然敢在老子面前耍这种把戏!先看看去!将来回头再找这厮算账不迟!而这一带,正是赶去峨嵋九老洞的必经之途,人非大罗神仙,在咱们老总这种缜密的构思和安排之下,只要生出想去九老洞一察究竟之心,谁能幸脱?”
文束玉听了这番话,不禁益发佩服那位鬼谷子胡其用的先见之明。
鬼谷子胡其用说得一点不错,四幅宝图凑合起来所显示的峨嵋九老洞实在太简明了,世上那有这等便宜事?所以鬼谷子胡其用所拟的对策是:在未判明对方的图谋之前,最佳的应付方法便是敬而远之,不向九老洞赶去,见而不惑,静观其变!只可惜夏红云个性太强,偏偏不肯采纳鬼谷子之忠告,以致落得今天这般惨状,结果一起坠入歹人之奸计,孽由自造,夫复何言?
白头翁申堂主当下接口道:“是呀,但愿如此便好,否则如不幸有人漏网,将来狄建义老弟那份活罪如何生受。”
对面船上那人笑着道:“这就是申堂主的多虑了,老狄现在已经是本帮的三级护法之一,他只要一心跟定咱们老总,当今还有谁敢动他一根汗毛?”
文束玉听了,又是暗暗一阵心惊。
以入云龙狄建义在过去江湖中那份不算太小的名气,以及这一次为该帮所建之奇功,结果在该帮还只能排上一个三级护法的名义,由此足证这个什么帮的组织之严,已达相当不可轻视的程度了,那么,文束玉猜忖道:这位帮主又是怎生一号人物呢?
船身现在继续向前移动了,只听船尾上的白头翁申堂上提高声浪道:“是的,王堂主……再见了!”
“申兄再见——”回答弱不可闻,似已去至七八丈之外。
文束玉瞑目调息,他希望能像前次落人百**老狐手上时那样侥幸,表面上昏迷如醉,实则功力无损分毫。
小船仍在江面上破浪前进,船篷上亦在的的达达地响个不停。
文束玉缓缓侧过脸从舱口偷偷望出去,天空中昏暗如故,雨势与风浪均较先前为烈,但是,小船溯流而上,平稳而迅速,始终不见船尾那位白头翁申堂主有气衰不继之象。
文束玉暗感惭愧,他先前上船时,面对这么样一位高人居然毫无所觉,现在受点罪,说来也是应该的。
现在,文束玉仗着一身与众不同的上乘内功根基之助,他已渐将侵体不深的毒性运功排出体外,神思逐渐清醒,内力也跟着逐渐恢复。
他相信,如果他此刻想窜去船尾将那名申姓堂主降服下来,那将是一件毫不费力的事,不过,他并无意这样做。
他不想这样做的理由,第一是他不谙水性,制倒了这个老家伙,他将无法在这种惊涛骇浪中驾驭这条破渔船。
其次,这是最主要的,包括夏红云在内,已有很多人陷身魔帮,他要亲入虎**,一方面相机营救夏红云,一方面也好顺便看看魔帮内部情形;看这位魔帮帮主究竟是何等人?以及此一帮派之宗旨何在?它的存在将会为今后带来何种祸害?
因此,文束玉继续躺着,默默地充实着自己的内力,以备应付即将来临的一场艰巨搏斗……
又是个把时辰过去,小船终于在弯入一条支流之后不久拢岸了。
白头翁申堂主仰脸向上发出一声呼哨,岸上立即于大雨中奔来两条健壮的大汉,其中一人以非常恭谨的语气向船上请示道:“申老堂主有差遣么?”
白头翁申堂主向舱中一指道:“这儿是老夫刚才值班时逮住的一名小子,你们送交给内堂蔡堂主,因为这小子是跟蔡堂主刚才逮的那个红衣女娃儿做一路来的,还有,这小子面貌颇像断肠萧文公达文老儿,请蔡堂主拷问时多多留意。”
二名壮汉原有一名已经跳上船头,且正向中舱举步走来,但在听得申堂主后面这几句话之后,脚下不禁一顿,显得有点迟疑地道:“不知申老堂主……”
白头翁申堂主大为不快道:“你们慑于断肠萧的名头,怕这小子也许在故意装死是不是?”
那汉子连忙赔笑脸道:“是,是,小的该死……”
白头翁申堂主接着训斥道:“这小子如果是装死,现在船靠岸了,他为什么还要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断肠萧文公达的儿子会笨到这种程度么?”
那汉子又应了两声是,一面快步走近舱口,俯身将文束玉拖出舱外,反手一甩,搁上肩头,朝申姓堂主告过罪,然后一跃登岸,会合了守在岸上的一名汉子,飞步冒雨向前面一带山区中奔将过去。
文束玉原有下手整掉其中一人、冒着这人身份混进去的打算,但是,接着一想,这样做并非上佳之策。
他宰掉其中一个,将如何去控制另外一个?
如说两个一齐宰去,那将无异于盲人骑瞎马,一个帮派总少不了要有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规矩,那时,一个应付不当,岂非自速其败?
文束玉偷眼四下打量,只能约略猜忖到这一带可能是峨嵋余脉,而正确的地名叫什么,就非他所知了。
天雨路滑,再加上山道本就崎岖难行,照道理说,两名帮徒这段行程是该够苦的了。
可是,两名帮徒一路走来,步履轻快,脚下竟然毫无滞顿之感,文束玉不禁暗暗称奇,同时也更为增强他想见识见识该帮都是一些什么样人物的意念。
在山区中奔行了约莫顿饭之久,最后,穿过一道狭谷,进入一片森林,森林一处有座古堡式的建筑物,二名壮汉便在堡前停下脚步来。文束玉门目打量过去,他见这座古堡系傍山而建,占地广而气势亦极雄壮,不过,如非驾轻就熟者,要想一下就能找来这里也似乎不是一件容易事。
二名壮汉由一人上前不知比了一个什么手势,堡门立即悄然露开一线狭缝,二人将文束玉背进后,身后堡门立又自动闭合,负责守护之人,始终未见露面,文束玉不禁暗暗慎骇。
这座古堡中显然步步都有机关埋伏,等会儿他若有所行动,可得特别小心注意才好。
进入堡门,是一条短短而宽阔的甬道,走出两道,迎面是一片占地极广的草坪,草坪东西两边有着一排低矮而整齐的石屋,正对面是一座宫殿式的大厅,最令人奇怪的便是,自从进入这座充满神秘意味的古堡以来,文束玉始终没有看到半个人影,就好像走进了一座空堡似的。

但是,相反的,驮着文束玉的两名帮徒,在举止间却愈来愈见拘谨惶恐,受了两名帮促这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举止所影响,文束玉一颗心也不由得跟着紧张起来。
穿过草坪,走到大厅门口,二名帮徒忽然止步不前,作待命之状屏息肃立着,文束玉正惶惑间,上面大厅内突然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道:“外堂弟子何事擅叩天龙正殿?”
空着双手的那名帮徒躬身敬回道:“弟子等奉巡察堂白头翁申老堂主之命,有重要犯人一名须面见内堂蔡堂主当面交割。”
厅内静了一下,然后传出命令道:“留下号牌,出殿时领取!”
那名帮徒应一声是,然后转身自驮着文束玉的这名伙伴手上接去一块竹牌,连同自己的一块,向厅内照了照,俯身放在石阶上。
厅内那个冰冷的声音道:“可以通行了!”
二名帮徒相将升阶人厅,厅内巨柱合围,宽容千众,然而,四下里静悄悄的,依然不见任何人影!
文束玉异常纳罕,心想:“人都藏在什么地方?”
两名帮徒在巨柱间向前行走,步履间显得甚是小心,仿佛稍有不慎便会触动什么机关似的。
最后,二名帮徒在其中一支红漆巨柱前面停下脚步来,说也奇怪,那支巨柱二人立定后,立即自动现出一道门户,二名帮徒举步跨人,拾级而降,竟是在沿一条梯道走向一座地下室。
南道内光线暗淡,文束玉双目一时无法适应,只好紧紧闭上,以待习惯后再予观察。
这时只听一阵脚步声迎面传来,接着有人哑声道:“值殿弟子已经传话过来了,蔡堂主由副帮主召见,还没有回来,你们是在这里等一等?还是将这名犯人交由本座转达?”
空着手的那名帮徒连忙说道:“交给司徒上护法与交给蔡堂主都是一样,等下蔡堂主回来,只要请司徒上护法提上一声就可以了。”
文束玉心想:既有“上护法”,当有“中护法”和“下护法”,上中下与一二三意义相同,那么,那位金阳堡主狄建义在这儿大概便是那一堂中的下护法了。
对面那声音沙哑,被喊做司徒上护法的人似乎给恭维得甚为受用,这时轻轻咳了一下道:“你们两个在外堂多久了?”
仍由先前那名帮徒回答道:“报告上护法,快三年了!”
司徒上护法晤了一声道:“你们两个看来相当干练,过两天容本座跟你们王堂主打个商量,将你们调来内堂本座座下,不知你们两个是否愿意?”
由外堂调内堂,显属擢迁之一,二名帮徒听了,连忙放落文束玉,双双叩下头去道:“全仗上护法栽培!”
那名帮徒在忙乱中,将文束玉卸落地面,凡与卸落一只麻袋没有两样,嗵的一声,直掉得文束玉全身发麻。
因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文束玉为了保持“昏迷状态”,无论身体那一部分先着地,甚至地上竖起铁钉,他也不敢动一动,或者哼一哼也。
文束玉给摔得一头是火,心中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当今之世,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马屁”都能“大行其道”,只要肯“拍”,对方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物,十之**都能够“拍”得进。
不是吗?二名帮徒如果来个硬派作风,不见内堂堂主不交人,这名在内堂属于一人之下的司徒上护法虽然在一时无法拿他二人怎样,但是,可以想见的,下次最好别“遇上”,不幸“遇上”了,准保没有好日子过。
相反的,二人轻轻巧巧的一句话,好处马上就来了。
唉,武林中尚且如此,欲求官场摒绝植派树系之风,真是谈何容易!
二名帮徒叩头完毕,那位司徒上护法接着问道:“巡察堂主叫你们来,别的还有没有什么交代?”
驮进文束玉的那名帮徒抢着道:“没有了——申堂主只是说,这小子面貌颇像断肠肃文公达,要蔡堂主或者司徒上护法拷讯时稍微留意一下。”
那名司徒上护法不禁哦了一声,想说什么,随又忍住,最后挥挥手道:“好了,你们出去吧!”
在此期间,文束玉已将身前这名司徒上护法偷眼打量清楚:中等身材,年约四旬出头,穿一件灰色长衣,皮肤很黑,神气间透着一派自高自大。
文束玉心头一动,迅忖道:黑皮肤,哑嗓子,以及这副身材
加以他见四下无人,于是马上在心底作成决定。
那名司徒上护法目送二名帮徒走出梯道,然后大摇大摆的向文束玉身边走过来,文束玉留心着对方的走路姿态。
只见那位司徒上护法走近后,一手背负如故,一手弯腰伸出,似乎想将文束玉脸孔向上拨正,口中一面哑着喉咙自言自语道:“怎么说是会像文公达……”
文束玉不敢怠慢,左手一翻,闪电般抄住对方伸来的一条手臂,藉势一挺身,右手并指疾逾蟒信般点去对方章门大**,可怜一位司徒上护法,连敌人面孔都还没有机会看清,口中一哼,上身一颠,登时闭过气去,文束玉又在对方身上补点了三四处大**,然后将人事不省的敌人迅速抱去暗角中。
他匆匆跟对方换了外衣和鞋袜,然后取出夏红云交他保管的那只易容宝盒。
不大一会,易容完毕,他试着发出一声轻咳,证明嗓音已无破绽,这才将对方也予易容一番。
现在,他并不一定要将对方化装成跟自己一模一样,因为他并不打算久留魔窟,只要其他帮徒一时之间认不出是谁也就尽够了!
文束玉再度将那名司徒上护法用脚踢回原处,他用脚踢,是为了方便于采取戒备,以便随时应付意外之变也。
由于这一路进来,始终没有见到其他的帮众,此刻,地道下亦不例外,所以,文束玉现在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再将周围环境认认清楚。
前面这座地下室,正中是间客厅,石门虚掩,厅中隐有灯光外露,客厅左首有两间小石室,右首则是一排统间。
文束玉判断左首这两间石室一定是那位内堂蔡堂主和这位上护法居住之处,二者各占其一,右首统间则可能属于中、下护法以次之一干帮徒的起居所。
在这儿,这座地下室中,会不会有着机关埋伏呢?
用不着问,必然会有的。
不过,好在他目前地位甚高,堂主不在,他这位上护法就是小有差错,相信其他帮徒一时大概还不至于敢生疑心,于是,文束玉心神一定,哑起喉咙向右首统间沉声道:“来人哪——”
一声喝道,立有二名与先前二名帮徒衣着大致相同的中年壮汉由统间中飞步奔来身前。
文束玉暗吃一惊,心想:“两下里距离这么近,这两个家伙一呼即至,就好像一直守在门后一般。刚才种种,会不会已落人这两个家伙眼中?”
于是,他试着喝道:“这会儿你们都在忙什么?”
二名帮徒一呆,其中一名迷惑而不安地道:“上……上护法不是要小的们整理刑具,准备拷问堂主晨间逮回的那个红衣女娃儿么?”
文束玉安心了,原来二人在室内忙着整理刑具,此间规矩极严,二人大概不敢,同时也没有工夫窥伺外面的一切。
不过,文束玉另外又想到问题:“室内难道就只有这二名帮徒,而再无他人不成?”
此一疑问,马上由另外那名帮徒代为解答了。
另外那名帮徒见文束玉板着脸孔不开口,还以为文束玉意犹未释,于是接在先前那名帮徒后面垂下视线嗫嚅着道:“中护法下护法将弟兄们带得一个不剩,而那些刑具又因未动用,所以小的二人一心一意只顾了试验机件,以致未能顾及上护法需人伺候,尚乞上护法原谅小的们一时失职。”
文束玉弄清此刻内堂全部只有这里二名帮徒,不禁大喜过望,不过,他刚才对这二名帮徒之训斥,实在是没有理的,为了不令二人心中有疙瘩,他必须要有个使人心服的转圜,才便于下一步之行事。所以,他稍稍缓过脸色向二人说道:“事有缓急轻重,一定要分清楚,知道不,你们是内堂弟子,也可说是本帮最优秀的弟子,平常行事更须手眼分明,相机应变。本座在外间耽搁这么久,便表示遇上紧急要事,就算分不开身,也得抽出一个人到门口探头看看,万一有奸细混入,咳,咳,下次知道了吗?”
二名帮徒一齐躬身道:“是的!”
文束玉朝地下一指道:“抱去跟那红衣女娃儿放在一起,一个人去,一个人继续整理刑具,咦,等什么,走前面去呀!”
于是,一名帮徒仍旧回到右首统间,一名帮徒则抱起地上那名面目已改的司徒上护法在文束玉前面向正中那间石室走去。
文束玉暗中留神前面这名帮徒的走路步法,惟恐不慎中伏,不过,据他观测结果,外面这段地道似无任何异状。
石室中桌椅俱全,皆属石制,但是,除家具别无他物,文束玉正奇怪魔徒们究将夏红云安置在什么地方时,那名抱着司徒上护法的帮徒已然一径走去东边石壁下,同时抬脚对准石壁上一块稍稍凸出壁面的石砖一脚踩去。
足力所至,石壁上立即缓缓滑开一道宽容一人进出的洞口,文束王亦步亦趋,紧随在那名帮徒身后向里跨人。
里面是条狭长的隧道,不知光自何来,居然较外间还要明亮些,那名帮徒回身等在隧道中,容得文束玉跨人,脚上一踩,身后石门立又自动关闭。
文束玉心底嘀咕道:这厮现在成了宝贝啦,没有这厮,等会儿就是救下了夏红云岂不是一样出不了这座石牢?
走完隧道,一排石室出现,总数约有七八间。
那名帮徒回身道:“报告上护法,四号牢和五号牢还空着,这人是不是一定要——”
文束玉沉脸拦着道:“本座适才如何吩咐来着?”
那名帮徒碰了一个软钉子,不敢再说什么,连忙走过去将三号牢打开,开牢之法甚为简单,与前此启壁之法差不多,而且看情形每一间牢的开启方式可能都是一样,文束玉见一路进来无其他机关布置,而几种石门开启法又能仿习,心中不由得稍稍放宽下来。
走进三号石牢,文束玉明白了。
这排石牢原来系就一道绝谷凿成,牢壁上开有一道曲孔,可自外面谷中引人光线,同时又可籍以通风。
这座三号石牢仅有二件陈设:一根石椿、一座石墩。
现在,夏红云便坐在那座石墩上,手足与石椿之间联系着二条拇指粗细的铁链。
文束玉深深吸人一口气,定定神,然后缓步背手踱过去。
那名帮徒放下手中的司徒上护法,这时垂手站在一旁,准备随时听候差遣。
此刻,文束玉如想解决这名帮徒,救出夏红云,可说只是举手之劳,不过,文束玉知道,他现时尚不能这样做。
因为解决这名帮徒,救下夏红云,都是小事,他纵然出得了这座内堂,又将如何闯出这座古堡?
别的不说,单是上面的一座天龙殿他可能就无法通过。
第一,他只知那根漆柱由外向内开启法,而不知里向外的开启法。
第二,天龙殿上明明有着守殿之人,但是,他却没有看到对方藏身何处,这一点,正足证明上面这座天龙殿不是等闲所在。
至于其他方面,譬如他如何背着一个人力闯机关,是否问得过?
夏红云神志不清,会不会和他合作等等,更是问题重重,想想也就够人头痛的了。
不过,有一点却是大出文束玉意料之外,夏红云前几天不是连熟人面孔都分不清楚吗?
怪了,现在的夏红云却似乎与前几大前换了个人一般。
此刻,她静静地坐在那座石墩上,脸上神色虽然仍极憔悴,但是,一双眼光却已清澈而恢复不少神采。
她静静地坐着,静静地望着文束玉朝她走近,目光中有着戒备之意,也有着不屑之色。
文束玉暗暗惊奇,心想:她难道经过这番挫折,疯疾反因之痊愈了不成?
文束玉侧脸望了那名帮徒一眼,他原意是想先看看这名帮徒此刻的反应,从而也可以先辨清夏红云这种好转究竟是进入此间之前抑或是进入此间之后的事——
如果那名帮徒此刻也有意外之色,当知夏红云的好转是在关人石牢之后,事实上连魔徒们也不知道这名犯人的病情已有变化;否则,如果这名帮徒见怪不怪,那么,夏红云便是在进来之前就已经开始好转的了。
没有想到那名帮徒却误以为他们的上护法在征询他的观感,竟然躬了躬身躯,赔着小心回答道:“是……的,这女娃儿这会儿看上去是好多了!”
文束玉暗暗一愣,迅忖道:“这会儿?”
他无法开口盘问,只好点点头,笑意微露,藉以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
那名帮徒大概这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他们的上护法脸上发现笑容,受宠若惊之余,果然接着说道:
“说来这都是上护法您老处置得当,这女娃儿进来时,目光呆滞,语无伦次,您老一眼便判定她是患了癫痫重症,若不是您老建议我们堂主马上请来神医为她灌药炙**,这会她那会有这么好的精神?”
夏红云眼皮眨了眨,忽然转身望来文束玉脸上道:“这样说来,我夏红云愿意先向你这位什么上护法道一声谢——谢完了,我夏红云可要向阁下请教几个问题:
首先,请问你们这儿究竟是什么帮派?其次是你们知不知道我夏红云是何人门下?再其次便是你们今天以非法手段掳劫我夏红云来此之目的何在?”
文束玉为夏红云这种清晰的口齿感到无比欣慰,这样一来,他等下找着机会便可以毫无顾忌的跟她说明一切了。
文束玉沉吟着,正在思索如何着手之际,背后忽然石门呀的一声打开,同时,一条人影自牢外疾步奔人。
文束玉心头一震,侧挪半步,蓄势待变。
来人身形一定,文束玉看清了,来的原来竟是先前那名文束玉吩咐他继续整理刑具的帮徒。
文束玉大为起火,乘势发作道:“谁叫你进来的?”
那名帮徒在受叱后居然不露惶骇之色,这是反常的。文束玉不由得再度紧张起来,他心想:莫非这厮已在外间发现那名司徒上护法真身,因而识穿我这个上护法是冒牌的不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