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子的成长史(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往往是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康熙对胤礽的过度宠爱,事事都顺着他,结果导致胤礽后来极为的骄纵,甚至养成了暴戾的性情。胤礽壮着自己是皇太子,从刚懂事起就奢侈无度,贪财好利,甚至利用陪同康熙南巡的时候向地方官员大肆勒索——谁敢得罪这未来的“皇帝”啊!康熙四十六年,胤礽陪同康熙南巡到江宁的时候,因为供奉比较简单,在暴怒之下竟然非要把知府陈鹏年处死!幸好当时有皇家的人张英、曹寅(即曹雪芹的祖父,当时任江南织造,专门为皇宫采购物品)出面援救,这才保住陈鹏年的一条小命。
不仅如此,胤礽的口碑也一直不太好,他十三岁的时候,人家就曾说他“刚愎喜杀人”。胤礽成年后,更是脾气暴躁,经常凌虐自己的奴仆,甚至连宗室成员和朝中大臣也不放在眼里,有一次还动手鞭挞过平郡王纳尔苏和贝勒海善。这个太子如此的暴戾不仁,连朝鲜使节都说如果他当政的话,“必亡清国”。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在亲征噶尔丹的归途中生病,形容憔悴,因为想念胤礽,便特意让他来行宫。胤礽当时十六岁,他来后见了自己生病的皇父谈笑如常,没有一点忧戚之色。康熙见胤礽竟然毫无忠君爱父之念,非常生气,没两天便找了个借口把胤礽给打发了回去,而把和他同来的三阿哥胤祉留在身边。

康熙回京师后,便将太子身边的膳房人和茶房人以“私在皇太子处行走,甚属悖乱”的罪名,或拘禁或处死,以警告胤礽好好反思,莫听“匪人之言”,不要胡作非为(也有人说胤礽和这几个人搞同性恋的)。但是,杀几个人对胤礽并不起什么作用,只不过多添几个冤死鬼罢了。
胤礽的暴戾不仁,让康熙极为的寒心。他自己也曾说:“当年梁武帝英雄一生,在老的时候被侯景所逼,结果在台城活活饿死;隋文帝也是开国之君,因为不能预知儿子炀帝之恶,最后不得善终!联想到宋太祖烛影斧影之类的种种疑案,岂不是前车之鉴?我要是还有一息尚存,岂能容忍这样的不忠不孝之人?”
但是,胤礽毕竟是康熙自己一手带大的,这三十几年的感情不可能说没有就没有,又看在胤礽母亲赫舍里氏的份上,康熙对这个儿子是又恨又气,却又一忍再忍,只盼他某天能够突然懂事,明白做人和治国的道理。后来尽管康熙一而再,再而三的给胤礽机会,但也不过证明是康熙的一厢情愿罢了。
(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