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茅山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净道长看着石铁,面现喜色,说道:
“石道友既然是道门中人,又是从茅山仙界而来,那就不是外人,茅山的一切对道友来说,再无秘密可言。我就讲讲茅山派的来历。”
“茅山道教渊源流长,相传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玉晨村);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东晋时期,句容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制作了《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别具江南特色的教派——茅山上清派;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40余年,为茅山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茅山道教也赢得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唐宋年代茅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即使以现在的茅山派来说,在江南江北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道派。”
“西汉年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来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泽世人。后人为纪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茅山是三茅修道成仙后才改称茅山的。”
“茅山派自建派以来历经五千年,除了三茅神君外,还出了十几位杰出人物,俱都得道成仙。最著名的要数太上师祖无涯,无嗔,无妄,无忌等前辈。据贫道所知,他们都升入仙界茅山,并且修炼成仙。既然道友是从那里来的,想必道友对他们也有所闻。”
石铁答道:
“我就是被无忌师伯引荐给无嗔仙主为徒,虽然没有正式传授我的道法,但名义上已经是她的徒弟了。”
清净道长更加欣喜,继续说道:
“这几位太师祖原本都在我茅山万福宫修道,他们是同一时刻得道升入仙界的。自那以后,我们茅山派除了三茅神君就再也没有进入仙界的杰出人物了。这里面有个不为外人道的原因。”
“据宋代羽客之言,即《元洞玉历记》所载,元始天尊说法于玉清,下见恶风弥塞,乃命周武伐纣以治阳,玄帝(真武大帝)收魔以治阴,‘上赐玄帝披发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统领丁甲,下降凡世,与六天魔王战于洞阴之野,是时魔王以坎离二炁,化苍龟巨蛇,变现方成,玄帝神力摄于足下,锁鬼众于酆都大洞,人民治安,宇内清肃’。《茅山志》载,玄帝扫清宇内妖魔之后,命东海神埋宝鼎于山顶,入土八尺,用盘石镇压。山巅常现神光、天灯,左有龙池。汉建石坛石屋和三茅君石像,南朝齐梁间易为殿宇。元延三年(1316年)建圣观,专祀大茅君茅盈。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改名为九霄万福宫。”
“然而,无涯太师祖成仙得道是在七百年前,还在三茅神君之前。名声也没有三茅君响亮,文献记载也不多。但在三百年前,茅山再也没有见到过神光神灯出现过据传,是有人盗走了神鼎,茅山丧失了灵气,所以在这里修炼的人难有突破六级以上灵力的人,当然也就难以进入仙界,更谈不上修炼成仙了。”
石铁恍然,说道:
“这铜鼎的埋藏之处在哪里?道长知道吗?”
“铜鼎乃是神器,就是当初没有被人偷盗的时候,也无人知晓它的埋藏地点。神光神灯也是笼罩在整个茅山,没有发现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那么玄帝为何要埋藏神鼎于茅山呢?”石铁不解。
“这与玄帝伏魔降妖有关,玄帝升天后,忽见妖气起于中界,知为天将扰乱人间,乃复下凡,降龟蛇怪,服赵公明,收雷神,获月孛及他神将,并把他们带到天宫。玉帝即封诸神为玄天部将,计三十六员。但玄帝还是遗漏了扬子江的‘锅及竹缆二妖’没有降服,被他们逃走了,玄帝所以用自己的一个化身,再入人世,于武当山镜守之(也就是真武大帝)。又在茅山埋一神鼎以压妖气,防止他们作乱。”
“神鼎遗失以后,有过妖魔作乱的事情发生吗?”石铁问道。
“三百年来倒没有大的妖魔作乱的事情发生。但这几天却在我们茅山出现了一个魔头,连续几天晚上出现,在茅山前前后后大肆搜寻,将茅山几处圣地翻腾得不成样子。我带领众弟子曾经与其相斗。然而令人沮丧的是,这个妖魔魔法强大,贫道和清明清心联手都不是他的对手,还被他伤害了七名弟子,有一个弟子还被他生生活吞了下去。这妖魔逼迫贫道,要贫道交出神鼎,若不然便每天吞吃一个茅山弟子。今天晚上三更,这妖魔还要来罗唣,贫道正在发愁如何才能保住弟子姓命和千年古刹的安全,实在是无能为力的时候,刚好道友来万福宫。请道友看在同是茅山一脉的份上,应用无上神通,斩妖捉怪,还我茅山一个清平世界。道友就是我茅山派的恩公,是这里百姓的万家生佛。无量寿佛!善哉!善哉!”说罢拉着清明清心又要给石铁下跪。
石铁连忙说道:
“道长不要如此,降妖捉怪是我们修道人的本分,小子我虽然刚刚进入仙界,也只是个新人身份,但这事情我石铁管定了。即使斗不过那魔头,也要跟他来个鱼死网破。我现在想要一个僻静的地方做些准备,还望道长给个方便。”
清净道长见石铁答应帮忙,满含喜色的说道:
“清心,给石施主准备僻静客房。”
清心嫣然一笑,出去准备去了。过了一会,清心道长在外面道:
“静室准备好了,请施主过去休息。”
石铁胡玲清净道长起身出门,被清心道长引着,来到一个别院上房,将石铁胡玲让进屋,亲自为二人倒茶,说了声“不打扰二位了”,与清净道长出去了。
胡玲坐在椅子上看着石铁嘻嘻乐了起来,石铁问道:
“玲玲你是不是笑话老爷我爱管闲事?”
“那里那里,玲玲那里敢笑话老爷,老爷干的这是除魔卫道的大事,功德无量,公德无量啊!”

“玲玲,我们是来游玩的,也没有带那些黄金,要是遇到厉害的魔头,你就赶紧逃回客栈去敲砖。我在这里应付他,我现在已经将那颗碧血舍利子炼化得差不多了,足有自保的能力。”
“不!我不能丢下老爷光顾自己逃命。”胡玲都着小嘴不高兴了。
石铁想,这次的魔头究竟魔法有多高,自己还没有见识过,怎么就畏首畏尾起来,莫非被老吴给吓着了?这可不是石铁老爷的性格。还是跟魔头打个照面,斗上一斗才会有结论。想到此,便不再坚持不许胡玲参加战斗了。
石铁检查了一番松纹古剑和十二支镇魂针,然后与胡玲盘膝打坐,利用这仅有的七八个小时来一个阵前紧急修炼。
当二更初起的时候,石铁和胡玲从入定中醒来,室内的七彩灵光也渐渐从他们的身上消失。一直站在室外门口为二人护法的清净清心道长欣喜的敲了敲客房的房门,石铁说了声“请进!”。二道长推开房门进屋,打了个辑手,笑道:
“二位施主好精深的修行,令贫道钦佩。”
石铁谦虚道:
“那里,二位道长请坐。”
清心道:
“贫道已经吩咐下面为二位准备了夜宵,我们简单吃点东西,等退了妖魔我们再做东犒劳二位。来呀!把夜宵为客人拿上来。”外面早有人听着召唤,答应一声,飞快的将两个大食盒提了进来。
两个小道士从食盒里取出十几笼蟹粉小笼包,一大盆瘦肉米粥,又重新砌了茶,各自退了出去。
清净道了声:
“贫道已经用过了,二位自便。”
石铁也不跟他们客气,一天没有吃东西,确实有些饿了,跟胡玲一起吃了起来。
吃过夜宵,有人进来收拾了碗筷,石铁喝着茶,问清净道长道:
“道长,你们是否知道这个魔头的来历?”
“施主,贫道正要告诉你们关于这个魔头的事情。白天你们游览的时候是否去过蟒蛇洞和雷轰山?”
“两个地方都去看了看,除了蟒蛇洞的那股清泉不错,也没有什么值得玩味的地方。”
“这两个地方都与这个魔头有关联。”清净道长捋着胡子沉思片刻,仿佛在回忆历史久远的事情。
“这魔头对茅山很熟悉,来了之后就到处翻找神鼎,还向我们大打出手,杀害道人来威胁我。加上他法力非常高深,使我想起一个东西来,那就是茅山建派之前就有的一条守山灵蛇。据传,神武大帝下界扫平妖魔时,见到这条灵蟒道行精深,恐其不安分,曾经用天雷击塌一座山峰,对这条灵蟒予以警告,就是那座雷轰山了。这灵蟒畏于神武大帝的神威,虽然有数千年的修行,也非常安分,没有什么劣迹。加之茅山有神鼎镇压,这灵蟒更不敢造次。反而在神鼎灵光的浸润下,道行更加精进。”
“就在太上师祖无涯等升入仙界之后,这条灵蟒也失踪了。很可能去了魔界修魔去了。所以这么长时间没有回到人界,也不晓得神鼎失踪的事情,反而以为是我们这些修道后进给藏起来了。”
石铁问道:
“你能确定他就是那条灵蟒吗?”
“可以确定。那个蟒蛇精为了立威,曾经现出原形吞吃过我们的一个道士,那原形就是条巨大的白花蟒蛇。”
石铁飞快的思考着:如果这条蟒蛇精是去了魔界,又修炼了五六百年,还可以穿越时空回到人界来,至少已经是魔王级的魔头,说不定还要比老吴那个蜈蚣精还要厉害。自己和胡玲全上也不一定是他的对手,更不要说清净清明清心这些道士了。但既然自己接下了这项除魔卫道的差事,总不能半途而废,让那些茅山的老道笑话。还是跟蟒蛇精拼一拼,但愿碧血舍利有保我不死的法力。
其实,这时候石铁很怕死,不是害怕生命的终结,而是怕不明不白的死在这个跟自己完全不相干的明朝,许姐安琪班头她们还在现代苦苦的等待自己,他们不知道自己去了那里,即使耗尽家产,用全世界通报查寻的办法,查尽天涯海角也找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死是活,连个尸首都没有。那种绝望痛苦的心情,许姐她们能够忍受得了吗?自己实在不敢想象。此刻,石铁愈发痛恨那个无忌老冬瓜,愈发思念许帆安琪她们。
见到石铁沉默不语,清净道长心中惴惴,怯生生的对石铁说道:
“施主,贫道是不是太难为你了?如果没有把握降伏那个魔头,就不要再惹它就是了。至多我们躲起来,他找不到神鼎,自己也会走的。”
石铁苦笑一下,说道:
“道长,这个魔头不是善类,如果他找不到神鼎,就会迁怒于附近的道观的道士和百姓,那时候会有更多的人死于非命。我们作为修道人不尽自己除魔卫道的责任,还修什么道?妄图成什么仙?道长不要多虑,我决心已定:不除此獠绝不罢休!但为了不做无谓牺牲,也不使我分心他顾,所有道长们都不要参加这场战斗。玲玲,你也不要参加好吗?”
玲玲却坚决的摇头道:
“我到那里都要跟老爷在一起,即便死了也不能离开老爷。”
清净清明和清心道长也说道:
“其他道众可以不参加,我们没有逃避的理由。虽然我们本事低微,但为你们带路,为你们摇旗呐喊还是可以做到的。”
石铁见他们说的决然,便不再坚持,说道:
“这场战斗会非常激烈,我们最好把他引到空旷无人的地方再与他决斗,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道观等建筑的损坏。”
清净道长道:
“这样最好,这魔头每次都是从北面来,大概他仍旧留恋旧地,藏身在蟒蛇洞深处。不如我们去那里找他。那里也没有多少建筑,四周都是崖壁和树木,损失些也纯属无奈,顾不了那么多了。”
“好!我们立即动身前往蟒蛇洞。”石铁白天走过通往蟒蛇洞的山路,在他们来说这段距离根本不算什么,清净交代了宫中道士都躲起来,然后四人顺山路下山,直扑蟒蛇洞而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