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另外几个死去的重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贾充死于公元282年,也就是灭吴之后第二年,享年六十六岁,紧随着尚书山涛也在283年,以八十的高龄病逝。
山涛是竹林七贤之一,学术名望地位在晋朝都很高,此人为人忠厚谨慎,有长者之风,所以嵇康虽与他绝交,但死时还是很放心地把儿子交给了他,他对嵇绍很好,有栽培之恩。
山涛主管吏部,有知人的美誉,由于他的甄别提拔,使很多有能力有道德的人能够得以出头,除此之外,他大约难有别的政绩,基本上是一个明哲保身的主。
山涛幼年丧父,生活贫困,到老保持节俭的习惯,死后没有留下什么财产,以至于子孙连居住的房屋都不足,要靠了武帝拨款解决,个人道德无可指摘。
晋朝的这些名人都很奇怪,就连山涛这样谨慎小心的人也偶尔会口出狂言,据说山涛很穷很不得志的时候曾经对老婆说:“我将来会位至三公,不知道你能不能当得起这个夫人?”他们都那么自信而有预见。
山涛是在提升为司徒的途中病逝的,他这一死魏舒得以替补,这个魏舒更奇特,山涛将来会位至三公是自己预测的,他却是神鬼告知的。
魏舒是个孤儿,他不得不寄食于舅舅家,曾经有风水先生在他舅舅家看宅子时说:“这个宅子应出一贵甥。”魏舒因此很高兴,很自负,他对人说:“我当为舅家成就这个宅相。”
魏舒长大后从舅舅家出来单独居住,生得身长八尺二寸,容貌秀伟,他为人不拘小节,喜欢骑射,以渔猎为生。有一天魏舒打猎到了远处,天黑回不了家,投宿到一个人家,半夜里忽然听到那户人家外面隐隐有车马声传来,因此惊醒。
他听到那车马声在门外停了下来,接着有人问道:“这家今晚生的是男是女?”只听另一个人答道:“是男。”那第一个人又说道:“记下来,是男的话,这个孩子十五岁当死于兵刃。”过了一会,又有人问道:“这里借宿的人是谁?”回答道是:“大公魏舒。”说完这话,那车马声又辚辚而去,至于杳不可闻。
魏舒第二天一早迫不及待地就去找这家主人询问,这家昨夜果然生下一个儿子.既然外面说话的人有如此神验(却不知是那路神仙),那是不是就是说自己将来一定会位至三公呢?魏舒将信将疑,牢牢地记住这件事离开了。
一晃过去了十五年,魏舒还是贫穷如故,没有起色,他记起当年的故事,于是又一次去探访那家主人。魏舒到了地方,问主人道:“你的那个儿子呢?”那家主人黯然道:“他出去砍柴,被斧子所伤,伤重不治,死了。”
如此一来这还不是板上钉钉吗?魏舒因此想到自己已经老大不少,还没有任何进展,如果再不知道发愤图强,用心学习,又怎么能得到一个进身?于是从此后开始头悬梁锥刺股,居然一天就能熟习一经,不过一个月就学有所成。

这才是真正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这当然是扯淡,有能天天向上到这种程度的吗?但由这个传说可以知道,魏舒这个人一定是非常聪明的,聪明绝顶。
魏舒因此得以郡试成功,得了功名,其后仕途顺流,官至尚书,又在山涛后面做了司徒。
魏舒很有才能见识,而且道德也不差,处事明决,又节俭勤于政事,乐善好施,他的名望跟山涛在伯仲之间。太康年间虽然司马炎荒淫,三杨弄权,但是因为有魏舒和卫瓘这两个有能力又忠心的人辅助朝政,极力维持,因此晋朝还不至于立刻生乱。
但是魏舒也死了,290年魏舒八十二岁,他因为三个老婆先后死去,要回老家安葬,便坚持辞了官,不久后就去了异世。
杜预刘毅却是死在魏舒之前的,只是因为魏舒跟山涛的联系才先讲到了他。刘毅死于285年,这个人因为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多说了。他这样一个人在晋朝是很难有什么作为的,虽然武帝在他死后也曾痛哭流涕,但在他生前却总很难给他安慰。
而杜预却是死于284年,他这个人的才能学识品德功绩若非专著难以表述,因此这里也只将他伐吴以后的事简略一说。
晋朝因为逐渐缺少一个真正能压住阵脚,有大才的重臣,于是司马炎就在284年下诏给征南大将军杜预,要他回来辅政。
老天大概已经不想再给晋朝机会了,杜预此时已经六十三岁,他得了诏令从荆州出发,到了邓县,忽然间也在驿馆里得病倒下了,一倒就再也没有起来。
司马炎在伐吴成功以后,下诏罢州郡兵,除了几个说说话反对的,大家基本也遵从了,但是唯独杜预不肯。他认为天下虽然暂时安宁,但是废弛武备是很危险的事,因此仍然文武并重,军事政事共举。他既兴修水利,大力发展经济,关心百姓疾苦,与民同忧同乐,又严修堡寨,勤于练兵,完善军事,因此“杜武库”同时又被军民同尊为“杜父”。
杜预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一部《左传》,手不释卷,当时有侍中王济善于相马,和峤喜欢聚财,因此杜预说王济有马癖,和峤有钱癖,而自己有《左传》癖,这三个人后来被人称为西晋“三癖”。
在官吏堕惰万民荒嬉的时代,杜预是有限的几个能保持清醒持身如旧的人,他和其他的几个人必将永远载于史册,成为光辉夺目的一章。
(求票求收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