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最后的重臣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朝到了太康末年在朝中能真正起到辅助作用压得住场的重臣也就剩下一个司空卫瓘了。
卫瓘这个人有智谋,有才能,有见识,也能忠于朝廷,勤于政事,干出成绩,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书法家,他的草书是晋朝一绝,但是他也有很大的缺陷。当年他杀了邓艾以后,杜预就曾评价他说:“卫瓘身为名士,位居总帅,既没听到有什么德声,又不能驭下以正,是小人得乘君子之器,他将凭什么担当重任呢?”认为他以此心此行对待邓艾,必也如邓艾一样不能身免,后来卫瓘果然如此,仿佛因果报应一般。
这就是说卫瓘虽然有干才,但缺乏应有的道德雅量,仅能治人却不能服人,他后来的死虽然不能说是道德的原因,但也正是因为晋朝有太多他这样的人,才使晋朝乱成一片的。
杜预当初就看得很明白,于是他说:“你这样对待邓艾,焉知后面不会有人这样对你?”在杜预这样的人眼里官员不只是做事治人的,还要以身作则,倡导影响别人,以正世风人心,杜预是那种责任感使命感很强,非常注重道德,心胸宽广,严明公正的人,卫瓘在这一点上没法跟他比,但是就是卫瓘这样的人现在也只剩下一个了。
他一个人勉力支持朝政(他现在虽跟王浑石鉴同时执政,但这两个由外臣内迁的家伙显然不如他重要,也不会跟他有多少合作),孤立无援,左支右绌,万分艰难,这艰难不仅来自孤立无援,以及大家已经心知肚明的一些原因,还因为太子妃贾南风和掌权的三杨一直容不下他,不断地对他使绊子。
卫瓘遭贾南风算计和三杨的排斥打击不是一天二天了,由来已久,三杨排斥卫瓘是为争权,贾南风对付卫瓘却是事出有因,他们很久以前就开始对付卫瓘了,不但一直在给他制造麻烦,还曾一度把他整下过台去。
卫瓘对付他们却不像对付邓艾钟会那么得心应手,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对手不同,更重要是时势不同。
现在就来说说他们排斥卫瓘的主要原因和结果。
卫瓘很得武帝司马炎宠信,而他的第四个儿子卫宣又是武帝的女婿,因此他对于武帝很忠心,因为忠心,他就对武帝立司马衷为太子的现状忧心忡忡,他为了这件事经常想跟武帝说道说道,但每次都半吞半吐,没敢说出来。
有一次武帝宴请众臣,可能当时的气氛很融洽和煦,因此卫瓘有了胆,他喝了几杯酒,实在忍不住了,就起身来到御座前面,对武帝说:“臣有一句话要上奏,不知道陛下肯容纳否?”
武帝当然准许他有话直说,这卫瓘其实也没有喝多,清醒得很,他知道他的话可可能会使武帝反感,招惹到包括武帝在内的很多麻烦,因此他欲言又止,鼓了三鼓,还是没有把话说出来。
既然惧怕到此,有这么多的忧虑,你就从此打住,消了这个念头吧,可是卫瓘在这时耍了一个小聪明,他装醉不断地用手抚摸御座说:“此座可惜。”
武帝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当即说道:“你真的大醉了吗?”卫瓘一听这话,立刻明白武帝这是不让他再说了,慌忙磕头告辞而去。
武帝不让卫瓘再说,但他心里其实也对这事一直耿耿于怀,当初他也是不同意立司马衷为太子的,奈何拗不过老婆杨皇后,那杨皇后曾说司马衷忠厚纯朴,现在年幼智慧没有开化,长大后必然好转的,他现在想起这句话,就想对太子做一番考察。
考察实在大有必要,但是司马炎有必要派别人去吗?他当面用什么法子考察不出?他考察太子的方法是让他判决一件政事,他让内侍带着考卷去了东宫。

司马炎是真的要考察太子吗?他大概其实只是想用这个方法堵住卫瓘这些人的口吧?所以他才故意用了这样一种考察方法,以便太子有空可钻。
这完全是可能的,他自己的儿子什么样他一定不会不知道,这考察对他自己来说其实并不真的必要。
为什么一定要保护司马衷的地位呢?他的另几个儿子再不济也比司马衷强吧?让一个傻儿子继承皇位很好玩吗?还是他真的认为江山稳如磐石,已经千古不移,傻儿子尽可以自傻,只要有大臣在做事,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实在想不通他。
有人说司马炎后来稳定下心,不再为太子的事忧虑,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孙子。这个皇孙叫司马遹,却不是贾南风所生,他来自一个宫妾谢玖。
谢玖本是武帝宫中的女才人,长得不错,也很聪慧,据说武帝很欣赏她,但是忽然有一天,武帝把她赐给了儿子司马衷。
理由是太子不知男女之事,这就是说需要谢玖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去教司马衷如何跟女人睡觉。
这个谢玖跟了司马衷约一年就生下了司马遹。
武帝是很好色的,历史上比他更好色的皇帝几乎没有,他既然那么欣赏谢玖,难道会放过她吗?他为什么要将自己喜欢过的女人送给儿子呢?他儿子贵为太子,天下的美女难道不是予取予求?难道他的儿子蠢笨到一定非要父亲为他找一个好教师,教他怎么跟女人睡觉吗?所以有人断定司马炎此举是大有深意的,他是怕儿子遗传基因不好,要亲自代他准备一个后嗣。
如此说来司马遹其实是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的弟弟,这同样是完全可能的。
即使谢玖不是带孕过去的,司马炎也完全有这个机会,他可打得好算盘!
以司马遹的绝顶聪明,司马遹也不该是傻太子司马衷的孩子,这孩子的聪明无处不在,他最足以称道的是他五岁时的表现。
司马遹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跟司马炎在一起,具体干什么不知道,想必司马炎不外乎正在享受天伦之乐吧,这时候宫外忽然起了大火,火光冲天,因此武帝左右的人都很惊惶。武帝不知起了什么变故,就想登高看个究竟,可是那小司马遹却拖住他的衣服,不肯让他去。
司马炎很奇怪,说:“你为什么不让我去?”司马遹答道:“黑夜突然起火,不知道什么原因,应该加以非常戒备,人主不可以站到显眼的地方,被火光照见。”
司马炎听了这话,觉得有理,便打消了注意。
等火被救灭,四下里安静下来,人们恢复了平静,大家想到司马遹刚才的表现和言谈,不禁啧啧称奇,都认为他是一个奇儿。
的确是一个奇儿啊,刚刚才五岁,就表现得那么从容镇定,见识不凡,司马炎因此有恃无恐,认为司马遹必能继承大统,为司马家争光添彩。如此一来,傻太子的事也真不足以忧虑了,他的前半生有武帝照料,后半生有司马遹辅佐,还需要怕什么?就是自己早死,孙儿还未长成,晋朝也不会短短这么几年就亡,不是还有佐命大臣辅助吗?以这个孙儿的奇异,即使后面晋朝真出了些什么问题,他也必能挽狂澜于即倒的。
司马炎完全有理由不把傻太子的问题当问题了,我们权且就这样认为吧。
(冲榜最后一周,请大家务必支持一下,求票求收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