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小人物手中的历史杠杆 (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马玮得到惠帝的手书,大费踌躇。
他很明白这道诏书真正出于何人之手,她是出于什么目的,司马亮是当朝威名最重的一位王爷,他的爷爷辈,卫瓘是历经两朝数代的一位重臣,在朝中盘根错节,这两个人不是那么好杀的。
不是杀不了,是杀之不祥,杀之不德,杀之不该,他们并没有诏书上所说的那种想法和行为。
司马玮虽然性情暴躁悍勇,但在这种大事上也不能不非常慎重,于是他要求说这事应该入宫核实一下,再决定行止,可是贾南风打发来的人说:“这事必须急行!如果辗转拖延下去,一旦泄露,恐怕就失去圣上密诏的本意了!”
贾南风大概早就料到了司马玮的心思,特别嘱咐了那人,这事不急不密,很有可能就会遭到反噬。
司马玮到底是司马玮,他见贾南风决心如此之大,转念一想:“既然如此,我又跟这两个人结下了难以化解的矛盾,我何不就借着这个机会除去他们,报了我的冤仇呢?这两个人一除,我从此就可以独揽大权,何乐而不为?”主意一定,于是司马玮决然吩咐来人回报贾南风,开始部署兵马。
司马玮除自己本部军外,又传诏召入了其他各部首领,他拿着惠帝的手令对众人说:“太宰太保图谋不轨,我奉皇帝密诏都督中外诸军,你等从现在起都必须听我节制,共同助我讨逆,违令者斩!”
这场变故离杨骏之死不过数月,来得如此突兀,让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既惊又疑。
杨骏虽飞扬跋扈,但被说成图谋不轨已是非常牵强,现在连太宰太保这两个刚上任不久,深为大家所知的王爷重臣也要图谋不轨了吗?这是从何说起的?这诏令是真是假,从何而来?杨骏的死就已经株连了那么多人,弄得血雨腥风了,这一次又会是一个什么结果?两个如此重要关乎朝廷命运影响整个朝野的人物,也可以如此不明不白地处理吗?这不是拿国家大事当儿戏吗?杨骏之死引起的战栗还没有消除,更大的战栗又来了,无数疑问萦绕在众人脑中,但是没有人敢问,也没有人敢表示反对。
司马玮随后又将诏令传示司马亮卫瓘的僚属,对他们说此事只追究司马亮卫瓘二人,只要大家各守本分,概不连坐,以此分化瓦解司马亮卫瓘的力量。
这本是当年卫瓘对付邓艾的办法,在这里照样有效。
准备工作做完,李肇和公孙宏在司马玮的命令下冲向司马亮的王府,清河王司马遐则负责收捕卫瓘。
一切都在夜里悄悄发生,司马亮直到此时还一无所知,他正在酣睡当中忽然被人叫起,他的帐下督李龙跄踉着奔了进来。
李龙几句话就交待了突发而至的灾祸,要司马亮立刻组织人马,严阵以待,准备应付巨变,可是司马亮到了这时还疑心这是谣传,迟疑着有没有这样的必要。
居于上位惰性生成的门阀贵族是真的失去了必要的忧患意识和行动能力了,他连判断力也丧失了。
司马亮在这里迟疑,公孙宏李肇在向这里进发,时间不大,忽听到王府门外一阵喧哗,司马亮急忙登高而视,却见府外已经被大兵包围了起来,黑夜里看去几不知有多少人马。

司马亮不由魂飞魄散,他勉强朝外喊道:“我并无二心,为什么加罪于我?”
公孙宏在外答道:“我等但知奉诏讨逆,其他一概不知!”
司马亮道:“既是奉诏,把诏书拿来我看!”
到了此时司马亮就该心如明镜一般,有无诏书,看不看诏书,又有什么要紧?别人要害你才是根本,都兵临府外了,你还要希望那些人跟你讲文明吗?没有诏书难道那些人就会觉得理亏退兵,有了诏书你就该乖乖听命受缚吗?逞口舌之勇你也不看看什么时候,什么对象!
公孙宏手里没有诏书,自然懒得跟司马亮废话,他一声令下,士兵就齐声大喊,开始进攻。
司马亮吓得回身就跑,跑到屋里倒在椅子上竟象个娘们似的哭泣起来。他府内的长史李准愤怒大叫道:“这必是宫中的奸谋,王爷府中俊义如林,为什么不尽力一战?”司马亮还是下不了决心。
杨骏如此,司马亮又是如此,杨骏还可以说是心存侥幸,你司马亮有了前车之鉴,还不知道自己将是一种什么下场吗?
司马亮为人比杨骏较好,威信也比杨骏要高,他这样一位王爷不说是没有谋反的可能,就是真要对贾南风行什么废立之举,以他司马家最至亲长辈的身份来说,似乎也不能算是很无理的事情,因此司马玮的讨逆军除了几个首脑之外,很多将领士兵都对他深怀同情,不愿意拼力对付他,可是再消极的进攻,也架不住毫无抵抗,长驱直入,于是顷刻之间,李肇已到了司马亮面前。
李肇指挥士兵捆起司马亮,司马亮还在做妇人之叹,他仰天长叹道:“我的忠心天地可表,如何可以如此无道,妄杀无辜?”
六月天气,夜里亦是闷热异常,天气既热,司马亮又恐惧莫名,他身上汗出如浆,浸透了衣衫,士兵们把司马亮押到车上,一边驱车前行,一边还有几个人忍不住拿了东西替他搧风去凉。
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样一位年老德高的王爷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弄得如此之惨,不由人不心生怜悯。
除了怜悯同情大概还有不满不忿吧,李肇看到这种情况阒然而惊,普通士兵尚且如此,那些王公大臣会怎么样?害怕夜长梦多完不成贾后任务,还可能自己受到反噬的李肇当机立断,高声大叫道:“有谁斩了逆贼司马亮,赏布千匹!”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乱兵中自然什么人都有,那些人在利益驱使之下,瞬间都忘了一切,争先恐后一拥而上。割鼻子的割鼻子,扯耳朵的扯耳朵,挖眼睛的挖眼睛,砍手脚的砍手脚,竟一会儿工夫就把司马亮分了尸。
司马亮惨死之后被抛尸北门,随后他的儿子司马矩也被杀死,唯有他的另几个小儿子司马羕等年纪还幼,事先被几个奴婢背负着偷偷逃走,才得以幸免。
司马羕等逃匿到与司马亮有姻亲的临海侯裴楷家,其时外调为安南将军的裴楷封锁消息,密密保护,一夜八迁,才为司马亮留下了根苗。
这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
(求票求收藏,谢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