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小人物手中的历史杠杆 (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河王司马遐带兵突至卫瓘府外,宣布诏令收捕卫瓘,卫瓘府中众人也疑心这是伪诏,劝卫瓘上表辩护,待确定后再接受命令,但是卫瓘不想抗旨,坦然而出。
他大概知道自己的势力不足与对方相抗,同时又觉得自己坦坦荡荡,因此不愿意反而因反抗坐实其罪,累及子孙全家。
诏令也说是但捕卫瓘一人,免去其职的。
但是卫瓘有一着却万万没有料到,正当他来到外面准备束手就擒的时候,冷不防他身后忽然有一个人一刀向他砍来。
卫瓘不是武林高手,既不能飘然而出,移行换位,又不能运用铁布衫把大刀震飞九霄云外,那人手起刀落,就将卫瓘砍作了两段,他随后又趁势而入,捉到卫瓘的儿孙六人,也统统一刀了结。
这个人的确够狠。
此人名叫荣晦,原本在卫瓘手下做一个帐下督,他因为有不法行为,因此被卫瓘驱逐,便借着这个机会报仇来了。
这么好的机会怎能放过?我不法那是我的事,你处理我就是得罪我,小人是从来不肯承认自己有错的,杀人犯都会觉得自己是情有可原的,他杀人有理,惩处他的人就是他的仇敌,不是就有一个杀人犯曾经这样为自己辩解吗?他说:“我不过就是想让自己过的好点,我有什么错?”他要过的好,就不能让别人活,他要过的好,就应该牺牲别人。
荣晦杀了这几个人还不想罢手,但是他再没有找到别的人,卫瓘的另两个孙子卫璪卫玠有病在某处大夫家就医,脱了过去。
待司马遐进到里面,荣晦已屠杀完毕,司马遐见荣晦擅自做主杀了这么多人,登时大怒,把荣晦大骂了一顿,喝令他立即自去司马玮处汇报。
司马遐荣晦去了司马玮处不久,公孙宏李肇也来到缴令,司马玮松了口气。
他对于杀人的事一句话没有说,这或者正是他希望的,他怕的是司马亮卫瓘不死,他等在这里的滋味恐怕比司马亮卫瓘被捉时的心情更为复杂忧惧。
岐盛计谋得逞,又趁机向司马玮献计道:“司马亮卫瓘虽然被杀,但是贾谧郭彰还没有除去,应该借着这个机会将他们一同剪灭,才能够一正王室,得安天下。”
岐盛不只是为保全自己,他是真为司马玮着想,对于司马玮来说,他要巩固自己的地位,真正地掌控大权,安定天下,匡扶王室,他实在有这个必要。他现在也有这个能力,他正可以挟现在的威势,一举成功,永绝后患。

贾南风是怎样一种人,岐盛很知道,司马玮也应该很知道,有她在,司马玮终不免要时时受制于人,还不定什么时候步上杨骏司马亮卫瓘的后尘。
贾后或不可杀,不好杀,但是贾谧郭彰等人一除,她孤掌难鸣,在这时再对她实施有效的打压,她还能有什么能为?
司马玮的回答是:“这。。。。。。这事恐怕不可吧。”
他的眼光远没有岐盛的尖锐,他也不够狠毒,他不愿意乱上加乱,再制造更多的杀戮,或许还拘泥于某种义气吧,贾家的人可是他的同盟。
但是贾南风却就没他那么仁义了,她这个人做起事来心中没有半分牵绊,当行则行,心身合一,绝对的宗师风范。
只是这报应实在来得太快。
司马玮既然如此,岐盛当然不便多说,不敢多说,他只有叹息而出,他叹息司马玮放弃了绝好的机会,却没有想到失去这种机会对他会有多大的影响。
他也没有料到事情会有那么快的转机,以至于措手不及,得不到重新理牌转身的机会。
天亮以后,一夜未睡的贾南风坐在宫中并没有太多的喜悦,这个黑脸的丑妇的心计很深,让人捉摸不透,这时候董猛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董猛行礼完毕,对贾南风说:“楚王诛杀了司马亮卫瓘二人,威权在手,试问皇帝皇后从此如何得安?何不借着司马玮擅杀大臣的罪名,一除后患?”
这话是张华让董猛来说的,表面上张华是为了他该名正言顺地尽忠的惠帝贾后着想,实际上不只如此,张华此时肯定是深恨起了司马玮,他随随便便就杀了这样两个显赫的重臣,制造了这样大的动乱,这样的人不但可恨,而且很让人恐惧。
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掌了大权,别人还能活得安稳吗?朝廷还能安宁,国家还能有前途吗?于公于私,这个人都不能让他活下去!
在张华眼里,作为女人的贾南风显然是不如司马玮更足以让人担忧的,重要的她还是当朝的国母,不便于非议,更不敢有其他之想,因此张华一得到了司马亮卫瓘的噩耗,立刻为贾南风献上了这个计策。
贾南风听后大喜,说:“我的顾虑正在这里,卿等与我所见略同,就请转告张公,速行此计。”
张华得到董猛的回话,立刻去了惠帝那里请出驺虞幡,交予殿中将军王宫去了司马玮那里。
(求票求收藏。)
(下一周将每天三章,谢谢大家支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