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集 我库存一百万发总够用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柳条沟村的粮食一直是个大问题,在八路军没来之前,柳条沟村的粮食略有富余,自从第四团进驻后,这粮食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赵政委,这马上要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了,这队伍上的粮食……”柳条沟村村长张宗昌找到赵徽,跟他说明村里的存粮已经不足以支撑第四团在村中驻扎。
“张村长,你放心,我们不会给老百姓添麻烦。粮食的事情,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赵徽也明白现在村里存粮不足是个大问题,搞不上就要影响军民和谐。
于是在当天晚上,赵徽和刘子傅合计应该到外线打几场伏击战,缴获一些敌人的粮食以应急。
“儿子,刘子傅他们准备打仗了。”监听第四团谈话的林玉山对林宪天说道:
“啊!知道了。”林宪天回应一声。
林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在村中几处人员聚集区中安置了窃听器,刘子傅的团部也在其中。刘子傅可能想不到,在他和赵徽谈话的八仙桌背面犄角里,还粘着一颗窃听器。
德国的机枪不好偷,林宪天和林玉山德国几处军营观察了一个多月,才赶上一次他们的军事演习。
一处缓坡的最高点,一堆沙包垒砌的机枪阵地旁,几个德国士兵围在一起好像在等待什么。
“好像炊事车迟到了。”一个战士看看自己的手表。
“是迟到了。”另一个战士说道:
“猜猜今天吃什么?”一个坐在沙袋上,解下钢盔活动脖子的战士说道:
“不会有香肠吧”一个明显望眼欲穿的战士说道:
“错,是火腿。”军官用望远镜瞄了瞄炊事马车可能来的方向。
就在他们等待炊事马车的到来,不远的地方,一家三口也在等待这些士兵离开机枪阵地的一刻。
“真有意思,炊事马车在半路上让炮车给顶了。估计一时半会马车是不会来了。”林家自然把德国士兵看的远。
“真可惜那些火腿了。”林宪天看到有不少火腿散落到泥地里。
“要不晚上,咱们找家火腿店打劫掉?”许红莲看林宪天对火腿发呆,于是建议道: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完咱们就回家。”林玉山拒绝了许红莲的好意。
缓坡上的德国士兵开始围着机枪阵地打转转,军官也在不时看着手表。就在这些战士有些丧气时,炊事马车出现在远处的缓坡上。
等马车临近时,几个士兵欢跳着冲向马车。而军官则整理自己的军服后,信步走向马车。就在他们围着马车领食物时,林家父子冲向机枪阵地,两人抬起机枪就往回跑。感谢运输艇的隐身功能,这一切都在隐形中进行直到结束。
而分发食物的伙夫则在分发完食物后,抬头看了一眼机枪阵地。“机枪!机枪阵地没了!”伙夫高喊道:
其他士兵回头一看,都傻了眼,缓坡上的机枪阵地消失了。于是一群人扔下饭盒,跑上缓坡。等他们跑上缓坡,机枪阵地也现出了原型。而阵地中的机枪和一箱空包弹成了林家的战利品。
刘子傅发现他从林家搞到的三支狙击步枪,还是很值个的。三次伏击战,敌人的火力支柱——机枪,根本没有发言权,唯一的不好,就是一个不小心,狙击步枪子弹很容易连人带枪一起打碎,为此刘子傅很是光火了一阵。
不过狙击步枪也不是万能的,至少遇到躲在掩体后面的掷弹筒就没招了。所以刘子傅在后来的战斗中,命令狙击手第一个目标就是消灭掷弹筒,然后才是军官、机枪手。
第四团在涞源地区一连打了三仗,消灭了一百多鬼子和伪军,也着实充实了一下,本来就不富裕的第四团。
刘子傅看到出山后,赵徽招收的一群新兵,就对自己说道:“以后看谁,还敢说我是‘加强连连长’。”
现在的第四团,已经不是那个起家,只有二百来人的架子团了。经过几轮扩充,第四团已经扩充成为拥有五个步兵连的小团。只是部队里新兵居多,战斗力堪忧。
“这是这次出山缴获的日军个人物品和军刀。”林宪天看着刘子傅带来的一堆还带着污血的日军个人物品,心中一阵无语。
“等会,我分检一下。”林宪天把几人安置好,便开始了辨识分检日军个人物品的工作。
三把军刀中两把是加工产品,一把是手工打造的。而空烟盒、日记本、家人的照片,七零八落收罗了半天,林宪天决定给刘子傅论斤称。
“这把刀符合我的要求,其他物品论斤称,再换算成点数。”林宪天把那把手工打造的军刀收好后,拿出一张表格,上面是可以在林家兑换的武器价格点数。

刘子傅云山雾罩地看林宪天一阵忙活,最后接过兑换价格表,再看看自己手头的点数,心中有种说不清的滋味。
“我能想想再兑换吗?”刘子傅仔细看了一遍表格,便对林宪天说道:
林宪天点点头。
“这是可以在林家换到的东西。”刘子傅把表格放到桌子上。
赵徽拿起看了一遍,又扫了一眼表格右下角的余额点数。“看来咱们那两个新兵连的武器有着落了。”赵徽虽然高兴,但还是搞不清林家的目前。
“把这份表格誊抄几份给其他分区送去,看他们那里有没有什么可以压榨的油水。同时给师部也要发一份。”刘子傅交代道:
“好,我这就组织人去誊抄。”赵徽起身出门。
军区司令部。
“这林家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聂政委在看到誊抄的一份武器兑换价格表后笑着说道:
“我看这倒是个好机会,林家收集的东西中没有武器,只有日军的个人物品,我们的战士完全可以在打扫战场之余,把这些物品收集到,这样也能减轻部队的后勤压力。”郭副参谋长考虑道:
“就怕这林家撑不住咱们这么兑换。”聂政委晃了晃手中的价格表。
“一个百团大战才用了七十万发子弹,我库存一百万发总够用了吧。”林玉山翻着表格逐一核对地下仓库存储的弹药数量。
这个庞大的地下洞库群,是林玉山依照主脑给出的设计蓝本设计建造的,为了这个地下洞库群,林玉山也和林宪天一样足不出户,天天在一层地上室里监视建造。
“不知道他们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换得起这套子弹生产线?”林玉山看着一溜用塑料布罩着的机床说道:
“就算换下来,原材料供应也是个事。”林宪天非常明白没有工业基础做支撑的后果。
原本林家想给八路军提供生产弹药的专用机床,但八路军基本没有任何工业基础,所以就算提供也是白扔,最后林家想出这样一个兑换点的方式,来让八路军兑换自己需要的东西。
“同样是日生产一万发子弹的生产线,差距也太大了吧。”林宪天看着一份生产线说明书说道:
这就是智能化和机械自动化的区别。虽然都是半自动生产线,机械自动化生产线想更换生产规格和品种很困难,而智能化生产线则不然,只要更换刀具和模具,以及修改一下机床电脑里的参数,就可以转行生产其他规格和型号的产品。所以说在数控机床出现前,这种机械自动化生产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
“我现在突然明白,为什么苏联能爆T-34坦克海了。这就是机械自动化生产线的功劳。”林宪天在看完整套生产线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感谢朱广全《论“工业母鸡”》)
林家的一张兑换价格表,让晋察冀边区所有部队都看到另一条搞到武器弹药的门路。于是一时间柳条沟村门庭若市,各路“诸侯”聚聚一堂。
“你换了多少?”这是来往柳条沟村的所有指战员打招呼时,问的最多的一句话。
“哈哈,两把尉官刀,就抵得上你老倌四筐零碎。”刚换到武器的干部取笑一位用扁担挑日军个人物品来的干部。
“笑个屁,这还有一把佐官刀,不信比过你的尉官刀。”那年老些的干部一脸的蔑视。
“你把你们团长缴获的宝刀都拿来了,不怕那老小子回去找你拼命?”刚刚取笑完人家的干部惊讶地问道:
“你当我们团长那么小气呢?要是这把刀能换上一个连的装备……”那年老些的干部自己想象道:
随着一轮兑换热潮的过去,日军方面也知道林家的存在,于是一场针对柳条沟村的扫荡作战开始了。
“林先生,根据我们的情报,鬼子要对咱们这里进行扫荡。”刘子傅和刘昌平一起来到林家,通知林家这个消息。
“鬼子的消息可够快的。”林宪天一点不在乎地说道:
“说说看你们打算怎么办?”林玉山也不紧张,只是问问刘子傅和刘昌平的对策。
“主力负责阻击来敌,地方上把老百姓转移进山。等鬼子扫荡结束后,再出来。”刘子傅解释的很简单。
“那也行,山谷里还存有一批武器没有兑换出去,就暂时借给你们团使用,我家也到其他地方避避风头。”林玉山把山谷里存放的剩余武器借给刘子傅他们,而林家又要到运输艇上或者是大山深处的地洞里,躲上一段时间。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