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诱惑—趴着门看宋史(004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当皇帝的滋味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五,整个京城笼罩在庄严神圣的气氛之中。读…啦在宰相带领下,百官身着朝服,在殿前台阶依次排列。翰林承旨陶谷从衣袖中取出禅位诏书,庄严地将诏书慢慢展开,然后用那种不男不女、阴阳怪气的音调宣读一大堆文绉绉的东西。其实大概意思就一句话:现在的皇帝不姓柴而姓赵,他是顺应天命登基的,以后大家都要听他的。
宣读完毕,还有极其庄重的礼仪活动:周恭帝要三次从皇位下来,请赵匡胤就位,而赵匡胤也必须礼貌地辞让三次,最后,周恭帝还要让位,赵匡胤则做出实在不好意思的姿态,很是“委屈”地接受对方重托,登上皇帝宝座,然后进行宣誓就职演说:首先肯定周恭帝的伟大贡献;然后说明自己任重道远;最后保证坚持在周恭帝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话毕,百官下拜,三呼万岁。
历史上的这套把戏大家应该也看惯了,封建社会历来都是如此。但这一套不演也是不行的,大家各有所需,大臣演完后可以升官发财,赵匡胤演完后可以做皇帝,可以说是双赢。
不管我们如何鄙视这套把戏,但王朝建立的事实及其对历史深远的影响是绝对存在的。

就在这一天,大宋王朝建立了,她将以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延续三百一十九年,并将她的影响扩展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她的光辉,她的荣耀,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拥有的;她的阴暗,她的丑恶,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承受的。
公元960年正月初五,这个日子将被历史永远铭记,在这一天,一个伟大的王朝建立了。
在纷乱不堪的五代,赵匡胤创造了两个奇迹。首先,他从一文不名的流浪汉到当上皇帝,只用了十年时间,即位的时候不过三十三岁。另外,几乎兵不血刃地发动了一场成功的兵变。第一个奇迹主要归功于赵匡胤太过强悍,属于个人能力问题,其他人很难模仿。而第二个奇迹就具普遍意义。历数五代十国,发动兵变而成为皇帝的不在少数,所谓的陈桥兵变,倘若不是有日后数百年稳固的大宋江山,则无异于其他任何一次兵变。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对于当时的将士与百姓,他们对这样的兵变并不会如何吃惊,新皇帝换旧皇帝,新朝代换旧朝代,他们见得多了。惟一能让他们动心的是,久乱思治的老百姓盼望有一个贤明的君主能一统江山,使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而后来的事实告诉我们,他真的做到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