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诱惑—趴着门看宋史(004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个时候的人们,肯定没有这么幸运于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新皇帝的敬仰——现场围观。
看着欢呼的场面,赵匡胤神采飞扬,异常高兴。
御辇浩浩荡荡驶过御街,来到大溪桥,前面突然锣鼓喧天,非常热闹。有卫士前来禀报,说民间为给新皇帝助兴,特地在前面表演“旱教”。
所谓“旱教”,又称“杂乐百戏”,包括武打格斗、鬼神戏、杂剧、马术等等。(形式如此多种多样,比现在的演唱会好看多了。)
对表演者要求极高,不但武艺精湛,嗓子也得圆润,另外,长相还要对得起观众——俊美。估计在今天那淘汰率肯定是很高的,我掐指算了一下,自改革开放以来,能达到这个高度的只有一个人:成龙。
春光灿烂的赵匡胤听话,洋洋得意,觉得自己这个新皇帝深得人心才会有如此大的魅力,不但不请自来,还免门票读啦网网友发布)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毫不犹豫地传旨——停驾观赏。
要说“旱教”演员们身手果真了得,直看得赵匡胤眼花缭乱、忘乎所以,甚至时不时地还往扶手上一拍,大声叫好。
看得如此着迷,我估计他下一步就准备走上舞台和演员们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了。可惜,演员们根本不想要他的精神鼓励,物质比精神更实在。不过,他们想要的物质实在是太大了——赵匡胤的人头。
于是,就在节目快要落幕的时候,一支冷箭射向了御辇。
就在大家血液几乎要凝固的时候,剑却出人意料地偏离了本该走的轨道,最后紧擦御辇,射在车后的黄伞上。
赵匡胤躲过一劫。
气急败坏的赵皇帝顿时火冒三丈,当即下令拿下所有“旱教”成员及“可疑观众”。皇帝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这案子算是通了天,皇帝大人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差点被人当场“革命”,而行凶者竟然是几个卖唱、耍杂技的。这要换在今天,绝对是超级八卦新闻。什么宫廷黑幕、王位之争必定纷纷出炉,有实力的还请几个著名评论家和分析师现场炒作。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当时这起案件的处理却是异常的低调,几乎所有的历史记录都只寥寥几句、讳莫如深,似乎在隐藏着什么。
当然,结论还是有的。经过详细审讯,犯罪嫌疑人朱某(化名)、李某(化名)等十七人对自己的罪行集体性供认不讳。最后,为争取宽大处理,他们最后供出了此案的幕后黑手——在押的十七人(无一漏报)。
经反复核查,此案作终审判决,也不用交检察院起诉,以上十七人全部被即刻斩首示众。
这案子到这里就算结了,但真相却似乎并未大白。因为还有一个始终未能解释的问题——杀人动机。
要知道,刺杀实在是个了不得的大事情,绝不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根据经济学原理,敢于冒这个险的人,必定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收益大于风险。
亏本的买卖从来没人愿意做,那到底是什么收益使得他们敢于干出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呢?显然,那个年头诸如巴勒斯坦、伊拉克式的自杀性爆炸事件的执行者还不存在。
而最大的疑点是后周残余势力和各地方军阀(节度使),因为根据成本核算,只要赵匡胤死了,他们占到的便宜最大。但问题是所有的卷宗均未提及任何一位后周或者地方高官。
这是一个没有动机的案件,参与其中的人却并不是受益者,这似乎让人很难理解。由于一直没有公开关于这起案件的绝密档案,这个案子仍然是一团糨糊,搞不清动机,也搞不清真相。不过,从接下来赵皇帝使用的一系列手段,我们可以断定,他本人一定知道答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