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银票(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家大哥:感谢大家的关注,对于大家关心的太监问题,这种很吓人的病,老向不会得,牛年,老向整40了,这是一个早已脱离热血年华的年龄,老向曾经说过我会用老黄牛的精神写作,小车不倒就一直推下去老向这个年龄段,只会阳痿,不会太监。
也正因为是老黄牛,才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写的慢。浮躁网络时代写手另一个致命病,老向只能在这头老牛背上狠狠抽一鞭子,以便他走的快一点……
周宗哈哈大笑:“王爷,你太小看周氏族人了,这帮野小子都憋着劲要干番事业呢,王爷成就秦皇汉武之功,周家人跟着挣几个爵位亦非不可能,远遁海外是吓不住他们的,王爷可知周家商队正欲开拓海外市场?”
“事成之后,给周家一个海外王,也是易事。不过现在不是说”李煜一笑,很开心,周家终于捆在自己的战车上了,从娥皇口中,李煜已经知道周家的经济势力实非小可,周家商铺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开遍了整个中国,商队四通八达,只不过此刻商贾地位低下,除了出了个周宗这样一个异数,再也无人踏足官场,事实上就在此刻整个中国,商业,官场来往自如的也只有他一个。周宗有此成就,全赖当年全力支持李煜的他爷爷,烈祖李弁。所以听到李煜有一个更大的赌局,周宗立刻就不顾一切冲上来,实是品味过其中无上滋味的。
对于李煜来说,多金而迫切需要改善自身地位的周家人是最好拉拢的人群,不过是封几个爵位而已,只要出了力,爵位还不是多的是?空头支票,谁不会开?实是要钱没钱,要人没有的李煜现今最需要的人。
看着若有所思的周宗,李煜一笑,已经上钩的鱼,无论如何也是挣不脱的。“不说这个了,岳丈,我们说说以后该做的事。”
海外王的允诺对周宗刺激非小,他深吸了一口气,躬身道:“但请王爷吩咐。”
李煜赶紧搀住他:“岳丈,你这是干什么?让娥皇看见,可了不得!”李煜真有点急了,无论从哪方面看,对周宗都得特别礼遇,这样的礼节,他可受不了。
绸缪顷刻,李煜才道:“还是小王新前所说,对于朝政,我们不搅和,不参与,岳丈只需留意朝野动向即可,岳丈的主要精力放在聚财上,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小王想做点事情根本不可能。”
“王爷放心,”周宗慨然道,“老夫5日内可以调集白银100万两,要是给老夫一个月时间,拆兑商家,500万两也有可能调集的来!”
李煜倒吸口冷气,周宗被称为天下第一财神真名不虚传史载赵匡胤陈桥兵变登基,中主献捐20000匹,银10000两。李煜登基,进献赵匡胤两千两金器,20000两银器,30000匹绫罗绸缎,宋朝君臣哑然失色。这在当时已是了不得的大礼,使宋举朝产生抽南唐血,壮大自己的英明政策,李煜想破财免灾,却不知引来绿光油油的目光。周宗5日内就可以调集白银300万两,李煜的大手笔相比,不过小巫见大巫。
李煜感慨一番,摇摇头。周宗一愣:“王爷嫌少?”
“哪里?这些银子用来吃吃喝喝多少人几辈子都花不完,用来打仗,用来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不过杯水车薪。”
“王爷,我唐共60万军队,一年的军费不过200余万两银子,你要养多少军队?”
李煜一愣,他还真不知道用多少银子能够养活一支军队,事以至此,却只能强自说下去:“你说的那种给饭吃就能参军的兵?那种兵不要也罢,小王不要则已,要就要那种装备精良,百战百胜的无敌军队,打仗不是靠人多……岳丈,即使这些钱能够建立起一支军队又怎么样?你能一个月给小王100万两?恕小王直言,你这是抽血,你有多少血可以抽?”
周宗默然,女婿的抽血之说,他虽不能尽懂,却可意会,真的源源不断的往无底洞里扔银子,他绝对受不了,整个家族都会被拖垮。“那怎么办?”周宗脸色有点难看,他肯拿出这么多银子,为的就是支持起女婿的事业,如果女婿成功,自己这个襄助首功是逃不了的,如今以顷家之力仍无法满足女婿的愿望,不觉有些心灰。
“抽血不成,就造血嘛。”李煜笑。
“造血?”
“是造血,岳丈可以拿出一笔银子,我们用这笔银子来做生意,生意赚来的钱,只用于小王的计划,这样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银子,也不会对岳丈别的生意产生影响,岳丈觉得如此可好?”
周宗眼睛一亮,他是做生意做老了的人,马上就明白李煜抛出来的基金计划远比由自己往外掏银子来的好。
“如此最好,不知王爷要多少银子?又要做什么生意?”
“小王要做一个我们这里没有过的生意,这是小王从金龙国里学来的,在金龙国里做这种生意的人都是最有钱的人,相信以岳丈的财力和能力一定会赚得自己都害怕!”李煜微笑着,开始慢慢兜售自己的别有用心的计划。
“金龙国里的?最有钱的人才能做的生意?”周宗眉头蹙起老高,小心地问道:“真有个金龙国?”
李煜面色严肃地点点头,这时候可不能吓着老丈人。周宗似信非信地瞥了李煜一眼,不无警惕地问:“什么生意?需要多少银子?”

“银票!”李煜信心十足吐出自己并不熟悉的两个字。
“银票?”周宗脸上一片茫然,努力地思索起来,“银票?银票是不是与钱庄有关?”
李煜露出既是真实,又有点虚伪的惊讶表情:“岳丈真是天纵其才,小王还没有解释,您就明白了……难怪娥皇那么聪明,原来都是岳丈所赐啊……”
“哪里哪里……”周宗谦逊着,可老脸上的得意表情瞒不过任何人,这是任何父亲听到别人夸赞自己子女都会有的表情。
“银票其实是统称,它包括做大额生意用的支票和私人小额存款用的存单……”
古代银票发行和纸币发行历史有关。银票其实是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
现在没有银票,纸币这种东西,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也要到几十年后才在四川出现。李煜兜售的不是“交子”,而是他根据自己的现代银行一鳞半爪的知识,加上想象凑成的银票。李煜急于让老丈人接受银票是因为他知道,银行是最能够聚拢资金的。
“银票,就是由……钱庄发行的有硬通币(金或者银)做后盾的纸质凭证,它的最浅显的好处就是便于携带,商人可以在金陵我们的钱庄存上一笔钱,然后揣着我们发行的银票,轻车疾行,到想用银子的地方,比如洪州,我们另一个钱庄提同等数量的银子。是否便捷安全?”李煜笑问一头雾水的周宗。
周宗喑了口唾沫,眼睛亮闪闪:“当然便捷安全了,押运银子,千里转移是商人最头疼的事情,如果有这种银票,他们还不乐翻天?可是,我们怎么赚钱呢?他们在这里存下的银子,我们不是给他们运到洪州,他们的运转费用不就要我们支付,我们还怎么赚钱?”
“发行银票的钱庄赚钱的渠道很多,首先就是收费,对于要进行远距离银子转运的商人进行收费。从金陵到洪州,运100000两银子需要多少银子?”
周宗略算了一下道:“从金陵到洪州500里,至少需要1500两银子,这还算好的,要是往边境,战乱之地运,没有10000两根本就没有镖局肯承揽,这还不保平安运到……”
“好,我们就以到洪州1500两为例,我们收一半,750两,会不会有商人要用我们的银票运银?”
“那我们的钱庄的门就会被挤破的。”周宗苦笑,“可是我们就得赔的当裤子。”
“谁说我们一定要运?”李煜笑的很开心,老丈人的苦脸看上去很有趣,“我们按照每个地方用银的多少,各留一笔准备金就足以应付的了。”
“要是商人都从一个地方提银子怎么办?就是留在多的银子也不够他们提的!”
“设立限制,应付这种极端挤兑,例如,500两银子立等可取,1000两以上要两日时间,10000两就要等十日,还要设立各级钱庄可以取银的上限,金陵,洪州这样的大地方日提银不得超过10000两,县府50000两,10000两不等,还要提前告知。我们不是不运银子,而是我们运银的次数少而已,这样银子就省出来了。还有,我们可以吸纳散户在我们各地钱庄存银子抵消这种准备金不足的情况。”
“岳丈不要小看了平民百姓手里的散银,你钱庄收利银,他们当然不愿意把银子放到钱庄里面,但是如果我们给他们一点点利息,岳丈想他们愿不愿意把银子送给我们保管?”
“当然愿意了,可是我们不就赔了吗?”
“赔不了,我们会赚的睡觉都笑,我们可以以数倍的利息把银子借贷给需要钱的商人。”看着周宗迷茫的样子,又添上一句,“从我们这里的借贷的商人要用房产,土地做抵押,如果他们逾期不还钱的话,他们抵押的房产,土地就是我们钱庄的了。”
周宗思索着,忽然大声道:“我们最多只能让商人们半价抵押房产!要不他们都不还银子,房子不都砸我们手里了!”
李煜一惊,谁说古人笨,自己就把他脑袋拧下来。穿来的时候,美国次贷危机正演的如火如荼……
“王爷,此事关系重大,且容老夫找些钱庄同仁商量商量。”
“当然,岳丈请。”李煜实心诚意地希望周宗找寻资深人士共同探讨,他发现自己最后只启发而不参与,否则……
周宗被人踢了一脚的烈马一样,转瞬就不见踪迹,看得李煜目瞪口呆。醒过神,娥皇已俏生生站立面前:“王爷,妾父怎么了?跑得那么快。”
“哦,刚才你家来人报称岳母大人给你生了个小弟弟,他当然跑的快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