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惠泉 第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
锡惠两山映,东西皆称禅,惠山寺枕于惠山,朝于锡山,山水映映松柏翠,好番世外气色。无锡锡山山无锡,这锡山便是独矗一峰,高不甚高,险不甚险,却因无锡之名而独胜。此时山道之上一行游人,西太湖首领许都江,便是东道主人热情引道,史三少爷与那胡师傅主宾,其后更有小居先生乌秀才随行。
“不是早起还说,他两个都无大碍么?怎个这会工夫,丁大头又个大危了呢?”
游山玩水自在事,偏个史三少爷关心下属,走走几步又回身,相讯你个居神医。
“这个么,他昨日便是命悬一线来,挺一挺或可得脱生天,弛一弛又当直堕地狱,一挺一弛全凭造化天意,这鬼神邀伙之事,却不是我等医家能够手掌全握的。”
这医者医者,生人一半死人一半寻常事,小居先生话说如此,却也不怕有损神医名头。
“喔,喔,居先生总也费心了,救下秦大郎便好,救下秦大郎便好。”
史三少大松口气,与那胡师傅对看一眼,嘴上分明带喜。
面上笑嘻嘻,不是好东西,你这一般话说,有人听来大为恶感,一边上乌秀才不由插话:
“是啊,这秦大哥好歹两肋插刀,行得端做得正,我家居先生便是不救,老天也自该活了他命的。这丁大哥就怎个话说?该当两肋插刀,他却一刀走偏,险险伤了肝胆的,有道是肝胆相照肝胆相照,他个肝胆不得来相照,便是想医难医,天派神仙都救不来了的。”
“啊,是么?是么?他便是伤了肝胆么?”
史三少尽着哼哼哈。
“是啊,人无肝胆立时休,我便是侥幸难医来。”
有行两肋插刀,无为肝胆相照,你个小官一语双关,小居先生不觉会意笑来。
“这锡山之上古来是有产锡的,便是后来采尽了,此地便才叫做无锡。”
这游迹必得访古,许大爷导游当得,也自说起古来。
“这锡原是合铜做兵器用,故而此地有锡便得出兵火,无锡反而得安宁,所以谚曰: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平。无锡无锡也是因而得名吧。”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乌秀才确是不少读书。
“有锡兵,无锡宁,但愿总个天下太平无锡好。”
小居先生也个感叹。
上不多远,其上一亭,其上匾曰:观涧亭。背身而望对过惠山山间,果然遥遥滔滔霍霍,一带溪涧奔突不绝,便是一夕雨势,至今尚不缓解。
“这惠山一脉,虽说无险无峻,却也有称江南第一山呢。”
许大爷信手一点,好个绿水青山。
“是么?这便叫做江南第一山么?都说江南小巧多灵秀,这江南第一山,比之些个三山五岳,却也忒个小器不少来。”
高门公子好游侠,史三少爷自是足迹到处多多,名川大山无漏,口气之中大有不屑。
“这险者可称为峰,这高者可称为山,这无锡惠山么,看着一象个土馒头,二象个坟墩头,勉强可称为丘,江南第一实是勉为其难的。”
一边胡师傅也语带轻视,说来却头头是道。
他们这一夸口,正个触发秀才雅谈:
“一山望着一山高,一山不到一山飘,无管什么三山五岳,空想不及眼门前,这当下可入眼的景致,总个最最现实惠。”
才刚会面重介绍,对方才有得知,你个少年小官非是居家随从,却个半徒半友邻居,小小年纪秀才郎,多少还刮目相看。此时史三少说来三山五岳,你个秀才横插东南西北,言语显着有所对戗,不免惹着公子挑衅起:
“这天下名山无尽,三山五岳有得到没得到,乌兄弟,这三山五岳之中你却有到过哪山哪岳?”

从小个豆腐穷人家,有船出门无车赶路,远哉远哉,离家难出二里,被人一下说中要害处,小乌秀才一下胀脸,红红彤彤热烫:
“这三山五岳么,我却是都从来未有到过的。”
“是么?这三山五岳你果真一处都未到过么?”
史三少显着优越了,话说沾沾自喜:
“象我便是七八岁上,就随着家人到东到西游山了,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三山五岳之三山,便是十岁之前就已游到了吧。”
“是,少爷自小来,确是跟着老爷走了不少所在的,便是那五岳,也是三番五次到得的。”
那胡师傅有被称做师傅,显然便是这少爷的伴师。
“有道是五岳归来不看山,我且问你,你可知五岳为哪五岳?”
史三少便是考问了。
人家已是不看山,你却恐怕不识山,乌秀才咽咽唾津,开口一一报来: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哎,所谓纸上谈兵,这几岳倒也说来不错。那我再问你,这五岳各为何特色?”
三少爷恁是咄咄逼人,与你小儿大为计较。
“这个么……。”
不遇一着难知一事,乌秀才又个舌头打结。
“东岳泰山为之雄,西岳华山为之险,北岳恒山为之幽,中岳嵩山为之峻,南岳衡山为之秀。”
史三少话来如数家珍,难免又得卖弄: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这五岳之中又唯东岳泰山独尊,历代皇帝都要去封禅则个。”
嘴里好歹掉出两句诗圣之言,史三少正当个洋洋得意,乌秀才再个插嘴:
“至圣先师孔夫子有言,登泰山而小天下,那登了泰山的,却非真个就得了天下做皇帝的。孔夫子还有言,登东山而小鲁,便是一山高于一地,自有它个一地绝处,便是我们立于这锡山,眼前也是大有景致的。”
“景致?景致?这峰不是峰谷不是谷的,哪来什么景致?乌兄弟,只怕你生来到现在,还不曾真正看过什么好山来,根本不识什么叫做景致吧?”
三少爷话带奚落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孰不知世上多有到得一山不识山的,见到景致不识景。也有身不动而心千里,胸中自有丘壑,便是闭坐家中满眼全是景致。”
乌秀才一时性起,不禁反唇相讥,随口诗吟道: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此为李白咏泰山诗,山以岳尊,岳为东最,泰山天下雄。”
小官转而又对小居先生言:
“还是这李诗仙,也有吟西岳华山之句,
西岳峥嵘何壮哉,
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
盘涡毂转秦地雷。”
眼见你个意气奋发信口拈来,小居先生也有心帮衬:
“便是南岳衡山,李太白也有诗么?”
“衡山苍苍入紫冥,
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飚吹散五峰雪,
往往飞花落洞庭。”
不待思索张口即来,乌秀才索性卖弄:
“这衡山有了,中岳嵩山也有。
我有万古宅,
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
挂在东溪松。”
“东南西中都有了,那北岳呢?恒山可有?”
小居先生帮着拍手叫绝。
“有,不过是题恒山悬空寺的。
危楼高千尺,
手可搞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下人。”
乌秀才朗朗吟诵,遂又话道:
“便还有一首呢,李白是将五岳都概括了。
兴酣落笔摇五岳,
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
汉水亦应西北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