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北撼天雷(宋夏战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大有家大的难处,偏偏碰上一些个心怀歹意、不三不四的邻居,这家就更难当了。赵宋的倾覆,有人说是被与蕞尔西夏的百年战争拖垮的。
说真的,我对西夏的感觉也不好,感觉这个党项人的国家很神秘,神秘的近似诡秘,就像那大漠戈壁上的孤魂野鬼,它们在沙丘之间盘旋舞蹈,那带着哨声的风儿就像他们在作祟。这个印象泰半来自那部所谓中日合拍,却极是张扬日本风格的《敦煌》。为了找寻文章的灵感,几日来,我重新阅读了井上靖先生的原著,带着我的感觉,带着我的戚愁,带着我梦中的伊人。书中写到赵行德最后一次想起那位回鹘公主,“回鹘王族的姑娘如同一个黑点从甘州城上坠落的情景鲜明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姑娘的脸色比生前更白皙,头发略带茶色而发亮,身体显得消瘦。岁月的流逝在行德的心中使回鹘姑娘产生如此的变化。”我想此时的行德,脸颊上已是挂满了珠泪;这岁月过了一千年,今天的读书人也一样已经是两腮挂泪了。
说党项人像大漠中的孤魂野鬼,首先是说他们的身世的奇异。党项人本是古羌人的一支,最早居住在今青海东南部的黄河九曲之地,在南北朝末期才进入我们的眼帘。最初却是以“拓跋”之姓进入中国历史的,这就让人总疑心他们跟鲜卑人的关系了。我高祖文皇帝开皇年间,一个叫拓跋宁丛的党项酋长,率领着千余家正式走进了中原王朝的历史;接着又是一个“托跋”,大约在贞观之初,党项拓跋部的酋长拓跋赤辞归附了唐朝,太宗任命他作西戎州都督,并赐姓“李”;最后又是一个“托跋”,唐朝末年,党项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参与镇压黄巢义军,为酬其功乃以其为定难军节度使,封爵夏国公,再赐李姓。自此党项人便有了银、夏、绥、宥、静这五州作为根据地。爷爷治河多年,总挂在嘴边一句“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一套”就是那时的定难五州。有了这五州的资本,改姓“李”了的托跋家族,保持着相对的独立,还利用一切时机,不断增强实力,参于抗衡。后唐长兴四年,李彝超甚至让大名鼎鼎的后唐明宗李嗣源也被迫妥协,不能染指他的定难五州。定难军的党项人成为一股不可小看的力量。《圣经》怎么说的,“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党项人也想做那根稻草。到了北宋初建,节度使李彝殷避太祖父讳改名叫了“彝兴”,并且接连出兵助新兴的宋朝讨伐北汉。继彝兴子光睿、孙继筠之后,历史的天平偏向了大宋。李继筠死后,党项内部因承袭问题发生内讧。新任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被迫向宋朝献出经营了三百年的定难五州之地,率领了族人迁居京师居住。太宗炅赐他国姓,名“保忠”,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党项李氏世代盘踞的根据地。似乎此时又是一个五代十国归附的完美例子了。
太庙里的赵玄朗、赵弘殷们也在奔走相告,又有冷猪肉吃了!酒当然是西西里的苏格兰威士忌,除了加冰、加水,还特别放了马耳他的鸡蛋。绝对是美国的生活方式!当然还有美女艳舞!
你听单田芳老先生的书,大概记得这么一句“名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没想到哇,没想到啊!”大概正是赵宋天子率文武百官在大庆殿饮宴,廊庑之下,百官云集,朱紫满朝,环佩叮当的时候。李继捧的族弟继迁却召集弟继冲和亲信张浦等人商议对策,逃到了党项聚居的地斤泽,图谋聚族起事。在族人面前,他拿出了远祖拓跋思忠的画像来号召党项族人,抗宋自立。“LiveFreeorDie”!靠!欺负我不懂党项话?“香蕉你个芭蜡,萝卜你个葱花!”

说到李继迁,我倒猛然想到一个地名和一个人名。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的李自成。党项民族最终化作了大漠黄沙中的孤魂野鬼,据说自成便是继迁的后人,继迁也是出生在这个小小山寨里。
李继迁起兵抗宋,在最初的时候着实不易。曾文正作文字游戏,“屡败屡战”用来形容这时的继迁也是不假。从太平兴国七年到雍熙三年,李继迁打了无数的败仗,连亲娘老子和自己的婆姨都被俘了去,最后又在浊轮川被宋军杀得大败,银州老营也丢了。除了他的老弟继冲和亲信张浦等人,地斤泽的兄弟几乎损失殆尽了。到了这步田地,李继迁自然想到了宋人的劲敌——辽朝皇帝耶律隆绪。李继捧能仰仗宋人,李继迁自然也能依靠辽人。他的亲信张浦被派去向辽朝求好,并要求结成婚娅关系。圣宗隆绪把宗室的年轻MM义成公主嫁给了他,并授他作“定难军节度使银夏绥宥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
朋友们,我们看世界历史大都有这个“政治婚姻”。古今中外,这都是桩好买卖,基本是一本万利的。外国的不说了,单看蒋宋联姻便是如此。这一结成裤裆里的关系,那就能当官、能掌权、能分肥、可发财、能长袖善舞、能得风得雨……内中的好处便宜说不胜说,并且也不必说,因为人人都知道。就是人在倒霉之时,因有裤裆里面的这层关系,纵使倒霉,也能另授优待.我们看我们的李继迁先生,一作了辽朝的驸马,得了PLMM不说,还开掘了政治资源,人气顿生。当然这其中好处的获得,就要看裤裆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定了,无法强求的。所以,我等没结婚的同志,定要努力,守得住贞洁,耐得住寂寞,要把你的处子之身敬献给一个好姑娘!
这下好了,夏州二李各自成了宋辽的活宝。当哥哥的得有当哥哥的样子,这点儿老大就是老大。已然归附宋朝的继捧,谋招继迁归宋。又赐以金银财物。向太宗皇帝撒谎,上书谎称继迁已“悔过归诚”,请赐官职。太宗乃赐国姓赵,改名保忠,即授继迁为银州刺史、充洛苑使。继迁也遣使向辽朝上表,表示要与继捧和好。宋朝的商州团练使翟守素于是凑了个趣儿,假冒党项人的名义,代奉表向本朝谢罪,表示悔过。于是又基本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了,李家的三兄弟都被赐了国姓,李继捧成了“赵保吉”,李继迁成了“赵保忠”,李继冲成了“赵保宁”。中国政治最多阿Q式的人物,搞政治有时是需要自我满足的。其实,在此后的数年中,夏周二李兄弟,在宋辽两国对立的漩涡中,明争暗斗,或好或恶。宋朝和辽朝**他们,他们也在**宋辽,不知道谁更爽一些?
可是李继迁不想闲着,他一心想的是尽快从宋朝手中收回夏州,收回定难五州之地,成为河西的霸主,再不受宋人和辽人的鸟气!至于亲情,屁话!那有民族情大吗?能有自己的利益大吗?于是继迁耍了继捧。在得知大宋的马军都指挥李继隆进讨的消息后,继捧派牙将李光祚通知继迁。继迁却捆了李光祚,轻骑夜袭李继捧,搞得继捧很狼狈地单骑逃回夏州,被州将赵光嗣押送汴京问罪。李继迁也没好果子吃,得知继捧被拿问进京后,迫于宋军锋芒放弃银州逃入大漠。宋太宗下诏削夺李继迁所赐姓名,并把夏州城毁灭掉,李继迁的老娘罔氏也最终病死在了大宋的延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