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绿点黑红
曹雪芹
脂砚斋畸笏叟
其人绿荫湿心
梦觉主人序
辞传闺秀而涉于幻者,故是书以梦名也。夫梦曰红楼,乃巨家大室儿女之情,事有真不真耳。[能说出此话者,乃知何为真,何为不真之人。]红楼富女,诗证香山;[要紧在“诗”,“死”也!]悟幻庄周,梦归蝴蝶。[“皆是血”之文,竟又飘逸。]作是书者藉以命名,为之《红楼梦》焉。尝思上古之书,有三坟、五典、八索、九邱,其次有《春秋》、《尚书》、志乘、檮杌,其事则圣贤齐治,世道兴衰,述者逼真直笔,读者有益身心。至于才子之书,释老之言,以及演义传奇,外篇野史,其事则窃古假名,人情好恶,编者托词讥讽,观者徒娱耳目。今夫《红楼梦》之书,立意以贾氏为主,甄姓为宾,明矣真少而假多也。假多即幻,幻即是梦。书之奚究其真假?惟取乎事之近理,词无妄诞。说梦岂无荒诞?乃幻中有情,情中有幻是也。[不能明言,则为之幻。]贾宝玉之顽石异生,应知琢磨成器,无乃溺于闺阁,幸耳《关雎》之风尚在。[此风乃“君子好逑”,终不忘黛玉之情。]林黛玉之仙草临胎,逆料良缘会合,岂意摧残兰蕙,惜乎《摽梅》之叹犹存。[此叹乃“頃筐塈之”,情情而死之怨。]似而不似,恍然若梦,斯情幻之变互矣。天地钟灵之气,实钟于女子,咏絮丸熊、工容兼美者,不一而足。贞淑薛姝为最,鬓婢嫋嫋,秀颖如此。列队红妆,钗成十二,犹有宝玉之痴情,未免风月浮泛。此则不然。天地乾道为刚,本秉于男子,簪缨华胄、垂绅执笏者代不乏人。方正贾老居尊,子侄跻跻,英年如此;世代朱衣,恩隆九五,不难功业华褒。此则亦不然。是则书之似真而又幻乎?[前说“假多即幻,幻即是梦”,此又以“幻”似真,乃言后回败亡,不敢示人故事。]此作者之辟旧套开生面之谓也。[“开生面”,乃言前人未言之言。]至于日用事物之间,婚丧喜庆之类,俨然大家体统;事有重出,词无再犯,其吟咏诗词,自属清新不落小说故套;言语动作之间,饮食起居之事,竟是庭闱形表,语谓因人,词多彻性,其诙谐戏谑,笔端生活未坠村编俗理。此作者工于叙事,善写性骨也。夫木槿大局,转瞬兴亡,警世醒而益醒;[唐.李颀《别梁锽》:“莫言富贵长可托,木槿朝看暮还落。”三国魏.阮籍《八十二》“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荣好未终朝,连飚陨其葩。”]太虚演曲,预定荣枯,乃是梦中说梦。说梦者谁?或言彼,或云此。既云梦者,宜乎虚无缥缈中出是书也。书之传述未终,余帙杳不可得;既云梦者,宜乎留其有余不尽,犹人之梦方觉,兀坐追思,置怀抱于永永也。甲辰岁菊月中浣梦觉主人识。[甲辰,乃1784乾隆四十九年。此时脂砚59岁,乃她为是书之最后努力也。何以如此肯定?且看后证。]
绿荫湿心序 
此书之由来,已经有八十一回前楔子交代矣。今幸而面世者,乃空空道人遗风尚存,湿心与众编辑反复看过此书,讨之论之再三再四之后,尤其是后三十回,确定其人其文之大旨,虽不能确定是否曹雪芹手笔,然而着意在闺阁中女儿之小性,只供“醉余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乃与前八十回一致。所以并无意任何大旨,更无意与干涉任何朝廷也。至于在上者衷情于深闺秀阁,竟于日理万机之余,行幸于女儿清净之境,实乃小女子之大幸事。在我等看来,与政老肺腑之言竟同者,乃“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何况五人同幸,正是“五凤齐飞入翰林”也。谁知结果竟不然者,实属意外之意外,与天理人心大相径庭。所以此书对那不知何时何代、何朝何年号之一皇上小有微词处,亦决非意在反对那位当今。凡真龙都有逆鳞的,我等凡夫俗人自己一身毛病,孽障一个,岂可十全于当今哉?然圣上自己以“十全”自比者,又如之奈何本书?所以本书之旨,亦决非反对任何一位皇上也。其中更有“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一点不错,更加发扬光大,以至于兆亿斯年可也。亘古第一之孔圣人有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又有蜀汉皇帝刘备道:“妻子如衣裳,兄弟如手足。”然而此书之始至末,越往后来,如何竟反不然?所谓“天地钟灵之气实钟于女子”,而男儿竟“渣滓浊沫”,几无例外;竟更有真假二玉自以为姊妹,同皈一假男,亦属意外之外。所以是书之后回亦与前八十回荒唐同,或者更甚?唯一可以解释之处,是此间天地世界皆同者,乃是“天地乾道为刚,本秉于男子,簪缨华胄、垂绅执笏者代不乏人”之世界。只是意外之外,尚有此间小女儿一片天地也。所以有女娲炼“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之说,成其一派荒唐之言。此一派荒唐谬在人间以女儿为最珍,男人若以为“养”,以为“衣裳”,则身外之物多多益善;得之可喜,毁之无所谓之间,英雄蜂起,谋为“天下第一风流人物”者代不乏人。以至于兄弟相间,女儿血泪,岂不又谬?竟又大道!所以此书绝顶荒唐之言,——只未直言者,今由绿荫代言之,乃男子独尊世界之未世也。然而男人本能花心,不悟者从古至今不绝,亦属无可奈何,接着镜花水月而去矣。此一世界观如何?称得起是一种世界观吗?自然比不过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但是的的确确,比马克思早了一百年。
 绿荫湿心2006/12/26
说明
这本《绿点黑红》实在并不怎样,乃是其人所弃,绿荫偶拾,出版社胡涂,得以半抱琵琶,故不敢用《红楼梦》、《石头记》等大名以欺世人也。绿荫湿心翻看其人之文,破绽百出,怎么敢以这么个多余的东西为据?故仍然以《甲戌》、《己卯》、《庚辰》、《戚序》、《列藏》、《梦觉》、《蒙府》等七个影印本和《其人》手抄本,共八本为底、校本次序,辅以《舒序》、《梦稿》、《靖藏》等本的资料;然而既因其人之文而有是书,所以万分之一以外,才用其人之文一二字注之,都有标记,不敢鱼目混珠的。
绿荫亦曾经敬看各时期出版的各种版本,高明极了。只是高明在上,如十个各个不同之太阳当空,不知何从。大无可奈何之处,在于难以取舍,实无此判断能力也;所以痴人呆办法,大用括号兼而纳之。
简单的,是用括号表示,此处下一次序校本多出了的字,如第五回:“宝玉方欲回言,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一夜叉般怪物撺出,直扑而来,(将宝玉拖将下去,)唬得宝玉汗下如雨,……”想作者在《甲戌》本中,原本不欲牵连到贾宝玉,可是在《己卯》时,就打算对他亦不留情了,因有此不同?亦未可知。
用括号,原意表示下一次序校本,在此处与底本相同数量的几字,它们的不同之处。如第三回:“背地里拿着他的两三个小么[优、子.戚、幺.其]儿出气,……”此括号内并列三个出处,依次表示《己卯》、《戚序》、《其人》三本此一字与《甲戌》如何不同。又如第一回:“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叚[段.戚]故事来,……”表示《戚序》此处是“段”,而《甲戌》、《己卯》、《庚辰》三本是“叚”。此后,便多以后注为准。只保留部分的不影响阅读的,以保持原本特色。
可是麻烦就出来了,如果前后字数不同奈何?如第三回:“心里就算是就相认识[是旧相识]。”表示《己卯》本“旧相识”三字,或可校改《甲戌》本的“就相认识”四字。若还是三字比三字,《己卯》本就成了“就旧相识”,其实《己卯》并无此“就”字。如何避免这种误解?不才为了这个麻烦,只得将《甲戌》本的“就相认识”四字加粗,表示中的字,不论多少,替代的是这四字。再如第七回:“若吃凡[寻常]药,是不中用的。”将“凡”字加粗,以示或可被“寻常”二字校改,亦此类也。第五回:“将谨勤有用的工夫[留意于孔孟之间]”,用后七字校前八字,亦此类也。
脂批中的情景亦用此法。如第四回:【都太尉统制县伯玉[王.戚]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馀(在籍一个方括号,表示可用《戚》本,将“玉”改为“王”字。后一个圆括号,表示《戚》本此处多出“在籍”二字。又如第一回:【甲侧靖夹条:此是第一首标题诗。甲眉靖夹条: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有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申]八日[月]泪笔。】表示用此《靖藏》一个夹条脂批,或可校对《甲戌》此二批意。凡没有标出的,则是学界共识。绿荫之私,是自不敢混入一字的。
至于绿荫的绿批,则纯属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的,故现以阴字,以便列位隔过不看。
    
绿荫湿心2006/2/26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凡例
《红楼梦》旨义: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皆书中曾已点晴[睛.其]矣。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人亲眼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极[及.其]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书中实曰“都中”。]是不欲着跡[迹.其]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不得谓其不均也。
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以上凡例文字,《甲戌》本所独有。]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雨村夤缘復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逰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贾宝玉初试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石头记》第一回至十回
脂砚斋凡四阅评过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卷之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庚)
    此{书.庚}开卷第一回也。[本书又用括号,表示此一次序校本与前一次序底本比较没有的字。此回《甲戌》为底本,《己卯》、《庚辰》、《戚序》、《列藏》、《梦觉》、《其人》依次为校本。但《己卯》本开始缺9页,故用《庚辰》首校之。]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用,表示校本多出的字。因《庚辰》在此处自是第一次序,故省略不注。]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蒙侧:何非梦幻,何不通灵?作者托言,原当有自。受气清浊,本无男女之别。】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以]致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明告看者。出处凡与上前同不注。]编述一记[集],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自护己短,)则一并使其冺[泯.梦]灭也。【因为传他[她.其],并可传我。大有深意。此“他”乃“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之“她”,“我”是作者,是脂砚?]虽今日之茆椽蓬牖,瓦灶绳床,[“茆椽”,用茅草直接铺顶。“蓬牖”,是蓬草编成的窗户帘子。“瓦灶”,陶灶。“绳床”,木框子间经纬编排棕绳制成的床。此种居住条件,上世纪农村中仍多见。曹雪芹是在乡下写作的《红楼梦》?]其风晨月夕,堦[阶.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叚[段.戚]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以悦人之耳目哉,(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风尘怀闺秀’[‘贾雨村云云’]。[用,表示校本比底本字数相同,字不相同的几字。庚辰混批: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
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
       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唐.寒山《诗三百三》:“浮生幻化如灯烬,冢内埋身是有无。”]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苏轼《永遇乐.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离前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欧阳修《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作者在此透露《石头记》的写作已十年。从甲戌1754年前数十年,是1744乾隆九年甲子,后绿荫湿心有证,曹雪芹出生于1723雍正元年癸卯,所以开始写作这年作者二十一岁。此诗《甲戌》本独有,后来删除此诗,应因此诗血情太露。]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甲侧:自站地步。自首荒唐,妙!】细谙[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註[注.其]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荒唐也。】无稽崖【无稽也。】练成高经十二丈、【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合周天之数。蒙侧:数足,偏遗我,“不堪入选”句中透出心眼。】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得有此一部鬼话。甲眉: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靖:补天济时勿认真,作常言。】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煅炼后性方通。甚哉,人生不能学也。】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异],【戚夹:这是真像,非幻像也。靖眉:作者自己形容。】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到了人间,亦应有不得以口吐人言之时。甲侧:竟有人问口生于何处,其无心肝,可笑可恨之极。细看石头人言,是要求携入红尘,并无问生于何处。奇,谁在自问生于何处?原来是乾隆皇上的出生地、生母不明,是当时一大暗中话题。此批乃是脂砚借石头开口之机,指东问西,嘲笑这位皇上“可笑可恨之极”。为什么如此亲近这位皇上?往后且看。]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岂敢岂敢。】不能见礼了。适问[闻.其]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岂敢岂敢。】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四句乃一部之总纲。】到不如不去的好。”这石凡心已炽,那[哪.其]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煅炼过尚与人踮脚,不学者又当如何?】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一.其)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妙!佛法亦须偿还,况世人之偿乎?近之赖债者来看此句。所谓逰戏笔墨也。】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明点“幻”字,好!】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奇诡险怪之文,有如髯苏《石钟》、《赤壁》用幻处。】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到也是个宝物了,【自愧之语。蒙侧:世上人原自据,看得见处为凭。】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妙极。(今)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见此大不欢喜。】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世上原宜假,不宜真也。谚云:“一日卖了三千假,三日卖不出一个真。”信哉!】然后好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伏长安大都。】诗礼簪(绬、缨.戚)之族,【伏荣国府。列侧:数语微露下文。】花柳繁华地,【伏大观园。】温柔富贵乡【伏紫芸轩。】去安身乐业。”【何不再添一句云:“择个绝世情痴作主人?”甲眉:昔子房后谒黄石公,惟见一石。子房当时恨不随此石去。余亦恨不能随此石而去也。聊供阅者一笑。】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赐了弟子哪几件奇处,【可知若果有奇贵之处,自己亦不知者。若自以奇贵而居,究竟是无真奇贵之人。】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妙。告诉清楚了,就没了趣味了。不明自己何模样,不知前途何茫茫,正是多曲折,方有大趣味也。]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后来,不知又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跡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书之本旨。】
枉入红尘若许年。[唐.顾况《别江南》:“布帆轻白浪,锦带入红尘。将底求名宦,平生但任真。”惭愧之言,呜咽如闻。】
此系身前身后事,[所以石头即是宝玉,也是作者。李白《杂歌谣辞.襄阳歌》:“谁能忧彼身后事,金凫银鸭葬死灰。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倩谁记去作奇传?[宋.姜夔《夜行船》:“回首江南天欲暮,折寒香,倩谁传语。玉笛无声,诗人有句,花休道,轻分付。”]
诗后便是此石堕[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跡故事。[所以是“即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到还全备,或【“或”字谦得好。】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若用此套者,胸中必无好文字,手中断无新笔墨。】却反失落无考。【据余说却大有考证。蒙侧:妙在“无考”。】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先驳得妙。】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将世人欲驳之腐言预先代人驳尽。妙!】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的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总[纵.其]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也!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所以答的好。】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到[倒.其]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先批其大端。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涂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傍出一小人其间拨乱,【蒙侧:放笔以情趣世人,并评倒多少传奇。文气淋漓,字句切实。】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環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跡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摄[蹑.戚]跡,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要紧。多么真实态度,如何又称假懵人?甲眉: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传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甲眉:开卷一篇立意,真打破历来小说巢臼。阅其笔则是《庄子》、《离骚》之亚。】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贷寻愁之事,哪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甲侧:转得更好。甲眉:斯亦太过。】只愿他们当那醉余[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此[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去,(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余代空空道人答曰:“不独破愁醒盹,且有大益。”】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本名。】再检阅一遍,【这空空道人也太小心了,想亦世之一腐儒耳。】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断不可少。】亦非伤时骂世之旨,【要紧句。】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要紧句。】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要紧句。作者大旨之一,不是反对哪一个皇上,所以的确是“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是以情为核心,色为核壳,空为果肉的果实,其味如何?与君同品。]遂易名为情僧,[竟然由道变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空空道人是个空无之人,所以作者还是石头。]至吴玉峰[无语疯子也。]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拟音英语:Dolk,mysay.意为“等到看到了时,我的说法是……”。]则题曰《风月宝鉴》。【甲眉: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后[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狡猾之甚。[披阅增删是什么工作?是有了底本后加以改造。脂砚在此揭发雪芹狡猾,假装另有作者,而且很多。其实连凡例也是自己写的。]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不合于世之事之言之志之行,所以有辛酸之泪。杜牧《郡斋独酌》:“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江郡雨初霁,刀好截秋光。”元稹《箭镞》:“竞将儿女泪,滴沥助辛酸。君王责良帅,此祸谁为端。”]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痴,痴迷,又解为执着。甲侧靖夹条:此是第一首标题诗。甲眉靖夹条: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壬午,1762年。另一说癸未1763年,四十岁逝世。绿荫湿心认同后一说,因为后有证明,他出生于1723年,正好享年四十。]余尝哭芹,泪亦待尽。[称“芹”明显亲昵,她是曹雪芹女人?]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注意两点:石兄,雪芹也。青埂峰,每思觅可到也,即在附近。]余[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有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余二人”即我们二人,这称呼何等亲密?]甲午[申]八日[月]泪笔。甲午是1774年,离曹雪芹死已经11年;甲申是1764年,是曹雪芹死后次年,较确于仍有“泪笔”。]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脂砚斋是抄阅再评,这几个字是曹雪芹对脂砚斋工作的肯定。“仍”,重新确定。]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甲侧:以(下)石上所记之文。】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是金陵。】有城曰阊门者,[姑苏即苏州;阊门,苏州西北门。金陵却是南京。看来作者在躲避他的出生地,脂砚却在指正。]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妙极!是石头口气,惜米颠不遇此石。】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开口先云势利,是伏甄、封二姓之事。】街内有个仁清巷,【又言人情,总为士隐火后伏笔。】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世路宽平者甚少。亦凿。】人皆呼作葫芦庙。【糊涂也,故假语从此具焉。蒙侧:画的虽不依样,却是葫芦。】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不出荣国大族,先写乡宦小家,从小至大,是此书章法。甲眉:真。后之甄宝玉亦借此音,后不注。】名费【废。真废。所以还有假废的,谁家?江南织造曹家。]字士隐。【托言将真事隐去也。】嫡妻封【风。因风俗来。】氏,[封死]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八字正是写日后之香菱,见其根源不凡。】家中虽无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本地推为望族,宁、荣则天下推为望族,叙事有层落。】只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自是羲皇上人,便可作是书之朝代年纪矣。[脂砚要用首先出场的人物作朝代年纪,那么此时是那朝那代那年呢?绿荫湿心曰:大清朝1722康熙六十一年壬寅是也。为什么如此确定?请看:甄士隐又有真弑隐之意,暗示康熙皇帝是在这年被谋害而死的。反读隐甄,又和胤祯皇帝同音。但此论太过推测,只能作一旁证。再看。]总写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蒙侧:伏笔。】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所谓美中不足也。】只有一女,乳名英莲[菊.己庚],【设云“应怜方三岁。[注意三岁。]
一日炎夏永昼,【热日无多。】士隐于书房闲坐,[注意原文并无标点,所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八字是连着的。若重新断句音译,便是“炎夏永昼,事隐于书。”谁是永昼?且看后回。此八字乃解开此书之谜的一把钥匙。]至手倦抛[倦时拢]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是方从青埂峰袖石而来也,接得无痕。】且行且谈。[首位人物刚一出场,就是一梦。所以是书由梦始,至梦终。]
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它.其]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蒙侧:苦恼是“造劫历世”,又不能不“造劫历世”,悲夫!】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
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甲侧:妙!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袁郊《甘泽谣.圆观》有,李源与和尚圆观交好,一日圆观说:“十二年后中秋夜,在杭州天竺寺外面见。”说完就死了。李源如期去了时,见一个牧童口唱山歌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原来他是圆观的来生后世。]甲眉:全用幻。情之至,莫如此。今采来压卷,其后可知。】有绛珠【点“红”字。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草一株。时有赤瑕【点“红”字“玉”字二。甲眉: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宫神瑛侍者【单点“玉”字二。】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逰于离恨天外,饥则食密[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饮食之名奇甚,出身履历更奇甚,写黛玉来历自与别个不同。列侧:真真奇案!其“出生履历”应有儿童不怕受牵连,哺育难中女童的故事。所以“密青果”的“密”字,乃似错实不错。]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衷[故甚至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妙极!恩怨不清,西方尚如此,况世之人乎?趣甚警甚!甲眉: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此之谓耶。[唐.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一花一竹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黄鹂欲栖白日暮,天香未散经行处。”]蒙侧:点题处,清雅。】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总悔轻举妄动之意。】乘此昌明太平朝[盛]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点“幻在警幻【又出一警幻,皆大关键处。】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到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观者至此请掩卷思想,历来小说可曾有此句?千古未闻之奇文。甲眉:知眼泪还债,大都作者一人耳。余亦知此意,但不能说得出。[此批大有隐情,为什么用眼泪还债?脂砚亦知此意何意,为什么说不出?]蒙侧:恩情山海偿,惟有泪堪还。此《蒙》批虽进一了层,仍是难解之谜。试从此诗句“惟有泪”三字出处寻解,有两处二人线索。唐.王勃《重别薛华》:“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唐.戎昱《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王勃,乾封初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咸亨三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后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戎昱,长期任幕宾之职,宦游各地。肃宗宝应元年,唐军收复河南,他见到官军乘机掳掠妇女,抢劫民财,极为愤慨。作《苦哉行五首.宝应中过滑州洛阳后同王季友作》:“冀雪大国耻,翻是大国辱。……妾家清河边,七叶承貂蝉。身为最小女,偏得浑家怜。亲戚不相识,幽闺十五年。有时最远出,只到中门前。前年狂胡来,惧死翻生全。今秋官军至,岂意遭戈鋋。……脱身落虎口,不及归黄泉。苦哉难重陈,暗哭苍苍天。”由此二人事迹,推测黛玉还泪的身世之谜。一、黛玉其父有王勃之才和落水而死的经历,黛玉和神瑛在场,二人共过患难。二、或者黛玉的家被抄检,其母被官军污辱,黛玉被弃,无人敢收养,神瑛曾解救危难。]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脂砚此批竟说出她也是书中人,只是不及一个人。谁?绛珠。那么她是书中人哪个?且看。]赔[陪.庚]他们去了结此案。”
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蒙侧:作想得奇!】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真情发洩[泄.其]一以别致。】想这一)干人入世,[此处《甲戌》本漏四字。是因为抄手由前“一”跳到后“一”所至。此种情况各本皆有,为数不少。所以各手抄古本没有一个是底本。]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