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梦断青山》第十六章:好花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志民虽然落户高坡,可自己却从未打算长留在这里。尽管前路一片迷茫,可回城对他来说永远是最为深切的吸引和期盼。

可是,薇兰身上确实有令人难于抗拒的地方。志民关在东屋里看书的那段时间,没少听到薇兰爽朗的笑;有时候,她还会一面做着家务,一面轻轻的哼着一支歌:

好花红来好花红哎

好花生在刺梨蓬哎

好花生在刺梨蓬嘛

哪朵向阳哎哪朵红哎

……

歌词与曲调都很简单,但经薇兰那么轻轻一哼,听起来竟有一种说不清的恬静之美。后来志民知道,这是当地的民歌,名叫《好花红》。

薇兰活泼大方,没有农家孩子常有的扭捏和羞涩,苗条的身影里有着一种特有的活力和朝气。她的一频一笑让人体会到的永远是不加掩饰的好客与热情。

有时候,当他不经意地与她目光相遇时,她竟也从不躲闪,牟子里全是不设防的天真和信任。


此时,志民猜想,薇兰一定正用这样的目光盯着他。

是的,薇兰已经看出了他似信非信的眼神,但决没想到志民心里萌动的东西。

她不能理解,这个来自大地方的男孩为什么会是这样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

她知道,这个城里来的男孩不会相信自己不识字的事,于是便滔滔不绝地对志民说:高坡人是不让女孩读书的,大家认为女孩迟早都是泼出去的水;说自己也想读书,也闹过要读书,但高坡没有学校;说这辈子就做一个睁眼瞎有些不甘心;说要是能识字,她也要象志民那样多看书;说即便一辈子就在山里,只要能从书里知道世上是个什么样,也就不枉一世……

很多年以后,志民一直记得薇兰这段话。

也许山村女孩的命运不该是这样,也许山村女孩的命运就该是这样。

不管怎么说,薇兰不识字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本来,她完全可像城里的女孩那样,背上书包园自己的梦。可是,只是因她生在山里,长在山里,于是就一直承受着这样的不公平!


春节是乡里人走亲访友的日子。志民无亲好访、无友好走,自然只能经常呆在东屋。
初三那天,薇兰与父母去了摆芒。

天难得放晴。

从开着的屋门看出去,一缕阳光已撒在青溪对面的山体上。一只鹰远远地飞了过来,忽上忽下的盘旋一阵后,呼的一下又飞向了山顶……


百无聊赖的志民突然生出想到山上走走的冲动。

他走出房门,沿着小路上了后山。在一片长着很多枞树的地方,他停下来看了看。

随后他离开小路,想爬到山顶上去看看整个牯岭大山的样子。也许在内心深处,他还想遥看一下度过了少年时期的、现在已经远远离开了的那个城市。

穿过大片的金樱子刺丛后,山顶是一片向外突去的悬崖。

流经高坡的青溪在饶过好几道山谷后又从远远的山脚折返过来,在山悬崖下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深潭。

志民立在岩面上。

冬日里的深山是异常宁静的。

此时,无论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无论是灰、是白、是褐、是黑的山崖,均在柔弱的阳光里显出迫人心魄的凄清与寂静。


志民分不清究竟哪座山后面是他依旧怀念着的那座城市。他环顾了好一会之后,突然向蒙蒙的苍穹伸出双手,发出了好几声野狼般的嚎叫:啊哦……嗷嗷……

他似乎是哭了,但没有泪。照他的话说,他的泪流到了心里。

在记忆中,这是他今生仅仅哭过的一次。

他紧咬着牙。在山风下嗖嗖作响的山风中,他真切的感到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助。他叨念道:我是狼,是大山沟里随处乱窜的野狼……

许多年后,志民依然记着这段刻骨铭心的痛。
如果不是遇到薇兰,如果薇兰没有过那样的祈求,自己的今生将会是怎样?志民经常这样问自己。

那天立在岩面上痛苦无助时,志民想到了薇兰的家人,想到了薇兰说的那句话:

“志民哥,我不想这辈子就这样自暴自弃的过,教我认字吧。”
这是写对联时薇兰对他说的。
就是这句话让他想到:一个柔弱的山村女孩都能够不甘命运的捉弄,何况自己还是一个八尺的男儿。
也就是这句话,注定了志民此生必有一段难忘的历程。

 从那天起,他便抛开了许多愿想或是不愿想的事,在高坡一千多个夜晚里,就着一盏小小的油灯,开始了一段不知是对是错的生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