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日,杜聿明正在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斗,观察战场形势,以便随时调整作战部署,包围昆仑关之敌。日军凭着“钢军”武士道精神和所占优势地形,顽固抵抗。突然杜军长收到白崇禧的电话:“你打电话告诉郑洞国,我军控制了南宁通向昆仑关的道路,敌人无援兵,叫他放心,从容不迫地指挥就是了。”杜聿明给郑洞国打过电话后,命令其他部队猛攻昆仑关以南的罗塘堡、同兴堡、界首堡等地。经过缜密的分析,杜聿明决定采取“要塞式攻击法”,稳扎稳打,缩小包围圈,一口一口地吃掉敌人。当天,第五军四面包围了昆仑关。从23日起,敌增援了2个大队的兵力,日军第二十一旅团长中村正雄亲自督战,在昆仑关的九塘指挥,24日傍晚,他站在山坡上用望远镜观察中**队行动时,被中**队的阻击手命中腹部。军医当即将他抬进民房,二十一旅团医院给他动手术,晚上8时20分,200师戴安阑部的一颗炮弹,将中村正雄炸死。中村正雄一死,昆仑关日军群龙无首,呈现一片混乱之态。第5军相继攻克同兴堡、罗塘堡、653高地。第200师师长戴安澜亲自督军奋战昼夜,前赴后继,终于夺取了界首阵地。杜将军情不自禁欢呼:“昆仑关大门打开了!”
26日凌晨1时,军令部急电陆军预备第2师师长陈明仁令率部驰援昆仑关。
此时,陈明仁正率部在鄂南枝江、松滋、公安一带沿江驻防,防止日军由武汉溯长江而上,西犯宜昌或南犯常德。全师防守于200余华里的江防线上,一面构筑工事,一面加紧训练,准备随时迎击日军。
陈明仁接令后,令所属各团连夜组织敢死队,由各连挑选精锐官兵一个排,每四个排为一个分队,每个分队为一个敢死队,天明,全师组成56个敢死队。
上午9时30分,陈明仁在枝江召开各团敢死队官兵誓师大会。
会上,陈明仁激昂慷慨,痛述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妄图灭我中华,欲使国民做亡国奴的祸心,激励众官兵发扬革命军人的爱国精神,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卫中华民族的生存。最后,他振臂一挥,斩钉截铁地说:每个官兵都要在战斗中杀敌立功,日寇不除,何以家还!与众官兵共唱军歌《满江红》。敢死队官兵用嘹亮军歌展现昂扬的斗志,精忠报国的决心。
下午3时,陈明仁命令第4、第5、第6,3个步兵团,以团为单位,以强行军的速度赶到衡阳转乘火车至郴州。陈明仁亲率师部及敢死队官兵从枝江出发,强行军至禄口,然后转乘火车至柳州。于是,全师各部队日夜兼程,一昼夜行军180华里,7天7夜行程1300余里,分别到达禄口和衡阳乘火车,急驶柳州。在柳州下车后,又急行军向宾阳、思龙进发。由于陈明仁一贯严以治军,行军途中,部队无论休息或进餐,均不进民家,受到当地民众夹道欢迎。
战斗之前,陈明仁对部队的要求更加严格,他号召全师官兵在抗击民族敌人日寇的战场上,要勇猛当先,果敢冲杀,有功者奖,畏缩者罚,逃跑者以军纪论处。他按照所得知的昆仑关的战报,在行军途中,即同有关作战人员对着地形图研究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决定从昆仑关左右翼增援杜聿明部陆军第200师,首先攻打昆仑关’324’高地,以取得有利的制高点和立足点。
当预备第2师向宾阳、思龙开进时,陈明仁召集各步兵团长、炮兵和工兵营长以上及有关作战人员在前沿阵地上,对敌情、地形进行周密推算。当时发现在’324’高地及其左侧一带高地,约有敌军一个联队,其防卫重点似在’324’高地主峰。该阵地障碍物只有一层屋顶形铁丝网,这是敌人凭借’324’高地地形险峻而加强设置的。日军火力点的布置虽然十分隐蔽,但详细观察,仍然可以发现其有利于我方对火力的压制和突击。经过详细研究,陈明仁环视一下全场,胸有成竹地说:‘324’高地山高坡陡,工事建筑坚固,火力封锁严密,正面强攻,势必难于奏效,但不拔除这个据点,就不利全线反击敌人。因此,我们只得将攻击的重点指向‘324’高地。陈明仁下达命令:本师决定向正面之敌发起攻击,重点指向‘324’高地,由两翼包围歼敌。
第4团团长洪行率部由左翼首先投入战斗,进行佯攻,将敌火力吸引到左翼,保障主攻方向得胜后,向敌纵深攻击前进;
第5团团长戴坚率部主攻‘324’高地,选英勇善战的官兵组成敢死队,由工兵支援,实行主要突击;
第6团为师预备队,暂在师部附近待命。
第4团团长洪行决定由东北的流亡学生杨某任敢死队队长。以这位在湖南参军的黄埔军校十四期学生对日本人的仇恨,足以担得起第4团敢死队长的重任。事实上这位敢死队长也确实未令洪团长失望。
陈明仁的命令,坚决果断,切合实际,大家决心身体力行,与敌决一死战。
会后,各步兵团分别组织营、连、排干部对各自的攻击目标、前进路线,进行更细致的侦察。对于敌人的每个火力点让各重机关枪连进行了严密分工,哪挺机枪压制哪几个火力点,都明确了各自的攻击任务,以保证对敌实施有效的火力压制,掩护步兵进行攻击。陈明仁还亲自检查了敢死队,对这些土气高昂的官兵,他只讲了一句话:“看到你们这样威武雄壮的队伍,我相信一定能打胜仗!”

敢死队的官兵受到鼓舞,齐声回答:“听从指挥,坚决消灭日本鬼子!服从命令,誓死杀敌立大功!”
一切准备就绪,预备第2师敢死队向昆仑关日军全面进攻即将展开。第5团敢死队担任正面攻击,第4团敢死队担任左翼攻击,第6团敢死队担任右翼攻击。
进攻战斗均在夜间进行,白天只派少数官兵潜行侦察敌情,至夜幕降临及拂晓之前,全军即出动攻击,该战术被称作“盯黑不打白”。
日军通过种种迹象判断出预备第2师增援部队将会采取夜袭战法,晚间便收缩在碉堡内防守。我敢死队官兵冒死攻坚,连续三个夜晚向敌碉堡发起猛烈攻击,摧毁敌堡多处,大部日军被迫退到第二线,留下少数在堡内坚守,从枪眼向外扫射,敢死队官兵伤亡甚众。
在一连3晚的战斗中,陈明仁亲临前线指挥。敢死队攻占日军阵地后日军增援反扑,预备第2师官兵坚守阵地,寸土不让。敌人冲至50米左右,手榴弹侍候,冲上阵地来,敢死队官兵即出阵与之肉搏,亮出明晃晃的刺刀和战刀,捉对厮杀在一起。英勇的预备第2师官兵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这时候,担任佯攻的第4团的枪声开始了。日军见中**队首攻左翼,急忙将兵力向左翼转移,阻止第4团的进攻。担任主攻的第5团与工兵连,在戴坚团长带领下,早已趁夜黑接近敌人,将敌铁丝网剪开几十米的缺口。敢死队借着炮火和各种火力掩护,将炸药压入敌人堡垒,将之炸毁。接着强攻入敌阵,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格斗,以命搏命的打法令日军败退。虽然日军后来几次组织反扑,并以强大炮兵火力,轰击预备第2师的前沿指挥所,但还是在陈明仁组织的预备队加入战斗后,终于被歼,‘324’高地终为预备第2师所占领。这是昆仑关一战中**队从日军手中夺回的第一个制高点。
在此期间,昆仑关后路五塘、六塘的日军,曾两次共派出一个联队以上的兵力前来增援,因预备第2师部顽强抵抗,致使日军伤亡惨重,被迫退回原地。日军又通过飞机空投500名精锐士兵,增援参战。在连续几天战斗中,日军凭借地道暗堡工事,利用山头死角,进行顽强阻击。从地下工事射出的机枪火力尤其凶猛,使陈明仁部的进攻连连受阻。陈明仁遂指示各团、各营精选身强力壮、作战勇敢之官兵,组成小股突击队,同日军进行逐地、逐点的争夺。期间,为了夺占一个山头据点,双方都要进退数次,几天下来,伤亡累累。有一次在某地道工事内,几十个日军顽抗到底,预备第2师的官兵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地把炸药包、集束手榴弹投掷下去,将其全部炸死。。
一次战斗中,第5团团部被日军包围,形势十分危急。团长戴坚将重要公文等烧毁,预备与阵地共存亡。陈明仁突然出现在阵地上,命令笫5团2营4连连长彭德率全连官兵投人战斗,以解团部之围。彭德立即组织全连9挺轻机枪,集中火力向敌人最薄弱处发动猛攻。同时,另组织一个排冲入敌阵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彭德负伤后仍指挥官兵继续与日军白刃格斗,终以全连伤亡过半的代价,解了团部之围。陈明仁当即嘉奖彭德,提升他为2营营长,接替了阵亡的2营营长之职。
陈明仁率部夺取‘324’高地后,继续指挥第4团向九塘进攻。第5团则由‘324’高地尾追敌人,向前推进。因地形情况不明,第5团主力进入一无名山谷后受到日军的反包围,情况十分危急。团长戴坚毫不迟疑地组织反击。
陈明仁立即命令师预备队第6团一个营进攻日军侧翼。日军腹背遭围,向九塘退却,第5团主力继续向九唐追击。第4团切断九塘至昆仑关的公路,由东面进攻,第5团由北面向九塘进攻。正当九塘之敌欲退五塘之际,陈明仁抓住战机,逐命第6团向五塘进攻,断绝日军归路。
日军四面被陈明仁部堵截,乱作一团。陈明仁当即命第4团、第5团发起猛攻,合击日军,并协同友军部队将退至九塘之敌歼灭。
这时,五塘之日军退守四塘,陈明仁指挥全师乘胜向四塘进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领了百登岭高地。日军从南宁以一个联队增援四塘,企图夺回五塘。陈明仁利用石登岭有利地形,重新部署兵力,命第6团居中阻击日军反攻;命第4团、第5团由左右两翼包围日军。运动中的日军完全暴露在中**队火力之下,又经激战,歼灭日军2000余人,只有少数退守南宁城。
29日,郑洞国占领了昆仑关。
31日,邱清泉新22师以凌厉攻势突入昆仑关,日军1个旅团长、2个联队长、3个大队长被击毙,班长以上军官死亡达85%以上,士兵死亡4000人,被俘100余人,被击落、击毁日机20余架。
日军二十一旅团长中村正雄临死前在日记本上写道:“帝国皇军第5师团第12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获得了‘钢军’的称号,那是因为我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更强的军队……”
这次战役遂以中**队的重大胜利而告结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