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章 清明时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0年4月6日,长塘郑家家主佑振携五个仔多义、多平、多堂、多芳、多腾前往陂付郑家湾祭祖。进祠堂拜祖宗也不是谁个都可以拜的,必须是德高望重的郑家子孙才可以进祠堂拜祖宗,其他的郑家男丁则在祠堂门外依序见礼。
长塘郑家出自陂付郑家,陂付郑家人口在郴州郑家各支中最多,其次是山人头郑家和十字郑家,几百户人家带上代收的清明会田粮食齐聚陂付邓家湾拜祭祖宗。
陂付郑家为主支,负责守祠堂、经营家族的清明会田,审核族中子弟学业并根据学业程度给予补贴。这一段时间的补贴为:初小每年60斤谷,高小每年200斤谷,初中每年900——1800斤谷。
每逢清明节,族中每位男丁按近支、旁支,辈份高低,对家族的贡献来宗祠领取少则三五斤,多则**斤的猪肉。作为现代人,可能认为这几斤猪肉不算啥,可在当时的郴州,一斤猪肉便宜时也要两斗谷的价,贵时甚至三斗谷一斤。
祭祖礼毕后,族中的男丁就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四住闲逛,也可以将两盘。长塘郑家佑振则找到族中长房侄儿多英(学名郑鹏),请他帮弟弟多义(学名郑凤定)谋个差使,以免被抽了丁。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如果一个保长心肠不坏的话,在一百户人家中抽五个丁倒也不会闹得天怒人怨,可事实上,抽丁为大多数的保长们打开了公然敲诈勒索的捷径,为了抽五个丁,他可以敲完东家压西家,把这一百户人家祸害个遍。更不用说公报私仇,挟机报复之类。偏偏长塘郑家主曾因为村民主持公道得罪过时任保长的李家,不得不未雨绸缪,早作打算,希望在6月份大儿媳入门后,就让长子多义远离家门,外出谋生。

多英此时在郴县粮站鲤鱼江分站任站长,为人十分豪爽,最近因收到弟弟的消息,心情非常好,一听堂弟需要帮忙,立刻说自己正需要个秘书帮忙记账,如果堂弟方便的话,尽早到鲤鱼江分站去帮把手。
长塘郑家主谢过堂侄儿后聊起了家常,才知道多华有消息了,现在编入了115师,前些时候在一个叫平型关的地方把日本鬼子狠狠地揍了一顿,但现在不希望外人知道他在**领导的部队里,以免家中亲人受迫害。听到这消息,郑佑振也为侄儿高兴,不管怎么说,能活着就是好消息,就意味两个侄孙有可能见到父亲回家,更何况能把日本鬼子教训一顿,为郑家屋里增了光。
回长塘时,五个仔听到堂兄不仅活着,还参加了打日本人的战斗都很高兴,多芳想着哪天多华堂兄回来时可以听听打仗的事,肯定比书上写的要真一些吧。多义心里已经开始安排着迎娶寨下冲吴家的闺女了,猪仔已经留了6头没卖,用秘方喂养,两个月后时候长到200斤没问题,送女方家的十套唐花体面料的衣物也备好,只要考虑好要请哪些人就行了。越想心情越好,多义感觉步伐格外的轻快。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