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拜名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觉梁思源睡的甚是不踏实,半睡半醒的躺了有一个时辰,再也睡不下去,于是起身出门。一路来的匆忙,来到后又是洗刷又是吃饭,梁思源还没好好打量这个新家,正好趁这个机会站在门口,对着四周细细打量。
这儿总共有十余间木屋,最中间的那处就是自己刚才进食的那间,也最宽广,作用有点类似主客厅的样子。自己睡觉的这间在右边,只有小小的一间,想来平时就是山上人的住处了,类似的屋子还有几间。然后不远处还有两件比较大的木屋,可能是储藏室一类的地方了。整个木屋群建在一处背风的小山坳,十几间木屋围成一个半圆,半圆内的树木被砍伐了很多,露出好大的一片空地,开辟了一小块山地,如今寒冬腊月,地里没有什么庄稼,只有些散乱的秸秆堆在地里。
再往远处就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了,整个庭院占地并不算大,远处看的话,所有的房屋建筑都被树木遮挡了,不仔细找寻还真难以发现,再加上周围的阵法,此处真是个隐居的好地方。
旁边的小红看见梁思源出来了,叫道:“梁小弟弟,你醒来拉,我们小姐说了,你醒了就去见她一下,她就在主屋呢。”梁思源被她的小弟弟狠狠打击了一下,心中腹诽着“我年纪虽小,但身形体质怎么也算不得小,如何博得了个小弟弟的称呼”,一边朝主屋过去。到了门外就听得屋里有人在说话,听声音乃是刚才的杨大娘,不过听杨姐姐和小红都叫她阿婆,怕是她年纪不像外表看起来的四十多岁,暗道:“今后自己也要改口叫阿婆了,否则不平白比杨姐姐和小红大了辈份。”心里想着,手上就敲门了,“杨姐姐,我能进来吗?”
屋里的声音停下了,接着传来那女子的声音:“进来吧,我正等你呢。”
进了屋子,果然是杨姐姐两人在,梁思源上前行礼道:“见过杨姐姐,见过阿婆。”两人点点头,示意梁思源坐下了。杨姐姐对梁思源道:“思源,是这个名字吧?我以后就这么叫你了,没问题吧?”梁思源连忙表示没问题,她继续道:“刚才我正在和阿婆讲郭杨前代的渊源呢,正好你来了。郭代呢?还在睡觉?”
梁思源应了声,道:“他年纪小,还没睡醒呢。这孩子好久没睡这么安稳了。还要多谢杨姐姐了。”那女子笑了笑,道:“从今天起,你就在这儿住下吧。我先给你说说我们这儿的几个人,阿婆你早就见过了,还有小红,就是刚才给你做饭的那个,本来我们这儿还有个姐姐,不过她平时不住在这儿。这儿不远的地方有个养蜂场,她平时就住在哪儿。过几天就到新年了,到时候你就能见到她。”
梁思源点点头,那女子又道:“至于你入门的事情,我今天就应下你来,以后你就是我们古墓派的弟子了。至于拜师的事情,等几天过了新年再说吧。”梁思源听了她的安排,觉得很合理,点头道:“谢谢杨姐姐。今后我一定努力学艺,将来闯荡江湖,光大我们古墓派的名声。”那女子笑了笑,“什么光大啊,我们派的弟子可不能轻易下山的。什么事情将来再说。这周围的情况你都熟悉了吗?要不要我带你四处转转?”
梁思源摇摇头,道:“左右这附近就这么大的地方,我慢慢转吧,不劳姐姐费心了。”旁边的阿婆也笑道:“说的也是,咱们这儿不过草屋十间,瘦地十亩,有什么熟悉的。我说诗韵啊,倒是新年马上到了,应该好好准备下。”
听到“诗韵”二字,梁思源才正式知道了杨姐姐的名字,杨诗韵。梁思源心里暗暗念了几遍,“杨诗韵,杨诗韵,还不错,挺好听的。”心里想着别的事情,接下来杨诗韵和阿婆的话就没听清楚。一会儿阿婆叫了梁思源一声,梁思源才回过神来,阿婆继续道:“好吧,思源啊,明天就跟我下山吧,去准备些过节的东西,顺便回范家村看看,你觉得如何啊?”
梁思源点点头,“既然我在这儿安顿下来,应该回去跟范叔打个招呼,明日我就和阿婆一起下山吧。”既然说定了这件事,杨诗韵也点点头,“好吧,阿婆,就这么办吧。到了后日,把枚衣姐姐也叫回来吧”,说到这儿,杨诗韵转头对梁思源解释道:“哦,对了,枚衣姐姐就是刚才说的你没见过的姐姐。”
梁思源“哦”了一声,见阿婆转身离去,于是也起身告辞,杨诗韵见没什么事情了,摆摆手示意梁思源离开。
第二日,梁思源跟随阿婆一起下山买些过年用的喜庆物品,又去范叔家见过了范叔范婶两人,自然又是一番依依不舍。接下来两日,梁思源回到山上布置新年的事情。一直没见面的枚衣姐姐也出现了,她看上去大概有二十岁左右,看上去比杨诗韵稍微大了些,不过她总是冷冷的样子,来了两天,除了和杨诗韵和阿婆说过几句话以外,梁思源没见过她说过几句话。
随后是新年到来。
此时山上总共有六人,为了迎接这个新年,几个人也费了心思布置了下,剪了些窗花彩纸贴在四周,看上去倒也喜气洋洋。年前的一天,六人在当中的大屋子里好好准备了一下午,各种食品贡品尽皆齐备。
第二日接着是新年。所有人都满脸喜色,就连最冷冰冰的枚衣姐姐都露出了一抹微笑。梁思源在这个久违的新年中,舒舒服服的过了一个难得的新年。
随后枚衣又回去养蜂场了,正值寒冬,养蜂场确实离不了人,杨诗韵也没有多留她。正月初二日,杨诗韵把梁思源叫到大厅,准备正是让梁思源拜师入门。
“我们这一派名叫古墓派,派如其名,本派的根基乃是在一座古墓中,今日我就带你去古墓边上看看,让你正式拜师入门,你跟我来。”说了这些,杨诗韵带着梁思源朝远处的溪水走去。
“我看你也有些武功根基,所以才能几日就带你去古墓。若非如此,如今寒冬腊月,溪水冰凉刺骨,不到开春天暖之日,你还真不一定能进入古墓呢。”杨诗韵一边带路,一边解释。梁思源当然知道她的意思,不过还是装作不明白的样子问道:“为什么啊?”杨诗韵接着解释:“因为这古墓前门已经封闭了,如今要进入古墓,须得走古墓的后门,若要走后门,则须要从水里穿过去。”梁思源于是又问“那前门为什么要关闭啊?”这件事情杨诗韵却也不甚了了了,只知道一些大概的东西,梁思源不由暗想:“古墓前门封闭乃是杨过小龙女生死相恋的见证,没想到这故事竟然没传下来。”
正说着,两人已经到了水边。此处乃是溪流遇到一处转弯冲出的水塘,水面比别处平静了许多。两人站在水边,杨诗韵问道:“思源,你可识水性?”梁思源点点头,“我会游泳啊,要游过去吗?”杨诗韵摇摇头,“须得泅水过去。恐怕得在水里憋一顿饭功夫呢,不知道你能不能撑得住啊?”
梁思源吓了一跳,“啊,一顿饭?我可撑不了那么久,那怎么办啊?要不找个箱子把我装过去?”梁思源模模糊糊记得当初杨过带着郭襄入古墓就是用个箱子带进去的,因此才想起了这个方法。杨诗韵摇了摇头,轻轻道:“哪有那么大的箱子啊?不过话说回来,你今年多大了?我看你年纪不大,身子骨长得倒挺大的。”
梁思源挠挠头,回道:“再过几天就十五拉。”想起初六就是自己生日,不过今年怕是没人给自己过生日了,摇摇头扔掉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继续问道:“那我得怎么才能过去啊?我可憋不了那么长时间。”杨诗韵笑了笑,“所以啊,我今天才带你来这儿。今天我就传你一套憋气的功夫,你好好听着,等到你能憋到一炷香时间了,我就带你去拜师。”当下传了梁思源一套内功心法。
梁思源到水中坐下了,依法施为,勉强憋了盏茶时间,就满脸通红的浮上水面,大口大口的喘气。杨诗韵在岸边看了,咯咯一笑,“还不错,有一盏茶时间呢,多多练习几日就应该差不多了吧。你越快达到要求,就能越快的拜师入门。以后你就每天来这儿憋气练功吧。”梁思源应下了,歇息一会儿,又继续泅水运功。
寒冬时节,这山坳中虽然温暖,冰凉的溪水也极难忍受,还需要憋气,起初几天里,梁思源在水底并不能多呆一会,每次都是差不多一盏茶时间就忍不住要上岸烤烤火,休息一下。不过那套心法还真有用,如此这般练习了大概半月有余,梁思源能在水下呆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而且坐在水底,身上的寒冷也渐渐消失,心法运行的时候,反而感觉全身有一股暖流随着经脉缓缓流动,梁思源心中极为兴奋,他以前并没有修习过内功,这次杨诗韵教给梁思源的怕是一门简单的入门内功心法了,修习了这半月有余,第一次感到内力流动的感觉,梁思源如何不高兴?
感觉到了内力的增长,梁思源知道杨诗韵让自己在水底修习,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不但需要憋气,还需要运功抗寒,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功力竟然有了小成。又过了半月有余,时间已经到了一月份出头了,梁思源终于能在水底呆到一柱香时分了。梁思源又强迫自己在水底呆了两日,觉得自己终于能够通过水底进入古墓了,才去告诉杨诗韵。

杨诗韵见梁思源来找自己,也显得很高兴,“我本来以为你要达到我的要求,怎么也得两个月,没想到短短一个月你就能做到了,看来你的根基还是不错的。好吧,既然你达到了要求,我今日就带你进古墓吧。”
两人来到了溪水边,杨诗韵看着梁思源笑了笑,“准备好了吗?”梁思源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跳入了水中。接着周围溪水晃动,杨诗韵也跳进了溪水中。溪水清澈,两人在水中慢慢前行,梁思源本来以为自己已经足够能憋气通过水道了,没想到越到深处浮力越大,梁思源慢慢浮了起来,眼见不能继续前行,没办法,梁思源只得伸手拉住了杨诗韵的左手,半漂在水中,被杨诗韵拉着前行。
两人越行越深,水中视野渐渐黑暗,梁思源看不清周围的东西了,只得紧紧抓住了杨诗韵的手,跟着她继续前行。水底压力越来越大,梁思源竟然渐渐憋不住气,双眼瞪得大大得,几乎要突出来。正在梁思源渐渐要失去知觉的时候,杨诗韵的左手上传来了一股暖流,乃是杨诗韵运功助自己,梁思源在杨诗韵的帮助下渐渐定住了身形。
如此行了一会儿,地势缓缓向上,想来是已经过了最低点,正在逐渐爬升。随着地势越来越高,梁思源的压力逐渐减轻,又行了半刻后,梁思源突然觉得头顶一轻,已经出了水面,再走几步,鼻口也是一轻,终于走出了水面。梁思源长出一口气,拍拍自己肚皮,已经喝了一肚子的水,靠在墙边,呼呼喘气。杨诗韵看看梁思源,道:“先歇息一会儿,这儿你看不到东西,一会继续跟着我走。”梁思源已经累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点头答应,也不知道杨诗韵能不能看得到。
歇息了小半个时辰,梁思源渐渐适应了洞里的黑暗,虽然仍然什么也看不到,却能模模糊糊感到周围的墙壁。这段时间杨诗韵一直在运气助梁思源恢复。觉得自己差不多了,梁思源开口道:“杨姐姐,我歇息好了,我们继续吧。”杨诗韵应了一声,起身拉着梁思源继续前行。梁思源看不清楚四周,只觉得两人一路转来转去,一路爬坡,渐渐的脚底下没了水渍,逐渐干燥起来。
行了小半个时辰,面前的道路逐渐宽广,梁思源一只手拉着杨诗韵,一只手在四周的墙上摸过,杨诗韵突然道:“从这儿开始不要再乱摸了,小心碰到了机关。”梁思源忙收了手,乖乖的跟着杨诗韵继续往前走。两人东转西弯,一会后到了间石室,杨诗韵停住了脚步。梁思源站定了,只是感觉这件石室很大,至于有多大就不清楚了。杨诗韵甩甩手,想要把左手抽回去,不料梁思源抓的紧,一下子没有甩掉,于是轻声道:“思源,放开我的手。”
梁思源正在迷迷糊糊,听了杨诗韵的话一时没反映过来,反问了一句“什么?”
杨诗韵又叫了声:“放开我的手,我去点支蜡烛。”梁思源这才反应过来,忙松开了杨诗韵的手。听得淅淅簌簌,杨诗韵去点蜡烛了,梁思源站在原地,只是想着刚才杨诗韵的左手,“好软啊,摸着**”。一路行来,梁思源一直拉着她的手,不过在此之前梁思源一直没去多想,直到此时梁思源才突然感到自己抓在手中的是如何一只温软如玉的手。
眼前一亮,一只蜡烛燃起来了,梁思源瞎了半天,此刻一见火光,反而睁不开眼,适应了好一会,才渐渐看清楚眼前的情况。
只见眼前乃是个空荡荡的大堂,堂上也是空荡荡的没甚么陈设,只东西两壁都挂著几幅画。右边的墙壁挂的是四名女子的画像,皆是年轻漂亮,而左边的墙壁上挂的则是四名男子的画像,最前边的一人玉面长身,不过只有一只手臂,看到这副画像,梁思源才明白,原来这些画像乃是古墓派历代传人的画像,这单臂的男子恐怕就是杨过了。想到这儿,梁思源又转身去看右边的第一幅画像,想来就是小龙女的了,只见画的乃是个极美的女子,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依然可以让梁思源想象出当年小龙女的无上魅力。
看罢两旁的画像,梁思源又去看中间的画像,只见画中是一对夫妇,画中那女的二十五六岁,正在对镜梳装,画中镜里她的容貌极美,秀眉入鬓,眼角之间却隐隐带著一层杀气;而那男人乃是个道人打扮,身材甚高,腰悬长剑,左手食指指著东北角,剑眉星目,容貌甚是俊郎。
梁思源心想:“莫非这就是王重阳和林朝英的画像?不是说古墓里没有王重阳的画像吗?怎么会如此?难道是后人觉得林朝英一人太过孤单,希望两人能在画像里结为夫妇吧。”想到这儿,叹了口气。
转身看杨诗韵时,她正在整理画像前边的供桌,收拾好了后,杨诗韵转身对梁思源道:“这儿就是我古墓派历代先祖的画像了,中间那两位就是祖师婆婆和当年全真教的王重阳,你过来磕头吧。”
梁思源虽然好奇林朝英和王重阳的画像,不过自然不能问出口,听到杨诗韵让自己磕头,当下上前两步,跪下磕了四个头,接过了杨诗韵手中的香,再躬身向画像一揖,才插香入炉,又退后到杨诗韵身后,恭恭敬敬的站立。
杨诗韵点点头,上前一步朝画像拜了拜,低声道:“古墓派第五代弟子杨诗韵,今日引弟子梁思源拜入我古墓派,为我派第六代弟子,望列位祖先保佑弟子学艺有成,将我古墓派武学发扬光大。”
说完了这些话,杨诗韵转身对梁思源道:“好了,今日就算拜完师了。接下来,我就正式传你我派武功,将来的半年你恐怕都得在这儿了。等到你根基扎好了,将来可以出古墓继续修行。先不说了,我带你去晚上住的地方。”
梁思源听了,引了旁边一根蜡烛,跟着杨诗韵朝另外一间石室走去。出了门,眼前乃是个大厅,梁思源把蜡烛放好了,仔细打量这个大厅,见这屋子空荡荡的甚是宽广。杨诗韵介绍了一下这个大厅,乃是平时练习外门功夫和剑法的地方。介绍完了,杨诗韵又带着梁思源去了另外一间房子,那间房子稍微小一些,房中空空洞洞,有两块长条青石作床,床上铺了张草席,一幅白布当作薄被,此外更无别物。杨诗韵指着左边那条石床道:“以后你晚上就在这张床上休息。这床乃是用上古寒玉制成,实为修习上乘内功的良助。我古墓派历代弟子一开始休息内功的时候都要睡在这张床上。”
梁思源知道这床就是当年林朝英花了七年心血,到极北苦寒之地,在数百丈坚冰之下挖出来的寒玉所做之床了。不过此刻听到杨诗韵如此说,梁思源还是配合的问道:“为什么要睡这张床啊?”
杨诗韵解释道:“此床乃寒玉所制,初时你睡在上面,觉得奇寒难熬,只得运全身功力与之相抗,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纵在睡梦之中也是练功不辍。常人练功,就算是最劝奋之人,每日总须有几个时辰睡觉。要知道练功是逆天而行之事,气血运转,均与常时不同,但每晚睡将下来,睡梦中非但不耗白日之功,反而更增功力。因此睡在这玉床上练内功,一年抵得上平常修练的十年。”
梁思源听了,感激道:“杨姐姐,你对我真好。”杨诗韵笑了一声,“思源,你可是我第一个弟子,我对你不好对谁好啊?对了,忙活了这半日,你饿了吧?走,这古墓里有吃的,我带你去吃饭。”两人又转进了两外一个房间,取了些蜂蜜还有些干粮。梁思源很是惊讶干粮能在这古墓中放这么久啊,听了杨诗韵的解释才明白,原来这些干粮乃是昨天杨诗韵刚刚带进来的,专门为梁思源古墓内练功准备好的。以后每过个三五天,杨诗韵就得出去一次,带些干粮进来。梁思源听了,哽咽道:“杨姐姐,你待我真好。”杨诗韵听了,只是笑,也不说话。
两人用过饭食,推算时间,应该到了晚间了,杨诗韵道:“思源,今日就到这儿吧,现在去休息,明天开始,我正式传你武功。”
当下,两人上床休息。梁思源躺在了寒玉床上。虽然心里早有准备,那寒玉床还是让梁思源吃了一惊。果然名不虚传,梁思源虽然在溪水中休息了一个多月,依然不能忍受刺骨冰寒,想起以前水中的运功法门,依法而练,只练得片刻,便觉寒气大减,待得内息转到第三转,但感身上火热,再也不嫌冰冷难熬,反觉睡在石床上甚是清凉舒服,双眼一合,竟迷迷糊糊的睡去了。睡了小半个时辰,热气消失,被床上的寒意冷醒了过来,当下又依法用功。
梁思源就这样忽醒忽睡,闹了一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