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明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教总坛光明顶位在西域,乃是昆仑山脉中部的一座高峰,已在后世的青藏新疆交界之地。梁思源和彭莹玉一路赶来,花了接近一个月,才终于到了昆仑山山脚。眼看昆仑山山高路陡,彭莹玉对梁思源道:“思源,我们接连赶了二十多天的路,终于到了这儿,今天晚上就先歇歇,明天我们赶路。眼看就要到本月二十了,估计其他人也应该差不多到了,恩,没准呆上一晚上,还能碰上几个熟人。”
点起篝火,两人围着火堆吃东西。梁思源第一次到西域,万事新鲜,彭莹玉也就和他讲些光明顶的故事。
“我们明教始建于晋朝,具体的年代已经不可考了。一千余年传下来,至此已传承了三十三代。行善除恶,拯救万民乃本教教义,若天下太平尚可,若逢乱世,那便是我们明教弟子揭竿而起的时机了。前朝末年,本教的方教主就曾经大举义旗,震动赵宋东南半壁江山。只可惜后来功亏一篑,未能成事。如今元人暴虐,正是本教顺天应人,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思源,这次前来光明顶,你可知我为什么带你来?”
梁思源摇了摇头,心里也奇怪。当初他听说彭莹玉要带自己来光明顶的时候,虽然不明白原因,可是也是满腔热情,希望可以借此次上山之机,能够说服明教高层,放下众人间的恩怨,同心协力,共同对付元人。虽然自己的话不一定有作用,可是自己可是知道将来六大派会围攻光明顶的,若是把此事讲出来,众人应该不会不听了吧。可是后来上了路,彭莹玉的一番话却打消了两市远的的想法。
梁思源目前在明国为统军大元帅,严格说起来,现在的地位比之彭莹玉还要高一点,可是在明教光明顶,高手汇聚,梁思源还是个新人,即使到了光明顶,他的话人微言轻,并不会有什么作用,估计很少会有人相信他。现在彭莹玉问起这件事情,梁思源于是借机问道:“彭大哥,我也一直奇怪。我在教中地位低微,此次虽然跟大哥前来,但是说实话,我是很好奇当初大哥为什么要带我来啊?”
彭莹玉哈哈笑了笑,才解释道:“我教弟子千万,遍布全国各地,总坛之下,各地还有分舵,香口,历次圣火大会,都是本教弟子聚会的好时机。如今天下大乱,我明教群雄于中原四方起事,眼见元人势大,可是本教总坛众高手依然内斗不休。如此下去,大好形势岂不白白浪费?参加此次圣火大会,我就是希望能借此机会,定下教主之位,如此的话,就可以统帅我教千万豪杰,同心协力,推翻元人。我在教中有几个比较好的兄弟,这次我们准备一起联手,推举出一位合适的教主。至于你呢,虽然你教中地位并不高,可是我这次带你来也是有原因的。本次聚会,各地舵主可能会有些人到来。到时候,你作为我们明国的代表,就可以和各地的舵主们相商,看看如何与本教各地的义军配合,共同抗击元军。”
梁思源点点头,彭莹玉所谓的教内比较好的兄弟,怕应该就是五散人了,而自己的任务呢,应该就是和各地义军首领或者代表们商量下义军将来的行动。明白了自己的任务,梁思源道:“彭大哥,你看这次各地分舵会有多少人来?”彭莹玉想了想,道:“目前起事的义军除了我们江汉之地,其余大部分集中在淮南淮北,山西陕西。如今脱脱南下,各地义军形式紧张,正是各地豪杰携手互助的时候。此次大会,我想起码淮北韩林儿,淮南郭子兴,山东赵君用这几次都应该会有人前来。山陕之地五行旗一直和李思齐作战多年,到时候我可以帮你联络一下他们,你们也可以好好商量下。”
梁思源点点头,道:“希望能如大哥所说,到时候这几处都能有人前来。不过,教主的事情,彭大哥有多大把握?”
彭莹玉叹了一口气,“唉,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教内纷争重重,诸位兄弟为了些权势斗得你死我活,这教主之位时时定不下来,于本教终究是大害。这次不论说什么,我也要尽力促成此事。”
梁思源听了他的话,瘪瘪嘴,道:“彭大哥,你别怪我乱说。依着杨左使韦蝠王的性格,这教主之位怕一时半刻也定不下来,何况还有五行旗诸位旗主。唉,想我明教豪杰无数,高手众多,若是平时,自然是本教兴盛,四方来投,可是眼下这般情况,没想到反而成了本教大难,众人谁也不服谁,这般下去,如何了结?”
彭莹玉看了一眼梁思源,道:“没想到,你倒是对当前形式了解的很啊。不错,倘若当年阳教主还在的话,我明教群雄齐心协力,可以说纵横天下也不在话下。可是阳教主失踪后,一切都乱了。杨逍,殷老儿,韦兄弟,还有五行旗的各位旗主,这么多兄弟反目,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唉,只是希望这次能定下大事,以后众位兄弟才可专心反元。”
梁思源听了,虽然这些事情早已经知道,此刻再听一次,还是唏嘘良久。以前看书的时候不觉得什么,毕竟那些事情距离自己遥远,此刻身在其中,才突然觉得事情极为棘手。杨逍,韦一笑,殷天正,五行旗,哪一个都是江湖绝顶高人,拿出去都有和峨嵋灭绝师太,昆仑掌门何太冲等人一较高下的资格,谁最后能坐上教主都不奇怪。以前梁思源上峨嵋,颇觉峨嵋虽然名声响亮,可是实力是在不济,整个峨嵋派就靠灭绝师太一人支撑,底下静虚静仪等人虽然也有些名声,可终究难以独当一面,以致于后来灭绝一死,整个峨嵋立即没了主心骨。可是峨嵋这样,也有个好处,灭绝师太大权总揽,峨嵋上下一心一意,派内稳如磐石。

看彭莹玉满脸落寞,梁思源劝道:“彭大哥,这总坛的事情不要多想了。何况,目前虽然没有教主,可是我们江汉之地做的不是挺好吗?教主之位,一时定不下来也没关系。”
彭莹玉摇摇头,“唉,岂可如此说。教主之位一刻不定,全教上下数万弟子终究没有个主心。教中高手无数,没有人统领,你争我夺,终究不成样子。何况,眼看我们江汉的确形式不错,可是将来若与其他义军有了冲突怎么办?无论如何,还是需要有位英明教主来坐镇的。”
梁思源听了也是一愣,他自从从军开始,就一直想着如何与元人作战,根本没想过将来的事情。可是历史上写的明明白白,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陈友谅兵败战死,这些事情到底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改变,梁思源也拿不定主意。现在各地义军仍然是兄弟相称,彼此关系良好,暂时没有什么会有裂隙的样子。可如果将来还是没有教主,或者教主还是如后来的张无忌一般性格的话,这些义军之间,恐怕还是免不了一场大战。想到这儿,梁思源不得不叹一口气,“我们明教还真是需要一位强势教主,只有这样,怕才能压得住各地群豪啊。”
眼看月已中天,夜凉如水,彭和尚道:“思源,不想那么多了,等到明天上了光明顶,一切等见过了众人再说吧。光明顶山势险阻,险关重重,我们明天怕还得赶一天路,早些休息吧。”
一夜无话,第二日两人继续赶路。光明顶七颠十三崖,半靠天险,半靠人力开凿,险峻无比。梁思源跟随彭莹玉一路行来,路边偶见人影,乃是明教在山下的暗桩了。行了两个多时辰,看看已经到了午间,两人才到了半山腰。此处山上已经有积雪不化,寒气渐生,明教也有教众在这附近设点迎候,见两人到来,有个中年汉子迎上来,拱手对彭莹玉道:“彭大师,你到了。昨日我还见过说不得大师呢,他嘱咐我,说是如果见到了您老人家,一定要转告,让您早点去找他。”
彭莹玉点点头,道:“丁兄弟,前边黑峰崖谁在值守?”那姓丁的汉子回道:“现在崖上的乃是贾兄弟看着呢。”彭莹玉转身对梁思源解释道:“前边就是黑峰崖了,此崖险峻,乃是光明顶的第一道险关。走,我带你去看看。”
两人继续往前走,不过片刻就看到一道山崖屹立眼前,彭莹玉指着那山崖道:“那个就是黑峰崖了。此处后山乃是万丈深渊,要想上光明顶,此崖乃是最容易的一处,在此设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诚为我教天然门户。”
梁思源细细打量黑峰崖,见那山崖高约十几丈,好似一张屏风立在山腰。细看之时,那崖上石壁模糊可见斧凿痕迹,估计是明教弟子怕那山崖还不够险峻,又细细把山崖开凿过。两人走近了山崖下,突然一个白衣汉子走出来,对着彭莹玉行礼道:“彭大师,你到了。”彭莹玉点点头,对梁思源道:“思源,过来见过贾兄弟。”梁思源上前见了礼,彭莹玉接着问道:“贾兄弟,最近几日有多少人上山了?”那汉子回道:“前几日五散人的四人已经上山,就差大师您一个了。其余各地的舵主也来了很多,按照我估计,人来的应该差不多了。”一边说着,一边带两人到吊篮附近。
两人上了吊篮,崖顶也有人操纵,吊篮缓缓上山。站在吊篮中,梁思源还真没想到这山上还有这种机关,细细打量这些机关,暗想:“怪不得明教总坛可以屹立昆仑山数百年,就凭借这第一道关口,就可轻易阻挡数万大军进攻。即便是江湖绝顶高手,想要攀援而上,上边有人守护的话,怕也得大费周章。”
两人一路上山,又连过数道山崖,皆是靠吊篮升上。彭莹玉带着梁思源一边前行,一边讲解这山上险要。光明顶原本就地势险要,再加上明教数百年经营,各处山巅高崖更是机关重重,险要无比,接着这些关口,光明顶真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后来六大派能攻上光明顶,那是趁着明教之内已经四分五裂,无人防守的时机。
山势渐高,已有积雪千年不化,也幸亏两人都是功力绝高,轻功有成,这才能履险峰如平地。到了后边几处山崖,明教已经不设吊篮,改为在山腹之内开凿隧道通往崖上。那隧道低矮,只容一人通行,由崖下蜿蜒而上崖顶,再加上出口入口隐蔽,若非明教弟子,一时半刻还真难以寻到。
穿出第一个隧道,梁思源长长出一口气,这隧道之内空气不畅,光线不明,梁思源一路钻上,没少碰头。看着那隐蔽的出口,梁思源摇摇头,心想:“有如此险关,还能被人攻破。堡垒再坚固,可是要是内部出了问题,就再也抵挡不住外人了,明教天险,自己人先放弃了,六大派若想攻上去,就实在简单得多了。”
接连又钻过五道隧道,梁思源眼前一亮,面前地势地势,视野开阔,屋宇数百间,光明顶已经到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