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邀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剑寒为建筑工程队设计了一套现代化的部门组成计划,各部门分工明确,主要有:计划、财务、工程、制造、配送、后勤保卫这六个部门,各部门采用处、室做名称
前世一般大型公司的作法,公司下属各部门一般叫某某部,可是现在朝廷机构也叫某某部,为了避嫌,只好改成处和室。
按照赵剑寒的规划,计划处负责制定发展计划、接洽用户、制定生产计划并向生产部门下达任务,由韩文栋亲自负责,分为勘探室、商务室、设计室和计划室。勘探室除了寻找煤矿之外,还将在赵剑寒的指导下勘探其他矿藏。
这个地方是北方建工的大脑,将配备一些具有一定商务、设计和统筹规划能力的人才。
财务处负责所有款项的进出,包括销售款的收取和原材料、员工薪水等方面的支出,赵剑寒为此制定了严格的财务制度,使得财务处工作人员在工作上能相互制约,另外,财务处每个月要生成财务报表,提供给大掌柜审查。
工程处负责工程施工,目前主要是给用户修壁炉,根据情况分成若干个小队,由一到两名泥瓦匠和三到五名学徒组成。以后业务扩大到多个城市之后,在每个城市设立分部。
制造处负责各种配件和材料的制造,包括砖石、铁制炉壁、蜂窝煤的制造。赵剑寒将壁炉设计成三个规格,以适应不用大小的房间,由工匠们在制造处统一制作,施工人员出工时凭计划处的领料单领取材料。
为了突出品牌,他刻意在设计中要求在壁炉醒目的位置留下“北方建工”这几个字,就是为了起到商标的作用,也会给客户留下比较深的影响,从而起到宣传的作用。
配送处按计划处的配送计划给用户送蜂窝煤,主要是体力劳动,由身强体壮的伙计们组成,分成若干个小队,事先在每个城市划分好片区,每个小队负责一个片区。
后勤保卫处负责后勤事务和安全保卫,其主要成员将以退伍军人为主,赵剑寒还准备利用这个部门建立一支后备役部队。
赵剑寒说了一大堆,韩文栋觉得脑子不够用了,准备找纸和笔把这些东西记下来,赵剑寒早有准备,拿出了事前准备的计划书。
韩文栋如获至宝,恭敬地双手接过来,开始仔细阅读。
乘赵剑寒出去方便的空隙,韩文栋羡慕地看着赵振东,说道:“赵大哥,你这个公子可真是了不得,这些东西应该不是大哥传授的吧?神童也比不上啊!”
赵振东听到这话神情古怪,不知道应该笑还是应该哭,心里嘀咕着:“这个神仙也是的,怎么不传授召唤天兵天将的法术,专门传授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韩文栋离开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可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好心情,赶回家中,他连夜召开家族会议,宣布加入北方建筑工程队的事情。这些年,他为家族的生存四处奔波,家人都将他的努力记在心中,此时听到石炭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大伙儿都支持他的做法。
韩家的产业开始转行,木炭窑转变成砖窑,而韩文栋则马不停蹄地走访以前的战友,将游击将军的关怀和决定转达给这些退伍老兵,得到他们热烈的用户和支持,大家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聚集到嘉峪关外临时搭建的营地中。

天启二年十月十五日,北方建筑工程队正式成立,一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建筑企业诞生了,这一天也将被记录到中国的发展历史。
当天,嘉峪关取暖工程正式开工,关内的匠户和部分士兵也动员起来,投入到这一给自己带来温暖的工程中去,二万多平米的嘉峪关内城成了一个工地,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同时一队全副武装的骑兵护送着几十辆马车,从游击将军名下的煤矿运回大量的煤炭。
这个情景虽然赶不上筑城时那壮观的场面,可是对北方建工来说这项工程无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对韩文栋他们这些刚刚上任的领导者们的协调指挥能力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
刚开始的时候场面混乱不堪,幸亏这里是军事要塞,在各级将官的弹压下没造成不好的后果,因为曾经是战友,大伙儿好商量,许多事情都和平解决了。随后,韩文栋他们逐步吸取教训,针对各个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工作做的更加耐心和细致,整个工作慢慢地走上了正轨。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嘉峪关内城加上城墙上的哨所一共几百间房屋全部装上了壁炉。在凛冽的寒风中,嘉峪关高低不等的烟囱里冒出淡淡的青烟,房间里,大家惬意地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座军事要塞里此时充满了安宁祥和的气息。
帐房先生及时汇报了最后结算的结果,扣除雇工的薪水和必要的材料开支,工程队所得的收入寥寥无几。不过大家对此并不在意,赚钱的时候在后面呢。
赵振东出马了,他亲自赶往肃州城,向参将大人汇报嘉峪关守军冬季训练计划,并邀请他前来观摩指导。
听到赵振东说的话,参将大人惊讶万分,险些把手里的茶杯摔倒地上,他心里说道:“这个赵千户,自持战功卓著,一向不把我们这些上司放到眼里,今天竟然主动邀请我们去指导他们训练?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还有,计划中士卒的训练量这么大,难道他不怕出问题吗?他可是一向有爱兵如子的称号呢。”
嘉峪关是边境重地,关系着西北的安危,守将主动邀请,参将大人也不好拒绝,于是带着一票随从出发前往嘉峪关。
沿路上,赵振东一反常态,主动和参将大人聊天,汇报嘉峪关附近外族的最新动向。
以前,赵振东看不起这些坐在家里指手画脚的上司们,更不会主动和他们拉关系,这些时他经常和儿子交流,不知不觉中眼光不再只盯着嘉峪关城墙内外这片方寸之地,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战争胜负的问题,他不再是以往那个只知道带兵冲锋陷阵的纯粹的军人了。
这一次赵振东前来邀请自己的顶头上司前去视察,是早就计划好了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帮北方建工开拓市场,其实就是帮助儿子的事业,赵振东对此并不抵触,他在有意识地改变自己以往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