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风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参将一行抵达嘉峪关后,赵振东把他们带到游击将军府指挥大厅,并请参将大人上座一进门,众人就感到了一股热气,大伙儿都觉得非常温暖,大门内外可以说是两个天地。
四处看了一下,没发现特别的地方,参将大人强行忍住心中的疑惑,谈论了几句军务问题之后,还是没能忍住,开口询问其中的原因。
赵振东早就等着他这句话呢,马上就把他带到壁炉旁,向他介绍这种新的取暖方式,随后还带领一行人参观了兵营以及部分城墙上的哨所。这些地方虽然简陋,可是室内的温度比参将大人那宽阔豪华的指挥大厅还要高,现在他终于明白赵振东为什么敢于制定那样的冬训计划了。
想起自己那冰冷的办公场所,参将的那些随从们有点嫉妒这里生龙活虎的大头兵了,他们纷纷要求参将大人也在肃州卫安装这种新奇的取暖设施。
吃饭的时候,赵振东顺理成章地向他们介绍了自己曾经的部下、现任北方建筑工程队的大掌柜韩文栋,宾主在酒席上交谈甚欢,很快敲定了肃州卫取暖工程的建造契约。
肃州卫作为明朝西北最重要的边军指挥机关,直属军队的数量并不太多,其工程量反而没有嘉峪关这么大,但是他们能支配的费用比嘉峪关要高很多,经过预算,这一次北方建工能够小小地赚上一笔,韩文栋慷慨地表示将为参将大人和今天在座的各位家里免费安装,赢得了众人的喝彩。
第二天,北方建工的大队人马随着参将大人来到了肃州城,也迈出了他们创造辉煌奇迹的重要一步。
这一次施工非常顺利,有了嘉峪关的经验教训,韩文栋和他的战友们将整个工程安排的井井有条,工程质量也有所提高,尤其是为参将大人安装的壁炉更是装饰得豪华无比,充分展示了北方建工工匠们精湛的手艺,这也成为参将大人向亲朋好友炫耀的资本。
凡是到过参将大人府邸的客人们都对那里温暖如春的环境非常羡慕,纷纷打听参将府采暖的高招,参将大人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介绍这种新奇的取暖方式,还吹嘘说是自己的老部下孝敬的。
他并没有意识到随着他的义务宣传和壁炉上醒目的“北方建工”标志,使得北方建工和他们出产的壁炉渐渐地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随着肃州卫工程接近尾声,这种新颖、实用、洁净而又高雅的取暖方式被所有见过的人所称道,一下子风靡肃州城的上流社会,那些达官贵人和商贾大家纷纷打听它的出处,一些消息灵通人士更是早早地与韩文栋取得了联系,希望能尽早购买。
赵剑寒将壁炉分为了两个档次,分别应对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核心部分都是一样,不同的是高档产品增加了许多装饰品,显得雍容典雅,当然价格也是非常“可观”,这种豪华型产品很受官员和大户人家的欢迎,他们根本不在乎北方建工的报价。

另一档产品仅有取暖这个基本功能,朴实而又实用,价格适中,壁炉加足够烧三个月的蜂窝煤,价格仅比烧木炭高一点,一般中等收入家庭能消费得起,这一款产品的销量是最大的,前来订货的人群几乎把北方建工的门槛踏平了。
韩文栋他们几个这些天既快乐又痛苦,自己的产品热销,他们自然高兴,滚滚而来的定金让他们每天晚上都可以躲在屋里体验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感觉,痛苦的是许多大户或者官员总是抬出各种大人物或者其它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得到优先服务,这些人都是韩文栋他们平时需要仰望的大人物,他们一个也不敢得罪,可是安装队伍有限,一时安排不过来,只好每天堆着笑脸向他们赔不是。
北方建工的普通员工则加班加点,连走路都是一路小跑。掌柜开出了高额的奖金,尽管非常辛苦,可是没有一个人偷懒,大伙儿都干的不亦乐乎。
得知韩文栋他们取得成功的好消息后,赵剑寒有点担心煤炭的供应问题,由于勘探手段有限,只能开发地表的露天煤层,目前这座小型煤矿也不知道能支撑多久,到肃州城的距离也有点远,应当尽快在肃州城附近找到新的煤矿,实现煤炭就近加工和供应。
现在煤炭的价值还不为旁人所知,应当尽早抢占这些资源,一方面可以长久保持北方建工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赵剑寒还准备用这些煤炭炼制焦炭。看天气随时会下雪,那时候再来找矿就不太可能了,因此,赵剑寒亲自赶到了肃州城。
还是老办法,首先到铁匠铺去寻找,如果发现了煤炭,就向那些铁匠询问煤炭的来源。这种方法这次又奏效了,赵剑寒很快找到了两处藏煤的地方,经过初步勘测,一处储量较大,是无烟煤,正好用来做蜂窝煤,足以保障肃州城许多年的供应量。另一处储量较小,是褐煤,适合用来炼制焦炭,这可是钢铁工业的基础。
这两处矿藏都可以露天开采,赵剑寒指示韩文栋将他们全部买下来,并在附近建设采煤站和蜂窝煤加工厂。
因为露天煤矿所在地不能种庄稼,每到下雨就污水横流,所以这些矿山附近没什么人家,属于荒地,官府的售价极其低廉,北方建工几乎白捡一般得到了这些宝贵的资源。
现在,韩文栋他们几个头算是认识到了这些石炭的价值,这哪里是脏兮兮的石头啊,这完全是黑色的金子嘛,当他们看到赵剑寒轻易就找到了新的石炭产地,也都开窍了,他们主动要求派人前往张掖、武威等地勘探,为北方建工以后向这些地区发展打好基础。
看到韩文栋他们已经把北方建工当成自己的事业,能主动作出长远的规划,赵剑寒非常高兴,对他们的想法大肆赞扬了一番。
正当韩文栋他们兴高采烈的时候,赵剑寒却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引起了他们的思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