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龙门魅影 第二十九章 九子佛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五道:“咱们不能就这么回去吧?”
虎子道:“现在并不是没路,只是难走了些。”
龙五道:“此话怎讲?”
我说道:“虎子是说咱们可以下去,也可以上去!”
现在前面是一条又大又深的壕沟。我们正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下去的话有30多米,上去有10多米。虽然上去只有10多米,但是却比下去麻烦的多。经过大家最后决定,我们打算下去一探究竟。
我们把登山尼龙绳抛下去,一个个陆续下去。
等到了下面,虎子不知道从哪弄来一根草,叼在嘴里。这习惯很早时候就有,小时候虎子是放羊的,整天嘴里叼着根草,挺悠闲的样子。
小灵突然一把就把虎子嘴里的草拿掉,朝虎子咆哮道:“你想找死呀!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刚才下来的时候我就看到这东西。没想到你不知好歹竟然去吃。”
虎子道:“不就是一棵草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小灵道:“如是普通的草我才懒的管你,这是断肠草,会要人命的。”
虎子道:“我倒是听说过的,这东西含多种极毒的钩吻碱,误食能致命。中毒后引起晕眩,咽、腹剧痛,口吐白沫,瞳孔散大,下颚脱落,肌肉无力,心脏及呼吸衰竭而死亡。幸亏刚才我没有嚼上两口,要不然的话虎爷可就归位了!”
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据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
断肠草—还有一说是雷藤(《中药大辞典〉)绿豆、金银花和甘草实际上是万用解毒药,同样的还有荔枝蒂、生豆浆等。雷公腾生于山地林缘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根秋季采,叶夏季采,花、果夏秋采。另外还有几个别名:钩吻、大茶药、大炮叶、黄花苦蔓、黄猛菜。
神农氏从小就聪明过人,经常帮助周围的人解决一些难题。相传神农有着一副透明的肚肠,能清楚地看见自己吃到腹中的东西,当他看到百姓因疾病而无药医治的时候,他的心里非常着急。为了寻找能解除群众疾病苦痛的药材,他常年奔走在山林原野间,遍尝百草,哪怕中毒也在所不惜。
神农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说法也因此而广为流传,那一天神农看到一些翠绿的叶子而且有淡淡的飘香,于是摘下一片服下。可是意想不到的是,这片叶子通过他的腹内竟然将胃肠搽洗得特别清爽,于是神农就将这种叶子常常带在身边以便解毒之用。
自那以后只要毒草在腹中作怪,神农就立即吞些这种叶子,神农尝试了很多有毒的植物,都能化险为夷。直到有一次,神农在一个向阳的地方发现了一种叶片相对而生的藤,这种藤上开着淡黄色的小花,于是神农就摘了片叶子放进嘴里咽下。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毒性很快发作,出现了一些不适之感。神农刚要吞下那种解毒的叶子,却看见自己的肠子已经断成一截一截的了,不多久,这位尝近无数草药的神农,就这样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因此这种植物也被人们称为断肠草。
另外还有种四季海棠也称断肠草。《采兰杂志》载:古代有一妇女怀念自己心上人,但总不能见面,经常在一墙下哭泣,眼泪滴入土中,在洒泪之处长出一植株,花姿妩媚动人,花色像妇人的脸,叶子正面绿、背面红的小草,秋天开花,名曰:“断肠草”。《本草纲目拾遗》也记载:“相传昔人有以思而喷血阶下,遂生此草,故亦名‘相思草’。”人们爱秋海棠,秋海棠类的姿色的确赏心悦目。秋海棠既可盆栽室内观赏,也可在暖地栽开花坛或成片种植形成花繁叶茂的地被。有的观叶,有的观花,细赏之余,神韵无穷。
秦赵间有相思草。状若石竹,而节节相续。一名断肠草,又名愁妇草,亦名孀草,又呼为寡妇莎。盖相思之流也。(出《述异记》)
秦地赵地一带有“相思草”。这种草样子像石竹,一节一节地连续而生。一名叫“断肠草”,又名叫“愁妇草”,也叫“孀草”,还有人叫它“寡妇莎”。这类叫法都含有“相思”的意思。另外还有紫花鱼灯草,也称断肠草,属罂粟科。
在这壕沟中到处长满了各种奇花异草。竟然还有我8年前见过的鬼草。《山海经·中山经》:“又北三十里,曰牛首之山,有草焉,名曰鬼草,其叶如葵而赤茎,其秀如禾,服之不忧。”清阎尔梅《秦岭》诗:“神禾春秀千原紫,鬼草秋华万壑青。”
其他的大多叫不出名字。这下面比较宽敞,中间还有条小河流过。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恐怕要数小河边上的那半亩荷塘了。这里的荷花与其他地方的确实有些不同。可能相比别处这里的更远离红尘。我们常见的荷花虽然很美,但久而久之也沾染了许多世俗之气!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是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池塘中的荷花所剩无多,大多已经凋零。不过此时更有几分诗意。随在一旁的大石头上题诗留恋:秋水寒香空自愁,池月晓风荡轻舟.倚荷怅望低不语,风烟深处归去休.仙姿玉立湘弦彻,菱歌罗带移中洲.不向红尘争次第,一任芳魂舞清秋.小灵也随口吟道:风清芰荷香,冷香袭罗衣。出浴争窈窕,芳心不自持。
横塘好清歌,旧月莲影移。渚边醉同赋,红衣半狼籍。
倾城有余恨,沙外难双栖。鱼戏碧荷间,琼珠碎盆池。
人生总虚幻,迎笑借一枝。佳人归去来,岑寂无消息。
试望妖娆处,明月正归时。
我赞道:“好诗!好诗!真乃千古绝唱!”
小灵刚要谦虚几句,这时候虎子跑过来大声说道:“那边有很多菩萨,你们快过去看看。”
有菩萨?难道是活的不成?大家很虎子绕过荷塘,十几尊石雕菩萨便出现在了众人眼前。这些菩萨已经风化的很厉害了。不过鬼斧神工的技艺还是让我们惊叹不已。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埵的简称。其“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动物),全译应是:“觉有情”,“道众生”,“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这个词意,中国古代翻译的佛经中,还把菩萨译为“开士、大士、圣士、法臣”等名称。如把观音菩萨称为“观音大士”,把普贤菩萨称为“普贤圣士”。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对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
我围着这些菩萨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么名堂。虎子道:“也不知道是哪位老祖宗闲的没事干,跑这种鬼地方来刻这些石菩萨。”
小灵道:“我看应该是位高僧所刻。这里这片荷花也非凡品!”
龙五道:“何已经见得?”
小灵道:“莲花与佛教的渊源极深,能在此刻这些菩萨定是因为这些荷花。你看这十尊菩萨,叫做十善菩萨。
佛教把莲花的自然属性与佛教的教义、规则、戒律相类比美化,逐渐形成了对莲花的完美崇拜,把荷花的美德归纳成“四德”与“十优”。
佛经《涅盘经》说佛有四德,即常、乐、我、净。所谓常德,是指佛性常住不离,具有“历三世而不迁,混万法而不变”的固定德性。所谓乐德,是指佛陀乐于远离人世间生死逼迫之苦,乐于寂灭于涅盘净土佛国。所谓我德,是指佛陀虽在人世间,但早已忘记了凡夫俗子的“忘我”,而具备有“八自在”的“真我”。所谓净德,,是指佛陀远离人世间的垢污而无染,犹如清净的大圆镜,了无纤翳。

佛陀有四德,佛经也给莲花总结为“四义”,与“四德”相应。据《华严经》载,“大莲华者,梁摄论中有四义:一如莲华,在泥不染,比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污。
二如莲华,自性开发,比真如自性开悟,众生诺证,则自性开发。
三如莲华,为群蜂所采,比真如为众圣所用。
四如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比如四德,谓常、乐、我、净。”
《三藏法数》还把莲华的优点与菩萨的“十善”相比,作了更加细致的概括。
莲华喻菩萨十种善法:1.离诸染污。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比喻莲花出于水而不为污泥所染也。(五浊者,即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
2.不与恶俱。菩萨修行,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毫之恶共俱,比喻莲华,虽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
3.戒香充满。菩萨修行,放诸戒律坚持无犯,以戒能灭身口之恶,犹香能除粪秽之气。故经云:戒香芬馥,广布充满,比喻莲华开敷,妙香广布,遐迩皆闻也。
4.本体清净。菩萨因持戒故,身心清净虽处五浊之中,而能无染无著,比喻莲华生时虽处污泥浊水,而自然洁净无所染也。
5.面相熙怡。熙,和乐貌。怡,喜悦也,菩萨心常禅悦,则面无颦蹙,诸相圆满,见者悉皆欢喜,比喻莲华开时,令诸见才心意快然而生喜悦也。
6.柔软不涩。柔软则随顺,不涩则无滞,谓菩萨修慈善之行,复于闭法无所滞碍,充于内而形于外,故体常清净,柔软细纱而不粗涩,比喻莲华,体性柔软而复润泽也。
7.见者皆吉。菩萨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见者咸获吉祥,比喻莲华,芬馥美妙,人或眼见及梦见者皆吉祥也。
8.开敷具足。菩萨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严具足,比喻莲华开敷而其华果具足也。
9.成熟清净。菩萨修因既圆,妙果成熟,而慧光发现,能使一切有情见闻之者,咸得六根清净,比喻莲华成熟,若眼睹其色,鼻闻其香,则诸根示得清净也。(六根者,即眼根、耳根、鼻根、身根、意根。)
10.生已有想。菩萨初生之时,诸天人等咸乐护持,以其必能修习善行,证菩提果,比喻莲华初生之时,虽未见花,凡诸人众,咸生已有莲华之想也。”
虎子道:“我现在才明白,菩萨为什么坐在莲花台上。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我说道:“可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我认为佛教崇尚莲花有两个主要的原因。其实莲花与佛教早已经融为一体,恐怕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荷花,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花卉,她虽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没有菊花那样的孤傲清高,但她那“出污泥而不染”与迎着酷夏骄阳而盛开的特性赢得了佛教至高无上的崇拜。
佛教认为“六尘”,因世间充满“六尘”,故把人世间称为“六尘”。由于“六尘”的污染与干拢,人世间又充满着**与竞争,使人们难以班门平静,难得洁净。这种情况与“远尘离垢,得法眼净”的佛国净土是格格不入的,要想进入佛国,必须远离尘世,遁入清净的空门,专心修佛,消除污染与干拢。“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别属性与人世间的佛教信徒希望自己不受尘世的污染的愿望相一致,保持洁净,以便顺利进入净土佛国。
早在佛教诞生以前的印度,每当夏天,烈日炎炎似火烧,在这酷暑的日子里,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夏夜,或清晨,在盛开荷花的池塘、湖畔散步赏荷,绿水荫秀,粉红淡紫相间,芬芳四溢,使人赏心悦目,清风徐来,荷香随风从万绿丛中散发出来,令人的心肺像洗涤过似地顿觉凉爽。荷花池塘便成了避暑的胜地。
在古印度的十典文学中,常常以莲花比喻美丽的姑娘,如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说:“悉多有位女朗长得仪容秀美,浑身却像涂上污泥的莲藕,闪光的美容从不显露。”另外,在古典文学中形容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大眼睛。
在印度佛经中,还将释迦牟尼的诞生与荷花联系起来。佛经中说:释迦降生之前,皇宫御苑中曾出现了八种瑞相,百鸟群集,鸣声相和悦耳,四季花卉一同盛开,尤为奇异的是,在宫内的大池塘中突然长出一朵大如车轮的白莲花,白莲长出之时恰是释迦降生人间,释迦牟尼降生之初,在舌根中又闪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又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还坐着一位盘脚交*,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经《百缘经》说释迦牟尼就是莲花王子,还流传着一则动人的故事:从前,在恒河上游有个国家,国王名叫波罗奈,又称莲王,治国有方,人民安居乐业。有一年病疫流行,求医药者甚众,国王见状大发慈悲,集中宫廷御医四处奔走,为百姓治病。御医们说,要治愈这种流行病,只有京城东北河中赤鱼的血肉,食之能愈,而目前河中无此鱼。王子听后,便投入河中化为赤鱼,献身为百姓治病。百姓纷纷前来割切赤鱼的血肉治病。奇怪的是赤鱼“割处随而复生”,赤鱼是割不尽的,如是持续了十二年之久,直到国内的百姓全部治愈。佛经说,这位莲花王子就是后来的佛祖释迦牟尼。
在《杂宝藏经》中还载有莲花夫人的故事:早在列量世之时,雪山之麓住着一位修行的仙人名叫提婆延。他经常小便在岩石之上。有一天,一只雌鹿来此石岩上舐了几下,不久便怀孕生下一女,端正殊妙,人称鹿女。后来提婆延得知鹿女是自己之后,便取来抚养。鹿女长大后,所经的路上,均出现了莲花,故又称莲花女。一次国王乌提延打猎路过看见地上有莲花七重,便四处打听鹿女,将她领回宫中,纳为王妃。鹿女到王宫不久便怀孕,一胎生了五百个儿子,个个面目端正清秀,长大之后又成了五百大力士,成为国家的保护者。国王欣喜万分,封鹿女为第二夫人,时人又称莲花夫人。
在印度的佛经中,荷花的分类也与佛教相联,与今天的科学分类有很大的不同,佛教中荷花的含义是广泛的包括不同属的睡莲等等。我建议你回去多看看书,我就不多说了。”
虎子道:“你说的我都知道,我又没放你说。我只想知道那莲花有什么特别之处,是不是吃了能成佛或者长生不老。”
我气的没有回答虎子的问题。龙五过去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只是说莲子很嫩,比以前吃过的都好吃。”
我听也过去摘了几个莲蓬,一边把玩,一边吃。就在吃到第四个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于是对大家说道:“真奇怪了,这里的莲蓬都是九个莲子。”
龙五道:“是九子莲花?我听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龙虎风云会》中说过这玩意,不过悬乎的很。不可信!”
我说道:“这东西确实是好,刚才还有些饿,现在已经不觉得了,精神了好了身多,还有使不完的力气。”
龙五道:“我现在浑身舒服!没想到这东西竟然这么神奇。”
小灵道:“既然这莲子这么好,咱们采一些,总比吃压缩饼干强的多。”
于是大家七手八脚的开始采了起来。虎子居然还有兴致唱起了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什么人,敢偷我们的九子莲!”突然有人在后面呵斥,我们几个吓的赶紧回过头去。
我靠,毛这么长,不谁是野人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