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求上进再续学业 贪钱财送婚上门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缤纷的城市风景在我的眼里黯然失色,从街道两旁的店铺里的音响里传出的的流行歌曲的强烈的节奏震撼不动我此刻毅然决然的心。我的心从来没有这样清澈和高傲过。这些嘈杂的,喧嚣的事物,装点了人们的生活,却装点不了我的内心。我没有立刻回到饭店里去,而是去了一家书店,一种内心对知识的热切渴望催促着我的脚步,没有犹豫,没有徘徊,径直奔向了书店。
书店门口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龙飞凤舞地写着几个大字“自考教材已到”。我听说过自学考试是怎么回事。在我的家乡,就有一个酷爱读书的少年,辍学在家放牛,少年利用放牛的时间自学,已经参加自学考试过了几门课程了。联想起这个人,我的骨子里像是马上活跃了起来,浑身上下都有了力气,仿佛自己此刻已经成了无所不能的人。我跨进书店,顺着书架找到了“自学教材”类的书籍。在我冲动的状态下我仅有的理智使我清醒地认识到,我必须弄清楚自考的专业,科目等基本情况,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经过我的查阅和认真的思考判断,我认为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适合我。我暗自庆幸自己留下了一百块钱。
要考的科目很多,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文学史……我想,我应该选择一门比较容易如手的课程来入门。于是我选了一本《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价也不还,其实也没好意思还价,就兴冲冲地往回走。
我几乎是把这本书抱在胸前往回赶,仿佛抱着的不只是一本书,还是一团阳光,很温暖,很有希望的感觉。两旁的店里依然热闹,来来往往的人们,脸上都挂着笑容,好象个个心里都装着一件喜事,那种浅浅的微笑里荡漾着幸福和甜蜜,他们的情绪在感染着,而我的情绪也似乎感染了他们,人和人之间
转眼间亲近了许多,大家都很平和很惬意地享受着灿烂的阳光。
一进店门,我就往刘姐那边看过去,她正在柜台上拨弄着算盘,盘算珠子发出“哐哐”的响声。这个刘姐喜欢算盘的响声,她的手边放着一个计算器,却不爱用,只在算盘上算帐,我也觉得那声音甚是好听,仿佛打击乐器一般,有一种跳动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感受。刘姐一抬头看见了我,笑了一下,马上又要低头。我却一见她就高兴得很,恨不得要自己心里那点小九九都告诉她。却在心里喜悦着,任喜悦之情洋溢在脸上。
我小时候就有这样的体验。夏天,若是父亲能给我买一装新凉鞋,我就会马上跑进屋,大声喊着母亲,或者在奶奶跟前蹦跳着晃来晃去,脸上的笑忍都忍不住,甚至“扑哧”就笑出声来的。在屋里来回地走,低头去看鞋子,一边看还一边笑,看见谁都会主动打招呼,然后把笑容送出去。弄得别人莫名其妙,说也奇怪,我那么高兴,竟然从来没有人夸我一句鞋子真漂亮的话,难道他们都没发现我穿着新凉鞋?
刘姐见我分外高兴,侧着头看了看我,故作惊讶状,然后也笑了,问我:“得了什么宝贝了?”
我乐得,笑得更厉害了,嗓子也似乎亮了许多,歪了头说:“好东西!”然后一转身,扭进了自己的房里,,我赶紧关上门,捧起书来亲了亲,然后将书放在了枕头下面。
我想起了小时候偷偷看过的一本连环画《玉堂春》里的一句话,“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记得当年读到这句时,我琢磨了好半天,才隐约地体会到话中的意思。我感觉自己此刻的心情竟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只是此喜事非彼喜事而已。

下午的活干得很轻松愉快,晚上看见谁,我都觉得人家慈眉善目,一副和善样子,这世界上若是天天如此,怕真是幸福得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干完了活,我就溜进了房里,抽出书来读。从目录里我就看到了“鲁迅、老舍……”这些久违的名字。靠在床头,我津津有味地读着。至于什么似乎睡着的,我就不知道了。早上醒来,我的书如我一样也臃懒地躺在地上。
白天总是很忙。我因惦记着读书,所以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无论我怎么赶着时间干活,我也还是忙,还是抢不出时间来读一页书。只有晚上干完活了,才能有时间读书,而这时候,身体累了乏了,不知不觉地就睡过去,偶尔又会看书忘记了时间,造成睡眠不足,影响了白天的精神。
我如果也能去买菜,我就会买一份报纸回来。有报纸读,就感觉自己是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否则,我就孤独了。
这天午饭以后,我翻开报纸来读,我看见招聘信息栏里的一则信息,我眼前一亮,这可是我想去的地方。这是一所幼儿园,现在要招聘两名教师,我有心去试试。只是还是有点担心自己的学历不够,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这个工作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给我读书。最重要的,是我每天接触的是书本而不是杯盘晚盏。我的内心不安分起来,我年轻的心在呼吸着新的空气,使我的五脏六腑都张扬起了生命的活力,我压抑着自己有些激动的情绪,悄悄地记下了招聘单位的地址和电话号码。
刘姐对我的信任使我渐渐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午后,店里清闲了许多。因为天气热得多了,人容易疲倦,刘姐又有些胖,午后渐渐习惯睡午觉了。别人闲了我也就闲了,我趁着这个时候上街去了。
这里的商场可真大。地面光洁,如少女青春勃发的肌肤,乳白的地面砖在雪白的灯光的映照下,闪着银色的光,很柔和很细腻的那种黏黏的感觉。踩上去,我都担心自己的脚底脏了地面。我伸手搭上电梯的扶手,小心翼翼地踏了上去。一种飞天的感觉从脚下升腾起来。我正陶醉在了云里雾里,我就到了二楼,眼见着我的脚要碰到地面了,我赶紧迈步,迈得急了,一个趔趄,险些闪了腰,我一慌张就伸手抓住了前面那个人的衣襟。这不是一般的衣襟,而是一件制服的衣襟。穿制服的是一个小伙子,看起来跟我差不多年纪,但比我高大。小伙子一回头,我一迟疑,赶紧说:“对不起!”
对方竟看着我什么话也没有,弄得我十分尴尬。他眨眨眼睛,小心地问我:“你是?郑梅?”
我睁大眼睛,惊讶地望着他,我在他的脸上搜寻着,想找出点似曾相识的痕迹来。见我没说话,对方赶紧说:“我是刘刚啊!”
我恍然大悟,我的小学同学嘛。一见是他,我立刻高兴起来,这叫“他乡遇故知”啊。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何况还是我同学呢。我几乎想拉他的手,但是我没有,只是把手拿起来,只手来回搓着,控制着我的激动情绪。我像遇到了亲人似的,心里热乎乎的。
刘刚问我,怎么也来了广州,什么时候来的?现在做什么工作……他小时候可没这么多话,现在却一直在问我。又告诉我,他现在就在这家商场做保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