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修路(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浩这几天,都在为路烦恼。几家厂的引资非常顺利,厂子的效益好,人人都看的出来,而且还会有较大的发展。乡绅们都非常感谢秦浩他们和南华公司的让利行为。南华公司除了保持五家厂的50%的股份外五十万两的投资全部收回。南华公司150万两现银,义军300多万两现银,丰富的资金,优质的项目,但运进设备是个大难题,同时也制约了产品的销售。
法国人的铁路刚开始建,过几年才能开通,几年的时间我们不能等,修路!
十月初八,一大早,秦浩把大家和朱朝瑛都叫到了团部。
“这几天南华公司的发展方向,我们都明确了,我们有技术,有资金,有水平,有信心,把它建好。但路太难走,设备进不来。我们总不能另选根基,上外面去发展。法国人的铁路1910年才能修好,有五年,我们有信心不要他的铁路。所以我们必须修路。你们看看呢。”秦浩说。
“大哥说的我赞成,这里的发展对我们很有利。路不通我们可以修,四哥提了个方案,从小龙潭、红河镇经个旧,到蔓耗,全程二百里路,建成轻轨铁路,建设费用约30万两,车厢可以自己造。先用牲口拉。四哥、六哥看过道路,要炸山和建桥,应该能行。如果确定,我带人勘测一个月内拿出方案。我们要用大量的水泥和钢筋,启新水泥正是这个时候在香港买的一家倒闭企业的设备,我们可以先买来。”秦伟接着说。
“刚才老七说的哪个水泥厂我知道,当时是20万两谈成的,全是德国设备,我们应该很容易运转。我明天就去香港。另外我建议用威尔斯的名义成立一个法国船运公司,买十艏30吨货轮,跑海防。这事办完后我就从香港动身去美国。”周羽听到秦伟提到华新水泥的事那是我国第一个水泥厂,当然知道,一算时间正是现在,不能错过。接过来说到。
“建厂的批文我都在官府办好了。修路是几代人的梦想,我们这一代更是如此,只要能修成,六十万都没问题。你们技术上要是有把握,能建成,作好方案后在算。另外我为你们推荐个人才,他叫陶永新光绪七年毕业于美国的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和现在修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是同年去美国耶鲁大学学道路的童生。在京城得罪了人,在家赋闲。几次修路都是他勘测的,有些技术没解决,没能修成。我让人去叫,明天他准来,给你做个帮手。”朱朝瑛听秦浩他们要修路,激动起来。
“好,就这样定,小伟明天准备,后天出发,可以使用先进的仪器。二连保护。周羽、陈涛、王宏、周风祥、威尔斯一起带着随行和保护的人员,也在后天起身,去谈水泥厂和船运公司的事。我们不能等。”
“现任住美国公使梁诚(字义哀)和我有些交情,也是和陶永新同期,我写封信,让他给些方便。”朱朝瑛也接着说。
几人各自准备出发。
下午三点多钟,朱朝瑛带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团部。
“复生,这位就是我给你们说的陶永新先生,字新宇。”朱朝瑛给秦浩介绍着。
“秦先生,你们事迹我都听说了,非常佩服。听说你们要修红河到蔓耗、河口的铁路,谁设计,能和我谈谈吗。”陶永新应付一句,就急急的询问修路的事。
“新宇先生,我们是准备修一条轻轨铁路,是由我七弟主持的,他到牛头山去准备去了,明天一早就回来。”
“哪个。牛头山离得不远,我们赶过去吧?”他想尽快确定这些人行不行。修中国人自己的路是他的理想。
“先生不累,我们就过去。”今天还要到仓库取勘测仪器,本不想让两人今天过去,但看着陶永新焦急的样子,秦浩也无话可说。同时为老一辈专家的这种精神所感动。
到了牛头山,朱朝瑛也是第一次到牛头山和陶永新一样惊呆了。牛头山前一排排的营房和厂房整整齐齐宽敞的道路,是用红泥和石子铺成的,树是刚移种的,路边花坛里的花整整齐齐。这种按现代规划建设的营房厂区,那能不给人以震惊。

“复生,我能不能先看看工厂。”朱朝瑛看着眼前的一切,迫不及待的想看一下工厂。
“新宇先生,我们先看一下工厂?”秦浩征求了一下陶永新的意见。
“当然好了。”陶永新也想看看工厂的情况。
秦浩带着大家,顺路先到了面粉厂。现在面粉厂的面粉机、打米机都已安装到位,生产一片繁忙。钱掌柜几天前和南华公司谈好入股的是后,就到牛头山来主持了面粉厂的生产,他现在整天精神抖擞的忙里忙外,准备春节前大赚一笔。看秦浩朱朝瑛他们来了,忙迎了出来。
“你们怎么来了。快,里面请。”
“老钱,你现在红光满面,精神不错。生意还好。你要多进粮食,过完年我们自己就要用不少面粉。”朱朝瑛打着招呼。
“那太好了,我们会准备,越多越好。”
几家厂子看完,两人震动很大。象国外的厂子一样,效率比国外还高。陶永新更想见到会搞铁路设计的秦伟,尽快把几年的问题解决。
秦浩带着大家向军校走去,今天有秦伟的课,正在讲数学。二百多人,最大的一间教室仍是非常拥挤。但学生鸦雀无声,只有秦伟讲课和书写的声音。军校已经开设五个多月,只有十个教员,还各有事忙,但大家都没有耽误上课,教材都是大家,根据后世的教程精心准备的,包含了许多新思想,是现在比较先进的一套教材。为了保密起见,一些新知识是没写在教材上的只是在上课是讲解。秦浩还从海防、香港、和海外买了不少书,成立了图书室。军校不准备迁走,在山下正在建设新校。
几人在军校的办公室兼小会议室等待秦伟下课。桌上正有一些教材,有印刷好的,有正在校的。陶永新拿了本看了看,即被教材内容所吸引,那是一本测绘学,陈涛、周国伟、秦伟他们合编的,做为基础课用的。指挥和工程专业都要学习,里面讲述了不少新的知识和仪器。
“秦先生,这本教材是谁写的?”陶永新看了会急急地问。
“我们学校就我们几个在教,教材也都是我们兄弟,分开编的。”
“这里讲述的仪器你们有吗?”
“大部分有,有些我们准备制造。”
“我们买了部分。比较先进的、军用的、只能自己造。买不到。”
“你们有这样的水平,能造出这样先进的仪器,路你们一定能修成。”陶永新情绪有些低落又有些兴奋的说。
“新宇先生,客气了。希望先生能和我们一起努力,实现我们的理想。”
“好!好!我一定跟着你们学习。”陶永新高兴的答应了。
秦伟一下课,陶永新相互认识以后,两人在会议室,铺开陶永新以前测绘的图纸,研究了起来。
屋内渐渐黑了,秦浩让通讯员通知电站提前送电,小电机通宵供电。
电灯亮了,今天朱朝瑛和陶永新对牛头山上的新事物,现在也不在表示惊讶。
第二天,秦伟和陶永新对铁路线路有了初步的意见,通过秦伟对所选线路的山和河的处理,陶永新认为路一定可以修成,造价不会太高。
第三天,作好准备的几人带上护卫人员,出发了。
秦伟带着军校工程科的学员,陶永新带着十几个参加过几次测量的他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在部队的保护下,按优选出的线路,进行着详细的测量。大部分地段,分段复测。关键地段由秦伟和陶永新亲自测量,反复论证。半个月的时间整条线路全部测量完毕。半个月地时间,秦伟拿出了整条线路的设计图纸,及造价预算。
十一月十日,由朱朝瑛出面,召集来了一帮坚定的修路者,秦浩一一和大家交流,并带着大家参观了工厂,这些乡绅大多是思想解放的工业者,看到南华的发展都希望能够合作。秦浩都一一答应了他们。人员到齐后,由陶永新和秦伟介绍了轻轨设计、勘测情况及造价预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