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修路(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乡绅们听了秦伟的设计,虽然与真的铁路还有差异,但造价低的大家可以接受。与会的乡绅都要求入股。在秦浩的建议下,以这条路成立一个公司,大家来建设和经营着条路。
最后议定:成立滇南路政公司资本80万两白银
懂事长沈庄(个旧锡矿30万两)
副懂事长朱朝瑛(南华公司投资20万两)
总经理陶永新(10万两)
其他股份让到会的绅士们分了。
会议决定:由沈庄、朱朝瑛带着股东们到昆明做疏通工作。
工程由南华公司的工程公司承建,工程费用30万两白银。
车辆货车75辆客车10辆由南华公司机械厂制造总价20万两白银。
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开工。
新兵营的新兵训练结束,各部队把分到的人员接走。余下新兵组成一个勤务连。
4个200人的工程连。五个工程连组成工程兵部队,秦伟任司令员,鲁胜任副司令员,宫勤良任参谋长,陶永新任总工程师。对外秦伟任南华工程公司总经理,鲁胜、宫勤良任副总经理,陶永新任总工程师。陶永新培养的十多个技术人员成了工程兵技术部工程师。军校工程兵科的30位学员,随营上课。而陶永新和十多为工程师,既为学员讲课,也随着学员听秦伟他们讲课。
五个工程兵连的投入,新区的建设一下子快了好多。铁路开工前会全部竣工。
组织了十来个家属,成立了物业管理处、环卫处,归南华公司管理。负责新区的房产管理,花坛维护,卫生清洁。在新区没建好前在陈晨的带领下,满山挖树移植到花坛。这些家属本就是山里人,牛头山的花坛都见过,很快就学会了如何处理,花坛建得有模有样。
居民小区按规划标准建立的,规划盖房2000套。每户独立小院。户行三种,小区封闭式管理,可以租住,可以买,买时可以一次付清,也可以分期付。辅助设施齐全,商店,粮店,市场,托儿所都有,还修了两快篮球场。这次同意随工厂搬迁,近六百户,一部分家里的地和房子由义军收购了。春节前这些房子都盖好了,小区的绿化也进入尾声。每户门前都有门牌号,不少人已经过来看房,均非常满意。
新区主干道两侧的商业房,规划三层,暂时没有建设。
预计新投资的工厂都在计划中。
乡绅们为了挣得优先投资建厂,每天都在骚扰秦浩、朱朝瑛和南华公司的几位老总。几人一合计,成立一个企业发展部,朱朝瑛任总经理,贸易公司金华任常务总经理,专门处理合资的事。
煤球(炉)厂春节前投产。蒸汽机厂、制药厂、玻璃厂、糖厂、五金厂、烟厂、纸(箱)厂、皮革厂、皮鞋厂、纺织厂都将陆续建设,资金已由乡绅们投资到位,设备制造或引进,人才的引进和培训都由南华公司负责。
在红河镇轰轰烈烈建设工业的时候,沈庄、朱朝瑛带领的绅士团,在昆明取得了胜利。经几人动用了各方关系,和多方游说,终于等到了清政府云南总督和劝业道的批复。轻轨路不是铁路可以建设,由商人自谋资金建设,经营。
沈庄回来后,对南华公司的实业进行了参观,非常震惊和兴奋,对新建的几个企业都感兴趣,都想参股。朱朝瑛告诉他路修好后,将对矿业进行投资、改造,都是大投资,让他准备资金进行投资。
春节刚过,南华公司、贸易公司、滇南路政公司的股东们多路出击在四川、湖南、广西和本地招了近万名壮工。把有技术专长的分开登记,在对所有的民工进行为期五天的培训,过后,按连排组织,分发各地,有工程连和技术人员指挥。为了将来的发展,公司要求技术人员要和民工讲细,讲懂。让民工尽快熟悉工作。开始是进度很慢。
三月份,周羽在美国招来了近千名工程师和技工,到了红河镇。一下子解决了南华公司的人才难题。按照周羽开出的个人的档案,各专业的50多名工程师,被王宏安排到了牛头山基地,优先安排最好的房子给这些美国来的技术人才。按照个人的专长,分了工作,暂时不对口的,提供研究设备研究或先干相近专业,由于这次来的大多是,机械和工程专业的人员,大多是想为国内发展出力的,激进分子,对国内情况相对了解,看到南华公司的规模,基本上感到满意。而其他专业的人员,看到南华公司的发展和计划,又感到了南华公司领导层的重视,也很感动,愿意留下一起努力。

二百多机械方面的技术人员和技工,机械厂可以正常生产了。机械厂现在有陆续买来的各种设备一百多台,配套齐全,各种材料到齐。王宏和秦伟议定了工程需要的设备,及生产数量,由于现在有了这些熟练工人,工程所需设备,很快交给了工地。
整个工程全长197里需用现代手段的有三座桥,一处山洞。有四个工程连承担,在秦伟的亲自指挥下最先开始施工的。路基从南向北逐段修建。
蔓耗的码头年头已经建好,王宏专门给码头生产了一批设备,码头的效率很好。从香港运来的水泥,从美国运来的机器、铁轨都已进了仓库。船运公司运转良好,由陈涛负责,在安兴洋行买了10艏30吨小火轮,又在香港买了英国人三艏3000吨二手货轮,以威尔斯的名义,注册了个法国公司,在海防买了个码头整修了个仓库。在香港、广州、越南招了二百来个船员,还招了50多个有文化的军校海军学员,带回了红河。公司由从香港找来的法国人罗斯特任总经理管理,罗斯特是法国海军退役,副经理是后勤部的鲁诚带来20多人。
秦伟把三个建桥的工程连和技术人员集中在1号桥,对水文、地质,及地基的处理要求和道理一点点的讲给大家。各种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交给大家。对水泥的使用,和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很快就熟悉起来,都感到非常方便。
而山头的爆破,有周国伟、威尔斯、埃里克司一起出动,带了新造的二吨炸药,指导着第一工程连,对准备穿过的一个小山进行爆破。
威尔斯热心的给工程兵们,讲解着地质结构的理论,对山体爆破,威尔斯有不少心得,根据山体的情况,给予一一讲解。
一连是工程兵最早的连队,是按实战工兵培养,有文化的人较多,埃里克司试制炸药时,一连工兵全程参与了试爆,平时的训练也多以实战爆破,军事工程为主题,而工兵排是秦伟亲自训练出来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都很强。所以在几人进行现场指导时也多能理解。一连的业务水平进步很快。
而周国伟的现代爆破技术,更是让所有人眼前一亮,根据现代爆破理论,周国伟、陈亮指挥着工兵们打眼、装药、放炮。效果显著。工程如期完成。
海外的人员到后,有十来个工程科的技术人员,秦伟把他们根据专长和爱好和原有的技术人员一起分成测绘研究所、道桥设计院、建筑设计院。分工指导工程的技术工作或监督检查工程质量。技术工人作为骨干,安排在了工程连和民工连。这样建设的进度快了起来,
四月底,主要难点桥梁和山体爆破基本完成。
路基由于行车较轻,和当时的路基成本较高,使用的石灰石和土的路基,建成非常简单,四月基本完工。
轨道铺设工作正在进行,按计划从南向北,在逐段展开。由于起重设备等先进工具的应用,工程速度很快。
根据美国来的工程师的建议,在美国买了六辆矿用小机车。
六月二十八,小龙潭到蔓耗、河口的轻轨,顺利通车了。第一列四节,运20吨煤,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从小龙潭顺利到达蔓耗港。而运来的水泥也顺利抵达红河镇。滇南路政公司正式运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