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彭越:下一个就是你
这年春天,刘邦从战场归来。此次出征,他没有干掉陈豨,但是他成功斩杀韩王信,终于了却一桩心病。此时,吕雉已跑到洛阳等待刘邦。她一见到刘邦,第一件事就告诉他淮阴侯韩信谋反一事,并且狠狠地加上一句:韩信终于被我杀了!
刘邦一听,不由悲喜交加。刘邦之喜,喜在天助汉朝,诛灭反贼。悲的则是,韩信英雄一世,不善始也善终,可惜啦。真是天意啊,他在外战场杀韩王信,吕雉在内战场杀淮阴侯。正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夫唱妇随,天生绝配。
然而打心里看,刘邦还是爱韩信的。没有韩信,就没有他今天的皇帝;没有韩信,他多数还被项羽死死地压在汉中不得出;没有韩信,项羽可能就会东山再起,历史将重新改写。爱,是必然的。怕,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韩信不是周勃,曹参,或者夏侯婴,没有和刘邦同穿一条裤档起家的光荣历史,也没有生死与共的承诺。说到底,他不过是半路跳槽求职的高级将领,前去自由,无牵无挂,无须告辞。
鲁迅说,有些人,一阔就变脸。纵观韩信的一生,无不是如此。初,假以借口逼封齐王,又会战不来,后迁为楚王,陈兵出入。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火种,终有一天会成燎原之势。
罗马不是一天造反的,造反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弄出来的。我认为,造反之种在极早之前就在韩信的灵魂深处种下,然而只不过是魔鬼之种被另一半天使压住。但是,一旦内心的天使压不住内心的魔鬼,造反之种必然高速澎胀,犹如脱僵之马,不可抑制。
耶稣说,谁作孽,谁下地狱。既然人头已经斩掉,尘埃已经浇落定,就让韩信那颗骚动的灵魂入土为安吧。刘邦送葬的仅有叹息,没有眼泪,仅此而已。然而,刘邦还是追问吕雉:“韩信死前,有没有留下精彩名言!”
我们仍然记得,之前刘邦依陈平之计,捉住韩信。韩信就曾生发精彩一言:狡兔死,走够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当然,这话不是韩信首创,而是春国战国时期,范蠡和文种辅佐赵王勾践成功复国后,范蠡落跑天涯之前送给文种同志的。范蠡的意思是警告文种,要懂得功成身退,不然,人头落地,毫无商量之策。果然,文种被诛,临死之前,肠子都悔青了。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张良和韩信,就如当初范蠡和文种。范蠡藏身江湖,与美人泛舟饮酒对歌;张良则闭门不出,修道学仙,吞云吐雾。正所谓殊途同归,张良活学范蠡,终于明哲保身。但他又不学范蠡遗书韩信一封,只管个人逍遥,不管别人洪水滔天。所以只能是,韩信沿着文种的老路一路走到地底,找到了知已朋友。
话说回来。韩信除有以上盗版名言外,吕雉告诉刘邦,他临死前确有一句原创名言,那就是:吾悔当初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韩信这话,换过来就是说:我后悔啊后悔。后悔当初不听蒯通的话三分天下,以至落到现在被吕雉这个小女人害死,这真是天意啊!韩信这话听来实在耳熟,想了一下,原来和项羽说的无不相似。项羽临死前说,是天要亡我,非战之罪也!如此看,韩信是项羽的死敌,竟又是项羽的难兄。一切都于天,推得精精光光,了无痕迹,只剩天地白茫茫一片多干净!
但是,刘邦已经无力去探究韩信和项羽的阿Q精神。他一听蒯通两字,敏感地惊跳起来。蒯通这个人他是知道的,依韩信之意,可以推测蒯通肯定怂恿韩信造反,但是怎么个造反,却又是个谜。要彻底解开谜底,唯有把蒯通擒来再说。
要捉蒯通,并非难事。因为蒯通没有像商山四皓逃到山里,而是在齐国首都临淄装傻以算命以生。蒯通想要装疯骗过刘邦,那实在是扯蛋。刘邦叫人把蒯通擒到面前,也不把他当神经病看待,直接就问道:“你是不是曾教韩信谋反过?”
蒯通知道,疯癫是不能再装下去了。他抽了一口寒气,直着腰板立即回答道:“没错!我是教韩信谋反,可惜他不听我的话,落到今天这等悲惨之境。如果他肯用我计谋的话,陛下你还能今天坐得稳**吗?”
这不仅是真话,还简直是赤祼祼的挑战。他妈的,你蒯通一个破落户有什么资格挑战我皇帝。刘邦一听,拍案而起,疯狂地叫道:“拉出去,给我把他烹了!”
烹我?!蒯通一愣,转而狂叫:陛下,我冤枉啊!
呵!教人谋反,罪孽深重,烹你还冤枉?冤枉个屁!就是千刀万剐也算是便宜你了。于是,刘邦再次对蒯通怒吼:“你叫韩信杀我,还说冤枉?”
纵横家,从来都是挖空心思和耍嘴皮谋生于世。蒯通,生死只在一语间,今天能不能活着走出洛阳城,就靠你那根三寸不烂之舌了。然而,蒯通没有辜负自己,他挺身而起,对道:
陛下错也!我给你打个比方,古时像尧这样的贤君厚道吧,可就算他活着,春秋盗跖的狗还得咬他。这是为什么?因为狗只忠诚他的主人,根本就不管对方贤不贤。再说了,秦之其鹿,天下共逐之,想当皇帝的人可多着了,人人都为其主干活争天下,是不是你要把他们也通通烹了才解你的气?
语言是刀,可以杀人于无形;语言是糖,可以哄人于盛怒。蒯通之言,利如刀,韩信不用它杀刘邦,那不关蒯通的事。蒯通之言,甜如糖,他用来哄刘邦,却是大大成功。此时,刘邦一听,顿时哑口无言。他想想,世间之事,何尝不是如此。蒯通一日为人谋,一日就为人走狗,狗的本性是,除了不咬主人外,其他通通不顾。不要说蒯通,他手下这帮兄弟何尝不是如此?并且他也说过,萧何是管家,是功人,其他的诸如曹参,樊哙,灌婴之徒,无不是他的功狗。
刘邦长叹一声,像泄气的皮球,说道:“好吧,放了他。”
于是,蒯通就此被释放。人生如狗,狗如人生。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此救了蒯通一命。其实,蒯通这个比方是经不住考证的。他以为韩信是主人,他则是走狗,可问题是,造反之计是你蒯通替韩信想出来的,也是你坚决怂恿的,世间有如此放声叫主人去咬人的狗吗?
然而,世间之道,重要的不是原来他是黑的,他就不能说他是白的。当初,赵高都能指鹿为马,蒯通强扯他是韩信走狗,又有何不能?于是,蒯通的教唆罪也就不了了之。刘邦也无力去追究太多,接下来,还要办的事还有很多,比如为韩信办葬礼。
办葬礼,必须有陪葬。他,就是梁王彭越。
没人知道,好好的梁王为何称病。身为诸侯,听命天子,理所当然。称病,往轻处想就是偷赖,往深处想则是意昧着对抗和撕裂。对于刘邦来说,彭越偷赖是没理由的,对抗则是自掘坟墓。于是,当刘邦回到洛阳后,再次认真揣摩彭越的病理报告,发现,彭越造反的概率远远高于真病的概率。
的确没错。彭越对外诈病,打的就是造反的主意。然而,彭越造反不是赶集,图个热闹;更不是为了没事拿命来玩,而是保命自守。之前,刘邦屡屡征调彭越,彭越已经害怕,不由想亲自走长安谢罪。然而,其手下一名叫扈辄的将军却将他拦住,理由是:彭王你开始不去,现在已经激将刘邦生气,一去肯定被擒治罪。不要说远,淮阴侯韩信就是例子,坏事做到底,不如真反算了。
彭越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去,怕被捉;不去,造反也是高风险低收入,得不偿失。怎么办?捉,死路一条。造反,辛苦是辛苦一点,可是只要能存命,也不在乎那点辛苦费了。于是,梁王干脆将装病进行到底,等待时机,时刻准备造反。
然天不助韩信,亦不助彭越。彭越兵车未动,阴谋先泄。告他谋反的人,正是常跟领导出入的司机大人(太仆)。梁国这个太仆,不知何故犯罪,便逃亡洛阳告密,以功赎罪。刘邦一听,跳将起来:好你个彭越,果然不出我所料,你要造反,先拿命来。于是,刘邦果断决议:立即擒拿彭越前来治罪。
但是,要捉拿彭越何其容易。刘邦对付韩信的那招肯定是不管用的了,不过,他立即想到了一招,即派人秘密潜入梁国绑架彭越。美国大片告诉我们,绑架国家公敌,这事中情局干得最拿手。那时,刘邦没有中情局,也没有前苏联的克格勃,亦没有以色列的摩萨德,更没有绵衣卫。
然而,刘邦还是迅速组成立一支由使者带头的武装小分队,悄然出动,前往梁国。更绝的还在后头,偷袭队没有辜负刘邦厚望,他们一潜入梁国,成功绑架彭越,囚往洛阳城。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彭越,中国游击队战争的创始人,习惯于东张西击,竟然浑然不觉地被使者成功偷袭?
不管怎么样,彭越反形已露,证据确凿,夷灭三族,势在必行。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刘邦没有杀掉彭越,而是赦免死罪,徒其蜀地青衣(四川省名山县北)。彭越这一回,就好像刚走到地狱门口,牛头马脸鬼抹了抹脖子准备砍杀时,突然发现行刑日子不对,不得不再次推回人间,缓刑不杀。这种感觉就叫死而复生,不胜悲哀。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我只相信人间事,不相信身后鬼。刘邦之所以不杀,不是鬼使神差,而是深刻地观察到,彭越未必是真反。道理是显然的,如果彭越是真反,刘邦远征陈豨时,那是最佳机会。
再说了,彭越不是傻子,这个中国最早的游击队队长,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时间空档,什么是真正的擦边球。但是他按兵不动,不是时机未到,而只有一个,防范刘邦,以求自保。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一犯我,我必犯人是也。
彭越这种防范心理,就叫畏惧。这种畏惧根源,韩信之前已经讲得很深刻,就叫狡兔死,走狗烹。韩王信本来在韩国呆得好好的,就因为地理位置对洛阳城不利,于是迁往晋阳喝西北风去。还有原楚王韩信,刘邦待他就像西西弗推巨石上山一样,推到山顶,然后哟的一声放手,巨石滚落山下,只听见山谷传来嘣的一声,从此销声匿迹,英雄不再。
还有,两韩不是鸡,他们是虎和牛,杀虎宰牛来吓唬猴子,这种效果远远比杀鸡儆猴恐怖得多。梁国也是中原要地,如果刘邦突然有一天被一场恶梦搞醒,就以为梁国作鬼,再迁他个大西北或大西南之类的,那不是完蛋了吗?
畏惧是对的,生死面前,请问谁不畏惧死神。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我套用他的话,一代有一代之英雄悲剧。两个韩信的悲剧,其实早先为彭越敲响了悲剧的丧钟。此种悲剧,吾窃以为,它不在刘邦,也不在彭越等人,其罪恶根源就在于汉初的封国制度。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对汉朝的政治制度做一个回顾。不然,我们就无法得知刘邦为何如此疯狂的,把异姓诸侯王一个接一个地踢下悬崖。
我们知道,汉朝的红旗是根据五德而得之的,学的正是周朝。周朝的制度是封建制度,此种模式从上往下为:天子—诸侯—大夫—小民。儒家根据此种政治理论,通过逆向思维萌发出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此话通俗地说就是:一个知识分子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做好自己,然后才去替大夫打理封邑,继而替诸侯管理国家,再继而替天子管理天下。所以又说,儒家不会教你一飞冲天,而是像爬楼梯一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爬到人生顶端。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打天下是也。当然,理论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历史现实中,一屋不扫,一样可以扫天下的知识分子实在太多。
让我们再回到制度本身。周朝实行封建制度,诸侯国犹如特区,有很大的自治权和自我发展权。这种制度发展的结果是,一旦地方做大,中央就会被架空。事实也是如此,周朝八百多年,发展到东周末,其封地不过几个小县大,就像一只淹淹一息的溺水小鸡。而其他诸侯个个如狼似虎,精神抖擞,不可一世。
后来,赢政同志建立大秦帝国,为实现他的超人帝国,消灭诸侯制度,实行郡县制度,。然而,到了汉朝,刘邦不走回祖宗之路,也不学赢政的绝对超人。而是决定走中间路线,这种路线,我们就叫他郡县制与诸侯制并存。中央管郡县,诸侯管特区,正所谓,一国两制是也。
郡县制无须多说,我们重点看看汉朝诸侯国这些大特区之特殊之处。汉初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种,与它相适应,也建立了两种封国制。这就是诸侯王国制和列侯的侯国制。不要说政权,只统治面积,诸侯土地就占汉朝半数以上,而其中齐国所占封地最大。诸侯王国享受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诸侯王国属于汉王朝一部分,但可拥有治理王国的行政司法权;可以允许建立百官机构,还有任免除太傅和丞相外的王国官使的权力。请注意,太傅和丞相只有中央有权任用,其他的可以自己商量。
与此同时,履行义务则是,诸侯王必须受皇帝约束;不许学用皇帝的仪制;每年进京朝请两次,一次是冬十月行朝岁之礼,称“春朝”。另外一次安排在秋天。当然,如果你感冒发烧,或是状态不佳,此次完全可以不必亲往,派代表履行公事也是可以的。还有,诸侯王国没有立法权,一切法律都得由中央颁布。

第二,诸侯王国拥有支配封国赋税的财政权,比如田租和口赋等。当然,有好处不能自己捞,得向皇帝和中央进贡一部分。至于多少,就得看你的心意啦。
第三,诸侯王国拥有组建,训练地方军队的权力。看到了吧,这才是诸侯的厉害之处,正所谓,军队压倒一切。尽管说组建军队也要受中央指挥,问题是,上有政策,下肯定有对策。哪里有约束,哪里就有反约束。反正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没完没了。
侯不在小,有之也行。相对诸侯王国来说,列侯们的待遇就差远了。归纳起来,列侯们享受中央优惠政策只有两条:
第一,侯国可以允许自置吏。列侯们统辖土地大者万户,诸如萧何和张良,也就是几个县大;小者五六百户,也就一乡亭之大。别以为侯国小,中央就放任自流。错,为了防范他们,汉朝要么不定期派人突查,要么就是通过邻近的郡县进行监视。
第二,列侯在封国内有食租税。租税是一种笼统的称呼,实际上他包括田租和赋税两咱。当然,列侯们不是想收多少就收多少,一切得按中央文件办事。反正就是,中央和诸侯王国可以大鱼大肉,他们只能是小鱼小虾,加两斤干扁兔肉。
由此以上可得知,列侯们差诸侯王,就差他们没有军队。没有军队,注定很难造反,韩信实属个例。到此一看,我们也总算明白了,刘邦为何总对异姓王忐忑不安。皇帝和异姓诸侯王的矛盾不是人为而成的,是客观制度造成的。皇帝所诸侯王造反,诸侯王怕皇帝夺权,一来两往,互相猜疑,终有暴发的一天。
所以,刘邦想到的低级办法只有,搞掉异姓王,封刘氏子孙为王。只有这样,汉朝才世世代代,传至刘万世。刘邦错也!诸侯不可靠,亲情也不可靠。权力是魔鬼,只要附身缠心,杀起来一样生猛无情。事实亦是如此,汉朝的七国之乱,正是由此而生。
好了,点到为止。此时,彭越被押解西行,一步一个铅印地离开洛阳城。海格格尔说,世界就像一个大铁锅,活着被抛进来,死了被抛出去,充满了荒谬和必然。政治无不是如此,茫茫大山,犹如苦海无边。回眸人生,彭越又何曾想到,中原逞英雄,四蜀流放地;人生几多事,都在荒谬辗转中。
彭越身体已死,唯有灵魂的嗟叹未死。无尽的悲叹汹涌出口,唯有两个字,冤枉。难道不是吗?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使其疯狂。然而,我早已过了疯狂的岁月。战争教我学会了思想,让我懂得什么时候进攻,什么时候撤退,什么时候坚守。天下已定,我无所争求,能够安然无恙地干着我的梁王,爱我所爱,享我想享,仅此而已。如今,刘邦连我彭越这唯一的梦想都要剥夺,难道我彭越不该叫冤枉吗?
天若有情天亦老。光喊冤枉是没用的,要想脱离苦海,唯一的好办法就是继续申诉。当彭越行到郑县(陕西省华县)时,上天给他送来了一个临时法官,她就是刘邦的婆娘吕雉阿姨。彭越遇吕雉,犹如茫茫黑夜看到了星辰,立即哭诉冤情。然而,星辰有许多种,有吉祥星,有煞星,偏偏彭越遇到的却是世界上最不祥的星星。
此时,吕雉正从长安出发,前往洛阳途中,没想到就被西行的彭越撞上了。彭越的功劳,吕雉是清楚的;彭越神出鬼没的特点,吕雉也是知道的。然而,当彭越痛哭流涕,表示清白无辜时,他根本就不知道吕雉有着一颗世上最毒妇人心。吕雉快手斩韩信一事足够表明,这是一个一不做,二不休的女人。彭越,你的死期即将来矣!
当一个无辜的犯人向法官求助时,结果无非都是一个特征:还我公道!赔我声名!对彭越来说,公道和声名不再重要了。赎身还乡,每天看到故乡昌邑的太阳照常升起,这才是最令人神往的。于是彭越对吕雉哀诉道:地球人都知道我是无罪的。然而,我不敢望侯爵之位,望吕后能在皇上替我求情,改流放地为昌邑。
故乡,永远是游子的眷恋之地。一个人,不管高升庙堂,或者贬迁异地,他的心中永远装着一个温暖的名字,它就叫故乡。故乡不仅仅是你的出身地,不仅仅承载着你童时的记忆,更不仅仅那里生活着你可爱的母亲和兄弟姐妹。更重要的是,故乡,很多时候已构成一个人的精神寄托之地。
吕雉也是人,他何尝不解彭越这等无助的请求。发达之人,渴望荣归故里,光宗耀祖;落魄之鬼,亦渴望告老还乡,葬在桑梓之地。问题是,彭越是政治犯,不是一般的劳改犯。虎死其威在,尽管你暂时落水,可是谁能保证你回到昌邑,能够不越雷池半步?韩信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嘛。削为淮阴侯,仍然等待机会,渴望东山再起,还差点搅乱长安。由此看来,彭越如果能含冤前往蜀地,尚可存一条老命。可是他如此哭诉,不能不触动吕雉那颗敏感驿动而又阴狠狡辩的心!彭越,是你按动了死亡的按钮,休怪我刀下无情。
于是,吕雉告诉彭越,求皇上天恩可以,但你必须跟我回洛阳。
吕雉这招不叫放虎归山,而叫引羊挂刀。只要彭越跟他回到洛阳城,她自有杀招出手。果然,当彭越像中了五百万巨奖回洛阳兑奖时,只见吕雉当即撕毁诺言,力荐刘邦对彭越杀无赦!吕雉要杀彭越的理由是:做人就得做到绝,两韩都斩得毫不可惜,为何偏留下彭越?别以为西蜀山高路远,要是造起反来,你想杀进去可就难了。既然我人都给你带回来了,你就开刀吧!
刘邦一听,发现吕雉所言无不有道理。问题是,彭越造反一事已经结案,怎么能还要翻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徒被天下所笑吗?吕雉似乎看出刘邦面容所难,说道:不要发愁。我既然能带得他回来,就能推得他下悬崖。杀彭越的借口我已经帮你找到了,那就是告死他!
真吕雉这招就叫诬之谋反。真可谓,欲加其罪,何患无辞。想当初,李斯自诩辩功盖世,劳苦功高,就以为能躲过被赵高诬反一劫。可是最后又能如何,还不是血染刑场,被夷三族。彭越,你只有李斯之半功,却没有李斯之才,天不救你,你何能飞出洛阳之笼?
刘邦对吕雉妙策,只能点头称赞。于是,吕后立即制订出一个完美的干掉彭越的计划,其流程如下:首先,派舍人诬告彭越再次谋反;其次,派司法部长(廷尉)上奏开斩;最后,刘邦签字同意斩杀。
三月,寒气未尽,洛阳城的春天,被一层阴冷的杀气笼罩。此时的彭越,犹如一头肥猪被推进现代化流水线工作的屠宰场。第一道溅血;第二道,脱毛;第三道,分尸。事实也是如此,刘邦命人把彭越尸体剁成肉酱,并把它分成礼物,每个诸侯王送一份。最后,刘邦还命人把彭越之头挂在洛阳城外,并且下诏:谁敢替之收殓哀号者,杀无赦!
刘邦诏令才下,不怕死的人就来了。此人正是梁国大夫栾布是也。栾布者,梁国人也。栾布和彭越交往的关系,可以追忆到他们曾经都是布衣之时。人世间,听说以下五种关系最铁,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脏。栾布没有和彭越同过窗,更谈不上一起下过乡。因为,无论是彭越,或者栾布,天生穷光蛋。
然而,天地之间,每人的心里,几乎都留下一段单纯美好的交好记忆。栾布一样,在彭越没有下水做强盗之前,他们曾经一起交游。所谓交游,就是志合道合者,凑到一起东游西荡,见识世界。这和现在的旅游有些相似之处。有钱人家,可以散财行天下,整年整月浪荡;没钱的,要么出体力跟有钱人家蹭游,要么就是几个穷光蛋拴在一起流浪天涯。
当初,张耳在外黄混得很开的时候,当时还是无产阶级的刘邦还曾仰慕前往,一起混过一段难忘的日子。天下不只浪子喜欢交游,文人更是如此。我们那可爱纯美,大气磅礴的唐诗,无不是诗人们走出房间,体历世界,从而用灵魂谱写留世的。李白,二十五岁时就出川,短短一年余就花掉三十多万钱,之后长达十几年游历天下,不思归蜀。李白的粉丝杜甫亦是如此,年青的时候为扩大视野,不惜功名到处交游,阅览天下大好河山和认识天下文人志士。
当今的世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局限的身体,往往局限了思想。人类天生都具有对外部世界憧憬和向往,为了丰富思想和扩大视界,他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去遥远的和陌生的地方亲历。然而没有人说,旅行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是上天却回报你丰富的灵魂,足矣。
当我们结团出游结束时,往往各奔东西,不管身后来往。然古人交游并非如此,暂时的告别,不等于永远的陌生化。栾布正是如此,他和彭越告别后,被生活所逼,只得去齐国当了酒保。日子并未就此平稳而过,几年之后,彭越在巨野当了造反头目,他竟然被人劫往燕地当了奴隶。这时,栾布才发现一个重大的哲学命题,生在乱世,从身体到灵魂,一切皆身不由已。那时候没有耶稣,但栾布已深深地懂得了基督的思想:活着受罪!
然而,燕地改变了栾布的全部。在这里,他从奴隶到将军,又回到奴隶。这简单的一句话,其实要说来故事很长。他之所以当上将军,是因为当时项羽封的燕王臧荼赏识他,拜他为将军。然而,臧荼造反后,被刘邦打败,栾布沦为俘虏,这时候彭越这个大救星出现了。彭越向刘邦请求,将之赎身,并拜他为梁国大夫。
对栾布来说,人生就像在深海里冲浪,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彭越之于人,不仅仅是曾经交游的伴友,犹如再生父母,给了他第二次做人的机会。这种纯朴的人类情感,栾布可以用发自灵魂的一句话表达:生为彭越人,死亦为彭越鬼。孔子说:民不畏死,何以死畏之。此时,栾布恰从从齐国出差回来,闻知彭越被诛,头挂洛阳城。于是,他便带着一股不怕死的士气来收葬彭越。
洛阳城下,三月萧瑟的阳光,冷冷的刺在脸上。顿时,栾布不由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他一下子就跪在悬挂空中的彭越头前,放声大哭。他一边哭,一边以臣礼向彭越头汇报工作。栾布这一幕震动了整个洛阳城,狱卒马上把他逮捕,但又不敢杀掉,只得押到刘邦面前。
刘邦已经震怒异常。杀彭越,不过是杀一儆百,吓唬吓唬异姓诸侯。你栾布却不识抬举破坏了他这个如意算盘,教他怎么不暴跳如雷,叫喊要杀。于是,当刘邦看到栾面时,不由破口大骂道:你难道眼瞎耳聋了吗?我明明下诏书要杀替彭越收尸的人,你却装出一幅不怕死的酷样。行!如果你想死,我马上成全你!来人,把他押下去,烹了!
栾布巍然屹立地看着刘邦。
这种勇气,就叫强权崩于面前而不改色。死亡,似乎是世界上最有效最能控制人的手段。然而,强权自有强权的制裁工具,弱者自有弱者的生死盾牌,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精神,更是一种敢问天下屠刀在何方的革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让栾布有一百万个理由蔑视刘邦,不为所动。
这时,栾布对刘邦说道:“死不足畏,请君听我一言,再烹我也不迟!”
刘邦被栾布勇气所摄,问道:“何言?”
何言?那个何言当然是指你不该诛杀彭越。栾布陈述刘邦不该惨灭彭越的理由如下:首先,没有彭越,就没有你刘邦皇帝的今天。想当初,如果彭越和项羽联合,刘邦必败无疑。最后,彭越却选择了刘邦,平定了天下。如此之臣,该杀吗?其次,皇上说彭越谋反,这是不成立的。彭越之前,两韩被斩,惊吓诸侯。彭越之所以称病不随你出征陈豨,不过出于自保。而且他反形还彻底现形,你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刀剁下去,这该吗?最后,彭越是功臣,杀了彭越,后面还有成十上百个彭越在驻足观看。你借小小的芝麻事就大杀出手,那么其他功臣必人人自危,借机造反自保。这,又该吗?
栾布说完,似乎了却尘世之事。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气势昂然地说道:“好了!吾言已毕,请皇上烹之!”
刘邦愣愣地看着栾布,犹如隔空望月。栾布所说不尽完美,但也有其情理之处。汉朝今天,彭越功不可没。种种迹象表明,且彭越也不见得是真反,但他就像一把达尔摩利剑悬挂在头顶之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我不杀他,能行吗?其实,死了一个彭越不算什么,栾布最让刘邦心生畏惧的是最后一条。彭越之死,必引起人人自危,有造不完的反,就有杀不完的人。如此恶性循环,何日是安宁之日?
还有,栾布这一举,无异于把刘邦推上了道德审判台。此话传出去,重要的不是栾布丢掉一条命,得到了一个杀身成仁之名,而是他这个皇帝得到了一个桀纣之称。你赚了,我赔了,这算哪门子的买卖?做买卖,双赢最好。于是,刘邦不得不马上做出调整,当即赦免栾布之罪,封为都尉。
到此,栾布赢了,刘邦赢了,那些不知何时被推上断头台的功臣,似乎也赢了!唯有输掉一切的,仅此两个韩信和彭越三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