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进臣动心了,不过,他的目标不是座山雕,他需要将军队**去,留在这里,就算他能牵制住相当一部分莫卧尔兵力,或者成功守住了这方水土,他的前途命运也不会有多大改变,也许,还会被当成逃兵处理。
“这里是守不住的,莫卧尔皇帝离这里太近了,而且,他发动了当地土邦势力!继续留在这里,我们的敌人会越来越多,光是周边的土邦,就能征召几十万人。”
“几十万人?!”这个数字把锁欢吓住了,不过他明显不太相信。
“土邦主征调他的属民打仗是不用支付钱粮的,虽然没钱没粮,他们跑不了多远,但在他们的地盘上,这些是不用考虑的,想想吧,假如这里有几十万土军?”
锁欢脸都白了,几十万人!就算他清楚这些临时征召的土兵没有战斗力,但是,几十万人!
许进臣暗笑,这个有野心的土匪头子也不过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人啊,如果临时征召的土军靠的住,当年不到三万人的远征军早就被几百万土兵吞掉了。
“所以,要让我领导你们的军队也行,不过,你们必须听我的,暂时离开这里。我保证不会干涉你们的私事的,而且,我是帝**人,我不可能长久留在你们的队伍当中的。”
许进臣最后的一句话起了作用,锁欢这段时间收编了不少移民,道上传播的消息都很不妙,明军主力据说已经在奥德(蒙奇)全军覆没了。至于孟加拉明军,锁欢清楚他们不过是些守备部队和少量退役士兵,接到救援命令后,孟加拉明军匆忙组建了南北两路大军,北军的情况锁欢不清楚,不过光是比哈尔的叛变就足够说明一切;至于南军,锁欢亲身经历了南军的一溃千里,西孟加拉的殖民堡垒全部被放弃了。
看锁欢还有些犹豫,许进臣叹息一声,索性干脆地说,“我以前是统帅部参谋,我很清楚南亚明军的情况,短期内,不用指望明军反攻回来了,在可预期的几年之内,明军的作战任务都会是保住东孟加拉。所以,即使能够守住这里一时,也没有意义,我们等不到明军返回的那一天。”
“还有,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几年之内,帝国不会派援军来孟加拉。”这句话击碎了锁欢最后的妄想。
“那,我们去哪?”土匪头子犹豫了,有些茫然。
“我想升官,你想发财,我们是一条道上的,不过,现在不是考虑升官发财的时候,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昨天击溃了土军,以土军的军官的卑劣心理,他们一定会上报说这里是明军大部队,然后,也许莫卧尔皇帝会亲自率军前来,也许,会有更多的土兵到来,几万,还是十几万?”
“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撤回东孟加拉,和那里的明军会合。”
“不可能的。”锁欢急忙说,“我刚从他们那里逃出来!他们会吞掉我的部队,然后毫不犹豫地将我甩掉。”
“那么,我们只有另一条路了,和北面的明军会合。”
“北面!!”锁欢惊叫,“我们根本不知道北军现在在哪里,说不定,他们已经覆灭了!!”

“你告诉我,北军的指挥官是谁?”
“好像是沫蓝剑。”
“你知道这个人吗?”
锁欢不明白。
“你只要知道一件事情,当年喜马拉雅的叛乱就是他平息的,只用了四个殖民营。”许进臣很有信心地说,“沫将军是南亚有数的几个优秀将官之一,有他在,北面就一定是安全的。”
锁欢明显不知道喜马拉雅平叛战争的事情,对于他这样的土匪头子来说,能够挂念方圆百里的事情就不错了,何况千里之外?
“喜马拉雅叛乱很严重吗?当年,我经过那里的时候,那里只有些拜枪部落(注)。”
听出锁欢语气中的轻视,许进臣不得不解释,“驻守喜马拉雅通道的有乌斯藏(西藏地区),菩提亚(康巴地区)辅兵上万人,还有六营殖民军,他们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损失了一半,被赶出了喜马拉雅山。当时,统帅部震惊之下几乎失去了与莫卧尔人作战的勇气。”
“他们担心后路被截断了?”
“不是,他们担心,如果莫卧尔军也能像喜马拉雅人一样战斗的话,明军将无法在南亚立足。”
锁欢被镇住了,他很清楚远征军时期的明军有多么可怕,他曾经协同作战过,如果喜马拉雅人能够让当时的明军失去作战的勇气,那么——
“你说,沫蓝剑将军最后只用四个营平息了叛乱,之前,叛军击败了上万明军辅兵和六营殖民军?”
“是的,如果不是随后明军取得了第二次南亚战争的胜利,取得了奥德王国的宗主权,主力部队的战绩掩盖了沐将军的功绩,他早就声名显赫了。”
“然后——”
“然后,沫将军一直担任喜马拉雅的督军,直到被调回孟加拉,担任——孟加拉国王的侍卫队长。”
锁欢有吐血的冲动,一个有资格做名将的人,给一个土著国王做侍卫长?
许进臣继续说下去,“统帅部当时的意思是让他多接触孟加拉国王的女儿们,有意促成一场联姻,哦,忘了告诉你,沫蓝剑将军年轻英俊,非常年轻,非常英俊。”
“我先离开一会儿。”锁欢虽然是个土匪头子,但是,他觉得自己要发疯了。
他妈的,这都是什么事儿?
一个怀才不遇的将军,大约会打动锁欢的心吧。看着锁欢离去,许进臣笑了,虽然说的大多数是事实,但也是允许做一点点夸张的,不是吗?
沫蓝剑是个优秀的将军,但是,他太自傲了,自傲到了刚愎自用的程度,理智的统帅是不会将一支军队冒失地交给他的:做将官他不懂得与其他将官配合,做统帅,一个自傲而刚愎自用的统帅,又怎么可能统领全局?
注:
明军经过喜马拉雅山时,曾友情赠送少量火枪给帮助过明军的部落,令明军目瞪口呆的是,很多部落领回火枪不是当作武器使用,而是当作神器供奉在“庙堂”之上,明军因此私下里戏称其为“拜枪族”,这个称呼随后被用来泛称原始落后的土著,相当于“原始人”的意思。
p.s设计台词太难了,表达不出想要表达的(话外)意思,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