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阴差阳错 (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次让我感到沮丧,开始学会思考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68年暮春。
驻守当地的部队换防了。这是一支战功卓著的部队,军部驻山城重庆。政委姓兰,军长姓白。文革中山城“反到底”派将重庆及川东北地区戏言是“兰的天,白的地”。驻防南充的就是它的王牌38师,对外番号——7795部队。我的同学中有许多就是这支部队的子女。其中同班的一位房姓同学父亲还是该师副师长。从他(她)们传闻中得知,部队离开要在当地特招一批老红军和军队干部人子女入伍。现在的青年不会知道入伍当兵对六十年代的小青年是多大的吸引力哦……。我得知消息后要求父亲要他无伦如何去过问一下此事。
这里要再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老父亲:1933年红四方面军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得到很大的发展,“赤化全川”的口号让四川军阀刘湘坐立不安,于是纠集全川各路军阀对红军进行全面大围剿。红军积极扩军备战,我父亲就是这年3月在宣汉县马家场参加的红军。听父亲回忆说:当时他上街赶场卖胡豆,红军宣传队一喊,他丢下地摊上的胡豆和家中的妻子儿女就跟红军走了。直到全国解放后才回家看望过一次。
其实我父亲是个老实本份的人,并不象他说的那样血性刚强。他丢家弃口参加红军的原因就是一个“穷”。我听父亲说起过:他要卖的那小半背篼胡豆以被虫子蛀蚀过,而家中大他几岁的“婆娘”交代要卖个好价钱。他说到这时叹了口七气“哎!难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无奈,与家中无米下锅的窘况,应该是他当时离家出走的重要原因。
我了知父亲的品性,万事不愿去求人。因此一生中要求他为自己办事没超过三次。这是第一次。当时父亲已经不是财政局长了(税务已分家)。被定性“严重右倾”后,被贬职到地区土产收购站任经理。文化大革命前就已退休。
那几天父亲杵着既是拐杖又是烟竿的竹烟竿反复往返“红军支部”。
南充是川北重镇。当年在川陕根据地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战士很多转业或退休后都来到这里工作、安家。为便于管理,他们有专门的党支部。
几天后的一个中午,父亲神色黯然的回来告诉我:“……你呀,站错队了。
我惊鄂:“什么站错队?”
“你们‘反逆流指挥部’是反军派。”父亲严肃的说。
文化大革命是**亲自发动领导、由**中央正式作出决定,号召全国人民参加,重点整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阶级斗争。是一次发动亿万人民自下而上进行的,揭露党和国家生活中的阴暗面,把所谓被“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是关系到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
这一切我们都是按**、党中央的部署进行的。其中先后对“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反党集团”和“**、邓小平司令部”的错误进行批判,历经了上海夺权的“一月风暴”,和随后反击“走资派”发动的“二月逆流”。保卫**,保卫党中央是我们的唯一目标。1967年12月“红旗”杂志社论明确提出新的任务:……要揪出党内、军队里的“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

军队里揪出了坏人不是更加纯洁了吗?,能更好保卫党中央和**了吗?
“红旗”杂志是党中央的声音啊!我们怎么就成了“反军派”?反对某几个或某少部分就成了反军?……那反对党内部分“走资派”不就是反党了吗?……这些想不通,理还乱的东东把我那还发育不全的大脑搅得乱七八糟。政治真是社会精英们的事?……
“反军派”:这是对立派“临联”攻击我们的唯一口实。这群好似脑后留着小辫子的遗老遗少;如同法国革命时期的“保皇党”;是“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保皇派”的变种;保爹、保妈、保自己。后来还不是被革命浪潮冲个七零八落,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这点:历史已经作出过证明……。
在我十五、六岁这个年龄段,对这一切的判断是:“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日日讲,时时讲”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定的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保卫无产阶级专政的江山。
“放他X的狗屁,我不当他们这个兵了……”我那时愤然大怒,在父亲面前吼了起来。
父亲没有过多责怪我,包括我当着他的面骂粗。后来也没有过多的干涉我的行动,只是说:“你以后自己去检验。”曾经被定性“严重右倾”的父亲对我们更是宽容了许多。倒是母亲跟我大干一仗,我就差点没还手……。随后我去了学校住校。
我没能体会到当时父亲的心情。一个老军人被当众训斥:……你儿子是反军派,他不会跟我们军队走。你回去教育好再说……。那种屈辱、尴尬、无地自容的心态。是我成年以后好久,好久才深深体念到的。到底这话是出自谁的口。父亲却一直没明确告诉过我。
多年后父亲病危时才听母亲说起过,那以后父亲抽烟更凶了。“长烟竿”的名声在父亲去世多年后还被人提起。1979年父亲因肺癌病故,享年73岁。
在文革武斗后结束后的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父亲将我们兄弟三人,包括才小学毕业的三弟全部送到农村插队落户。随后他拒绝申请市委有关部门拨款修建我家的住房。我们一家人住在由教室隔成的宿舍里直到二十一世纪(他没想到这给母亲和我们后来留下终身的麻烦)。再后来父亲成为了“红军支部”的书记直到逝世。我想打那以后父亲都在为我当年的行为“埋单”。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去洗刷当年儿子给他带来的“屈辱”;
儿子不孝……。我每想到这些感慨万千,无以言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