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集黄猫垭大捷
与第一集相同的片头、主题歌《盼红军》,至编剧、导演等演职员表完,推出:第十三集黄猫垭大捷
敌军冲锋;一红军战士将啃完了的玉米核(hu)扔向敌群,敌皆卧倒。
旋见未爆炸,又爬起来冲向红军阵地。双方白刃拼杀。
许世友提着大刀,率警卫员们奔上阵地,与敌拼杀,许多刀把上的红布条随刀光飞舞。刺刀撞击声、双方叫骂声,交织在一起。
敌军渐退,敌督战队拦不住,退下山去。
红军阵地上和阵地下的山坡上,到处是敌尸;也有牺牲了的红军官兵。
衣服破烂并溅满血迹的红军官兵们,相互搀扶,凝视着各自的已缺口、卷刃了的大刀和捅弯了的刺刀。
高处,红军的旗帜在阵地上飘扬,旗已有破碎和弹洞。
字幕、画外音:“万源防御战,是我一生中经历过的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也极为残酷激烈的坚守防御作战。”“以后再也没有打过那样的仗。”
——许世友,1983,《我在红军十年》
苏区内,土坝内,女红军们在积极练兵,备战。几排女红军,各自面前有一个稻草人。
刘伯新提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亲自示范:“预备——用枪!”女红军们照着做。
刘伯新挥动枪刺,作拨开敌刺刀动作,向前刺进稻草人:“杀!”
众女红军照着拨刺,高呼:“杀!”皆刺进各自面前的稻草人。
众女红军反复练习刺杀,头上都出了汗。
陶万荣吹口哨,女红军们停止了训练,集中在一起。陶:“方面军军训?”
众女红军:“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
陶:“敌人六路围攻,我们暂时退守。但我们的红军,包括女红军,将来都要扩大;大家都要成为班长、排长、连长等。大家都要会发号施令。听见没有?”
众女红军:“听见了!”
陶万荣:“现在每个人都来练习喊口令。先用四川话喊口令;也用江浙国语喊口令;像我们从鄂豫皖过来的,用鄂豫皖话喊口令也行。”
众女红军分成若干组,分别以不同语音在联系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妇女团驻地,厨房,半块钢洋与另一中年女红军在做饭。
中年女红军在灶前烧火:“半块钢洋,平常你不愿同人摆你的身世。这时候,只有我们两个人,摆给我听听。”
半块钢洋在切菜:“本来就没啥摆头。我自己家和老公家,家境一般;现在也都没啥人了。当初结婚前,我喜欢邻居家穷一点的小伙子;老爹老妈硬要把我嫁给他们的亲戚家。嫁过去没好久,男的就病死了;也没得啥子感情。”
中年女红军:“你经常说的你们街坊那个真的半块钢洋,还活起在没有呢?”
半块钢洋:“上个月听熟人说,她还活得还滋润哦!”
苏区,室内,徐向前与各参谋人员研究。徐:“把女红军陈映民喊来。”
参谋出去,旋与女红军陈映民进。徐向前:“昨天你带个短信,说有新计策吗?”
陈映民:“古代用大象、火牛作战。去年反三路围攻,我曾向您提出过用水牛、黄牛、猪羊作战的设想,看来都不太可行。”
徐向前:“多动脑筋,很好!用水牛、黄牛作战,效果不一定大。今年呢?有些啥新设想?”
陈映民:“狗!”
徐向前:“狗?”转头与几个参谋互视,呈现疑问眼色。
陈映民:“是的,用狗作战。刘湘六路围攻我红军大半年,有经验,有防备。目前在两军对峙区,设置了鹿砦、铁丝网、铁钉、竹钉等障碍物。反攻时,我军虽能突破,伤亡会较大。”徐向前等倾听,递给陈一杯水。
陈映民喝水,又道:“苏区内,能搜索到大量的狗。我们将其跟训练打猎犬即撵山狗一样,适当训练。反攻时,炮火轰击后,先以狗冲锋在前,部队跟进,必获大胜。”
徐向前与各参谋颔首,继续在说话。
苏区内,女红军们分头,逐户向百姓买狗、借狗。陈映民:“老乡,我们登记了,借您的狗。若战斗后能还您,按借的付钱;若狗死了,就赔你钢洋。”
一农妇用手拍着背上的小孩,:“要得要得!”
很多不同颜色和不同品种的狗,集中在一院子里,几位男女红军在训练狗。
女红军甲:“只随便搜集了一两个县,已集中了几百条狗,花钱不算多。训练好了,抵得到一个营。”
男红军:“到时候发挥好了,比一个营的人作用大。”
陈映民提来两桶狗食:“先不忙喂。找一个跟敌人主阵地近似的山坡,边喂边练。”
几位男女红军提着狗食,牵着一些狗来到一山脚下。陈映民等人把狗食逐渐丢给那些狗,引着爬上山。循环之。
口哨一吹,狗食一扔,群狗迅速朝山上跑去。
女红军只吹口哨,群狗也冲上山去。
苏区内,方面军女工营驻地。林月琴带着一些女红军,向一位老妇学习织布。
林月琴:“我们上年在宣达战役中,虽缴获了很多布匹;但坐吃山空,坐穿也会山空。所以,我们要跟着老乡,学会织布。”
老妇指点着女红军们在横杆上布好经线,再把线锭子上的线,作为纬线,用梭子穿过去,再用木枋撞紧。循环之。
女红军们分别试织。
院坝内,许多位女红军在忙碌地织布。
字幕:1934年8月8日,四川万源
横木搭成的隐蔽部内,方面军总部在东线召开军级干部会议。与会者约20人。
徐向前:“方面军总部已发出通令,嘉奖在万源保卫战中英勇杀敌的红4军、红9军、红30军各参战部队。同志们!经过这八、九个月的积极防御作战,我军已毙、伤敌军四、五万人。敌军‘再而衰,三而竭’;我军的反攻时机已经成熟!”

各军级干部互视,面露喜色;鼓掌。
徐向前喝口水,指点地图:“西线,山脉、河流都是南北走向;我军若首先在西线反击,去年吃了亏的敌军节节退抗,东线敌军正好夹攻。东线呢,我北高,敌南低;居高临下,对我反攻有利。”
傅钟:“敌六路中,东线刘湘的第五路最强,攻我最坚决。不把他打败,打其他路敌军作用不大。必须先打垮刘湘第五路,后击他路。”
徐向前:“各军抽调主力于东线。先由红31军92师的274团夜袭青龙观庙的刘存厚部。从那里打开缺口后,全线突破,打垮敌刘湘军。”
会议结束,各军级干部边小声谈论边离去;各人警卫员牵过马来。
徐向前送他们出门,对一指挥员:“我今晚亲自去你们31军92师的274团作战前动员,鼓励大家打好这一仗。”
指挥员:“前一阵作预备队,天天练兵,憋足了劲,一定打出威风!”
徐向前等人在给突击队官兵讲话。徐:“同志们,只要你们突袭成功,我们在宽大的正面攻击时,将有杀手锏的奇兵,出奇制胜。”
何莲芝、吕明珍等女红军背着背篼,提着几筐布鞋来到突击队,交给指挥员:“团长,忙了好些天,总算把这些厚底鞋赶出来了。”
指挥员接过鞋,交给警卫员。他拿起一双鞋看了看:“合格。底子和帮子都做得厚。感谢女红军!”转身对另两位部属,“发给走在最前面的50个突击队员。”
何莲芝打开背篼:“大家快来吃饭!”众吃饭。
突击队员穿鞋:“这鞋又厚又重。”
天渐黑,两位农民向导,指点着红军突击队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不时有人摔倒;后面的人将其拉起:“好好走!”
红军突击队走到一大片割过了的荆竹地,竹桩有五、六寸高。地下还撒满了三脚铁钉。战士们用手探索着前行。战士甲:“这些荆竹桩、三脚钉,要不是穿这厚底鞋,脚不晓得要戳好多个洞。”
战士乙:“上级派人侦察过;何大姐她们的鞋也做得好。”
红军突击队到达陡峭的悬崖下。几名战士搭起人梯,在黑暗中攀藤而上。
崖下,众战士在黑暗中焦急地仰望崖上。三条绳索放下来,几名战士又抓住绳索往上爬。少顷,崖上又放下几条绳索。突击队员们纷纷抓住绳索爬上去,渐至崖顶。
几名红军爬至敌阵地前的障碍物鹿砦。他们正观察周围情况,忽听不远处有敌人在说话:“口令?”
“装猪吃象!”
“龟儿子这么久了才来,麻将瘾过够没有,害到老子多站了半个钟头的岗。”
“赢了6块钢洋。来,分你一块;但明天请老子喝酒哈!”
“要得要得!明天在杨二妹家等倒你。”
换哨后,一敌兵离去,一敌兵在房侧游动。
一战士:“老柴,你轻点砍。”
老柴在黑暗中,开始用斧头看鹿砦。虽然声音小,敌哨兵仍听见了,端枪指着这边:“哪一个?”
老柴站起:“老表啊?我是灶房头的,砍柴煮早饭得嘛!你站岗哪?起先我都看倒你在桌子上得嘛!”
敌哨兵吁一口气,收起枪,背上:“你是炊事班的贾老表嗦!嚇我一跳。我还以为是砍脑壳的赤匪呢!你慢慢砍。”
老柴:“砍不动啊!”使劲挥动斧头,几下就砍出一段通道;突击队员们悄悄进入。
老柴提着斧头走向敌哨兵:“老表,连长喊我早点煮饭,明天有啥子行动吧?”
哨兵打呵欠:“多半又要打仗了!”
老柴侧着脸,接近敌哨兵,一斧头将他打倒在地。几个突击队员将其摁住。
敌哨兵指点红军又悄悄地打翻了两处哨兵;接近一草棚。
红军冲进草棚,俘虏了十来个正睡觉的敌军。
红军指挥员:“六连控制这个制高点,看押俘虏;四连、五连迅速从两翼进攻青龙观庙的敌旅部!”
天快亮,数百名红军官兵牵着数百条狗进入山脚的攻击阵地,每条狗脖上都系着飘飞的红布条。大家各用手抚犬首:“乖乖,莫叫!”
两发红色信号弹飞向天空。
到处都同时响起激烈的枪声、爆炸声。红军官兵跃起,冲锋。
天色已亮。主攻处,红军炮火轰击敌盖沟(地堡)、战壕、各种障碍物。
红军官兵吹响口哨,各自放出手中的狗。群狗汪汪叫着,奔上山坡;几只肥硕雄健的大狗冲在在前面。但见漫山遍野,各色狗起伏跳跃,脖上的红布条飞舞着。
敌阵地上,守军刚打了一两发子弹,就见大批的狗冲到了阵地前,扑向敌军,到处撕咬。敌军丢下枪支,哭叫着或与狗打斗,或转身逃跑。
“哎哟——我日他妈!兴这种整法嗦!下这种毒手嗦!遭不住了!”
“哎哟!敢咬(eao)老子脚杆嗦!”
红军官兵跟着狗冲锋,杀上敌阵地,左右拼杀。敌军溃逃。
指挥所,徐向前在打电话:“国焘、昌浩,我红274团夜袭青龙观庙成功;主攻正面在狗帮助下,顺利突破;红4军、红9军已从两翼**,扩大战果!……”
徐向前放下电话,率警卫员出:“走,到前线去!”
红四方面军总部电话室,女话务兵:“喂!喂喂!……”忙着拔线,插线。
另一室,发报机正“滴滴嗒嗒”地发报。一女兵探头探脑地看了一下,离开。
该女红军跑回妇女团驻地,女战士们正在打背包。女兵:“我去看了电话室;女话务兵们都在忙着传达战斗的号令,报告胜利的喜讯,要保密,不%9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