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台湾第一大帮竹联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记得在周润发主演的《喋血双雄》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我们都老了,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江湖了。”实际上,它道出的正是黑社会一条很残酷的生存法则。
台湾最大的黑帮组织有三个,即竹联帮、四海帮和天道盟。其中最大的竹联帮是由一群中学生创立的,这在世界黑帮史上也是比较地罕见的。竹联帮最风光时曾经一度与香港的新义安、14K、和胜和以及日本的山口组等国际知名的黑帮组织齐名。现在随着台湾当局对黑帮的打击,这个帮派好象也已经有了开始萧条的迹象。
关于竹联邦的兴起要追溯到1955年台湾的今中和永和两地,这两地方当时的经济并不繁荣,居住着很多军人家属(国民党兵)。这里的中学生假日里时常厮混在一起,看别人不顺眼就打群架。后来发展到械斗。因为当时的台北市爆出了“十三太保”的新闻炒作。于是中和两地的学生也纷纷效尤,开堂组帮。到1956年时,中和两地的帮派已经颇具规模。
永和镇几所中学的学生为主的帮派成员为了打群架的需要,利用放学和假日到竹林路尽头的竹林区内聚会,召开了他们称之为“中和第三次大会”的聚会,与会的大约有二百多人,因为老大孙德培杀人入狱,为以示尊重,就不设帮主,大家均是结拜联盟,并取名为“竹林联盟”,简称为“竹联”。并且还有几句诗“竹叶飘飘片片联,狂沙万里皆竹联,傲笑八方唯竹尊”真有点金庸武侠的味道了!
竹联帮常常以少打多,反而取胜,很快就以打架的狠劲,逐渐在道上扬名立万。连其他一些大帮会都不太愿意惹他们。1960年春节,一个竹联帮成员在西门町被四海帮修理了一番,于是竹联帮对四海帮,这个当时比它强大得多的帮派宣战,死缠烂打,一时间是战火纷飞,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的安宁。因此台湾警方把打击的拳头伸向了树大招风的四海帮,四海帮被勒令解散。四海帮的地盘就被座收渔利的竹联帮接管了。
而且竹联帮的新陈代谢非常之快,在四海帮的争斗中,一个绰号为“旱鸭子”的大哥级人物陈启礼开始展露头角,竹联帮在与其他帮派之间继续火拼之中不断地壮大,还成立“竹联十三妹”等外围组织。当然他们也开始引起警方的注意。1963年,一个姓梁的竹联帮小角头私设酷刑虐待仇人的案件被媒体曝光,几乎给竹联带了灭顶之灾,竹联帮被迫一度宣布解散。
1965年,绰号叫“杨站长”的杨剑平开始重整竹联帮,杨剑平凶悍暴唳,为竹联帮的成功转型(转型为真正带黑社会性质的帮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甚至吸收了4名女学生,其徒众达到五、六百人,号称为“天下第一帮”。甚至有着远征台中和台南的“壮举”,颇有“一统江湖”的气势。台岛到处是血雨腥风,刀光剑影,完全没把警方放在眼里;于是台北刑警队采取了打击行动,终于让杨剑平等人悉数落入法网。
1968年4月,竹联帮的重要人物学历史专业出身的“白狼”张安乐在阳明山召开了一次重要的聚会,重组了新的竹联帮,模仿满清的八旗制度,制定了红、黑、白、黄等颜色,下用虎、豹、狼、鸟等动物名称,分掌执事,创立堂口制度,同时决定了两项大计,第一设赌场;第二大量吸收新会员。各堂口必须要上交一定的利润(称之为母金),这一时期的竹联帮主要活动在中山一带,一个叫柳茂川的元老甚至还挑选二十多个小弟,进行军事化的集训,教授剑道、跑步、打篮球等,组织了一个所谓的“战斗堂”。1970年后竹联帮的势力已渗透到了台北地区。
1970年竹联帮中还发生了一宗大的事情,有个叫陈仁的帮派角头私吞了60多万后无法“了难”,于是向警方请求保护,但是陈仁仍然被老大陈启礼派人给做掉了。这件事让警方觉得很没面子,于是组织对陈启礼的追捕,并最终在其女友处将逃亡了7天的陈擒获,移送到绿岛入狱了6年。在陈启礼入狱前后的这段时间里,竹联帮由张安乐和周蓉控制,元老柳茂川在评林这个地方为帮主培训保镖,他认为帮主出门身边至少要有3名以上的保镖护卫。
1980年,竹联帮在复出的陈启礼手中急速地扩充,总计有忠、孝、仁、爱、信、义等十多个堂口。各堂口以开赌场,收保护费为主要经济来源。堂口与堂口之间为了争地盘还会发生争斗火拼事件,最后只能由堂口大哥出面调停协调解决。此时陈启礼对某些人多势众的堂口也是驾驭不住了。

1984年春节前,竹联帮信堂和至堂为了地盘而火拼,一个至堂成员被当街砍死,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各堂口实际已经各自独立,联盟已经名存实亡。其中有两个堂口为了争地盘的需要,挑选一些能打的小弟组织了一支“竹联帮突击队”以应付各种需要展示武力的纷争,但是这支秘密设置在新生北路的“突击队”最终被警方摧毁。
竹联帮除了原有的地下赌场、地下钱庄、期货、妓院、黄色咖啡厅、讨债公司等传统行业外,开始更多地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向影视、传播、企业、公司、餐饮业等行业进军,甚至将业务扩大到美国、日本和香港等地。尤以对房地产开发、建筑承建业的染指令人侧目。1984年,台北市政府国宅社区的营建就遭到黑帮分子的勒索,工地无法开工,厂商请出竹联帮老大出面摆平,双方以三十万成交,竹联帮的打手很快就把当地的那些混混全部搞掂,一顿的暴扁,几乎还闹出人命。
1984年的6月,为了夺回被竹联帮抢占的地盘,四海帮联合台南的黄埔帮北上向竹联帮开战。三大帮派的精英聚集在中山区,双方以荔航餐厅为中心,各自调兵谴将,明火持仗,准备厮杀一场。警方调动了数百名武警直扑荔航餐厅,竹联帮分子得到线报仓皇逃窜,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型帮派械斗因此而夭亡了。
7月30日,竹联帮老大陈启礼在台湾著名导演帅狱峰等人的撮合下竟然成为了台湾情报局局长汪希苓中将的座上客。饭局中,台湾当局提出想和黑社会合作,认为竹联帮最好是到海外去发展,甚至可以渗透到大陆的敌后去;并想借助竹联帮的力量干掉情报局的叛徒,旅美华裔政治评论作家江南。10月15日,江南即在美国旧金山的家中被人暗杀。围绕着江南被杀案,一时间猛料迭报,各种幕后花絮皆指向台湾当局。台湾当局为改善在民众的形象,于11月中旬开始了规模空前的反黑行动,称之为“一清专案”。陈启礼被逮捕,竹联帮分子也纷纷落网。
11月30日,美国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命案告破,凶手即台湾黑帮陈启礼为首的竹联帮。为了报复当局的背信弃义,不甘心作冤大头被人买,一盘关于江南命案的录音带曝了光,由竹联帮白狼张安乐提供给了新闻界,一时间舆论为之哗然。
1985年至1986年,竹联帮全面受挫,日子越来越难过,在香港、美国、日本等地的分支机构纷纷被摧毁,众多骨干入狱,逐渐地由盛转衰。
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随着内地的改革开发,国门开启力度的不断增大,众多台湾黑帮分子打着经商的幌子进入大陆从事着非法活动。台湾三大帮派之四海帮、竹联帮与天道盟尤其在上海作了不少的投资,四海帮的势力发展最为迅速,一度有将总部迁往上海的计划。竹联帮也不甘人后地加大了与大陆黑社会的勾结与联合,大陆警方就曾经破获了竹联帮与海南黑帮勾结的罪案。
为了吸收新鲜血液,拉拢青少年入会,竹联帮利用青少年热衷于上网的特点,近年来也开始在网上成立“家族”,发展会员,以时髦的形式来吸引年轻人。甚至在网上打出了“重金招聘人才的广告”。
2002年3月,台湾“海巡署”侦破其治安史上最大的一宗枪械走私案件,而幕后黑手正是台湾著名的黑社会组织竹联帮。在海上拦捕的“颖升8号”船上查获MP5、M16、冲锋枪等10多种长短枪共173支、子弹1万发和26枚手榴弹、1枚枪榴弹,据传这批枪械是竹联帮从菲律宾采购的。
竹联帮染指演艺圈早就不是什么新闻,70年代著名的台湾影星王羽等人就有些黑道背景。竹联帮甚至做出反盗版保护游鸿明等台湾歌星版权的这种令人啼笑皆非、发人深省的事件来。2005年4月,天王吴宗宪遭殴打破相,据说就是招惹了黑道大哥的女人。事后警方逮捕了涉嫌殴打吴宗宪的27岁周姓男子就是竹联帮战堂的一分子,另一名是绰号为“逍遥”高子乔则是战堂的前堂主。不过后来吴宗宪出面澄清,曾与高子乔熟识,一起打过麻将,此事并非竹联帮分子所为。
我给大家介绍的只是关于竹联帮逸事中那些尽人皆知的内幕和趣闻,我们仍能管中窥豹地感觉到这个号称台湾第一黑帮独特风采;可能更多的故事因为黑道的游戏规则,已经埋没在滚滚红尘之中了。
(本文系彭志文原创编撰,参考《竹联帮与台湾黑社会》、《当代中国扫黑记实》、《呻吟》等书籍和网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